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文脈史》是2024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美學文脈史
- 作者:王振復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150063
- 裝幀:精裝
《中國美學文脈史》是2024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
《中國美學文脈史》是2024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內容簡介《中國美學文脈史》是一部以文化人類學角度研究中國美學的學術著作。作者引入文化哲學這一概念,以“文脈”這一範疇與思想貫通全書,連綴起中國美學歷史...
《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是200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夏。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本書試以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為研究課題。文脈,Context,原為西方結構主義語言哲學、美學範疇,可譯為語境、涵構。本義:上下文關聯域。故筆者以為,譯作文脈似乎更契合Context本義,業採用文脈觀念來審視、解讀中國美學的文化...
《中國美學範疇史》是2009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張艷艷。該書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的一個研究成果,全書共分三卷。第一卷,中國美學範疇的醞釀(自先秦至秦漢);第二卷,中國美學範疇的建構(自魏晉至隋唐);第三卷,中國美學範疇的完成(自宋元至明清)。內容簡介 ...
《中國美學(第一輯)》是2016年5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鄒華,本書內容以研究中國美學包括古代和現代兩大部分為主。內容簡介 《中國美學》是由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內容以研究中國美學包括古代和現代兩大部分為主,尤其側重中國古代美學和審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學比較...
中國佛塔文化,是印度窣堵坡的中國化、本土化。在塔剎、塔身、塔基與裝飾藝術以及平面、立面和體量等方面,二者大異其趣。中國佛塔的宗教崇拜兼審美的文脈聯繫,已經大大注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方式、內容和精神。中國化 / 佛塔的構成 / 佛塔的類型 / 塔的演替 / 拔地而起 凌空而立 / 塔勢如涌 孤高聳天 / ...
《中國文化美學文集》是202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文集凡八卷。所選學術著論,大致分為四類:(一)易學、巫文化學及其美學;(二)中國美學史;(三)中國佛教美學;(四)中國建築文化及其美學。依此編為前後兩部分:第一至六卷為學術著作;第七至八卷為學術論文及序、自述、學界評說、全部...
迄今在海內外出版專著40餘種,代表著作有:《中國建築的文化歷程》(2000,2006)、《中國建築文化大觀》(與羅哲文合編,2001)、《繆斯書系:華夏宮室》(2001)、《中國建築藝術論》(2001)、《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2002)、《中國美學範疇史》(主編兼卷作者,2006)、《周易精讀》(2008,2016)、《中國...
第一核心篇目《中國文脈》,酣暢地通論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和美學主脈。此前從未發表過;第二核心篇目《筆墨歷史》,也酣暢地通論了作為文脈載體的三千年中國書法史。此前均從未發表過。在這兩個核心篇目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的精細論述,組成了一部罕見的《中國文化人格史》和《審美精神流變史》。其中不...
長期從事易學與巫文化、中國美學史、中國佛教美學史、中國建築文化與美學的教學與研究。迄今在國內外出版專著40餘種、論文近200篇。主要著作:《周易的美學智慧》(1991)、《周易精讀》(2009)、《大易之美》(2013,韓文版);《中國巫文化人類學》(2020)、《中國巫性美學》(2022);《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
《中國文脈》是2019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秋雨。內容簡介 《中國文脈》是一部風格獨特又適於普及的中國文學簡史,與《文化苦旅》並列為余秋雨“文化大散文”代表作。以宏大的歷史視角和嚴格的審美標準,敘述了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作者和作品,也是對中國文化進行的一次減法式梳理。 哪部作品是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是2013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秋雨,講述著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 《中國文脈》是繼《文化苦旅》之後,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嘆當前“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稱鵬”,因此以這部重大的開創...
中國傳統美學經過了一個十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歷程,“主要在原始巫學、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實學與東漸之西學等文化形態的精神關懷和衝突之中推進,每一歷史階段,都跋涉在其各具個性特徵的道路上,一般地兼備承上啟下的傳統因素,所謂衝撞與調和、守成與創新,是整個中國美學文脈的...
《新編中國美學史教程》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內容簡介 《中國美學史新著》運用文化人類學關於巫學的理念、方法、論證中華原始審美意識起源與原始巫史文化傳統的關係,進而由文化哲學進入,研究自先秦到現代各個時期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軌跡,文化品格及其影響。所論尤為注重文脈的歷史聯繫,富有...
《中國美學史新著》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復。內容簡介 《中國美學史新著》運用文化人類學關於巫學的理念、方法、論證中華原始審美意識起源與原始巫史文化傳統的關係,進而由文化哲學進入,研究自先秦到現代各個時期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軌跡,文化品格及其影響。所論尤為注重文脈的歷史聯繫,富有獨立...
