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簡介
展覽分為兩個單元、十一個專題展覽,匯集了461位藝術家的603件作品,注重學統梳理,構建創作譜系;強調歷史語境,重視地域特色,重點突出“文脈與歷史”“傳統與經典”以及時代使命與當代視野。
在80年的創作歷程中,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國藝術創作版圖中的重鎮,各個時期均湧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代表性的作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四川美院的藝術家敏感社會現實的變遷,把握歷史與時代的發展潮流,強調人文關懷,用作品表現時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與藝術精神。
過去的八十年,四川美院紮根西南大地,反映時代風貌,謳歌人民生活,以畫為筆譜寫了新的藝術篇章。無論是西南地域本土生命狀態的呈現,還是新一代藝術家都市生活體驗的表達,抑或是新世紀以來以日常、微觀、敘事為主題的川美新銳的“新現實主義”創作,都是對日新月異的中國社會裡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情描繪,值得我們這個時代共同關注。
1982年,四川美術學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作品展覽”,當時展覽前言中有一句話是“為國家培養、輸送美術專業人才,為社會創作更多的美術作品是美術學院的根本任務”。一直以來,四川美院以此為價值旨歸,為文化復興寫下生動註腳。
此次“與歷史同行——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0周年”展覽的舉辦,是激勵學子,是梳理學統,更是致敬經典。
展覽概要
第一單元
專題1 理想先驅——四川美術學院初創時期設計教育文獻展
四川美術學院追根溯源主要有兩脈,一脈是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50年更名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該校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龐薰琹、雷圭元等藝術教育家在成都創立,另一脈是西南人民藝術學院,1949年12月由賀龍元帥任校長的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部分骨幹南下在重慶九龍坡黃桷坪組建成立。1953年兩校美術、設計類學科合併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定址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1959年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
展覽系統梳理了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這一脈1940年至1959年期間設計教育的學術源流、辦學思想和社會影響。該校誕生於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危難之時,美術界的同仁們高舉抗戰救國的旗幟,在大後方堅持辦學,以“美化人生”為己任,踐行設計服務民生之志,在工藝美術教育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影響至今。
展覽分為“美化人生”“先生們”“學以致用”“為新中國建設”“薪火相傳”五個版塊,從多份珍貴的檔案、手稿和原作中呈現四川美術學院初創時期設計教育先驅們中西交匯的學源背景,設計服務民生、用藝術喚起民眾和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初心,是反映20世紀早期中國設計教學思想和體系的川美文本。
參展藝術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李有行、沈福文、龐薰琹、雷圭元、吳作人、梁啟煜、程尚俊、劉健斌、張仰浚、楊富明、彭邦一、羅明遙、王興煜、毛超群、陶世智、肖連恆、李寶琴、鐘茂蘭、夏鏡湖、高玠瑜
| | |
| | |
| | |
| | |
| | |
專題2 川流不息——四川美術學院新中國建設時期的藝術創作
從1940年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初創伊始,到歷經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西南人民藝術學院、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最後改名四川美術學院,我校的歷史始終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經歷了抗日救亡運動、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改革等。尤其是,由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部分骨幹南下,1950年在重慶成立西南人民藝術學院。1953年與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設計類學科合併,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我校從成立到院系調整合併,儘管只有短短三年時間,卻完成了從短期藝術培訓到新型正規高等藝術院校初級階段的轉化,並在院校選址、校舍建設以及軍隊文藝幹部隊伍建設和規章制度建設方面為四川美術學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當時,學校成立正值新中國建設初期,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學校在創作方面遵循新中國成立初期文藝方向,以具體有效的方式培養人民藝術幹部。