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五代戰鬥機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是中國最新研發的新一代戰鬥機,2011年開始試飛。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了單座、雙發、雙垂尾、帶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通過參照物對比,可大致推測出該機長度超過20米、翼展超過13米,屬於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

2016年11月1日,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代表機型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雙飛展示。

背景,基本特點,構造設計,

背景

2009年底,中國空軍副司令何為榮在央視節目中透露了中國五代戰鬥機將很快首飛。這一訊息引起了外界廣泛的質疑,央視軍事節目的專家們認為是殲10改進型戰機,即便是最樂觀的中國軍事愛好者都難以相信,國產重型隱形戰鬥機會來得如此之快。但僅僅一年之後,何副司令透露的訊息得到了證實,中國第五代戰鬥機高清照片在中國軍事網站被爆光。

基本特點

該機高度比殲10還低,估計在5米以內。該機的機頭、機身呈現菱形、垂直尾翼也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採用鋸齒邊設計,具備隱形戰鬥機的特徵。
第五代戰鬥機的性能特點可以用4S來概括,即:“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和超視距打擊”,其中具備革命性的就是隱身性能。 五代戰鬥機的隱身性能採用的是波束控制概念,即利用雷達必須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才能探測到目標的原理,讓照射到本身的電磁波偏離照射方向。要想實現波束控制必須儘可能消除飛機上的強反射源,包括垂直面、鼓包、台階等,主要邊緣如機翼必須平行,除了外形隱身還不夠,同時還需要採用吸波材料,共同作用來降低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根據美國空軍的對抗演習F-22對四代機有驚人的空戰交換比,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隱身性能取得的。

構造設計

主翼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帶邊條的鴨式布局,目前圖片沒有大角度的俯視或仰視圖,主翼翼型尚無法確定。但從現有的圖片來推測,主翼應該是類似殲10的大三角翼,安裝位置在進氣道上邊緣,整體屬於上單翼設計。主翼帶有下反角,這也是上單翼戰鬥機的慣例,可以增加滾轉速度、提高飛機的敏捷性。
邊條和鴨翼
從四代戰鬥機(如F-16)開始,戰鬥機氣動設計採用了“渦升力”技術。即在主翼前面,利用邊條翼、鴨翼產生強大渦流,渦流從主翼上翼面掠過可以大幅增加主翼升力,這就是“渦升力”概念。F-16、殲10等四代戰鬥機利用“渦升力”技術獲得了比F-4殲7好得多的機動性能。F-22則採用了進一步發展的“渦升力”技術,其採用3段式邊條,產生的組合渦流更強大;並且其邊條已非傳統的邊條翼,F-22利用機頭稜線、進氣口上唇口、進氣道前部稜線產生渦流,付出的阻力代價更小、對隱身更有利。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的也是類似F-22的3段式“稜線”邊條,並且在進氣道前部設有帶明顯上反角的鴨翼。這應該是因為鴨翼安裝位置與主翼處於同一平面,帶上反角可以提高渦流位置,保證從主翼上翼面掠過。邊條和鴨翼兩種措施同時出現,中國五代戰機對“渦升力”的利用應該比F-22還要充分。
垂直尾翼和腹鰭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了外傾的雙垂尾設計,全動垂尾。這是配合“渦升力”利用的一個設計,渦流強度的提高會對垂直尾翼造成影響,降低飛機的縱向穩定性,需要減小垂尾面積;而減小垂尾面積又會減低垂尾效能,所以須採用全動垂尾去解決。
另外,中國五代戰鬥機還設有F-22所沒有的腹鰭,這是增加大迎角情況下飛機縱向穩定性的一個措施。俄羅斯的T-50也採用了腹鰭配合全動垂尾的設計。腹鰭會增加額外的重量、並會對隱身構成不利影響,之後會不會取消可能需要視試飛的情況而定。
起落架
中國五代戰鬥機的主起落架艙設在機身側面,有較大的幾乎截斷機身側面的艙蓋開口,起落架支柱與主翼承力部件連線,由於採用上單翼設計,主翼離地高度較大,所以主起落架支柱也比較長。
進氣道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了DSI進氣道。DSI進氣道首先在美國F-35戰鬥機上應有,之後中國成飛也在梟龍戰鬥機上進行了套用。DSI進氣道通過進氣口前的一個3維鼓包達到消除空氣附面層的目的,具有重量輕、適應速度範圍廣、不會對隱形造成影響的優點。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進氣口緊貼機身側面的拉長四邊形,3維鼓包位於進氣口上半部的前方,設計較為獨特。
從起落架艙設在機身側面來判斷,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進氣道設計採用了S形彎曲,加上進氣口橫向尺寸很窄,所以估計發動機風扇會被完全遮蔽,有利於隱身。
彈艙
從起落架艙設在機身側面還可以推測出,中國第五代戰鬥機F-22一樣,將主彈艙設定在機身腹部。這也是一個隱身的重要措施,內載武器可以消除外掛武器和機體之間的互反射效應,同時可以大幅降低飛行阻力。有訊息指中國相關廠所已經研製了用於彈艙發射飛彈用的伸縮式飛彈發射架,配合第五代戰鬥機的發展。
現在還不明確的是,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是否會在進氣口與起落架艙之間設定側面輔助彈艙,F-22在這個位置上放置了2枚體積較小的AIM-9X格鬥飛彈。
座艙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採用了整體式座艙蓋,這也是一個亮點。對於視距內的近距格鬥空戰,飛行員需要良好的視野,過去由於材料及工藝不足,我國戰鬥機多採用帶曲形風檔的座艙蓋,限制了飛行員視野。而採用整體式艙蓋的當今戰鬥機只有美國的F-16F-22兩種,連歐洲的颱風及俄羅斯的T-50都沒有做到,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工業基礎的進步。
雷達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座艙靠前,機頭非常短促、空間有限,這其實是一個好訊息。因為這樣就意味著火控雷達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由於實現了電子掃描,因此就不需要機械機構來轉動天線,這樣就明顯降低了系統的體積,所以F-22、F-35和T-50的機頭都非常短。相控陣雷達還可以把天線做成向上傾斜,以偏離照射的雷達電波,相比較而言機械掃描天線必須是垂直,這樣當被對方雷達電波照射的時候,就會形成較強的反射。有源相控陣的隱身能力還體現在可以採用低截獲機率,工作模式包括多種波形、猝發等,以躲避對方電子系統的探測。
分散式紅外探測系統
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座艙前並沒有鼓包形的紅外探測系統,可能採用了分散式紅外探測系統,類似於F-35的DAS系統,即在機身不同部件安裝光學視窗,然後由後台數據處理系統對不同器件獲得的圖像進行融合,這樣的好處就是省略了機械轉動機構,同時光學器件可以最大限度的埋入機身以內,再加上對視窗進行鋸齒處理,就會降低系統的體積和重量,提高飛機的隱身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