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位於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為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和“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發起高校,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學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礦學堂,始建於1909年。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1938年,學校西遷並與東北大學北洋大學北平大學的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焦作工學院復校並於 1949年回遷河南焦作。1950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1970年,學校遷至四川合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2003年1月,經中央編制部門批覆同意,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辦學。 2009年,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獨立辦學。

學校有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設有研究生院和12個學院,開設35個本科招生專業;擁有1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各類教職工1074人,在校學生1.6萬餘人,其中本科生8466人,碩士生5834人,博士生174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外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 簡稱:中國礦大(北京),CUMTB
  • 創辦時間:1909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1978年入選) 
    211工程(1997年入選)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06年入選)
    雙一流(2017年、2022年入選) 
    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2005年入選)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徐孝民(黨委書記)、葛世榮(校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
  • 本科專業:35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3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0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8個
  • 院系設定:研究生院和12個學院
  • 校訓:明德至善、好學力行
  • 校歌:《焦作工學院校歌》
  • 校慶日:10月18日
  • 地址:學院路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丁11號
    沙河校區: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南二街9號院
  • 院校代碼:11413
  • 知名校友師昌緒陳清泉汪嘯風謝和平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所獲榮譽,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1909年3月,焦作路礦學堂成立。
1913年12月,首屆學生畢業後,英國福公司停辦了焦作路礦學堂。
1915年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組為福中總公司,恢復了停辦兩年的路礦學堂,校址設在開封改名為河南福中礦務學校。
1919年2月,學校舉辦專門本科後改名為福中礦務專門學校。
1920年4月,學校從開封遷回焦作路礦學堂原址。
1921年夏,學校增設大學本科,更名為福中礦務大學。
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
1938年,學校西遷並與東北大學、北洋大學、北平大學的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
1946年,焦作工學院復校。
1949年,回遷焦作。
1950年,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期間,天津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採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學校因此聚集了全國一流的採礦科學技術人才。
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70年,學校遷至四川合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
1978年,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復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
1988年4月2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同意中國礦業學院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5月11日,鄧小平為中國礦業大學題寫了校名。
1997年7月1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同意在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駐地設定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校區),作為中國礦業大學在北京的一個實體;7月30日,國家計委正式批覆中國礦業大學 “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學校作為 “211工程”項目院校,在 “九五”期間重點建設;9月25日,北京市教委同意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校區)業務關係納入北京市高等學校管理序列。
1998年9月22日,經教育部批准,國家煤炭工業局宣布原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校區)。
1999年5月,江澤民為學校建校90周年題詞:“開拓創新,嚴謹治學,把中國礦業大學辦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學。”
2000年2月12日,中國礦業大學成建制由國家煤炭工業局劃轉教育部管理,成為教育部71所直屬高校之一。
2002年5月9日,中共教育部黨組決定北京校區與徐州校本部黨委分設;10月28日、29日 ,學校 “十五” “211工程”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的論證。
2003年9月,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來校宣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兩地校長分設。
2006年,成為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
2009年,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獨立辦學。
2011年10月,學校參與發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
2012年1月,學校果斷成立沙河項目組。同年4月,教育部批覆同意學校購置沙河校園。2013年3月,學校與北京外事研修學院和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簽訂《校園整體轉讓協定書》,完成校園交接。
2013年5月26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沙河校區啟用。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19年11月9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
2019年11月10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舉行建校110周年的紀念大會,同時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
2020年9月30日,成為高校“資源環境扶貧聯盟”成員。
2023年9月,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牽頭建設的國家清潔能源與安全應急科技產業園揭牌成立。
2024年1月9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第五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在一號辦公樓200會議室召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1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12個學院,開設35個本科招生專業。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科類
