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波數值實驗及模擬實驗室建立於2004年,直接隸屬中國科學院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波數值實驗及模擬實驗室建立於2004年,直接隸屬中國科學院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波數值實驗及模擬實驗室建立於2004年,直接隸屬中國科學院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為以行星及地球深部為背景,以深部複雜非均勻介質高分辨探測為目標的地震波模擬及數值實驗。實驗室配備浪潮天梭高速並行超算集群,可進行大規模複雜非均勻介質的地震波模擬及數值實驗;...
張劍鋒是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優秀入選者。主要從事勘探地球物理和油氣藏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兼任《地球物理學報》、《勘探地球物理進展》編委。研究方向 地震波數值模擬,地震偏移成像,地震波場重建及地震資料處理等 學科類別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 代表論著 Zhang ...
2022年4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方向 地球深部結構地震學探測;地球動力學數值模擬 主要成就 主要從事深部結構地震學研究,聚焦“大陸演化動力學”為科學目標,選取其中兩個構造端元—克拉通及造山帶,實施深部結構探測和成像研究,取得了有影響力的創新成果:發展了多種針對複雜結構的地震...
田小波,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地震學、殼幔結構和地球動力學研究工作。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4年出生於新疆;1991.9-1995.7, 西安地質學院(現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勘探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5.9-1998.8, 煤炭科學院西安分院礦產普查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99.9-2002...
實驗室通過地震學、地球化學、地磁學、地球動力學、分子動力學、高溫高壓實驗、比較行星學和數字時空模擬等多個學科綜合研究上述問題。研究的重點是建立太平洋及其相鄰區域下地幔底部的三維精細模型,探討這個異常區域的性質和起源,以及動力學模型。3、C-H-O-S流體的化學狀態及其行為 火山噴氣、金剛石流體包裹體和地幔...
王贇是《石油地質與工程》期刊第五屆編輯委員會委員,《Applied Geophysics》編委,中國地質學會、中國煤炭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學會非常規油氣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石化“多波地震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簡歷 1988年9月~1992年7月,長春地質學院套用地球物理系,工學學士學位,套用地球物理;1992年9...
姚振興,1939年4月4日出生於上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姚振興於1962年從北京大學畢業;1966年從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7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80年至1982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1986年擔任...
2010年 - 2012年: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流體力學實驗室(FAST),博士後 2012年 - 201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黃汲清青年學者 2015年 - 至今 :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 計算地球動力學:主攻地球動力學數值模擬方向,以理論計算和軟體程式開發為基礎,以大尺度數值模擬為...
[4] 萬核萬億次地震波強地面運動數值模擬平台研製, 負責人, 其他國際合作項目, 2018-10--2020-12 [5] 磁尾電流片拍動的磁場雙梯度機制研究, 負責人, 其他國際合作項目, 2017-01--2019-12 [6] 時空多尺度青藏高原及其東北緣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實驗分析, 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 2016-...
2017年3月9日,楊文采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楊文采主要從事地球物理正反演理論方法研究。人物經歷 1942年,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1964年8月,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後,到地質部物探研究所工作。1964年9月-1981年10月,任原地質部物探研究所工程師、課題組長。曾為阿爾巴尼亞設計和製作了RM-1型物探多用電阻網模...
幾乎同時,許多地球物理工作者廣泛地開展了對地震波干涉法的研究。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WaPeanar領導的研究小組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用積分理論和互易定理論證了地震波干涉法對不同的非衰減的介質和不同的震源均成立,並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用合成地震數據和實際數據進行了驗證,證明了Clearbout提出的關於三維介質中地震波...
在雲南、四川和首都圈等強震多發或地震危害性高的地區,建設地震預測實驗場,按照地震構造背景和活動性布設高時空解析度的地震觀測和探察系統,建設地震數值和物理模擬實驗室,建立具有區域特徵的地震預測系統,構建開放式的地震預測野外研究試驗基地,促進地震預測水平的提高。實施地震預測實驗場項目。喜馬拉雅計畫 國家確立...