在轟轟烈烈的革命年代,學院師生們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為主,結合社會實踐,把創作題材聚焦在重大的政治活動和社會改革上,創作了大量作品,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如火如荼的時代圖景。這些作品中有眾多積極宣傳抗戰、鼓舞人心的佳作,其形式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宣傳畫等;他們的創作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可以說,四川美術學院的美術專業的傳統是老先生們憑藉精深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學和創作經驗,為四川美術學院的教學和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功底。
今天再次回顧四川美術學院這段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創作始終緊扣時代脈搏,表達家國情懷,深入人民生活,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從20世紀40年代以川美為核心的“四川版畫”書寫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輝煌篇章,50年代以現實主義繪畫描繪新中國,新生活,謳歌新中國建設成就,60年代初塑造震撼世界的經典雕塑;70年代末以人道主義關懷為重要發端,成為新時期藝術界思想解放的先聲。四川美術學院師生以一大批經典作品描繪時代畫卷,與歷史同行,鑄造現實主義的藝術魂魄,反映了現代中國由苦難走向輝煌的時代主題。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鴿、蔡振輝、杜泳樵、范朴、馮建吳、馮星平、古月、何孔德、簡崇志、江碧波、江敉、康寧、雷榮厚、李景芳、李少言、李文信、李有行、李正康、林昌駿、劉國樞、劉藝斯、呂琳、呂樹中、馬振聲、米立權、苗勃然、尼瑪澤仁、牛文、龐薰琹、其加達瓦、施肇祖、譚學楷、唐德泉、唐正蘭、汪子美、王大同、王元壽、魏傳義、吳作人、夏培耀、謝梓文、徐仲偶、楊受安、葉正昌、尹瓊、袁吉中、張方震、張漾兮、趙蘊玉、周繼雄、朱曉華
| | |
| | |
| | 牛文、李少言 黑白木刻 50x32cm 20世紀50年代 |
| | |
| | |
專題3 承傳啟合——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的實踐與探索
四川美術學院的中國畫發源廣泛,教師隊伍中既有各大專業院校培養的專門人才,也廣納社會賢能,成就了中國畫在四川美術學院的多源並存。從學校創始至今,從事中國畫實踐與探索的教師們,積極回響學校發展和學科設定調整的需求,廣泛地參與到學校各教學崗位的工作當中,從事著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對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經典研習與傳授上,繼承中國藝術的偉大傳統,並承傳這一傳統,他們在傳統中尋找未來,使得中國畫的基因浸潤到了四川美術學院發展的精髓之中,為學校不同時期的教學、科研和創作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歷經80年的風雨歷程,四川美術學院在中國畫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教學、研究與創作的方面,積累了豐碩的成果;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社會環境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四川美術學院的中國畫,逐漸形成了注重傳承、不斷超越、開放包容的多元融合的風貌。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聞名中外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
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自1940年至1978年間,投身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科發展與專業實施和探索的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他們都是長期根植於二十世紀中國畫發展藝術生態之中,在對傳統藝術研習與創作的造詣、社會影響力以及他們在中國畫領域,身體力行的實踐與探索等方面,儼然已成為後輩藝術家發展的榜樣。他們在中國畫方面的藝術成就以及教學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畫現代的演進過程,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畫發展最為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在中國的美術教育中具有示範、楷模的作用與重大影響。
他們通過藝術創作,使我們感知到他們面對傳統與時代時的獨立思考,在實現的藝術夢想之路上的奮鬥與執著,也是他們孜孜不倦追求與呈現的態度所在!他們的創作既是每一位前輩藝術家營造他們自己特屬的視覺世界(即他們風格迥異的創作視覺呈現),又是他們尊重個體體驗,充分表達自我的文化觀念描述與表達。他們的藝術創作也是在不斷的呈現,他們認識事物的文化態度。每一位前輩藝術家都是當代中國文化構建的,參與者、實踐者與見證者,他們呈現的各式各樣的文化態度,正是中國文化建構的給養!