學制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
採礦工程
理工
四年
工業工程
理工
四年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理工
四年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理工
四年
地質類
理工
四年
測繪類
理工
四年
地球物理學
理工
四年
礦物加工工程
理工
四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理工
四年
環境工程
理工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工
四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理工
四年
信息工程
理工
四年
機械類
理工
四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工
四年
工商管理類
理工
四年
工程力學
理工
四年
建築學
理工
五年
土木工程
理工
四年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理工
四年
數學類
理工
四年
法學
文史
四年
英語
文史
四年
行政管理
文史
四年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各類教職工106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先後有5人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入選國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獲聘“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9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3人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7人入選國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青年拔尖人才,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 1人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教學名師,36人獲評“北京市人民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入選項目名稱
入選人員
入選時間
批准單位
2013
技術科學部
韓德馨
1995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995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995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1999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2007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武強
2015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2021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2001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袁亮
2009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劉炯天
2009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王國法
2017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謝克昌
2003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任輝啟
2015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
張鐵崗
2003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金智新
2015
工程管理學部
康紅普
2015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葛世榮
2012
俄羅斯工程院
趙景禮
2014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
阿根廷國家工程院院士
何滿潮
2018
阿根廷國家工程院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彭蘇萍
2001
教育部
代世峰
2008
教育部
周宏偉
2011
教育部
鞠楊
2012
教育部
胡振琪
2017
教育部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左建平
2017
教育部
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何滿潮
2006
科技部
姜耀東
2010
科技部
代世峰
2014
科技部
葛世榮
2014
科技部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錢鳴高
1982
人事部
謝和平
1992
人事部
葛世榮
1997
人事部
何滿潮
1998
人事部
王家臣
2013
人事部
周宏偉
2014
人事部
鞠楊
2015
人事部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謝和平
1997
人事部等七部委
何滿潮
1999
人事部等七部委
彭蘇萍
1999
人事部等七部委
葛世榮
2004
人事部等七部委
武強
2004
人事部等七部委
胡振琪
2006
人事部等七部委
程久龍
2006
人事部等七部委
喬建永
2007
人事部等七部委
代世峰
2009
人事部等七部委
王家臣
2013
人事部等七部委
周宏偉
2014
人事部等七部委
鞠楊
2015
人事部等七部委
全國傑出科技人才
何滿潮
2016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全國優秀教師
武強
2001
教育部
王家臣
2004
教育部
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畫”
謝和平
1994
教育部
何滿潮
1996
教育部
胡振琪
1998
教育部
彭蘇萍
2000
教育部
武強
2000
教育部
劉青平
2002
教育部
馬念傑
2003
教育部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胡振琪
2004
教育部
邵龍義
2004
教育部
喬建永
2004
教育部
周宏偉
2004
教育部
徐志強
2005
教育部
鞠楊
2005
教育部
郭德勇
2005
教育部
程久龍
2005
教育部
畢銀麗
2006
教育部
陳忠輝
2006
教育部
代世峰
2006
教育部
李賢慶
2006
教育部
崔希民
2007
教育部
聶百勝
2007
教育部
孫曉明
2007
教育部
趙峰華
2007
教育部
楊峰
2008
教育部
楊曉傑
2008
教育部
劉波
2008
教育部
王凱
2009
教育部
張淑琴
2009
教育部
左建平
2009
教育部
劉淑琴
2010
教育部
宋世棟
2010
教育部
劉海濱
2010
教育部
趙毅鑫
2010
教育部
關東明
2011
教育部
宋梅
2011
教育部
汪文生
2012
教育部
趙艷玲
2012
教育部
郭東明
2012
教育部
彭瑞東
2012
教育部
竹濤
2012
教育部
李曉丹
2013
教育部
魯靜
2013
教育部
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
彭蘇萍
2004
教育部
何滿潮
2006
教育部
武強
2010
教育部
代世峰
2013
教育部
“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代世峰
2016
科技部
聶百勝
2016
科技部
鞠楊
2017
科技部
“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左建平
2014
中共中央組織部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張曉寧
200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周宏偉
2006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劉青平
200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王紅梅
2009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王家臣
2010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邵龍義
2010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王啟寶
2011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胡振琪
2012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曹代勇
2012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王聰
201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宋彥琦
