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族眾多,史詩、歌謠、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等口頭傳統資源極為豐富,但我們對於口頭傳統的學術研究,以及對於相關的資料的數位化與信息化的處理卻顯得較為落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口頭傳統研究中心”,開發和利用這一具有絕對優勢的學術資源和信息資源,可謂適得其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口頭傳統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中國社會科學院
我國民族眾多,史詩、歌謠、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等口頭傳統資源極為豐富,但我們對於口頭傳統的學術研究,以及對於相關的資料的數位化與信息化的處理卻顯得較為落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口頭傳統研究中心”,開發和利用這一具有絕對優勢的學術資源和信息資源,可謂適得其時。
我國民族眾多,史詩、歌謠、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等口頭傳統資源極為豐富,但我們對於口頭傳統的學術研究,以及對於相關的資料的數位化與信息化的處理卻顯得較為落後。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口頭傳統研究中心”,開發和利用這一具有絕對優勢的學術資源和信息資源,可謂適得其時。研究方向 1,對中國少數民族口頭傳統和文化...
《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是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虎彬。作者簡介 尹虎彬,1960年5月生人,朝鮮族。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研究生部,獲民族學碩士;200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獲...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1979) 、中國蒙古文學學會(1989)、中國維吾爾歷史文化研究會(1996)、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少數民族婦女文學交流中心、中國少數民族薩滿文化研究中心、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均設在民文所。民族文學研究所與全國各地的民族文學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先後與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
巴莫曲布嫫(口頭傳統與書寫文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所職稱評定委員會 主 任:楊 義(中國文學史與敘事學)副主任:朝戈金(史詩傳統與口頭詩學)成 員:扎拉嘎(比較文學)楊恩洪(藏族史詩傳統)劉亞虎(南方民族文學)呂 微(民間文學史)湯曉青(文學理論)尹虎彬(口頭詩學)文日煥(民族文學理論)研究所...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長、研究員,口頭傳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ICPHS) 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為口頭傳統與口頭詩學,史詩學與民間敘事傳統。已出版專著《口頭史詩詩學:冉皮勒〈江格爾〉程式句法研究》,譯著《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代表性論文有《從荷馬...
201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民俗學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2016年1月出站留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曾任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中心訪問研究員、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俗學與音樂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口頭傳統、謠言、民間文化的現代變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民俗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口頭傳統、民族學等領域的研究,在《民族文學研究》、《民族藝術》、《民間文化論壇》、《民俗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與他人合著有《柯爾克孜族—新疆烏恰縣庫拉日克村吾依組調查》及《西方神話學...
隨著科學不斷地發展,各種學科的研究方法該趨向多樣化,連民俗學也不例外。研究對象 口頭民俗學 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童話、諺語、謎語、繞口令、民間歌謠、史詩 風俗民俗學 家族制度,社會制度,婚喪祭祀、迷信、遊戲、民間舞蹈、民族音樂 宗教民俗學 民間宗教、佛教、道教、靈魂轉世、妖怪、占卜、巫術、民俗療法 物質...
6.2023年7月,屈原文化研究院項目《楚辭神話學研究》,項目編號:2023[1]7.2020年,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新冠疫情背景下線上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改革探究",項目編號:GS[2020]GHBYQ009 8.2017年,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重點項目《白馬人口頭傳統整理研究》,項目編號:XBM-201...
主持完成2005年國家博士後基金項目《藏文文獻中的“于闐”(li-yul)研究》;主持完成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項目“藏文40卷《格薩爾》精選本”二期工程的編纂工作;參與完成201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藏族美術集成唐卡·甘肅卷》、《甘肅美術集成壁畫·甘肅卷》的編寫;主持2013年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楊成鋼)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王桂新)首都經貿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童玉芬)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段世江)吉林大學人口...
《文學研究與海外視野:文學研究所對外學術交流論文集》是2019年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內容簡介 自1953年成立以來,文學研究所一直注重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與交流,編輯此文集,旨在體現近幾年本所研究人員在文學研究中呈現的海外視野及海外出訪互動後的研究新貌,既有理論...