本書為《當代中國畫文脈研究》(趙建成卷),由胡晶主編。本書著眼於將趙建成的藝術面貌特別是近期的創作態勢整體地做一個階段性的展示,突出學術性、史料性、可讀性 。圖書目錄 總序 第一章 趙建成藝術之美學特徵:“正大氣象”第一節 “雄健”、“充實”等儒家美學的現代構建與集成性深化 第二節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
三、延安美學的“文脈”四、農村的觀眾 結語 第二章 內心化表演:體驗美學的價值觀 第一節 平和的自如 一、從“白描”到“水彩”二、自如的跡象 第二節 詩意的風度 一、詩性的語言 二、個性的情致 三、愛情片的表演敘事 第三節 準確性和深度 一、內心的意圖 二、“全場域”的體驗 三、靈魂的特殊性 第...
《余秋雨文學十卷》匯集了余秋雨先生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十部文學著作,由《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中國文脈》《極品美學》《傑作之秘》《空島·信客》《冰河》《門孔》組成,十部作品橫跨三十年,全部由余秋雨先生在2019年做了大量修訂。 《中國文脈》在全書的編排次序上,余秋雨...
在20世紀上半葉,為了發展中國的考古與藝術史事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曾設立“考古與藝術史”院士席位,而後我國學者又提出了“美術考古學”的概念,力圖將古物的歷史與審美研究結合起來,這種努力暗示了研究者試圖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將古物的歷史美學價值也視為考古本身的重要內容。考古與博物館學是與國家文化遺產...
第二節 盧禹舜繪畫美學思想與創造精神 第四章 盧禹舜畫語錄 第一節 文化功能與圖式語言表達 第二節 風格探索與精神境界表達 第五章 訪談——畫家的技術高度是精神高度使然 第一節 中國畫不能失去立足民族文化本位的主體性 第二節 人類的藝術在本質上是人的自然意識和文化心理的折射 第三節 一個中國畫畫家若對...
【古典美學】略論中國早期巫性文化與審美詩性的文脈聯繫《人間詞話》手稿第四十五則探析論荀子“攝美歸善”的美感價值判斷及其審美理念繪畫與心象——論《宇宙系列》《圓系列》和心象的內在關係論《紅樓夢》“木石前盟”的悲劇美學略論《二十四詩品》的風格意象與獨特內在結構【美學理論】中國現當代美學與中國傳統...
《風景園林文脈(第二版)》是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2023年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本書所提供的文獻資料,依時代先後排列,並按風景園林發展的階段特徵,共分為夏商周、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現代等六章。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數十年來隨工作進程而搜訪的相關資料。既可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的園林歷史、園林美學、...
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中國美學重要文本提要(主編)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中國美學思問錄,瀋陽出版社 2003年8月版。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8月(副主編之一)風水聖經:宅經·葬書,台灣恩楷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8月版。中國美學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
代表著作有:《巫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學智慧》(1991)、《中國文化“原典”——》(1997)、《中國建築藝術論》(2001)、《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2002)、《中國美學範疇史》(主編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學智慧》(2006,2013韓文版)、《周易精讀》(2008...
中華文明寶庫 《華夏宮室》 王振復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一版一印 32開本 正文137頁 4.625印張 4插頁 印數8000冊 10品新書 王振復,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巫術: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8)《周易的美學智慧》( 1991)、《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2002)、《中國美學思問...
著有《巫術:〈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學智慧》(1991)、《中國文化“原典”——〈周易〉》(1997)、《中國建築藝術論》(2001)、《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2002)、《中國美學範疇史》(主編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學智慧》(2006,2013韓文版)、《周易...
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锺書之後,出了余秋雨。——高希均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灣演講,都在社會上激發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內外的中國人,都變成了余先生詮釋中華文化的讀者與聽眾。——余光中 主體八卷 第一卷 《中國文脈》這是幾十年來第一部以審美品級為標準的中國巨觀文學史。出版後...
五千年中華民族美術史,自身所秉持的最高判斷標準,一直是大氣渾然的審美精神。從龍門石窟、霍去病石刻、敦煌莫高窟到永樂宮壁畫,我們可以深深地領略到民族精神和極具概括力的表現手法。而水墨大寫意正是承傳了這種精神,以獨特的形式展現了中華泱泱大國的民族氣派。可以說,水墨大寫意是民族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濃縮。只...
第二種是1980年代以來,藝術界對西方現代與後現代藝術的借鑑與學習;第三種是由於美術學院的存在,長期以來,會形成學院自身的風格、範式、審美趣味;第四種是中國傳統繪畫與視覺表達所形成的語言習慣。就今天美術學院的發展而言,在全球化、當代文化的語境中,尤其是處在一個“藝術史終結”的時代,其功能與使命也在發生...
王遜先生是滕固之後現代中國美術史學的開拓者,是籌建我國第一個美術史系的負責人,是新中國美術史學的奠基人,是我這一代美術史學者的引路人。他是從美學思想史的角度開設中國書畫論的第一人,也是在美術史研究領域重視文物考古、重視哲學美學,對於古建、書法和工藝都研究有素,具備跨學科研究能力的學者,更是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