201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劉波
2014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朱紅青
201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易成
201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童磊
2016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李英駿
201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鄭曉雯
2018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優秀教師
王家臣
2004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周宏偉
2006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王立傑
2009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劉波
201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邵龍義
201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易成
201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
左建平
2017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中央國家機關會計領軍人才
陳平澤
2016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高創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楊曉峰
2015
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職)
錢鳴高
1990
國務院
馬念傑
1992
國務院
葛世榮
1993
國務院
陳華輝
1993
國務院
何滿潮
1993
國務院
林福嚴
1993
國務院
孫繼平
1993
國務院
吳淼
1993
國務院
楊仁樹
1994
國務院
姜耀東
1998
國務院
王立傑
1998
國務院
武強
2000
國務院
王家臣
2000
國務院
彭蘇萍
2001
國務院
胡振琪
2004
國務院
朱書全
2004
國務院
丁日佳
2004
國務院
范迅
2006
國務院
劉青平
2006
國務院
高全臣
2008
國務院
代世峰
2008
國務院
周宏偉
2010
國務院
鞠楊
2012
國務院
孟國營
2012
國務院
單仁亮
2014
國務院
劉宗光
2014
國務院
畢銀麗
2016
國務院
劉波
2018
國務院
王永剛
2018
國務院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 學科設定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2次入圍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城市工程地球物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2個學科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8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礦業工程、電氣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類別
名稱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批准日期
1
法學03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2021.10
2
理學07
0701
數學
2011.03
3
工學08
0709
地質學
2006.01
4
0801
力學(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03.09
5
0802
機械工程
2006.01
6
0808
電氣工程
2011.03
7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11.03
8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2018.03
9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11.03
10
0814
土木工程
2006.01
11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2000.12
12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1.03
13
0818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2000.12
14
0819
礦業工程
1998.06
15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06.01
16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2011.08
17
管理學1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可授管理學、工學學位)
1998.06
18
1204
公共管理
2011.03
參考資料:
二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博士點名稱
批准日期
1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2006.01
2
理學
070101
基礎數學
2011.03
3
070102
計算數學
2011.03
4
070103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2011.03
5
070104
套用數學
2011.03
6
070105
運籌學與控制論
2011.03
7
070901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2006.01
8
070902
地球化學
2003.09
9
070903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含:古人類學)
2006.01
10
070904
構造地質學
2006.01
11
070905
第四紀地質學
2006.01
12
工學
(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080101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2003.09
13
080102
固體力學
2000.12
14
080103
流體力學
2003.09
15
080104
工程力學
1981.11
16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2006.01
17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2006.01
18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1981.11
19
080204
車輛工程
2006.01
20
080801
電機與電器
2011.03
21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2011.03
22
080803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2011.03
23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1981.11
24
08080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2011.03
25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2003.09
26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2011.03
27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1998.06
28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2006.01
29
081103
系統工程
2018.12
30
081104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2018.12
31
(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0812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2011.03
32
081202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2011.03
33
081203
計算機套用技術
2006.01
34
081401
岩土工程
1981.11
35
081402
結構工程
2003.09
36
081403
市政工程
2006.01
37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2006.01
38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2006.01
39
081406
橋樑與隧道工程
2006.01
40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1986.07
41
