《中國近代史稿》是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代史稿
- 作者:戴逸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ISBN: 9787300252025
《中國近代史稿》是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近代史稿》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逸。本書詳細介紹了1840年前後中國格局的變化,以及在這之後,中國國民的思想的波動性。內容簡介《中國近代史稿(全2冊)》分上下兩冊,包括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國,...
中國近代史稿 《中國近代史稿》是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
《中國近代史稿第一冊》是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 書分為兩冊,是在戴逸先生1954年開始講授的中國近代史課程講義基礎上修改擴充而成的。第一冊主要敘述兩次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的史事,初版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後較早的全面系統而簡明的高校近代史教材;第二冊主要包括洋務運動、...
《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是現代張海鵬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這部地圖集是配合《中國近代史稿》編繪的,概括地反映了中國近代史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的基本情況。全書共收各類地圖68幅,每幅一般都有文字說明,配合該圖內容,扼要說明某一歷史事件的背景和經過。地圖中古今同點不同名的地名,均作了古今...
張海鵬稱,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范文瀾先生任所長時,即多次布置撰寫《中國近代通史》的任務,均未能完成。范文瀾自己有一部《中國近代史》上冊,只寫到義和團。七八十年代,劉大年所長也曾努力推動,主持編寫《中國近代史稿》三冊,也只寫到義和團。雖然力圖加入經濟、文化思想、邊疆與少數民族方面的內容,但畢竟比較...
劉大年(1915年8月8日-1999年12月28日),出生於湖南華容。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理論家 ,歷史學 家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生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 長。劉大年於193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五期,先後在八路軍部隊,冀西和冀南抗日根據地工作;...
《中國抗戰史演義》作於1951年,在全國剛剛解放,不少人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況下,這本普及型讀物發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近代史研究 戴逸的《中國近代史稿》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先從思想理論角度寫歷史的近代史著作,敘述了一個個歷史運動,以及運動的產生...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是軍內外協力科研的成果、集體智慧的結晶。六、《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工程浩大,是一件以《中國歷史地圖集》為蘭本填補中國戰爭史研究空白的項目。同時,也是集各方研究成果之薈萃。在編圖和審定過程中,我們還先後參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地圖集》、《中國史稿地圖集》、《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
戴逸(1926~2024年1月24日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戴秉衡。江蘇常熟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中國近代史稿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等。彭明(1924~2008),歷史學家。河南夏邑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
田餘慶(1924~ )中國歷史學家。湖南省湘陰縣人。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助教。 主要著作有《中國史綱要》(合編)。戴逸(1926~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戴秉衡。江蘇常熟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中國近代史稿史》、《一六八九年的...
以上項目中,《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稿》《中華民國史》《帝國主義侵華史》《沙俄侵華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已有部分或大部分成果出版。個人著作及編、譯的書籍甚多,不備列。該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有《近代史研究》雙月刊。此外,還定期連續出版《近代史資料》《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創刊於...
王立平,男,滿族,1941年8月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本科學歷,國家一級作曲家,享受政府津貼,作曲家、詞作家、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名譽會長、民進中央原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原副主席。1954年11月,王立平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1960年,升入大學,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73年,...
,其主要著作有《元大都》《元史研究論稿》《宋遼金畫家史料》《元代畫家史料》《明代哈密、土魯番資料彙編》《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歷史學卷》《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等,主要論文有“元代鹽政及其社會影響”“元代的審判機構和審判程式”“舊本《老乞大》書後”“關於明代土魯番的幾個問題”“《至正條格·條格》...
65、論清代乾嘉時期的經世思潮 《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1998年第3期 66、日本1995年清史研究概況 《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明清史》1998年第2期 67、傳統觀念與近代化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第1期 1998年 68、十八世紀中國社會思想界的雙峰星座──論...
蘇士澍,1949年3月生,滿族,無黨派人士,第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教授。2022年2月2日,參加《百花迎春》晚會,與孫曉雲等人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拜年。2024年5月8日,“翰墨傳...