參展藝術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丁六陽(丁愚)、楊竹庵、鐘道泉、謝趣生、陸其清、畢晉吉、馮建吳、肖建初、
趙蘊玉、岑學恭、何方華、譚學楷、黃 原(黃海儒)、杜顯清、楊富明、彭邦一、
羅明遙、李文信、白 澄、雷榮厚、賴深如、易本奎、楊祖懿、鐘在本、林昌駿、
白德松、米立權、楊麟翼、楊涪林、唐允明、傅仲超
| | |
| | |
| | |
| | |
專題4 身份認同——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的民族化探索
雕塑的民族化問題,是20世紀以來,激盪的社會變革與東西方碰撞之下,中國美術所遭遇的重要命題之一。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明確了文藝革命化、大眾化、民族化的方針,其後“民族化”更逐漸成為一種顯性和主流的話語。這一話語背後,是文化認同的形成與主體身份的建構問題。在1949年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建立以後,這一問題變得尤為迫切。川美雕塑的民族化探索,就是在中國雕塑的整體敘事中的一個重要的片段和切面。
中西方“雕塑”的知識譜系來自於不同的理念和範式,古代中國的雕刻、泥塑等用語,並不完全等同於現代“雕塑”的概念,前者是所謂工匠的“皂隸之事”,後者是西學東漸過程中文化移植的結果。一方面,李金髮、江小鶴、滑田友等人所引入的歐洲古典寫實雕塑系統開啟了中國雕塑現代轉型的進程。另一方面,民族國家的獨立,在藝術創作當中需要形成新的敘事方式,也因此,向蘇聯學習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為歷史的選擇。
川美雕塑的創作和教學就主要淵源於這兩大體系。曾求學於杭州國立藝專、深受留歐雕塑家影響的首任系主任郭乾德,自覺地使用中國傳統藝術理論重新闡釋“雕塑”、在創作上也對中西融合做了初步探討;入選了195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訓練班”的趙樹同,系統學習了蘇聯的雕塑模式;參加1960年-1963年“劉開渠雕塑研究生班”的葉毓山、伍明萬等人,又再次強化了歐洲的古典寫實技法。傳統文化秩序與外來思潮的相互激盪,使得川美雕塑系的師生在觀念和實踐的層面開始初步思考民族化的問題。
川美雕塑系從1954年開始對大足石刻的田野調查和持續性的翻制古代雕刻的過程,則形成了一個真實的藝術踐行場域。一方面,傳統的典型雕刻語言充實並完善了教學與創作的技法;另一方面,對古代文化的重新審視和理解也加深了東西方藝術觀念的交流和融合。雕塑系師生開始逐漸擺脫西方古典雕塑教學對於人體模特的依賴,有意識地嘗試運用傳統造型手法創作。川美雕塑系逐漸在教學中形成了歐洲古典雕塑、蘇聯現實主義雕塑、中國傳統雕刻技法並行的格局。
1960年代初期舉辦的“四川雕塑展”,是川美雕塑系在探索民族化進程中的第一次集中的呈現。1964年,重慶的雕塑家們將近期創作的100件作品在北京、上海、武漢及重慶舉行巡迴展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題材廣泛、對民間傳統技法的借鑑以及貼近現實、富有生活氣息是這批作品所集體呈現的特點。
1940年代-1960年代川美雕塑系師生的民族化探索,是中國雕塑建構自身現代性過程中的一種努力和嘗試。一方面,它延續了新文化運動“引西入中”的思潮,在學習西方的雕塑技法中,重新審視自己的民族傳統,探討中西融合與再造的可能;另一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使得強化民族性成為藝術創作的基本要求。藝術作為文化的表征策略與話語範式,不僅要對現實做出批判性回應,也需要回到具體語境,跨越現代性的歷史藩籬,從自身的脈絡中尋找確立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的基本路徑。
參展藝術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郭其祥、伍明萬、龍德輝、葉毓山、王官乙、龍緒理
| | |
| | |
| | |
專題5 小人書·大境界——四川美術學院連環畫專題展
連環畫是一個以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為目的的創作類型。連環畫創作對創作者的繪畫水平以及對文學故事的領悟力等方面要求都極高,同時還要受到政治宣傳需要、市場環境等諸多條條框框的約束。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是一種在宋朝印刷術普及後最終成型的中國傳統藝術。它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通俗讀物,承載了新中國數代人童年的集體記憶。