因此,本研究既是社會思想史的研究——論文將探討現代民族國家建設與民間文化的關係,同時也是民間文學的文體研究,它將著力分析社會變遷對民間文學文體的影響。作者簡介 祝鵬程,性別男,出生於1985年,民俗學博士,文學研究所博士後,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民俗學與現代化、口頭傳統,編...
高荷紅,女,漢族,1974年3月出生,黑龍江人,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理論室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口頭傳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人物簡介 姓名:高荷紅 (漢族)學歷:文學博士 籍貫:黑龍江省富錦縣 職稱:研究員 所在部門:中國社會...
2009年6月弗里應邀在首屆“IEL國際史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講習班”擔任講席教授,作了主題為“口頭傳統:對多樣性的理解”和“口頭傳統與網際網路”的精彩講座;2011年5月弗里抱病來到北京出席“中國社會科學論壇:世界瀕危語言與口頭傳統跨學科研究”,發表“口頭傳統研究中心的數位化項目”演講,詳細展示了“通道”項目...
巴莫曲布嫫,女,彝族,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人,1964年4月出生於涼山州昭覺縣,全名“巴莫阿尕曲布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口頭傳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國際史詩研究學會秘書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
2006年4月26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簽訂了共建“史詩江格爾與口頭傳統田野研究基地”“孟根布拉克江格爾奇跟蹤觀察田野基地”的協定,並於2006年9月14日正式掛牌。整理研究 在中國國外,19世紀初,俄國首次蒐集、出版了江格爾的一些部分。最早蒐集並向歐洲介紹這部史詩的是貝克曼。他從卡爾梅克人當中採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巴林右旗格斯爾文化研究發展中心、迪慶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館、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與“格斯爾”徵集研究室、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學、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
開設課程:民俗學概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與文化、口頭詩學與口頭傳統研究。重點課題承擔 口頭文學的詩學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1995~1997年度青年項目 帕里─洛德理論研究,社科院民族文學所 2000-2002年度項目 中國史詩類型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重大項目, 2002~2005年度 口頭詩學研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孟令法,籍貫江蘇沛縣,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碩:民俗學;專碩:公共管理),重慶工商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教師。教育背景 201509-201806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民俗學專業 獲法學博士學位 201009-201306 溫州大學 民俗學專業 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609-201006 重慶師範大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 獲文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201...
1991年,他參加並主持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召開的“國際藏學討論會”。2003年3月19日下午3點半,著名藏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民主同盟會員柳陞祺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95歲。主要作品 1959年西藏上層分裂分子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發動武裝叛亂後,國際分裂勢力利用...
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於1978年—1986年先後獲得內蒙古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任內蒙古大學 助教 ;1986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歷任編輯、研究室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1997年—2000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獲得民俗學博士學位;2001年—2002年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從事博士後研 究...
1.《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10@ZH014),中國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的書系出版 2.《馬恩列斯論民族民間文學》(2012-2013),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項目。3.《中國當代少數民族作家資料庫建設及其研究》(15ZDB08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負責人 4.《中國少數民族口頭傳統專題資料庫建設...
主持完成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北京香會研究”、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委託項目“壩河流域歷史文化資源研究”等多項課題 ,在《民俗研究》《民族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史林》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毛巧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方室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8.《文化轉場、個人的非遺與民族共同體》,《民俗研究》(1):26-38;《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3年第6期摘錄,頁137-138;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23年第5期全文轉載,頁48-59。2022 1.《修山,小民的豐碑》,《讀書》(10):102-111 2.《做宗教:使中國成為理論的當代中國...
2007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年度《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首次將城市品牌分析放在與城市競爭力分析相同的地位。成都在城市品牌分析報告的“城市文化獨特性”與“城市文化吸引力”兩項排名中,位居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內的中國城市首位。而“非遺節”的舉辦,對成都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塑造城市品牌...
9.《史詩的口頭特徵》,《西域研究》,烏魯木齊,5000字,2003年第2期;此篇論文的修改擴充稿英文版和漢文版收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史詩與英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1000字。10.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緊急委託項目,並完成其中《對新疆阿合奇縣瑪納斯奇...
劉大先,1978年生於安徽六安,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曾訪學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與社會研究中心。現為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民族文學研究》雜誌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理事。著有《現代中國與少數民族文學》、《時光 的木乃伊》、《無情世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