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荒漠化治理研究》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治彥、宋迎昌、黃順江、李紅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荒漠化治理研究
- 作者:劉治彥、宋迎昌、黃順江、李紅玉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 頁數:388 頁
- 定價:168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156202
- 字數:400千字
《中國荒漠化治理研究》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治彥、宋迎昌、黃順江、李紅玉。
《中國荒漠化治理研究》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治彥、宋迎昌、黃順江、李紅玉。內容簡介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地域廣、受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主要發生在我國北方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隨著國家開發建...
中國防治荒漠化研究和發展中心是面向社會開放的科研實體。通過發展防治荒漠化實用技術和有效的環境治理模式,來配合中國政府執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為全球荒漠化治理作貢獻。中心擁有一批長期從事中國荒漠化治理研究和生產實踐、享譽國內外的專家,他們在50年代就參與了中國西部荒漠的大規模綜合考察和對中國荒漠化土地治理...
沙漠治理指通過以水治沙等技術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態勢。荒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乾旱缺水、 植被稀少、 風力助推作用。因此, 如果能從緩解水資源短缺、 增加荒漠區地表植被、 降低風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尋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2023年3月12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2年中國國土...
中國荒漠化形勢十分嚴峻。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據中、美、加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國因...
《中國荒漠化治理的生態經濟模式與制度選擇》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勝岳、周立華、趙成章。內容簡介 本書從地理學、生態學和經濟學相互交叉的角度,分析了我國荒漠化治理效果不顯著的原因,特別是模式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以荒漠化地區資源高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技術創新和技術傳播。圖書目錄 序 前言...
基地的創建不僅為我國荒漠化防治科學研究提供了實驗場所,同時為荒漠化防治樹立了示範樣板。有鑒於此,中心先後被三部委評選為全國綠化先進單位(1986年)、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2002年)、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突出貢獻單位(2008年)。沙林中心成立30多年來,先後承擔和參加國家及林業部(局)重點攻關、國際合作等課題102...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領域唯一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託北京林業大學。實驗室下設小流域土壤侵蝕與森林水文機理與過程、荒漠化生態修復機理與過程、水土流失生態修復機理與過程等3個研究方向。簡介 從"六五"開始,在全國的主要分區開展了廣泛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方面的基礎...
賈志清,女,1968年6月1日出生,碩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綜合治理技術、沙區優良抗逆樹種選育及其營造配置技術、困難地植被快速恢復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參加主持了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新技術“863”研究項目、國家農業科技...
《中國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是作者慈龍駿 等 著,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中國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是一部系統論述荒漠化形成、分布、發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學專著,由慈龍駿等20餘位專家根據多年來綜合研究和科學考察成果,結合生產實際撰寫而成。書中準確地闡述了荒漠化的基礎理論及其防治模式,特別是總結了...
從制度分析入手,研究土地集體所有、草地家庭承包和生態補償制度對我國荒漠化治理的作用,比較了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設、土地使用權分配和農村社區生態環境治理三種制度設計的利弊,提出了市場化生態購買的制度安排。本書是荒漠化生態經濟研究的新成果,對荒漠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荒漠化防治研究具有借鑑與指導意義,可供從事...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是隸屬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的省級重點科研院所。研究所是在中國科學院1959年建立的甘肅省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的基礎上,於1980年成立的省級重點科研院所。研究所主要面向我國西北乾旱區,圍繞甘肅省荒漠化防治及生態環境整治戰略需求,針對乾旱區環境演變、荒漠化過程與機理、風沙災害防治技術、沙區生物...
這一重要時刻必將載入中國林科院以及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的發展史。研究方向 根據中央編委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批覆,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在國家林草局黨組和中國林科院分黨組領導下,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和綜合治理等研究工作。一是組織開展不同類型荒漠化治理、恢復與重建的機理、技術與模式、荒漠化地區...
該書選取涵養水源、固碳釋氧、淨化空氣等指標,運用市場價值法、費用替代法等方法研究了荒漠化治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價值的時空變化。研究了工程實施前後寧夏的農業綜合生產力、農戶生產效率、經濟收入和農戶消費結構等幾個方面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在對農業綜合生產力的影響方面,在沒有實施荒漠化治理工程以前,農作物...