在四川美術學院學統脈絡、創作譜系的梳理中,連環畫總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的一脈。但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今,四川美術學院建校八十年來出現了一批批連環畫創作者,他們的作品類型涵蓋木刻連環畫、水墨或線描連環畫、素描連環畫、水彩連環畫等,廣泛地從現實生活、歷史故事、文學作品、民間傳說取材,創作風格和特徵隨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有不斷的延續。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前輩們就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抗戰題材連環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李少言的《八路軍一二〇師在華北》、呂琳的《紀利子》等,均是木刻組畫。這些抗戰木刻連環畫內容貼近生活,真實自然,表現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鼓舞了革命根據地的戰鬥,激勵了民眾加入到抗日隊伍的熱情,充分發揮了連環畫的宣傳和教育作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後連環畫創作的第一個繁榮時期,四川美術學院最具代表性的長篇連環畫是《紅岩》系列,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連環畫讀本之一。《紅岩》取材於同名文學作品。1962年,學院組織創作小組,杜顯清、白德松、尹瓊、杜詠樵、施肇祖、周琳、鐘在本、袁吉中等都參與其中,分冊創作《江姐》《小蘿蔔頭》《獄中除奸》《獄中迎春》《挺進報》等,著名版畫家李少言為《紅岩》創作了木刻版畫插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四川美術學院的連環畫創作內容豐富,風格多元,一度出現老中青三代連環畫作者在連環畫出版市場同台競技的熱鬧局面。具有代表性的連環畫家層出不窮,最富有民族特色與生活氣息的是卡通式連環畫家江敉,他的代表作品《熊家婆》在80年代廣受歡迎多次再版;畫法與技法卓越的“國畫式”連環畫家白德松,代表作有《西雙版納的故事》《野蜂出沒的山谷》《紅岩》《山月不知心裡事》《熊貓的故事》等;善於抒情的現實主義油畫風格的連環畫家何多苓,代表作有《雪雁》《帶閣樓的房子》等;喜愛以英雄人物為題材的連環畫家羅中立、姚渝永、王以時等,作品有《水滸故事》《三國故事》《智取生辰綱》《三顧茅廬》《七俠五義》《雪夜上梁山》《斗殺西門慶》等,張奇開、張春新合作了《李元霸全傳》。長篇故事連環畫《玉嬌龍》系列(共十二冊),也是這一時期的優秀創作之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來,連環畫的市場大環境逐漸式微,吳松、李趙銘、劉智勇、周宗凱、陳榮、陳樹中等連環畫創作者依然執守這一方天地,他們的創作主題更加寬廣,藝術表達語言及形式更為豐富和多樣,《封神榜大迷宮》《三峽工程》《南京》《成都史話》等一批優秀的連環畫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本次展覽呈現了四川美術學院藝術家不同時期的連環畫創作,是前輩畫家們施展繪畫才華,為社會,為大眾而不懈耕耘的一方天地。在“小人書”這片“大世界”,幾代川美連環畫創作者在有限的空間中形成了自身的連環畫語言特點。今天的展覽,在內容和形式上能呈現出如此多樣性面貌,能展現出如此集宣傳、教育與敘事性、藝術性融合的“大境界”,要深深感謝他們在這塊天地持之不懈的貢獻。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白德松、陳榮、陳樹中、鄧雲寧、杜顯清、杜泳樵、馮星平、傅仲超、高小華、古月、韓德雅、何多苓、胡名、江敉、康寧、賴深如、雷榮厚、李犁、李少言、李彤、李文信、李趙名、劉智勇、羅中立、呂琳、米立權、龐茂琨、錢來忠、任兆祥、石美鼎、施肇祖、孫文光、譚紅、唐允明、汪子美、王果、王世貴、王以時、翁凱旋、吳松、謝趣生、楊涪林、姚渝永、尹瓊、袁吉中、袁奕賢、張春新、張奇開、鐘長清、周春芽、周良知、周璘、周渭淙、周宗凱
| | |
| | 繪畫:李文信、雷榮厚、賴深如、米立權 北京、上海、四川等出版社分別出版發行 1965年4月 |
| | 原著者:羅廣斌、楊益言 改編:四川人民出版社 繪畫:尹瓊、周琳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966年9月 |
| | 改編:劉治貴、白德松 繪畫:白德松 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共同出版發行 1978年2月 |
