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運行與變遷--理論與詮釋》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由於惠芳和朱志勇主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社會運行與變遷--理論與詮釋
- 作者:於惠芳 朱志勇
- ISBN:7301109008
- 頁數:229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004年5月12-13日,北京大學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了“全國博士後‘中國社會的運行與變遷’學術研討會”。本書是這次研討會的論文結集,內容涉及面廣。它匯集了眾多院校文科博士後研究人員不同視覺、不同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涉及了社會、教育、文化、經濟等眾多領域,它是這些年來,文科博士後研究人員在深入社會,調查實踐中所見所聞的記錄,凝聚著博士後們辛勤調研的汗水,也承載著博士後人員從理論的深度對這些所見所聞做出的深層分析和理解。
作者簡介
於惠芳,副研究員,197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現為信息管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著有《圖書館目錄》等。曾任《中國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一版)編委。1996年起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助理。2000年起專職從事科研和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工作,發表過《加強能動性管理、促進學科優勢形成》等文章。
圖書目錄
中國社會研究中的學術自覺(代序)
第一編 文化、價值觀與社會轉型
“文化自覺”與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重構
論社會文化的變遷與知識資本的形成
組織性個人主義:社會轉型期中國社會的
福利文化
後現代思潮與中國史學
中國人口遷移的家庭化趨勢及影響因素
分析
居民生活休閒化的制度分析:對當今中國社會
變遷的一項研究
福音或災難:當下消費社會研究的理論反思與
實踐探討
滬、港、台三地文學類暢銷書中價值取向的
社會學分析
第二編 經濟、組織、產業與社會發展
清代商業社會秩序自在自為性之研究
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與評估體系的轉型
經濟類社會團體的賦權模式與職能導向的
選擇
客群:市場、商品與意義生產者?
第三編 教育與社會變遷
全球化的兩重性與大學通識教育的文化
對策
職業校長人力資本定價研究
中國大學制度變革:新制度主義分析
——以2003年北大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
制度改革為案例
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了嗎?
編後記
第一編 文化、價值觀與社會轉型
“文化自覺”與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重構
論社會文化的變遷與知識資本的形成
組織性個人主義:社會轉型期中國社會的
福利文化
後現代思潮與中國史學
中國人口遷移的家庭化趨勢及影響因素
分析
居民生活休閒化的制度分析:對當今中國社會
變遷的一項研究
福音或災難:當下消費社會研究的理論反思與
實踐探討
滬、港、台三地文學類暢銷書中價值取向的
社會學分析
第二編 經濟、組織、產業與社會發展
清代商業社會秩序自在自為性之研究
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與評估體系的轉型
經濟類社會團體的賦權模式與職能導向的
選擇
客群:市場、商品與意義生產者?
第三編 教育與社會變遷
全球化的兩重性與大學通識教育的文化
對策
職業校長人力資本定價研究
中國大學制度變革:新制度主義分析
——以2003年北大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
制度改革為案例
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了嗎?
編後記
文摘
書摘
我們都曾在電視裡看過陝北的腰鼓表演,那種鑼鼓喧天、群情激奮的壯
觀場面,真是令人熱血沸騰,覺得裡面包含的是一種中國人雄健剛勁的民族
精神,令中國人長志氣,所以在張藝謀的導演下,將它作為亞運會開幕式上
的出場表演。陝北的打腰鼓活動一般都是在正月里舉行,是村里鬧社火時所
舉行的一種娛樂活動和宗教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我問當地的一位腰鼓隊長
,春節鬧社火時人們還打腰鼓嗎?他說,現在村里人鬧社火已經不如以前積
極了,大多數人在過春節時都忙著看電視、看錄像、打麻將,傳統鬧社火時