081602
攝影測量與遙感
2000.12
42
081603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2000.12
43
0816Z1
礦山與地下測量
2019.09
44
0816Z2
國土空間生態監測與修復
2020.12
45
081701
化學工程
2011.03
46
081702
化學工藝
2003.09
47
081703
生物化工
2011.03
48
081704
套用化學
2006.01
49
081705
工業催化
2011.03
50
081801
礦產普查與勘探
1981.11
51
081802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1998.06
52
081803
地質工程
2000.12
53
0818Z1
地球信息科學
2002.12
54
0818Z2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2011.12
55
081901
採礦工程
1984.01
56
0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1984.01
57
0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1986.07
58
0819Z1
資源開發規劃與設計
2002.12
59
0819Z2
潔淨能源工程
2002.12
60
0819Z3
礦物材料工程
2002.12
61
083001
環境科學
2003.09
62
083002
環境工程
2000.12
63
安全科學與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學與工程
2011.08
64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可授管理學、工學學位)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1986.07
65
1201Z1
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2002.12
66
1201Z2
財務管理與系統工程
2011.12
67
1201Z3
工程管理
2002.12
68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2011.03
69
120402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可授管理學、醫學學位)
2011.03
70
1204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可授管理學、教育學學位)
2011.03
71
120404
社會保障
2011.03
72
120405
土地資源管理
2006.01
73
1204Z1
能源資源管理
2011.12
74
1204Z2
安全管理
2011.12
75
1204Z3
應急管理
2020.12
參考資料:
一級學科碩士點
序號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批准日期
1
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2011.03
2
法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2016.09
3
教育學
0403
體育學
2019.05
4
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2011.03
5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2011.03
6
理學
0701
數學
2006.01
7
0702
物理學
2011.03
8
0703
化學
2011.03
9
0708
地球物理學
2011.03
10
0709
地質學
2006.01
11
0714
統計學(可授理學、經濟學學位)
2011.08
12
工學
0801
力學(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06.01
13
0802
機械工程
2006.01
14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06.01
15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2011.03
16
0808
電氣工程
2011.03
17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11.03
18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2006.01
19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2011.03
20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2006.01
21
0814
土木工程
2006.01
22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2006.01
23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2006.01
24
0818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2006.01
25
0819
礦業工程
2006.01
26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可授工學、理學、農學學位)
2006.01
27
0833
城鄉規劃學
2011.08
28
0835
軟體工程
2011.08
29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2011.08
30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可授管理學、工學學位)
2006.01
31
1202
工商管理
2011.03
32
1204
公共管理
2011.03
33
藝術學
1305
設計學(可授藝術學、工學學位)
2016.09
參考資料: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序號
專業學位授權點代碼
專業學位授權點名稱
批准日期
1
0857
資源與環境
2021.10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序號
專業學位授權點代碼
專業學位授權點名稱
批准日期
1
0256
資產評估
2010.09
2
0351
法律
2014.05
3
0452
體育
2010.09
4
0551
翻譯
2010.09
5
0552
新聞與傳播
2021.10
6
0851
建築學
2016.09
7
0854
電子信息
2019.05
8
0855
機械
2019.05
9
0856
材料與化工
2019.05
10
0857
資源與環境
2019.05
11
0858
能源動力
2019.05
12
0859
土木水利
2019.05
13
0860
生物與醫藥
2019.05
14
0861
交通運輸
2019.05
15
1251
工商管理
1996.11
16
1252
公共管理
2005.02
17
1253
會計
2010.09
18
1256
工程管理
2010.09
19
1351
藝術
2010.09
參考資料:
國家重點學科一覽表
學科名稱
授權級別
授權時間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
授權級別
授權時間
礦業工程
博士一級
1998.06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採礦工程
博士二級
1984.01
安全技術及工程
博士二級
1986.07
礦物加工工程
博士二級
1984.01
礦產普查與勘探
博士二級
1981.11
岩土工程
博士二級
1981.11
工程力學
博士二級
1981.11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博士二級
1981.11
機械設計及理論
博士二級
1981.11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博士二級
1986.07
“雙一流” 建設學科
礦業工程
----------
2017.09
安全科學與工程
----------
2017.09
資料來源:
  • 學科評估
類別
名稱
A+類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A-類
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ESI排名前1%
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數學、環境/生態學、計算機科學
工程學學科
ESI排名前1‰
註:參考資料來源(名單不全)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試點。19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入選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煤炭安全開採與地質保障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資源學院與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機電學院與中煤北京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
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安全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地質工程、工程力學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採礦工程、安全工程、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