| | 原著:保羅•加利科 繪畫:何多苓 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4年5月 |
第二單元
專題1 時代強音
1978年以來,四川美術學院當代繪畫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20世紀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傷痕”和“鄉土”時期湧現出一批影響中國畫壇的藝術家,由於作品的風格和精神內涵的表現有著某種相似性,當時的理論界將他們稱為“四川畫派”。實際上,四川油畫掀起的第一個高峰是1979-1984年之間,以高小華、程叢林、羅中立、何多苓等為代表,創作了《為什麼》《一九六八年×月×日·雪》《父親》《春風已經甦醒》等一批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在四川美院油畫的創作發展中,“傷痕美術”掀起了第一個藝術思潮,在全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傷痕美術”在語言上是對現實主義的一次延續,但是,其意義與精神指向則是多維度的:反思與批判的融會,文化記憶與生命拷問的交織。同時,藝術家以自身情感的表現為依託,彰顯了藝術對個體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以及重塑了藝術創作的批判性。其後,“傷痕美術”在反思“文革”的過程中不斷地拓展了藝術家的歷史視野,像程叢林的《華工船》、《碼頭的台階》、秦明的《求雨的行列》等作品將反思的深度推進到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批判中。
嚴格說來,鄉土繪畫的出現得益於“傷痕”後期的“知青題材”。因為“知青題材”向“鄉土繪畫”的嬗變只有一步之遙,不管是王川的《再見吧!小路》、王亥的《春》,還是何多苓的《春風已經甦醒》等作品,都圍繞農村生活展開,只不過作品在精神基調上側重對知青生活的懷念,充滿了個人的“憂傷”氣息。但是,這批作品之後,作為敘事背景的農村成為了藝術家直接表現的主題,先前“憂傷”和“傷感的人道主義”情緒也逐漸被對真、善、美的農村生活的歌頌所代替。
作為一種新的藝術思潮,“鄉土繪畫”的局限在於無法將鄉土文化的現代性提升到現代主義的文化高度。1980年代中期,伴隨著鄉土的風情化,這股創作潮流逐漸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鄉土繪畫”後來的嬗變呈現出兩條發展路徑:一條以張曉剛、周春芽等為代表,藉助鄉土題材,但目的在於完成現代主義風格與語言的轉換。另一條路徑是高小華、程叢林、龐茂琨。他們將“鄉土”向少數民族題材推進,亦即是說,不斷挖掘作品背後積澱的地域生存體驗與文化經驗。
“時代強音”這個展覽專題,體現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美院的創作如何關注現實,把握歷史與時代的發展潮流,強調人文關懷,用作品去言說、表現時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回望歷史,不僅讓我們領略到四川美院的繪畫在1980年代的藝術追求,而且也能感受到其內在的精神與人文力量,以及它們如何構築了四川美院當代繪畫的人文傳統。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鴿、陳安健、陳恩深、陳樹中、程叢林、刁偉、馮星平、高小華、龔吉偉、郭其祥、何多苓、何力平、黃才治、簡崇民、姜凡、焦興濤、康寧、劉虹、劉威、龍德輝、龍全、羅耀輝、羅中立、馬一平、莫也、龐茂琨、秦明、邵常毅、申曉南、唐允明、王大同、王官乙、王亥、王嘉陵、王世明、王韋、翁凱旋、伍明萬、夏培耀、項金國、楊發育、楊千、楊洲、葉毓山、應萍、余志強、張超、張傑、張文先、張曉剛、趙強、趙青、鐘飆、鐘長清、周春芽、朱毅勇
| | |
| | |
| | 高小華 布面油畫 107.5x136.5cm 1978年 |
| | |
| | |
| | |
| | |
| | |
| | 焦興濤 木、漆、丙烯 184x98x70cm 2019年 |
專題2 現實關切
