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卷

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卷

《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卷》是200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嘉錫,席澤宗分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卷
  • 出版時間:2020年01月0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540 頁
  • ISBN:9787030079909
  • 定價:29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圓脊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萌發了許多重要的科學思想(自然觀、科學觀和方法論),這些思想,對科學的形成、技術的發明、成就的取得具有很重要的指導和影響作用。本書從原始資料出發,採用斷代史的寫法,作者抓住中國古代每個時代的科整凶姜狼學思想作綜合論述,觀點很有獨到之處,在體例上也極具匠心。在每一命題下,討論各學科、各種人、各學派對這一命題的看法、運用和爭論。幾位作者潛心研究十餘年,本書蜜符蘭是他們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總結。

圖書目錄

總序 盧嘉錫
導言 (1)
第一章 從遠古到東周初年的科學思想 (14)
第一節 概論 (14)
一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上古社會的存在及其性質的認識 (14)
二 遠古至東周初年科學思想的區分 (16)
第二節 科學思想的發端 (18)
一 科學思想萌芽於生產和生活的實踐 (18)
二 模仿和已有知主霸識的推廣 (20)
三 由嘗試到自覺的實踐 (21)
四 知識的傳播與學習 (23)
第三節 巫術與神話所反映的科學思想 (25)
一 我國古代神話和巫術概況 (25)
二 原始巫術思想推測 (27)
三 對萬物的擬動物化和擬人化觀念 (31)
四 神祗創造世界 (35)
五 堅實而有限的天地觀 (36)
六 神話中的天人關係 (38)
七 對世界的幻想與解說 (40)
八 時空定位中的參照系思想 (42)
九 治水與“利導”思想 (43)
第四節 甲骨文所反映的科學思想 (44)
一 甲骨文中科學思想的局部性 (44)
二 一個由神祗支配的自然界 (46)
三 占卜與預測 (49)
四 命名和分類 (52)
五 對時空的區分 (54)
六 商代計數與重數的數學思想 (58)
第五節 易、禮、詩、書中的科學思想 (59)
一 易、禮、詩、書概說 (59)
二 敬德與周代的科學思想 (62)
三 順“則”思想 (64)
四 “辨別”思想的自覺和普遍化 (67)
五 度量與測量 (70)
六 災異和祥瑞觀念 (72)
七 “地中”觀念 (74)
八 “天工人代”思想 (76)
九 《詩經》中的怨天情緒與科學思想 (78)
第二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科學思想 (80)
第一節 自然觀從神學統治下的初步解放 (80)
一 天道遠,人道邇 (80)
二 孔子與儒家的自然觀 (82)
三 老子及先秦道家的自然觀 (84)
四 荀子的“人與天地相拘勸糊參”思想 (86)
五 屈原對傳統神學自然觀的質問 (88)
第二節 雛形的宇宙理論 (89)
一 重新解釋世界的興趣 (89)
二 有始論與無始論 (89)
三 有限論與無限論 (91)
四 鄒衍九州說 (93)
第三節 陰陽五行說 (94)
一 陰陽說的起源 (94)
二 陰陽說與寒暑變遷 (96)
三 陰陽說與音律學 (98)
四 陰陽說在醫學 (99)
五 五行說的起源 (100)
六 五行說的逐步推廣 (103)
七 鄒衍及戰國時代成熟的五行說 (105)
