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是一部系統論述荒漠化形成、分布、發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學專著,由慈龍駿等20餘位專家根據多年來綜合研究和科學考察成果,結合生產實際撰寫而成。書中準確地闡述了荒漠化的基礎理論及其防治模式,特別是總結了1994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簽署後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履行《公約》與國際接軌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全書分三篇:荒漠化概論、荒漠化各論和荒漠化防治,包括各種科學研究及科學考察照片79幅,試驗研究分析圖169個,表格339個。全書內容豐富,數字翔實,治理模式科學具體,理論依據充分,思路新穎,可為西部大開發中的生態和環境規劃設計和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也可為國際防治荒漠化的行動提供經驗。
《中國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亦可供從事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景觀生態學、農林學等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和高校師生參考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荒漠化概論
第一章 荒漠化概念與全球荒漠化現狀
第一節 荒漠化的概念
第二節 全球荒漠化概況
第二章 中國受荒漠化影響地區的生物氣候類型及荒漠化潛在發生範圍
第一節 生物氣候類型劃分
第二節 荒漠化潛在發生範圍和分區概述
第三章 荒漠化與相關科學問題
第一節 荒漠化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荒漠化與全球變化
第三節 荒漠化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及保育
第四章 荒漠化地區自然資源及其利用前景
第一節 氣候資源及其生產潛力
第二節 土地資源及農業發展前景
第三節 水資源及生態用水
第四節 生物資源及其利用保護
第五節 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前景
第五章 荒漠化地區風沙活動與旱災
第一節 風沙流的形成與特性
第二節 乾旱災害
第六章 荒漠化地區社會經濟情況的歷史分析
第一節 歷代乾旱、半乾旱區社會狀況及人口變化
第二節 乾旱、半乾旱區城鎮的發展
第三節 地區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化
第二篇 荒漠化各論
第七章 荒漠化類型及風蝕荒漠化形成機制
第一節 荒漠化類型
第二節 風蝕荒漠化形成機理.
第八章 重點省(區、市)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一節 全國沙漠、沙地、戈壁及沙化土地現狀與分布特徵
第二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三節 內蒙古自治區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四節 西藏自治區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五節 甘肅省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六節 青海省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七節 寧夏回族自治區風蝕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八節 北京市、天津市沙化土地的現狀及分布
第九章 沙塵暴的形成與傳輸途徑
第一節 沙塵暴的形成原因
第二節 沙塵暴的發生途徑
第三節 沙塵暴發生頻率與荒漠化擴展的關係
第四節 北京地區的沙塵暴及沙物質的移動
第五節 大氣氣溶膠與沙塵暴
第十章 黃土與沙地一黃土邊界帶
第一節 黃土的形成與沙漠(沙地)的關係
第二節 黃土的分布規律
第三節 黃土的物理特性
第四節 沙地一黃土邊界帶
第十一章 水土流失
第一節 水土流失的形成機理
第二節 水土流失的分布及區域特徵
第三節 危害及評價
第十二章 土壤鹽漬化
第一節 土壤鹽漬化的形成原因
第二節 我國鹽漬化土壤的分布
第三節 土壤鹽漬化的危害與防治
第十三章 北方草原退化及其植被演替
第一節 草原的地域分布和自然地理條件
第二節 草原的類型和景觀生態格局與區域特徵
第三節 草原退化機理的討論
第四節 草原植被退化演替類型與診斷
第五節 退化草原的恢復演替與重建
第十四章 中國荒漠區草地退化與生態重建
第一節 中國荒漠區草地資源
第二節 草地退化的評定
第三節 退化草地生態重建
第十五章 西藏高原荒漠化及其防治途徑與對策
第一節 西藏高原荒漠化發生的區域
第二節 荒漠化土地的類型、分級與特徵
第三節 荒漠化的面積、分布與區域發展態勢
第四節 荒漠化的驅動機制及未來發展趨勢
第五節 荒漠化對環境與發展的危害和壓力
第六節 高原荒漠化防治的途徑與對策
第十六章 乾熱河谷的形成、分布和植被恢復
第一節 乾熱河谷概況
第二節 乾熱河谷典型地段產流特徵
第三節 乾熱河谷現有人工林環境
第四節 乾熱河谷現有植被的群落結構
第五節 乾熱河谷地區兩種代表性造林樹種的生理生態特性
第六節 乾熱河谷現有人工林生長分析
第十七章 戈壁、龜裂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第一節 戈壁的形成、分布和資源利用
第二節 乾旱區龜裂土及其改造利用途徑
第三篇 荒漠化防治機理與綜合最佳化模式
第十八章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防治荒漠化的幾個基本理論
第二節 荒漠化防治原則
第十九章 植被防治荒漠化的原理與技術
第一節 沙地立地條件類型劃分
第二節 植被防治的營造技術
第三節 封育措施的基本原理與技術
第四節 退耕還林(草)的理論與結構
第五節 大面積天然荒漠林的改造復壯