在數值模擬技術方面,日本的地球模擬機(Earth Simulator)計畫獨樹一幟。日本政府為此投入4億美元研究經費,且有多個大學和研究所的人員長期參與了該項目。該計畫已建成了利用並行計算技術模擬三維黏彈性非均勻各向異性介質中地震輪迴三維動力學問題的技術平台(GEOFEM),內含斷層本構關係、斷層相互作用、地震波在三維黏...
全球地質構造最活躍的區域在板塊邊緣。西太平洋不僅是研究板塊俯衝過程的“天然實驗室”,也是對中國近海環境影響最大的海域。中國科研人員計畫在未來幾年內對西太平洋進行持續研究,通過熱流探測、岩石取樣等多種手段了解深海岩石圈構造特徵,以便加深對太平洋板塊結構和海山演化的認識。破解世界難題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陳運泰主要從事地震學和地球物理學研究,開創中國震源物理過程的研究工作。20世紀80年代開展了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擬工作。在我們關注中國地震科學發展的同時,有這么一個人,他隱身於喧囂熱鬧的都市背後,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聆聽著大地的脈搏,不斷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這個人就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
2011—2015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地球物理博士學位 2011—2015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到美國肯塔基地質調查局做交流訪問學者 2016—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後 2014年被聘為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碩士生導師 任職:(1)中國地震學會近岸與離岸工程災害環境防護專業委員...
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高溫高壓地球動力學開放實驗室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高溫高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地球動力學數值模擬專業委員會委員(IASPEI)。2015年至文成縣實驗國小演講。2014年3月16日晚,蒞臨珠海市第二中學做演講,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2014年3月14日,到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二國小做...
科學研究 研究興趣 (1)地球內部結構:區域地震相和地球內部結構,地殼波管理論,崎嶇地表的統計與區域波場的統計。(2)勘探地震學:地震模擬,地震層析,地震反演,地震成象,複雜地表地震勘探問題。(3)數學地球物理與計算地球物理:邊界元法,廣義Lipmann-Schwinger 積分方程,分區非均勻中的波傳播,崎嶇表面上波的...
另一種模型由地震局馮銳(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懸垂擺,擺下方有一個小球,球位於“米”字形滑道交匯處(即《後漢書·張衡傳》中所說的“關”),地震時,“都柱”撥動小球,小球擊發控制龍口的機關,使龍口張開。另外,馮銳模型還把蛤蟆由面向樽體改為背向樽體並充當儀器的腳。該模型經模擬測試,結果...
1960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組建地殼物理研究室,顧功敘副所長兼室主任,曾融生主持室內常務工作。他根據地殼物理的研究方向,組建了地殼深部探測、高溫高壓和模擬實驗,利用天然地震研究地球深部構造及重力等研究組,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65—1966年,曾融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授地殼物理課程。1965年,地球物理研究...
在清華任教期間,進行地震波場數值模擬,儲層參數反演,多波AVO反演,FP神經網路多參數綜合油氣預測,複雜地質建模,各向異性介質疊前深度偏移,壩體地震地質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負責並完成國家教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及"八五"項目協作課題多項。現承擔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題目...
陳曉非長期從事地震波傳播和震源破裂動力學理論與數值模擬研究。人物經歷 1958年2月,陳曉非出生於遼寧省本溪市,籍貫四川成都。1978年—1982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地球物理學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1982年—1985年,就讀於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專業,師從陳運泰院士,畢業並獲得碩士...
中國在地震預測方面進行過大量觀測和實踐,為充分利用和認識這些豐富資料,石耀霖在統計地震學、大陸地震的非線性地球動力學模型、考慮擴容和孔隙水流動的地震前兆物理機制模擬等方面開展了多種理論研究。這些工作有助於客觀定義異常、科學評價預報結果、克服經驗預報中一些主觀因素、推進中國地震預報與世界有關科研的對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