第四節 春秋戰國時代的物質觀 (106)
一 氣範疇的產生 (106)
二 作為感應中介的氣 (109)
三 作為萬物構成質料的氣 (110)
四 精氣與精神 (112)
五 《管子》水為萬物本原說 (114)
六 《墨經》的“端”和原子論 (115)
第五節 運動觀和變化觀 (116)
一 生物變化 (116)
二 非生物的變化 (117)
三 人的變化 (118)
四 般的運動觀和變化觀 (119)
五 朦朧的生物進化觀念 (121)
六 循環的發展觀 (122)
七 道與常 (123)
第六節 邏輯與思維 (124)
一 邏輯與思維方式 (124)
二 百家爭鳴與名索的興起 (125)
三 惠施、公孫龍的邏輯思想 (126)
四 名辯與《墨經》 (128)
五 歸納法與矛盾分析 (129)
六 墨家邏輯思想 (131)
七 荀子的邏輯思想 (133)
第七節 先秦諸子的遙殃盼科學觀 (135)
一 自然科學與古代社會生活 (135)
二 小道末技說 (137)
三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觀 (139)
四 對待自然界的態度 (141)
五 奇技淫巧說 (143)
六 環境與資源保護 (145)
第八節 《周易》的世界圖象 (145)
一 《凶習艱體易經》和《易傳》 (145)
二 《周易》與道 (147)
三 陰陽說與《周易》 (149)
四 《周易》變化觀 (150)
五 制器尚象說 (151)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科學思想 (153)
第一節 氣的中介作用相天人感應說 (153)
一 漢代天人感應說的特點 (153)
一 天人感應說的準備階段 (154)
三 董仲舒仔頸雅的天人感應說(上) (156)
四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下) (158)
五 天人感應說的影響及歷史地位 (160)
第二節 “氣”與萬物的關係 (160)
一 元氣是萬物的質料 (160)
二 氣分清濁 (161)
三 精神與氣 (162)
四 天體質料說 (163)
五 風雨雷電與氣 (165)
六 陰陽之氣與冬夏寒暑 (166)
七 氣的運動 (167)
第三節 各種氣運說 (168)
一 律氣說 (168)
二 直接的氣運說 (169)
三 卦氣說 (170)
四 五運六氣說 (171)
五 候氣 (173)
第四節 陰陽五行說與幾門科學的關係 (174)
一 陰陽八卦與陰陽五行 (174)
二 醫學中的陰陽五行說 (175)
三 生物分類與陰陽五行 (177)
四 煉丹理論中的陰陽五行說 (178)
五 陰陽五行與數學 (180)
六 陰陽五行說與農學 (181)
七 陰陽五行說與自然災害論 (182)
第五節 漢代天文學思想 (183)
一 聖人統理天文 (183)
二 律歷一體說 (184)
三 律數、易數與歷數 (185)
四 改正朔與推曆元 (187)
五 曆法與占星 (188)
第六節 天體演化論和宇宙結構說 (190)
一 《淮南子》的天體演化論 (190)
一 從《易緯》到《白虎通》的天體演化論 (191)
三 張衡的天體演化論 (192)
四 評漢代天體演化論 (192)
五 蓋天說系統的天體結構論 (193)
六 揚雄難蓋天八事 (194)
七 張衡《渾天儀注》與渾天說 (195)
八 地動說 (196)
九 宣夜說 (196)
第七節 漢代人的變化觀 (197)
一 賈誼《服鳥賦》中的天地為爐說 (197)
二 《淮南子》中的金屬生成論 (198)
三 人的變化 (199)
四 變化與服藥 (200)
五 變與不變之爭 (201)
六 無種化生論 (203)
第八節 醫、農等學科某些特有的科學思想 (204)
一 醫學對鬼神觀念的排斥 (204)
二 氣候與病因 (205)
三 從天時到時令 (206)
四 土宜與改造自然 (207)
五 望氣與占聲 (208)
六 數字神秘主義 (208)
第九節 思維方式與漢代科學 (210)
一 賈誼的“德有六理 (210)
二 董仲舒“深察名號 (2u)
三 漢代的定名工程 (212)
四 觀察與驗證 (214)