“楊福家院士率先在國內引進並闡釋了知識經濟的概念及其對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帶來的挑戰,無疑已在中國科技史及教育史上留下濃重一筆。”(《文匯報》評)“追求卓越”是他一生的信念。他站在物理學前沿,在原子核能譜學、核衰變分析、離子束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他開創了中國國內離子束分析研究領域,為中國...
有關中國的歷史邊界,我們參考了已公開出版的八卷本《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中國現代史地圖集》等。其他國家的歷史邊界,特別是近代、現代部分的歷史邊界,求以國際條約為基礎;無條約依據的儘可能參閱有關兩國出版的歷史地圖,或美、俄、英、法等國出版的歷史地圖。圖書目錄 里封 前言 ...
194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1952年9月到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前身)工作,從事現代史研究。先後參加汪士漢主持《五四運動》、范文瀾著《中國近代史》上冊、劉大年負責《中國近代史稿》等書編寫或增訂修改。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民主在西方...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又稱“萬年和約”“白門條約”“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約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籤訂,標誌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南京條約》共十三...
作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作者簡介 張海鵬,1939年5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編著有《中國近代史稿地圖集》、《追求集——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探索》、《東廠論史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評論與...
何家英,1957年3月出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中國畫,198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當代工筆畫協會副會長、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畫研究所所長、天津畫院名譽院長、天津美術館名譽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獲...
據2007年出版的《中國近代邊界史》介紹,該地圖原本雖未得見,但有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馮芳輯依照“畫押洋圖”,即由“大清國西北定界將軍明誼等、俄國廓米薩爾塔城領事官雜哈勞(今譯札哈羅夫)、悉米爾參領廓米薩爾巴布闊福”等簽署的《明誼查界圖》尚在。內容比勘 有觀點認為,《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的...
建成了北京畫院美術館、齊白石舊居紀念館;主持策劃二十世紀美術大家系列展、二十世美術研究系列展、齊白石院藏系列研究展、中國古代書畫系列展及北京風韻系列展等近90個,並整理出版北京畫院藏齊白石全集、院藏精品集、二十世紀美術大家、二十世紀美術研究古代書畫研究及大匠之門叢書,北京二十世紀繪畫史等研究書籍共130餘...
王永炎,1938年9月29日出生於天津市,中醫內科學、神經內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62年從北京中醫學院畢業後進入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工作,先後擔任內科副主任、醫務處主任、副院長 、副教授;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至1985年擔任北京中醫學院院長;1985年至1997...
15.《啟功研究叢稿》(主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6.《唐宋詞學習辭典》(主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7.《中國古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8. 《啟功雋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期刊論文 1.《讀鐘敬文詩存札記》,《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2....
1980年,在胡耀邦倡議下,中共中央書記處請科學家講授科技知識,第一講是科學史,許良英參與講稿的寫作。通過對中國和世界近代史、近代科技史的反思,許良英在講稿中特意提出:“科學與民主是現代社會賴以發展,現代國家賴以生存的內在動力。”同時,許良英在“試論科學和民主的社會功能”這篇著名的論文(《自然...
傅熹年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重點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和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群的規劃、布局手法及建築物的設計規律。人物經歷 1956年,傅熹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1956年至1957年,在清華大學協助梁思成教授進行《北京近代建築史》研究。1958年至1970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理論與歷史研究室...
《純素之道,惟神是守——散談中國人物畫》,《國畫家》,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以心觀物,物無大小——論小品畫的創作》《中國畫小品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中西繪畫造型觀念對比談》,北京語言大學藝術講座稿。學術交流活動 馬振聲教授主持了一系列中外學術交流活動及其展覽。2004年協調和組織了由中國文聯...
吳靜山,1943年生於廣東順德。上世紀60年代曾就學於中國美術學院,受到潘天壽、陸儼少、沙孟海等指教,後回到廣州。現為中央文史館館員,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部委員,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客座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藝術年表 1943年出生於廣東順德。1962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1979年-...
吳江(1949年4月1日-2022年10月12日),男,生於北京,漢族,籍貫遼寧,無黨派,大學學歷,京劇劇作者、組織工作者,國家一級編劇。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同志京劇藝術造詣深厚,曾任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會長,多次獲“五個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