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原創漫畫《中國節氣》是一部連載於k76漫畫盒子網的四格漫畫,主要以十二節氣為素材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節氣
- 性質:四格漫畫
國產原創漫畫《中國節氣》是一部連載於k76漫畫盒子網的四格漫畫,主要以十二節氣為素材的故事。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北斗星的斗柄循環旋轉,從正東偏北的“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問天的智慧。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科學巧妙地結合,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中國古代農業灌溉依託於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農耕主要集中於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民仍按照節氣配合溫度、降水來從事農業生產。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
節氣起源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乾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乾支歷的基本內容。廿四節氣原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乾支歷(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時段,小寒是中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小寒過後大寒氣溫稍升高。中國南方地區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時處大寒節氣內,南方地區大寒比小寒更冷。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小寒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
節氣簡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極言大寒之冷。這個節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
斗柄指向法”確立的節氣,以斗柄指寅為起點,“斗指寅為立春,斗指壬為雨水,斗指丁為驚蟄,…斗指醜為大寒。”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歷雖然是古人根據北斗星斗轉星移制定的,其實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斗柄指向法節氣與現行的太陽黃經節氣交節時間基本相一致。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乾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乾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庚;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曆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冷空氣轉守為攻,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逐漸拉大。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乙,太陽到達黃經15°,便為清明。清明節氣因為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國南方地區,此時已呈氣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區開始斷雪,氣溫上升,...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的獨創,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的輝煌成就之一。本書從每個節氣的由來、習俗以及養生三個方面為讀者解析了這二十四個節氣。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通俗讀本,本書傾向於知識點的介紹,圖文並茂,適合廣大讀者。圖書目錄 春天的6個節氣 立春 東風解凍——立春節氣的由來 鞭打春牛——立春節氣的習俗 昇陽護肝—...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著自然界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萌發、生長的狀態。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曆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曆書:“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在每年公曆8月7、8日或9日。“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穀成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立秋是二十...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是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酷暑結束,這時三伏已過或接近尾聲,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會感到悶熱,天氣由炎熱向悶熱轉變,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後。處暑時,斗指戊(西...
《傳統文化之二十四節氣》是連載中的一部勵志類漫畫,作者是margaret。內容簡介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酉;太陽達黃經180°;於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交節。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後,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乾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乾支歷子月的起始,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期間全國氣溫顯著下降,北方冷空氣越發活躍。大雪節氣是一個...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準確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間體系,更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其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二十四節氣》節目,將以兒童...
《中國二十四節氣》是一本2023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家斌,周志華。內容簡介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千百年來,二十四節氣之所以能夠指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其奧秘就在於解釋了天、地、人之間的規律。現代科學中的天文學、地理學、氣候學、生物學、農學、營養學等內容,都能在二十四節氣中...
立冬,是 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節氣法”與“氣溫法”...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斗指午;太陽黃經90°;於公曆6月20~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夏至過後,太陽直射...
《二十四節氣(二)》是中國郵政為紀念二十四節氣,於2016年5月5日發行的,志號為2016-10的特種郵票,全套郵票面值7.20元。《二十四節氣(二)》郵票圖案名稱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6個節氣,郵票畫面以物候、民俗、農事等為表現對象,反映了夏季各個節氣輪轉中物候的...
現通行的二十四節氣,古時將月首者稱為節氣,月中者稱為中氣,十二節即指每月首之節氣。王冰亦曰:“節,謂節氣。外所以應十二月,內所以主十二經脈也”(《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3、指十二經 後世亦有將十二節解作十二經者,如《古今醫統大全·論手足經》卷五:“經言人五臟十二節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