五 分析和演繹的衰落 (215)
第十節 《論衡》的出現與天道自然說的復興 (216)
一 《論衡》與深入觀察 (216)
二 矛盾分析法的套用 (218)
三 氣感應的星化 (219)
四 自然化生論與天地故生論(目的論)的鬥爭 (221)
五 天道自然,其應偶合 (222)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思想 (224)
第一節 魏晉玄學的天道自然思想說 (224)
一 《論衡》的傳播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24)
二 魏晉玄學的天道自然思想 (226)
三 《物理論》與天道自然觀 (229)
第二節 天道自然觀在天文學中的反映:“順天以求合” (230)
一 從曆元為曆本到悟出斗分太多 (230)
二 杜預的“順天以求合”思想 (232)
三 天道自然觀在天文曆法領域裡的深入 (233)
四 從“順天求合”到否認災異 (236)
五 天道自然觀在整個天文學中的地位 (237)
第三節 宇宙觀的爭論 (239)
一 渾天理論的深入和發展(上) (239)
二 渾天理論的深入和發展(下) (241)
三 新的論天三家 (244)
四 渾蓋合一論 (246)
五 佛道教的宇宙論及其地位 (247)
六 地理新發現與天地結構觀 (249)
第四節 天道自然觀在數學、音律學和農學中的表現 (250)
一 天道自然與數學 (250)
二 數學中實用傾向的發展 (252)
三 音律學中的天道自然觀 (255)
四 天道自然觀與農學 (257)
第五節 自然之道,無所不為 (259)
一 火浣布東來與五行觀念的被破壞 (259)
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261)
三 變化之道,何所不為 (264)
四 博物與志怪 (266)
第六節 氣論與人體 (267)
一 氣論的深化 (267)
二 行氣、存神的理論與實踐 (268)
三 假外物以自固 (271)
四 寶精與房中 (272)
五 氣論與鬼神說 (274)
六 氣論與咒禁 (276)
第七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技術觀 (278)
一 國家是古代科學技術服務的第一對象 (278)
二 天道自然觀與魏晉南北朝的科技發展 (279)
三 自然科學中理論興趣的衰落 (281)
四 視同仁地看待科掌和巫術迷信 (283)
五 大道與小道 (286)
第八節 自然與人力之爭 (287)
一 力與命、順適與人力之爭 (287)
二 我命在我不由天 (289)
三 《陰符經》與天人相盜思想 (290)
第五章 隋唐時期的科學思想 (293)
第一節 天人關係爭論的餘波及天理概念的初萌 (293)
一 祥瑞觀念在隋代的復興 (293)
二 災異祥瑞觀念在唐代前期的一波三折 (294)
三 滅蝗鬥爭與災異祥瑞觀念 (296)
四 唐代思想家對祥瑞觀念的批判 (297)
五 唐代思想家對其他迷信觀念的批判 (300)
六 唐代後期關於天人關係的爭論 (302)
七 劉禹錫的天理概念 (304)
第二節 科學理論興趣的增長和“理”概念在自然科學中地位的升高 (306)
一 “理”概念興起的必然性 (306)
二 醫學中理論興趣的增長 (307)
三 天文曆法領域理論興趣的增長 (309)
四 煉丹術理論興趣的增長 (311)
五 海潮理論的興起 (313)
六 隋唐科學理論探索的得失 (314)
第三節 新舊交替中的天文學思想 (317)
一 曆法與“天地之心” (317)
二 日月運行的常與不常 (319)
三 人感應思想的繼續發揮 (322)
四 渾蓋之爭的終結 (324)
第四節 新興的潮汐論及其思想 (328)
一 封演、竇叔豢的月水感致論 (328)
二 盧肇的日水相激論 (330)
三 邱光庭的潮汐論思想 (333)
第五節 丹術與丹理 (335)
一 唐代丹藥功過格 (335)
二 唐代士人論丹藥 (337)
三 服丹理論中的返本還原論 (340)
四 丹理與唐代科學的思維方式 (345)
五 丹術與實驗思想 (347)
第六節 隋唐科學中的氣論 (349)
一 律氣、卦氣與陰陽人格論 (349)