現實主義,尤其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一直是中國文藝創作的主導方向與重要原則。1978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一脈,就來自於現實主義內部的綿延、發展、蛻變。在四川美院的創作譜系中,現實主義有深厚的積澱與完整的發展脈絡。譬如“傷痕”時期的批判現實主義,“鄉土繪畫”的自然主義的現實主義,199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景觀現實主義,以及2000年以來,以日常、微觀、身份、階層為主題的“新現實主義”傾向。在此次展覽中,既有關注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遷的作品,也有對西南的地緣特點與生存經驗的表現,特別是有部分藝術家從微觀、日常、碎片化的角度切入,呈現了現實豐富且多樣的肌理。當然,現實主義的背後也蘊涵不同的藝術訴求——有的基於國家敘事,弘揚主旋律;有的強調新歷史主義的視野,挖掘作品的歷史與精神深度;有的強調個人化的視角,有濃郁的人文情懷。儘管各有側重,但作品的核心仍然是呈現當代的人文精神與藝術品格。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布志國、曹鐘偉、常咒、陳安健、陳可、陳衛閩、陳曦、陳一墨、鄧樂、俸正杰、付繼紅、傅仲超、高明強、高小華、龔吉偉、龔玉、郭晉、侯寶川、黃凌、黃山、黃永符、江書軍、蔣建軍、雷勇斌、李繼開、李彤、李胤、李占洋、李震、李仲、厲宏偉、劉暢、劉海辰、劉明明、劉芯濤、劉陽、劉洋、龍全、羅丹、羅發輝、羅力(大)、羅中立、馬文婷、馬一平、毛艷陽、孟福偉、孟濤、孟陽陽、龐茂琨、彭漢欽、邱光平、單韜光、申曉南、田欣、庹光焰、王比、王承雲、王大軍、王大同、王海川、王慶松、王世明、吳多多、吳建棠、謝天卓、忻海洲、熊莉鈞、熊宇、徐澤、閆彥、楊方偉、楊涪林、羊烈、楊世斌、易麗君、余都、臧亮、曾楊、查明、張春繼、張方震、張奇開、張曉剛、張小濤、張釗瀛、趙能智、趙曉東、鄭力、鐘飆、鐘長清、周宗凱、朱小坤、朱毅勇
專題3 傳統再造
2010年前後,中國藝術界曾掀起新一波“回歸傳統”的浪潮。傳統重新引起藝術家的關注,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語境下,中國需要審視一個民族國家應具有的文化身份與文化主體性問題。同時,對傳統予以新的構建也與新歷史時期國家的文化發展戰略契合。另一方面,當代藝術尋求向傳統的回歸與轉換,在於不僅需要對過去三十多年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及其文化與藝術訴求進行反思,而且要擺脫西方藝術的範式,重新建構當代藝術的評價尺度與價值標準。倘若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考慮,傳統應是“四位一體”的,它體現在物理形態的器物層面,體現在實踐與交往的身體層面,體現在倫理與規範的制度層面,體現在審美與氣質的精神層面。於是,在當代語境下,傳統所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轉換,如何再造?對於藝術家而言,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傳統學習,挖掘與發展傳統中的精華,尤其是對既有的視覺資源進行當代性的轉譯。另一方面,需要立足於時代與本土的文化語境,讓傳統在新的敘事話語、審美體系、美術史的上下文中,尤其是新的文化土壤中,綻放和生成新的價值。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曹敬平、范功、傅舟、耿杉、韓奉軍、郝建濤、郝量、何劍、何森、黃俊偉、黃越、康益、李志堅、劉曉曦、陸葦、羅中立、馬靈麗、梅忠智、尚天瀟、魏言、胥偉師、吳松、楊冕、趙波、趙文悅、鐘鼎、左小康、張春新
| | |
| | |
| | |
| | 何劍 中國畫顏料,墨,宣紙 180×150cm 2014 年 |
| | 羅中立 布面油畫 150x130cm 2008—2015年 |
| | |
專題4 語言之思
任何藝術風格、流派、思潮、形態,均建立在藝術語言之上。語言既是工具,也可以發展成為一套話語系統。迄今為止,中國藝術界大致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體系,或主導方向。一種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及寫實系統引進之後所產生的影響。第二種是1980年代以來,藝術界對西方現代與後現代藝術的借鑑與學習;第三種是由於美術學院的存在,長期以來,會形成學院自身的風格、範式、審美趣味;第四種是中國傳統繪畫與視覺表達所形成的語言習慣。就今天美術學院的發展而言,在全球化、當代文化的語境中,尤其是處在一個“藝術史終結”的時代,其功能與使命也在發生變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後學院”的時代。就語言的建構來說,“後學院”的使命,在於能將既有的視覺知識、語言表達、創作範式傳授給學生,也能將從古典到現代階段的精華結晶化、課程化,使其形成譜系,構建一個完整的語言——修辭系統。學院不應成為保守的代名詞,相反應與時俱進。特別是在創建“雙一流”學科的背景下,四川美院積極探索,推動教學改革。在本單元中,藝術家們對語言的駕馭,以及在方法論的意識上都十分多元,有的強調語言自身的內在軌跡,有的主張回歸傳統;有的致力於當代性的轉換,有的則利用新媒介、新技術豐富語言的表現力。語言的“再編碼”,及其對本土藝術史上下關係的強調已成為藝術家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陳坤、陳蔚、陳文波、陳穎、董建華、付繼紅、葛平偉、郭鴻蔚、郭偉、何艷、焦興濤、金川、康寧、雷虹、梁益君、劉虎、劉威、劉岩、劉也、劉影、劉玉潔、隆太成、馬漓澧、牛柯、邵常毅、沈樺、沈娜、沈小彤、舒莎、孫闖、唐思意、唐影、王海明、王鵬傑、韋嘉、韋維、謝彬、徐光福、楊墨音、楊述、楊勛、楊湧、應萍、余毅、曾岳、翟倞、鐘長清、周晶、朱成、朱海、朱小禾、鄒昌義