北京市特色專業
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地質工程、工程力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

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物理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北京市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
機械創新實踐基地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氣工程實驗示範中心、採礦與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力學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中煤集團北京煤機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中澳培訓中心、中煤集團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註:參考資料來源()
  • 教學成果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獎29項。1998年以來,學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國內外高水平科技競賽中獲獎千餘人次。
  • 學生成績
據2021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1998年以來,學校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國內外科技競賽千餘人次獲獎;先後有8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2019-2020學年度,學校組織大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汽車競賽、全國高等學校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等各級各類學科競賽24項,761人次獲獎434項。其中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一等獎1項、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次高獎1項、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汽車競賽二等獎1項、全國高等學校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1項、全國綠色建築設計競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24項、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一等獎1項、北京市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一等獎1項。在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銅獎,北京賽區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2項。

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22年2月
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年4月
“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
2024年1月19日
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煤礦安全開採地質保障與生態修復團隊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類別
名稱
國家重點實驗室
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深部岩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礦山生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煤基漿體燃料工程研究中心
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煤礦災害預防與處置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煤礦智慧型化與機器人創新套用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城市道路與地下空間安全檢測與評價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岩石混凝土破壞力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共伴生能源精準開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022年9月3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掛牌儀式在鄂爾多斯舉行。

科研成果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新中國成立後,研製出中國第一台刨煤機、第一台採掘機器人,設計了中國第一台空氣跳汰機、第一座重介質選煤車間,建成中國第一座乾法選煤廠、第一個工業性地下氣化基地,產生了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砌體梁”與科學開採理論、分形岩石力學理論、煤礦高分辨三維三分量地震探測技術體系、岩體大變形理論、礦井主要水害預測預報理論與方法、放頂煤開採理論與技術等,在煤炭地下氣化、精細水煤漿、煤制油等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技術突破。近20年,完成與煤炭科技相關重要課題2100餘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國家級重大項目76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共獲國家級科技獎勵40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52項。
據2021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2001年以來,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38項,省部級科技獎勵732項。
研究成果一覽表
獎勵名稱
實驗室/人員排名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急傾斜厚煤層走向長壁綜放開採關鍵理論與技術”
王家臣(1)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西部乾旱半乾旱煤礦區土地復墾的微生物修復技術與套用”
畢銀麗(1)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煤層瓦斯安全高效抽采關鍵技術體系及工程套用”
周福寶(1)
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特厚煤層大采高綜放開採關鍵技術及裝備”
王家臣(6)
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生態脆弱區煤炭現代開採地下水和地表生態保護關鍵技術”
孟召平(4)
畢銀麗(6)
杜文鳳(8)
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型鐵礦山露天井下協同開採及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與套用”
吳立新(2)
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深部動力災害一體化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
竇林名(8)
2012年國家發明二等獎
“防治煤自燃的高效阻化方法與關鍵技術”
王德明(1)
周福寶(6)
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綜合機械化固體廢棄物密實充填與採煤一體化技術”
張吉雄(2)
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煤礦通風瓦斯超限預控與監管技術及系統”
孫繼平(2)
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千萬噸礦井群資源與環境協調開發技術”
胡振琪(6)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綜放頂煤放出理論與厚煤層開採圍岩控制技術及套用”
王家臣(1)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華北型煤田隱伏含水陷落柱預探評價與快速治理理論及關鍵技術”
武 強(2)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瓦斯突出煤層群保護層開採與地面鑽井抽采卸壓瓦斯關鍵技術”
周福寶(2)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中高煤階煤層氣地質理論、關鍵技術與工業化套用”
彭蘇萍(5)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煤礦井下地質力學原位快速測試及圍岩控制技術”
