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於2017年10月,是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專業教學與科研的二級學院,負責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本科專業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招生就業、學生管理等工作任務,學院專職教師10名均為博士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Marxism of UCASS
  • 簡稱:社科大馬院
  • 創辦時間:2020年9月
  •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 主管部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現任領導辛向陽
  • 本科專業:2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 碩士點:思想政治教育碩士(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 博士點:馬克思主義專業理論博士 
  •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長於大街11號
  • 知名教師程恩富 、侯惠勤 、姜輝 、朱繼東 、李慎明 、金民卿 、樊建新 
歷史沿革,學院簡介,辦學實力,現任領導,研究院,

歷史沿革

202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院系調整暨推進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將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一起,共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並進一步加強各研究生教學系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3年10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第十五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論壇,於俊霄、李星良出席致辭。

學院簡介

馬克思主義的建設和發展,立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41年研究生培養的辦學經驗和辦學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直接承襲成立於2014年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013年,在中央有關領導的倡導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正式啟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幹人才計畫”。於2014年春季始,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面向全國,每年招收培養100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生,專項培養,學制三年。多年來,馬學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按照馬克思主義學科門類設定專業,創新人才選拔方式,在全國範圍內遴選導師打造一流師資隊伍,構建了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體系,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馬克思主義牢固地占據課堂教學陣地、學術科研陣地和思想工作陣地,對我國馬克思主義高端理論人才的培養機制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嘗試。馬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計畫,為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教師隊伍建設和思想文化宣傳戰線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力支撐。較好發揮了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高地的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本碩博”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0年9月,隨著學校“雙一流”建設規劃的深化部署,科教融合的新馬院重裝啟航,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度融合構建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落實“科教融合”“本碩博一體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人才培養的光榮使命。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榮譽學部委員5人,學部委員4人;特聘教授12人,長聘教授15人,特聘崗位教師40餘人,本科生學業導師45人,馬骨幹博士生導師113人。目前,學院專職教師10名均為博士畢業,3人具有博士後研究工作經歷,6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職稱,6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依託學院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等。
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科教融合和人才培養方面堅持高標準、高層次,打造高平台、樹立高目標,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強陣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宗旨一以貫之。頂尖的學術科研底色、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經驗和建設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的目標,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發展和“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堅實基礎。

辦學實力

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擁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海外中國學等4個國內優勢學科,擁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信息資源管理等7個重點學科。
依託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當代中國研究所、信息情報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師資力量:擁有學部委員4人,榮譽學部委員5人;學科帶頭人21人;研究員41人,副研究員58人;博士生導師74人,碩士生導師37人。

現任領導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辛向陽院長
辛向陽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林建華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鄧淑娜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
李 楠 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
王維國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秦國偉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劉 歡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研究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是經2005年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批准,於2005年12月26日在原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的基礎上重新組建的國家級馬克思主義研究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院職責任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和三次致中國社科院賀信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學習研究闡釋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任務,以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為基礎,以黨、國家和人民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演進與基本經驗,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思潮,國外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研究、理論宣傳和現實套用有機結合,與國內外同行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積極建言獻策,為中國和世界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力求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為更好履行中國社科院“三大定位”職責,建設“三大體系”,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本院下設5個研究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部、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18個研究室:基本理論研究室、基本方略研究室、黨建黨史研究室、意識形態與社會思潮研究室、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室、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室、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室、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室、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室、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研究室、國外左翼思想研究室、國外共產黨理論研究室、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室;1個業務部門:信息網路室;5個行政部門:辦公室、科研處、人事處、“三辦”綜合協調處、習研中心秘書處。現有《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動態》、《科學與無神論》、《國際思想評論》(英文)、《世界政治經濟學評論》(英文)、《馬克思主義文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年鑑》、馬克思主義研究網等刊物和網站。
本院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的主要依託單位之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專業智庫“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智庫”“意識形態研究智庫”的依託單位,負責管理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中國政治經濟學學會、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中國無神論學會等4個全國性學術社團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理論思潮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等4個非實體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工程辦公室、思想理論寫作組辦公室也設在本院。
本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牽頭合作單位,辛向陽林建華分別擔任學院院長、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批12個本碩博一體化科教融合學院之一,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學院招收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兩個專業本科生,招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等學科的研究生。本院學者中有32人在學院擔任研究生導師,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22人。目前學院在讀本科生165人,碩士生23人,博士生36人。
本院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招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等學科的博士後。招收高級訪問學者。現有在站博士後12人,在訪學者2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