特別是西部大開發和北京2008年"綠色奧運"的迫切需求,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沙漠研究中心作為國內重要的科研和教學單位之一進行沙漠治理研究工作。研究方向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沙漠研究中心擔負著防沙治沙工程設計、沙區資源科學理論研究、沙區資源開發與產業化,以及荒漠化防治人才培養基地的重任。
第二章 土地沙漠化研究進展 第一節 土地沙漠化的概念 第二節 土地沙漠化的研究進展 一、土地沙漠化成因研究 二、土地沙漠化治理技術研究 三、土地沙漠化經濟損失研究 第三章 土地沙漠化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一節 全球沙漠化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全球沙漠化現狀 二、全球沙漠化發展趨勢 第二節 中國土地沙漠化現狀及...
《沙漠化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是2006年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慧娟。內容簡介 博士論文叢書。沙漠化是中國最主要的荒漠化類型,我們國家對沙漠化進行了幾十年的治理,但其面積並沒有因此而減小,不但面積在繼續擴大,而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說明我們在沙漠化治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疏漏。為此,本文嘗試以可...
最近幾年,紅石峽新修試驗地15.4公頃,已發展成為荒漠化治理開發的試驗示範區。珍稀沙生植物保護基地占地178公頃。目前,本所已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國家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日本、美國、法國...
第一節 中國沙區氣候未來變化趨勢 第二節 中國沙區人為活動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中國沙漠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影響 參考文獻 結束語 書籍導語 本書是一本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重要論著。書中準確定義了沙漠與沙漠化的概念,闡述其科學內涵,辯證地論述了二者的因果關係。明確概念對理論研究工作者至為重要,對...
相比於國內外其他地區,新疆乾旱區荒漠類型多樣、分布面積廣、區域特色鮮明,是世界上開展荒漠研究的寶貴資源。因此,針對以上區域和資源優勢,新疆農業大學2012年3月特成立“乾旱區荒漠研究所”,重點開展乾旱區荒漠與荒漠化防治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集成示範推廣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相關人才培養。不僅會對維護新疆生態...
本專業培養能在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監理、水土流失預防監督、生態環境監測的套用型和複合型專門人才。專業定義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主要研究生物學、生態學、森林及草場培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
2023年11月4日上午,由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指導,北京菊芋科技技術研究院承辦的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菊芋治理荒漠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委員會主要成員 主任委員 杜昱光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糖生物工程課題組組長 副主任委員 霍軍生 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張登山 青海大學博士...
袁道先採用石漠化概念、楊漢奎採用喀斯特荒漠化概念,都是用來表征植被、土壤覆蓋的喀斯特地區轉變為岩石裸露的過程,並把石漠化列入中國4大地質生態災難。產生原因 國內外學者就喀斯特地區石漠化形成過程和成因機理問題展開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一般說來,岩溶區水土流失是導致石漠化現象的重要成因之一,在相同...
發展歷史 2023年9月,紅河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紅河荒漠化綜合治理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揭牌 儀式。科研條件 紅河荒漠化綜合治理研究院是由雲南治理荒漠化基金會與紅河州科技局、建水縣政府、紅河職業技術學院和院士專家共同會商組建的特色研究院和院士專家工作站。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 荒漠化治理是生態恢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中國生態工程建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三 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是荒漠化治理順利實施的保障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 國外研究現狀 二 國內研究現狀 三 國內外研究評述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
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於1955年建站,1990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開放站,1992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站,2000年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006年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和世界實驗室的研究點,也是國際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訓中心的培訓...
農業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的基本能力及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國林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監測、防治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有關國際公約;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工作能力。
1979年,破格由助理研究員晉升為研究員。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2年,退休。20世紀90年代初,參與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制定工作。2006年9月30日,病逝,享年76歲。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朱震達回國後全力投入中國沙漠化問題的調查研究,開創了中國沙漠化研究及風沙環境治理的新領域,在...
劉治彥,贛港經濟合作研究,贛港經濟論壇,2004 劉治彥,科學發展觀發展得既快又好,江西日報,2003.11.19 劉治彥 胡躍龍 李坤民,城市化別忘記小汽車,中國經濟導報,2003.9 劉治彥,尋求和諧——中國環境資源實錄,國土資源,2003(1)劉治彥,荒漠化治理亟待新突破,水土保持科技,2003(1)劉治彥,可持續發展面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