二 氣與潮汐論 (350)
三 氣論和唐代丹術 (351)
四 唐代醫學與五運六氣說 (354)
五 氣占的新發展 (356)
第七節 隋唐時期的科學觀 (357)
一 科學、技術與社會 (357)
二 關於“天人合一” (360)
第六章 宋明時期的科學思想 (366)
第一節 氣論與科學 (366)
一 張載、沈括等論氣 (366)
二 氣論在各門自然科學中的運用 (368)
第二節 陰陽五行論 (374)
一 陰陽論與科學 (374)
二 五行論與科學 (378)
第三節 格物致知說的興起 (380)
一 從哲學角度的解釋 (380)
二 格物致知即研究科技的理解 (384)
三 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389)
第四節 綜合性科學思想 (391)
一 物質和運動守恆思想 (391)
二 物類相感 (392)
三 無神思想 (394)
第五節 儒家思想與科技 (397)
一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397)
二 博學於文 (398)
三 不違農時 樹藝五穀 (401)
四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 (402)
五 多能鄙事 (402)
六 “經典”觀 (403)
第六節 科技典籍分類體系 (405)
一 宋以前 (405)
二 宋代 (408)
三 明代 (410)
第七節 科學方法 (412)
一 考察與觀察 (412)
二 分類與類比 (415)
三 演繹法 (417)
四 統計與數理分析 (418)
五 懷疑、批判與繼承 (419)
六 規律與原因 (421)
七 試驗 (423)
八 解剖與圖譜 (424)
第八節 科學社會觀 (425)
一 科技的社會地位 (425)
二 官方科技政策 (427)
三 對待外來科技的態度 (432)
四 科技教育 (435)
五 科技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 (438)
六 科技成果的普及與推廣 (441)
七 技術發展觀 (443)
第九節 學科思想 (444)
一 天文學思想 (444)
二 物理學思想 (449)
三 地學思想 (453)
四 生物學思想 (458)
五 數學思想 (464)
六 醫學思想 (465)
七 農學思想 (465)
第七章 明清之際的科學思想 (468)
第一節 明末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 (468)
一 近代科學在歐洲之興起 (468)
二 耶穌會士東來與“學術傳教”之方針 (469)
三 通天捷徑——天文學之特殊歷史角色 (470)
四 明末“實學思潮”之辨析 (473)
第二節 宇宙觀及有關爭論 (474)
一 地圓之爭 (474)
二 宇宙模式:類型與虛實之爭 (476)
三 世界地圖帶來的衝擊 (482)
第三節 遠西奇器與金針鴛鴦——技術觀與科學觀 (483)
一 “遠西奇器”概觀 (483)
二 對於奇器之用的不同態度 (485)
三 金針與鴛鴦:基礎科學與套用技術之關係 (487)
第四節 “西學中源”說及其源流與影響 (489)
一 “西學中源”說發端於明之遺民 (489)
二 康熙多方提倡,梅文鼎大力闡揚 (490)
三 其他學者之推波助瀾 (492)
四 “西學中源”說產生的背景 (493)
第五節 新舊思想之衝突及其後果 (495)
一 徐光啟和方以智 (495)
二 對“西學中源”說的批判和爭論 (497)
三 康熙的功過 (498)
四 17世紀中國有沒有科學革命? (499)
注釋和文獻 (500)
索引 (504)
人名索引 (504)
書名索引 (522)
推薦書目 (538)
總跋 (539)
五 屈原對傳統神學自然觀的質問 (88)
第二節 雛形的宇宙理論 (89)
一 重新解釋世界的興趣 (89)
二 有始論與無始論 (89)
三 有限論與無限論 (91)
四 鄒衍九州說 (93)
第三節 陰陽五行說 (94)
一 陰陽說的起源 (94)
二 陰陽說與寒暑變遷 (96)