的扭秧歌、打腰鼓已經不能吸引大家了。
當然,腰鼓隊還存在,但不再是為古老的民俗慶典或祭祀活動而存在了
,而是為了拍電視、為了某公司開業、為了舉行某個重要的紀念活動。這時
的腰鼓隊的職能就是為了掙錢。這種民間的喜慶活動已經融入了今天的經濟
大潮,原先那種發自內心的虔誠、激越、歡快、豪放已經不存在了,其中所
含的“神性”、“血性”也更無從說起了。它已經淪為了當今農民們進行經
濟創收的一種“活路”。
由於電視和其他現代媒體的衝擊,傳統古老的戲劇也已無立錐之地。陝
南地區本是中國傳統戲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中漢中市曾有漢調桄桄、漢
調二簧、端公戲、漢中曲子戲、洋縣碗碗腔、八岔戲、京劇、秦腔八個劇種
。“文革”時,這些戲劇都被視為傳播“封建主義毒素的工具”,戲劇團體
被解散或撤銷,戲曲藝人被揪斗和遣散回家。整個地區的戲劇基本是一片空
白。“文革”以後這些戲劇得到了逐步的恢復,有過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
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電視、電影、錄像、歌舞廳、酒吧等其他娛樂活動和娛
樂場所的出現和增加,傳統的戲劇又開始走向低谷。現在全地區僅有一個漢
調桄桄劇團,生存非常困難,沒有演出場所,沒有觀眾,演員發不出工資。
就是參加一些廟會的演出,還敵不過一些演現代歌舞、話劇的草台班子。中
國的傳統戲劇正瀕於消失的危機(方李莉,2002)。
中國古代是一個宗法社會。在宗法社會中,君主政治以家族倫理為基點
,君主具有國家元首和全國最高家長的雙重身份。因此,君是“君父”、民
是“子民”,天子為萬民之父母,百姓是天子的“子民”。這樣“孝”就成
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本,“以孝治天下”是中國王道政治中最重要的含義。孝
敬父母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所遵循的傳統美德。同時,中國傳統文化
是以儒家為主體的多元性世俗文化,它重德、重禮、重義、重教,是一種社
會性很強的人文主義,更是一種積極、理性、世俗、實用的處世哲學和倫理
規範。
P10
我們都曾在電視裡看過陝北的腰鼓表演,那種鑼鼓喧天、群情激奮的壯
觀場面,真是令人熱血沸騰,覺得裡面包含的是一種中國人雄健剛勁的民族
精神,令中國人長志氣,所以在張藝謀的導演下,將它作為亞運會開幕式上
的出場表演。陝北的打腰鼓活動一般都是在正月里舉行,是村里鬧社火時所
舉行的一種娛樂活動和宗教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我問當地的一位腰鼓隊長
,春節鬧社火時人們還打腰鼓嗎?他說,現在村里人鬧社火已經不如以前積
極了,大多數人在過春節時都忙著看電視、看錄像、打麻將,傳統鬧社火時
的扭秧歌、打腰鼓已經不能吸引大家了。
當然,腰鼓隊還存在,但不再是為古老的民俗慶典或祭祀活動而存在了
,而是為了拍電視、為了某公司開業、為了舉行某個重要的紀念活動。這時
的腰鼓隊的職能就是為了掙錢。這種民間的喜慶活動已經融入了今天的經濟
大潮,原先那種發自內心的虔誠、激越、歡快、豪放已經不存在了,其中所
含的“神性”、“血性”也更無從說起了。它已經淪為了當今農民們進行經
濟創收的一種“活路”。
由於電視和其他現代媒體的衝擊,傳統古老的戲劇也已無立錐之地。陝
南地區本是中國傳統戲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中漢中市曾有漢調桄桄、漢
調二簧、端公戲、漢中曲子戲、洋縣碗碗腔、八岔戲、京劇、秦腔八個劇種
。“文革”時,這些戲劇都被視為傳播“封建主義毒素的工具”,戲劇團體
被解散或撤銷,戲曲藝人被揪斗和遣散回家。整個地區的戲劇基本是一片空
白。“文革”以後這些戲劇得到了逐步的恢復,有過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
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電視、電影、錄像、歌舞廳、酒吧等其他娛樂活動和娛
樂場所的出現和增加,傳統的戲劇又開始走向低谷。現在全地區僅有一個漢
調桄桄劇團,生存非常困難,沒有演出場所,沒有觀眾,演員發不出工資。
就是參加一些廟會的演出,還敵不過一些演現代歌舞、話劇的草台班子。中
國的傳統戲劇正瀕於消失的危機(方李莉,2002)。
中國古代是一個宗法社會。在宗法社會中,君主政治以家族倫理為基點
,君主具有國家元首和全國最高家長的雙重身份。因此,君是“君父”、民
是“子民”,天子為萬民之父母,百姓是天子的“子民”。這樣“孝”就成
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本,“以孝治天下”是中國王道政治中最重要的含義。孝
敬父母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所遵循的傳統美德。同時,中國傳統文化
是以儒家為主體的多元性世俗文化,它重德、重禮、重義、重教,是一種社
會性很強的人文主義,更是一種積極、理性、世俗、實用的處世哲學和倫理
規範。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