| | |
| | |
| | |
| | 邵常毅 韋維 凸版 28X21cm 1979年(2019版) |
| | |
| | |
| | |
專題5 意象生成
在中國古典美學範疇,“象”既指自然的物理形態,也包含著對時空、萬物的抽象認識。而“意”更為強調的是審美主體的才情與修養。魏晉以降,“意”與“象”的結合,逐漸使其成為中國人以“感物”為起點,以“游心”為過程,以“悟道”為目的的美學主張。強調“生成”,實質是討論“意象”在當代文化——審美領域的轉化、升華,言說其負載的新的價值。在本專題的作品中,既有對“有意味的形式”的表現,也有東方化的審美追求。有的作品雖然保留了具象的特徵,但更強調畫面整體氛圍的營建;有的儘管在構圖、形式、表現語言方面沿襲了西方現代油畫的傳統,作品中的審美意識、文化趣味卻是東方化的;有的則從中國傳統水墨,尤其是文人畫中尋求滋養,追求空靈、詩性,以及悠遠的審美意味。在四川美院的創作脈絡中,“意象”並不僅僅限囿於語言的詩性轉換,以及審美氣質向傳統美學的回歸,而是1980年代中期以來,在“鄉土繪畫”的轉變中,由地域性與“少數民族題材”所挖掘出的自然意識與生命意識,亦即是說,在那些自然的景觀背後,蘊涵著西南的人們對待自然、對待生命的認知方式。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包蕾、陳德洪、陳思宇、馮斌、郭鴻蔚、何多苓、侯寶川、侯薇薇、胡永奇、康海濤、雷鴻智、李傑、李強、梁益君、林文潔、劉明孝、劉彥瑢、劉宇、魯邦林、羅發輝、羅力(小)、羅曉航、馬媛媛、牟學謙、潘召南、彭成、蒲江、漆瀾、秦明、譚璜、王朝剛、王川、王新福、翁凱旋、肖志、謝蓓、楊加勇、楊勁松、葉強、張發志、張傑、張思林、周春芽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題6 實驗之維
西方現代藝術在杜尚之後,至少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在不斷追問“什麼是藝術的本質”的過程中,藝術最終走向了“反藝術”;另一方面,除了涉及藝術本體,杜尚及其追隨者不斷對既有的藝術制度提出質疑。1980年代以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藝術界曾出現過前衛藝術的浪潮,其重要的特徵是追求美學前衛與社會學前衛。就美學前衛這一脈,必然會涉及語言、審美、創作觀念上的變革。與西方的藝術史邏輯不同,“實驗之維”並不追求極端的反叛,相反,所呈現出的是“後學院”時代藝術創作的開放性、多樣性,尤其是跨學科的特徵。譬如,就藝術本體與媒介範疇,今天的藝術能否結合建築、裝置、影像、行為、表演等語言方式,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藝術?就藝術的功能來說,能否走出畫室,離開美術館,讓藝術走向公共空間、走向社區,成為一種新型的或具有交往性的藝術?能否結合新的科技技術、生物技術,拓展既有的形態邊界,提供全新的藝術感知與接受方式?新世紀以來,四川美院不僅建立了實驗藝術學院,而且為青年藝術家搭建多元化的創作與展示平台,設立了“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駐留計畫”“明天當代雕塑獎”“羅中立獎學金”等,因此,從學科建設、教學與創作的結合、獎學金機制等,鼓勵藝術家進行前瞻性、富有創造力的探索。本次展覽的作品不局限在單一的系科和媒介中,希望較為全面地呈現近年來四川美院那些富有創新與開拓精神的藝術實驗。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陳秋林、陳胄、刁偉、馮陸、俸正泉、顧雄、胡佳藝、焦興濤、金洪鋼、金泰俊、李波、李川、李一凡、李勇、李子然、劉佳、婁金、魯婷婷、陸雲霞、羅振鴻、馬賽、牟昱橋、寧佳偉、邱岸雄、邱霞、任前、孫柯、孫可卿、唐勇、陶輝、童文敏、王茜濡、王維思、文靜、許仲敏、嚴一棚、楊北辰、楊晶、楊千、姚朋、餘光罕、余極、曾令香、張超、張海超、張翔、張新軍、鄭菁、周雯靜、周小波
| | |
| | |
| | |
| | |
| | |
| | 唐勇 pvc管、機械聲音裝置 170x170x220cm 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