三 陰陽說與音律學 (98)
四 陰陽說在醫學 (99)
五 五行說的起源 (100)
六 五行說的逐步推廣 (103)
七 鄒衍及戰國時代成熟的五行說 (105)
第四節 春秋戰國時代的物質觀 (106)
一 氣範疇的產生 (106)
二 作為感應中介的氣 (109)
三 作為萬物構成質料的氣 (110)
四 精氣與精神 (112)
五 《管子》水為萬物本原說 (114)
六 《墨經》的“端”和原子論 (115)
第五節 運動觀和變化觀 (116)
一 生物變化 (116)
二 非生物的變化 (117)
三 人的變化 (118)
四 般的運動觀和變化觀 (119)
五 朦朧的生物進化觀念 (121)
六 循環的發展觀 (122)
七 道與常 (123)
第六節 邏輯與思維 (124)
一 邏輯與思維方式 (124)
二 百家爭鳴與名索的興起 (125)
三 惠施、公孫龍的邏輯思想 (126)
四 名辯與《墨經》 (128)
五 歸納法與矛盾分析 (129)
六 墨家邏輯思想 (131)
七 荀子的邏輯思想 (133)
第七節 先秦諸子的科學觀 (135)
一 自然科學與古代社會生活 (135)
二 小道末技說 (137)
三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觀 (139)
四 對待自然界的態度 (141)
五 奇技淫巧說 (143)
六 環境與資源保護 (145)
第八節 《周易》的世界圖象 (145)
一 《易經》和《易傳》 (145)
二 《周易》與道 (147)
三 陰陽說與《周易》 (149)
四 《周易》變化觀 (150)
五 制器尚象說 (151)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科學思想 (153)
第一節 氣的中介作用相天人感應說 (153)
一 漢代天人感應說的特點 (153)
一 天人感應說的準備階段 (154)
三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上) (156)
四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下) (158)
五 天人感應說的影響及歷史地位 (160)
第二節 “氣”與萬物的關係 (160)
一 元氣是萬物的質料 (160)
二 氣分清濁 (161)
三 精神與氣 (162)
四 天體質料說 (163)
五 風雨雷電與氣 (165)
六 陰陽之氣與冬夏寒暑 (166)
七 氣的運動 (167)
第三節 各種氣運說 (168)
一 律氣說 (168)
二 直接的氣運說 (169)
三 卦氣說 (170)
四 五運六氣說 (171)
五 候氣 (173)
第四節 陰陽五行說與幾門科學的關係 (174)
一 陰陽八卦與陰陽五行 (174)
二 醫學中的陰陽五行說 (175)
三 生物分類與陰陽五行 (177)
四 煉丹理論中的陰陽五行說 (178)
五 陰陽五行與數學 (180)
六 陰陽五行說與農學 (181)
七 陰陽五行說與自然災害論 (182)
第五節 漢代天文學思想 (183)
一 聖人統理天文 (183)
二 律歷一體說 (184)
三 律數、易數與歷數 (185)
四 改正朔與推曆元 (187)
五 曆法與占星 (188)
第六節 天體演化論和宇宙結構說 (190)
一 《淮南子》的天體演化論 (190)
一 從《易緯》到《白虎通》的天體演化論 (191)
三 張衡的天體演化論 (192)
四 評漢代天體演化論 (192)
五 蓋天說系統的天體結構論 (193)
六 揚雄難蓋天八事 (194)
七 張衡《渾天儀注》與渾天說 (195)
八 地動說 (196)
九 宣夜說 (196)
第七節 漢代人的變化觀 (197)
一 賈誼《服鳥賦》中的天地為爐說 (197)
二 《淮南子》中的金屬生成論 (198)
三 人的變化 (199)
四 變化與服藥 (200)
五 變與不變之爭 (201)
六 無種化生論 (203)
第八節 醫、農等學科某些特有的科學思想 (204)
一 醫學對鬼神觀念的排斥 (204)
二 氣候與病因 (205)
三 從天時到時令 (206)
四 土宜與改造自然 (207)
五 望氣與占聲 (208)
