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CWCIE)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團體發起和贊助成立的民間對外交流團體,成立於1984年。該中心的宗旨是增進中國職工與各國職工之間的相互了解、友誼與合作,促進全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
- 外文名:CWCIE
- 成立時間:1984年
- 概念:民間對外交流團體
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CWCIE)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團體發起和贊助成立的民間對外交流團體,成立於1984年。該中心的宗旨是增進中國職工與各國職工之間的相互了解、友誼與合作,促進全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CWCIE)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團體發起和贊助成立的民間對外交流團體,成立於1984年。該中心的宗旨...
中國交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簡稱中國交通職工政研會,在對外交往中稱中國交通職工文化建設協會,成立於1986年,為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的團體會員單位。中國交通職工政研會在交通運輸部黨組領導下,是組織和推動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交通運輸行業文化建設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屬非...
中心成立儀式結束後,還舉行了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世界經濟形勢研討會”,來自商務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華夏銀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的專家學者就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國際事務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心顧問、兼職研究員、政治學教研部教職工和學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成立儀式和研討會。
院級重點實驗室、中心 中國科學院電磁輻射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 [56] (注:名單不全)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8月,空天院有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畫(IRDR)國際項目辦公室、CAS-TWAS空間減災卓越中心(SDIM)、“一帶一路”北斗套用國際培訓中心等國際科...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一家以人力資源服務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一級企業。公司簡介 1987年06月11日,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一家以人力資源服務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一級企業。中智集團列2023中國企業500強第170位,...
第一條 本會的名稱:中國機械工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簡稱中國機械政研會),在對外交往中稱“中國機械產業文化協會(英文譯名:China Association of Machinery Industry Culture,英文縮寫:CAMIC)”。第二條 本會的性質:中國機械工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是全國機械行業廣大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自願結成的全國性...
學院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常務理事與副秘書長單位和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單位。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58人,另有校聘、院聘和臨時工51人。概況 國際交流學院是上海大學進行對外合作與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主要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負責全校外國留學生的招生、管理與生活服務等工作並...
作為中國中鐵開展海外業務的“旗艦”,中海外是最早進入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和勞務輸出領域的中國國有企業,在國際工程承包、對外經援、資源開發、境外實業投資、勞務輸出和進出口貿易、基建物資、房地產開發等領域具備雄厚實力,尤其在項目的運作、實施、管理及融資等方面優勢顯著。公司介紹 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文簡稱...
堅持維護職工民眾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神聖職責,代表和維護職工民眾利益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貫徹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工作方針,把廣大職工組織到黨領導的工會中來,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發揮主力軍作用;切實維護職工民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使廣大職工...
同時,國際交流處的 張毅博老師還介紹了我校的海外交流項目,同學們在於嘉賓和老師的交流中,對自身的發展和學校的交流學習項目有了更深入的認識。“I-TALK”:2014年5月18日IDEA2014季WOW國際周I-TALK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求是講堂順利舉辦,本次論壇以“新機會:交流,釋放新動力“為主題。人大國際發展交流...
Logo整體看來像一隻凌空展翅的飛燕,象徵中心的事業蓬勃發展;用樹木新芽的綠色和熱情的橙黃色搭配,代表中心的生命力和從事漢語國際教育所具有的熱情和象徵未來事業的輝煌;而中間橙黃色的形狀酷似人的“眼睛”,表示中心希望成為世界看中國和中國看世界的一個中外交流的視窗。核心理念 責任與使命 以多種媒體教學資源與...
湖南師範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成立於改革之初的1981年,當時名為湖南師範學院外事辦,附屬於院辦公室。1996年從校辦公室獨立出來成立湖南師範大學外事辦,並增設湖南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全面負責學校外事和國內外接待工作。2000年6月,外事辦分為兩個部門,即外事處和國際學術交流中心。2000...
確保內部穩定是控制和防範突發安全事件的關鍵環節。企業各駐外機構、項目負責人應注重提高員工身體素質,增進團隊關係,加強與普通員工的溝通交流,暢通職工民眾訴求渠道,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事發之前。加強員工管理 制訂派出人員行為守則,規範...
張勇,2012年1月開始,任人民日報社對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任環球時報英文版副總編輯、執行主編,是該報的主要創辦人之一。2005年至2008年,任北京奧組委語言服務處處長。1993年至2005年,歷任人民日報國際部記者、常駐華盛頓記者。任駐美記者期間,他負責報導美國對外事務,1999年和2000年...