第二十章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第一節 水利工程在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防治中的作用
第二節 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第二十一章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範式
第一節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態範式的理論及研究
第二節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態範式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十二章 綠洲防護林建設的原理與技術
第一節 建設綠洲完善防護體系的必要性
第二節 綠洲防護林體系的建設
第三節 綠洲防護林體系的功能
第二十三章 乾旱區農林複合生態系統
第一節 農林複合生態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農林複合生態系統結構和類型
第三節 農林複合生態系統效益
第二十四章 乾旱、半乾旱區生態產業帶建設的原理和前景
第一節 乾旱、半乾旱區產業帶建設的原理
第二節 建設產業帶的背景和優勢條件
第三節 乾旱、半乾旱區產業帶的設計
第二十五章 荒漠化評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荒漠化評價基準及指標體系
第三節 基於遙感技術的荒漠化評價方法
第四節 荒漠化評價實例研究——以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為例
參考文獻
附錄Ⅰ 《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約》
附錄Ⅱ 圖表目錄
附錄Ⅲ 索引
作者簡介
慈龍駿(Ci Longiun),女,1936年出生於安徽省桐城縣。1958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森林改良土壤碩士研究生班。1991年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高級顧問、全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常務理事及其他兼職。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委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林業部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治沙辦公室)主任,中國林業科學院副院長,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副主席,美國乾旱與半乾旱研究中心成員,美國林學會會員,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兼職教授等職。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政府問談判中方代表之一,多次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政府間談判,積極策劃和參與國際防治荒漠化活動,為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爭取國際支持做出貢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慈龍駿於1958年開始從事防風治沙、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防治荒漠化研究和管理工作,40餘年來始終奮鬥在防治荒漠化事業的前沿。20世紀70年代她主持的科研組創立以“窄林業、小格線”為核心的“林草結合防治農田風沙危害”研究成果,獲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是農林部十項重大成果之一,該成果已成為我國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模式,並在生產建設中推廣套用。20世紀80年代初赴美國留學深造,是拓寬“學科領域,充實基礎理論的重要過程,期間,其《荒漠化土地利用分類與評價系統》等專著獲得國際同行好評。國際荒漠化權威Dr.Harold Dreg-ne認為“該系統為國際首創,可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支撐系統”。回國後和同行們一起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上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在國內首次進行荒漠化生物氣候類型劃分,解決了防治荒漠化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主持並參與全國第一次荒漠化普查,運用遙感、計算機系統和野外勾繪相結合,編制國際上第一幅符合《公約》要求的中國荒漠化分布圖,為我國荒漠化研究和防治實踐奠定了科學基礎,使中國荒漠化研究與防治與國際接軌;她主持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項目在中國一個縣建立了荒漠化監測信息網路和專家系統模式,據此及時了解荒漠化的動態變化並自動提出控制措施;她主持的“九五”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荒漠化形成機制及其綜合防治最佳化模式”,獲得評審專家讚賞並被評為“優秀”,專家們指出“三圈”範式及其理論是對防治荒漠化的貢獻。近10年來,主持和參加過15項研究課題。參加聯合國項目、中國科學院院士及專家諮詢項目等。出版(或合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中、英文論文70多篇,培養博士生、博士後20餘位,為我國防治荒漠化(防沙治沙)的科學研究、工程管理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