六 數字神秘主義 (208)
第九節 思維方式與漢代科學 (210)
一 賈誼的“德有六理 (210)
二 董仲舒“深察名號 (2u)
三 漢代的定名工程 (212)
四 觀察與驗證 (214)
五 分析和演繹的衰落 (215)
第十節 《論衡》的出現與天道自然說的復興 (216)
一 《論衡》與深入觀察 (216)
二 矛盾分析法的套用 (218)
三 氣感應的星化 (219)
四 自然化生論與天地故生論(目的論)的鬥爭 (221)
五 天道自然,其應偶合 (222)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思想 (224)
第一節 魏晉玄學的天道自然思想說 (224)
一 《論衡》的傳播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24)
二 魏晉玄學的天道自然思想 (226)
三 《物理論》與天道自然觀 (229)
第二節 天道自然觀在天文學中的反映:“順天以求合” (230)
一 從曆元為曆本到悟出斗分太多 (230)
二 杜預的“順天以求合”思想 (232)
三 天道自然觀在天文曆法領域裡的深入 (233)
四 從“順天求合”到否認災異 (236)
五 天道自然觀在整個天文學中的地位 (237)
第三節 宇宙觀的爭論 (239)
一 渾天理論的深入和發展(上) (239)
二 渾天理論的深入和發展(下) (241)
三 新的論天三家 (244)
四 渾蓋合一論 (246)
五 佛道教的宇宙論及其地位 (247)
六 地理新發現與天地結構觀 (249)
第四節 天道自然觀在數學、音律學和農學中的表現 (250)
一 天道自然與數學 (250)
二 數學中實用傾向的發展 (252)
三 音律學中的天道自然觀 (255)
四 天道自然觀與農學 (257)
第五節 自然之道,無所不為 (259)
一 火浣布東來與五行觀念的被破壞 (259)
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261)
三 變化之道,何所不為 (264)
四 博物與志怪 (266)
第六節 氣論與人體 (267)
一 氣論的深化 (267)
二 行氣、存神的理論與實踐 (268)
三 假外物以自固 (271)
四 寶精與房中 (272)
五 氣論與鬼神說 (274)
六 氣論與咒禁 (276)
第七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技術觀 (278)
一 國家是古代科學技術服務的第一對象 (278)
二 天道自然觀與魏晉南北朝的科技發展 (279)
三 自然科學中理論興趣的衰落 (281)
四 視同仁地看待科掌和巫術迷信 (283)
五 大道與小道 (286)
第八節 自然與人力之爭 (287)
一 力與命、順適與人力之爭 (287)
二 我命在我不由天 (289)
三 《陰符經》與天人相盜思想 (290)
第五章 隋唐時期的科學思想 (293)
第一節 天人關係爭論的餘波及天理概念的初萌 (293)
一 祥瑞觀念在隋代的復興 (293)
二 災異祥瑞觀念在唐代前期的一波三折 (294)
三 滅蝗鬥爭與災異祥瑞觀念 (296)
四 唐代思想家對祥瑞觀念的批判 (297)
五 唐代思想家對其他迷信觀念的批判 (300)
六 唐代後期關於天人關係的爭論 (302)
七 劉禹錫的天理概念 (304)
第二節 科學理論興趣的增長和“理”概念在自然科學中地位的升高 (306)
一 “理”概念興起的必然性 (306)
二 醫學中理論興趣的增長 (307)
三 天文曆法領域理論興趣的增長 (309)
四 煉丹術理論興趣的增長 (311)
五 海潮理論的興起 (313)
六 隋唐科學理論探索的得失 (314)
第三節 新舊交替中的天文學思想 (317)
一 曆法與“天地之心” (317)
二 日月運行的常與不常 (319)
三 人感應思想的繼續發揮 (322)
四 渾蓋之爭的終結 (324)
第四節 新興的潮汐論及其思想 (328)
一 封演、竇叔豢的月水感致論 (328)
二 盧肇的日水相激論 (330)
三 邱光庭的潮汐論思想 (333)
第五節 丹術與丹理 (335)
一 唐代丹藥功過格 (335)