7、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承擔省血吸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日常工作。 慢性病防治研究所 慢性病防治研究所(對外稱湖北省慢性病防治研究所)是湖北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下的省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和傷害預防控制專業機構,是全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和傷害預防控制業務技術指導及培訓中心。下...
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的直屬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近年來重點打造的三塊“金字招牌”之一,加掛“全國領導幹部媒介素養培訓基地”“全國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基地”和外交部-教育部授牌的“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 學院下設公共管理系、政治傳播系、中國傳媒大學MPA教育中心、國家治理研究院、...
合作交流 學術交流 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派出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共2500餘人次。政學產研 2009年1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簽署。2010年8月27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2010年12...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 201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以合作項目(NLF System)進展順利,2014年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科技部在2014年12月29日修訂版《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草案)》已經將“中以高功率雷射工程聯合研究中心”納入兩國政府間合作聲明。與白俄羅斯、義大利、韓國的國際科技合作...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科技部直屬的國家級公益類科技信息研究機構。中信所定位於“為科技部等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為科技創新主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成為全國科技信息領域的共享管理與服務中心、學術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網路技術研究推廣...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4月,集研究生教學、學術研究和對外交流合作於一體。2010年4月,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由學校整合優勢研究力量組建而成。研究院深入貫徹“三個跨越”發展戰略,構建面向末來、面向智慧型、面向國際的高質量學科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體系,努力將本院建成“自身有創新力、國內有...
2009年11月,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秘書長兼全總台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分黨組書 記。職務任免 2022年9月19日,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福建廈門閉幕,章國賢當選為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2015年8月16日至22日,經全總批准,中國職工對外交流中心在哈爾濱舉辦全國工會台港澳工作培訓班。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全國產業工會,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以及部分市總工會共72人參加培訓。培訓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五一”重要講話精神,分析了當前工會台港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進一步...
十四、對外交流中心(掛廣東省總工會國際部牌子) 負責統一管理和協調省總工會的國際聯絡和對外交流工作;負責對國際工運狀況的綜合研究;承擔工會出訪組團、來訪接待、對外宣傳和國際活動的聯繫與組織協調工作;增進與港澳台地區工會的聯絡、交往;開展職工對外交流活動,負責省職工對外交流中心日常工作。十五、職工技術...
2006.03——2008.05 天津港口職工交流中心副主任、勞務中心副主任,天津益港勞務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天津海員對外技術服務公司經理;2008.05——2008.12 天津港口職工交流中心副主任、勞務中心副主任,天津益港勞務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天津海員對外技術服務公司經理,勞務控股公司籌備組組長...
國家法官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的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法官教育培訓的主要機構,同時加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國際交流中心” 牌子,是中國法院案例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之一。學院成立於1997年,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和1988年成立的...
3、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是民政部主管、由中國社團研究會更名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其宗旨和使命是:動員和依靠社會各界力量,加強社會組織管理與發展的理論研究,密切社會組織之間的聯繫和交流,推進社會組織的自律與誠信,擴大中國社會組織與國際社會組織的交往與合作,同時爭取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會組織...
合作交流 2011年至2018年,學院與10餘所大學建立對外交流項目,有200餘名學生參與了對外交流項目,近20位教師到中國國外相關大學進修;舉辦了6場國際會議,聘請了10餘位國際講席教授,接待了20餘位中國國外學者。截至2017年11月,學院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流通經濟大學、日本愛媛...
13家醫院共有職工12125人,病床8055張。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和教育交流,已同世界五大洲140多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機構簽訂了雙邊協定或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它們遍及世界五大洲美國、巴西、秘魯、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尼、越南、泰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學校在中國香港...
會上,正式宣告成立延安華僑救國聯合會(簡稱延安僑聯),提出了“僑聯的中心任務”是“一、努力學習準備將來工作;二、研究僑胞所在地及各地僑胞的狀況;三、研究華僑工作的政策和策略;四、加強對外的宣傳和聯絡工作”。1948年,延安僑聯轉移到晉察冀解放區的河北平山縣下半年,延安僑聯為選舉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北京科技經濟信息聯合中心、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決策諮詢中心、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北京市輻射中心;科普場館3家: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技服務機構9家: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國際科技服務中心、北京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研修中心、北京市科學器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