柏建彪(4)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鄂爾多斯盆地生態脆弱區煤炭開採與生態環境保護關鍵技術”
馬立強(9)
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礦井移動與應急通信技術與系統”
孫繼平(1)
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型露天煤礦開採新技術與套用研究”
才慶祥(1)
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煤炭地質綜合勘查關鍵技術與工程運用”
曹代勇(4)
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特厚煤層安全開採關鍵裝備及自動化技術”
屠世浩(6)
資料來源:
科研項目一覽表
課題名稱
負責人
起止時間
類別
經費(萬元)
經費來源
煤礦典型動力災害風險判識及監控預警技術研究
袁亮
2016-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2900
科技部
煤礦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研究
孫繼平
2016-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2900
科技部
煤型稀有金屬礦床
代世峰
2016-2021
學科創新引導智基地
*00
外專局
煤炭深部開採中的動力災害機理與防治基礎研究
姜耀東
2010-2014
973項目
2897
科技部
碳基燃料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體系基礎研究
韓敏芳
2012-2016
973項目
3400
科技部
煤中有害元素分布富集機理及環境污染防治
代世峰
2014-2018
973項目
2800
科技部
薄煤層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
屠世浩
2012-2015
863項目
2872
科技部
大型露天開採礦技術與裝備
才慶祥
2011-2014
863項目
2507
科技部
礦井災害源探測儀器研製與產業化套用
彭蘇萍
2013-2016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研發專項
4290
科技部
複雜條件大型煤炭基地快速精細勘查技術
彭蘇萍
2012-2015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800
科技部
大型煤炭基地沉陷區黃河泥沙充填修復技術及示範
胡振琪
2012-2015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826
科技部
礦井冒頂與地壓災害防治技術及示範
許家林
2012-2015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452
科技部
採空區矸石、粉煤灰充填綜合機械化採煤技術研究
王家臣
2009-2013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410
科技部
土地整理與質量檢測專用裝備研究與示範
楊 峰
2011-2013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794
科技部
煤礦採選充采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
張吉雄
2012-2014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
1119
科技部
煤粉產出機理及其控制因素
曹代勇
2011-2015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380
科技部
礦山岩體分形重構與災變能量理論
鞠 楊
2012-2015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40
基金委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與通信基礎研究
孫繼平
2012-2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20
基金委
煤田火災防治理論與方法
王德明
2012-2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40
基金委
淺埋藏近距離煤層群開採煤炭自燃防治理論與技術基礎
秦波濤
2014-20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5
基金委
礦井瓦斯抽采與安全
周福寶
2014-20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
基金委
滇東黔西晚二疊世煤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徵及宣威肺癌地質起因研究
邵龍義
2011-20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80
基金委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代世峰
2014-2016
教育部
創新團隊
300
教育部
煤礦瓦斯與煤自燃防治
周福寶
2014-2016
教育部
創新團隊
300
教育部
深井煤與瓦斯共采理論與實踐
張 農
2011-2013
教育部
創新團隊
300
教育部
礦井水害防控理論與實踐
武 強
2011-2013
教育部
創新團隊
300
教育部
煤炭開採對地表生態和水資源的影響規律與地表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
彭蘇萍
2013-2014
企業委託
3849
神華集團
煤炭地下導控氣化技術
王作棠
2011-2026
企業委託
5000
山西億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底,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約100萬冊,電子圖書205.43萬冊,電子期刊87萬餘種。學校圖書館是BALIS、CALIS、DRAA,以及高科大學聯盟圖書館的成員館,與北京地區80餘所高校開展原文傳遞和館際互借服務合作。
  • 學術期刊
礦業科學學報》主要刊載礦業科學領域的原創性成果,內容包括礦業工程、煤礦開採、安全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山建設工程、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礦山機械工程、礦山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礦物加工與利用、煤礦環境保護、煤炭能源綠色開採與潔淨利用、管理科學與工程、能源安全與發展戰略等;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期刊,維普網、知網資料庫收錄期刊。

合作交流

據2021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中國國內10所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聯合發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與來自11個國家的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與65所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校際合作協定,與百餘所中國國外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相關學科開展了學術交流;多次舉辦了國際煤岩學委員會年會、國際有機岩石學年會(ICCP-TSOP)聯合會議、行為安全與安全管理國際會議、國際有機岩石學會(TSOP)年會、國際採礦科學與技術大會、國際採礦岩層控制會議等國際性學術會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徽以內外兩層同心圓環為主體結構,以“礦大紅”為主色調,展現地球、光明、知識等元素,結合鄧小平同志1988年5月11日親筆題寫的中文校名及創校時間,經專業設計而成。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徽
“地球”寓意著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積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打造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火炬”及雙手托舉的造型,既寓意著學校引領能源科教事業發展,開採光明、造福人類,又寓意著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傳播知識、服務社會,擔負著培育能源工業精英的崇高使命。
  • 校旗
校旗為天藍色旗面,旗面正中是白色中英文校名及校徽,中文為鄧小平題寫體。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旗

精神文化

校訓:明德至善、好學力行
校風:勤奮、求實、進取、奉獻
學風:好學力行
學校校歌為1934年由李敏修作詞、張洪島作曲的《焦作工學院校歌》。
《焦作工學院校歌》
太行之陽河水東,
莘莘學子救國重勞工。
源深流自遠,
物阜民用豐。
山蔥蔥,
水溶溶,
努力!努力!
行健天同功。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校歌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董晞(女)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校長助理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