二 唐代士人論丹藥 (337)
三 服丹理論中的返本還原論 (340)
四 丹理與唐代科學的思維方式 (345)
五 丹術與實驗思想 (347)
第六節 隋唐科學中的氣論 (349)
一 律氣、卦氣與陰陽人格論 (349)
二 氣與潮汐論 (350)
三 氣論和唐代丹術 (351)
四 唐代醫學與五運六氣說 (354)
五 氣占的新發展 (356)
第七節 隋唐時期的科學觀 (357)
一 科學、技術與社會 (357)
二 關於“天人合一” (360)
第六章 宋明時期的科學思想 (366)
第一節 氣論與科學 (366)
一 張載、沈括等論氣 (366)
二 氣論在各門自然科學中的運用 (368)
第二節 陰陽五行論 (374)
一 陰陽論與科學 (374)
二 五行論與科學 (378)
第三節 格物致知說的興起 (380)
一 從哲學角度的解釋 (380)
二 格物致知即研究科技的理解 (384)
三 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389)
第四節 綜合性科學思想 (391)
一 物質和運動守恆思想 (391)
二 物類相感 (392)
三 無神思想 (394)
第五節 儒家思想與科技 (397)
一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397)
二 博學於文 (398)
三 不違農時 樹藝五穀 (401)
四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 (402)
五 多能鄙事 (402)
六 “經典”觀 (403)
第六節 科技典籍分類體系 (405)
一 宋以前 (405)
二 宋代 (408)
三 明代 (410)
第七節 科學方法 (412)
一 考察與觀察 (412)
二 分類與類比 (415)
三 演繹法 (417)
四 統計與數理分析 (418)
五 懷疑、批判與繼承 (419)
六 規律與原因 (421)
七 試驗 (423)
八 解剖與圖譜 (424)
第八節 科學社會觀 (425)
一 科技的社會地位 (425)
二 官方科技政策 (427)
三 對待外來科技的態度 (432)
四 科技教育 (435)
五 科技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 (438)
六 科技成果的普及與推廣 (441)
七 技術發展觀 (443)
第九節 學科思想 (444)
一 天文學思想 (444)
二 物理學思想 (449)
三 地學思想 (453)
四 生物學思想 (458)
五 數學思想 (464)
六 醫學思想 (465)
七 農學思想 (465)
第七章 明清之際的科學思想 (468)
第一節 明末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 (468)
一 近代科學在歐洲之興起 (468)
二 耶穌會士東來與“學術傳教”之方針 (469)
三 通天捷徑——天文學之特殊歷史角色 (470)
四 明末“實學思潮”之辨析 (473)
第二節 宇宙觀及有關爭論 (474)
一 地圓之爭 (474)
二 宇宙模式:類型與虛實之爭 (476)
三 世界地圖帶來的衝擊 (482)
第三節 遠西奇器與金針鴛鴦——技術觀與科學觀 (483)
一 “遠西奇器”概觀 (483)
二 對於奇器之用的不同態度 (485)
三 金針與鴛鴦:基礎科學與套用技術之關係 (487)
第四節 “西學中源”說及其源流與影響 (489)
一 “西學中源”說發端於明之遺民 (489)
二 康熙多方提倡,梅文鼎大力闡揚 (490)
三 其他學者之推波助瀾 (492)
四 “西學中源”說產生的背景 (493)
第五節 新舊思想之衝突及其後果 (495)
一 徐光啟和方以智 (495)
二 對“西學中源”說的批判和爭論 (497)
三 康熙的功過 (498)
四 17世紀中國有沒有科學革命? (499)
注釋和文獻 (500)
索引 (504)
人名索引 (504)
書名索引 (522)
推薦書目 (538)
總跋 (5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