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土地徵收法律問題

中國農村土地徵收法律問題

本書從中國農村土地徵收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出發,以土地徵收的“公共利益”的目的限制、正當法律程式以及公正補償三個合法性要件為主要框架,對我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進行全面分析,具有較強的實務價值,對法律專業人士、被徵收者均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農村土地徵收法律問題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260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 作者:劉婧娟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85009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農村土地徵收法律問題》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婧娟,山西大同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曾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訪學一年,現為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憲法與行政法,旁涉經濟法。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選題意義
二、本書的框架體系
三、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四、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土地徵收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的問題意識
一、土地徵收的理論基礎
(一)國家征地權的正當性論證
(二)公民財產權應受保護之理論基礎
(三)土地徵收的合憲性要件——對各國憲法文本之考察
二、中國土地徵收之歷史回顧
(一)承擔土地改革使命的土地沒收
(二)強制集體化過程中的土地歸公
(三)一般意義上的土地徵收
三、中國土地徵收的現行規定與現實問題
(一)《憲法》與相關法律中的財產權保護條款
(二)土地徵收中的現實問題
第二章土地徵收的目的限制——“公共利益”
一、“公共利益”問題概述
(一)“公共利益”概念界定中的爭議
(二)“公共利益”條款的價值
二、其他國家“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
(一)“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
(二)“公共利益”的個案界定
三、中國土地徵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
(一)立法的規定
(二)司法審查
(三)公益性控制的失范
四、中國土地徵收公益性控制失范的潛在原因
(一)二元化的土地所有制
(二)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三)“土地財政”現象
五、實現中國土地徵收公益性控制的路徑分析
(一)各級政府之間財政分權的合理化
(二)土地管理制度體系的改革
(三)土地徵收“公共利益”審查制度的改革
第三章土地徵收的程式限制——“正當程式”
一、“正當程式”的價值與內涵
二、各國土地徵收權的分配體系
(一)征地權的橫向分配
(二)征地權的縱向分配
三、對各國土地徵收具體程式之考察
(一)美國
(二)加拿大
(三)法國
四、土地徵收中支撐“正當程式”的制度安排
(一)土地徵收權的合理分配
(二)自願協定出讓制度
(三)對徵收項目的公益性說明理由並接受司法審查
(四)徵收決定以及補償過程中的公眾參與制度
(五)預付款制度
(六)土地所有人的買回權
(七)被徵收人的權利救濟制度
五、中國農村土地徵收中的程式性問題及改革建議
(一)我國農村土地徵收程式介紹
(二)我國農村土地徵收程式中的問題
(三)改革建議
第四章土地徵收的補償模式——“公正補償”
一、土地徵收補償理論
(一)土地徵收補償的理論基礎
(二)土地徵收補償的類型
二、各國“公正補償”制度介紹
(一)美國
(二)加拿大
(三)法國
三、土地徵收中“公正補償”的內容概括
(一)公平市場價格
(二)補償應當全面充分
(三)聘請專門評估人員進行評估
(四)雙方協定確定補償額
(五)法院的最終裁決權
四、中國農村土地徵收補償立法及其問題
(一)我國農村土地徵收補償的法律規定
(二)法律規定的缺陷以及實際問題
五、中國農村土地徵收補償實踐中的特殊問題
(一)農村集體對土地補償款的分配問題
(二)農村土地市場價格的形成與評估問題
(三)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六、改革建議
第五章土地徵收的制度基礎——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
一、國家主義模式下土地管理的困境——各國實證經驗
(一)美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的土地制度變遷史
(二)日本“二戰”之後的土地制度改革史
(三)第三世界國家的案例
(四)對各國經驗的分析
二、法治理念下的土地管理——理論與實證
(一)私法自治與軟法之治優位
(二)程式法上的民主及公眾參與
三、中國的土地管理制度現狀及啟示
(一)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
(二)二元地制下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三)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