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頁數:363頁
- 開本:16
- 定價:36.00
- 作者:吳義勤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008618
- 品牌:百花洲文藝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今時代,對經典的追懷和崇拜正在演變為一種象徵性的精神行為,人們幻想著通過對經典的回憶與撫摸來抵抗日益世俗和商業化的物質潮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經典作為人類文學史和文明史的基石與本源,其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認同與闡揚;另一方面,經典的神聖化與神秘化又構成了對於當下文學不自覺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說,如何面對和正確理解“經典”,正是當代中國文學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於是就編著了《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吳義勤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2013中篇小說卷)》。
作者簡介
吳義勤,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審員會委員。
圖書目錄
遲子建 晚安玫瑰
方方 塗自強的個人悲傷
黃詠梅 達人
計文君 卷珠簾
蔣韻 朗霞的西街
普玄 安扣兒安扣
宋小詞 血盆經
方方 塗自強的個人悲傷
黃詠梅 達人
計文君 卷珠簾
蔣韻 朗霞的西街
普玄 安扣兒安扣
宋小詞 血盆經
文摘
著作權頁:
介紹我來吉蓮娜家做房客的,是我供職的報社新聞部的首席記者黃薇娜。她在做猶太后裔在哈爾濱生存現狀的報導時,認識了吉蓮娜。
吉蓮娜一生未婚,獨居,父母早已過世,沒有親人。她年事已高,但生活應付自如,沒請過保姆。黃薇娜見她孤苦伶仃的,就說你房子這么寬綽,為什麼不租出去一間,家裡有個說話的人,不是很好嗎?吉蓮娜說她與神相伴,不寂寞。就在此時,黃薇娜接到了我的電話,我告訴她我從第二個房東家搬出來了,行李堆在單位的傳達室,無處可去,求她儘快幫我找個落腳之地。
黃薇娜知道我與第一個房東鬧翻,是因為那個男房東,一個退休了的瘦猴似的老東西,竟然打我的歪主意。有天晚上他老婆出去打麻將,他光著下身,握著一卷油膩膩的鈔票,推開我屋門,一把摟住我,說只要我從了他,房租以後減半,還常給我零用錢。
我反抗的時候,打落了他手中的錢,撓破了他的臉。那些錢淨是兩元五元面額的,看得出是他一點點攢起來的。
他哀求我可憐可憐他,說是別看他瘦,這把年紀了,床上的威風不減當年,可他老婆絕經後,不許他碰了,他怕出去找小姐不安全,只好煎熬著,活得好沒興味!他的淚水與傷痕滲出的鮮血混合在一起,整張臉就像個小型屠宰現場,令人作嘔。
我奮力掙脫他,跑下樓來。我蹲在垃圾箱旁吐了一場,才哆哆嗦嗦地給黃薇娜打電話,連夜搬出。黃薇娜讓我報警,我沒同意。不是我同情那老男人,而是想到我這樣一個姿色平平的女子,本來就乏人問津,如果警方來調查,萬一事情張揚出去,猥褻被渲染成強姦,我就成了一團糟爛的抹布,更沒人搭理了。
黃薇娜跑新聞,人脈廣,與很多房屋中介老闆熟悉,很快幫我物色到第二個房東,一個二十八歲的聾啞女,她有個能發音的名字——柳琴。柳琴的父母和弟弟也是聾啞人,他們精通中醫,在松花江畔開了家針灸理療所,生意不錯。他們賺了錢後,在新陽路買了套寬敞的房子,一家人在無聲的世界中,過得有滋有味的。柳琴自幼怕針,最看不得患者身上扎著銀針的模樣,所以她二十歲時,自己找了份活兒,在南崗教化廣場旁的國小食堂做洗碗工。
從新陽路到教化廣場,跨越哈爾濱的兩個區,柳琴嫌上下班太折騰,就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
柳琴的父母一想女兒早晚要成家,租房不如買房划算,因為賺來的錢放在銀行連年貶值,而隨便的一處房子,都是香餑餑,一路看漲,於是就在南崗安發橋下,給她買了套兩居室的房子,離柳琴上班的國小,步行一刻鐘便到了。柳琴搬出來後,她母親放心不下,常來陪伴,後來柳琴的弟弟結了婚,有了孩子,母親被束縛住了,便想為女兒找個好房客。
黃薇娜採訪這家私人理療所時,認識了柳琴一家,知道他們的意願,所以我從第一個房東家出來,次日就有了安身之所。包括水電煤氣在內,一個月只需付柳琴六百塊。而在老房東家,每個月要交七百元房租不說,煤氣不準我用,水電費要與他們家分攤。
黃薇娜接到我電話的時候,剛做完吉蓮娜的訪問,正和她在樓下咖啡店小坐。
當我說我從柳琴家搬出來時,她還有心思開玩笑:“不會是她跟第一個房東似的,非禮你了吧?如今同性戀可挺時髦的!”調侃完,她才問我:“你不是跟柳琴處得挺好嗎?怎么突然鬧彆扭了?要知道再找她這么好的房東,在哈爾濱是不可能的了!”我哽咽著告訴她:“柳琴要結婚了!我不能住那裡了——”黃薇娜萬分同情地說:“喔,那你只能出來了。”
她安慰我說,好房東一定在下一個人生路口等著我,叫我別急,她馬上過來,帶我去她家先住幾天。
黃薇娜與我通完話,對吉蓮娜說:“真巧,剛勸完您找個房客,我的好友就沒住的地方了!”吉蓮娜皺皺眉,沉默片刻,開始仔細打聽我的情況,老家在哪裡,多大年齡了,有沒有男友,愛吃豬肉嗎,襯衫常換洗嗎,睡覺是否打鼾,花粉過敏嗎,喜歡聽鋼琴嗎,性格內向還是外向,丟沒丟過鑰匙,黃薇娜一一做了回答。吉蓮娜想了想,說:“請她過來一下,讓我看看好嗎?”黃薇娜趕緊給我打了電話,說是房子可能有著落了,讓我快點過去。她還趁著去洗手間,給我發了條簡訊:“一會兒見著她,一定表現得溫順些!你要是住在她家,等於住在了百年前的哈爾濱,老風雅啦!估計她只會象徵性地收點房租,你命真好,烏拉!”
時值深秋,我到了咖啡店,開門的一瞬,狂風驟起,將門口那棵榆樹樹枝上所剩的最後幾片枯葉,給搖了下來,有兩片正落在我頭上。黃薇娜說,幸虧那兩片葉子,給我添了彩兒,像別著兩枚金髮卡。
初見吉蓮娜,我有點手足無措。她膚色白皙,穿灰綠毛呢長裙,圍一條黑色帶銀灰暗紋的重磅真絲圍巾,灰藍的大眼睛明亮而憂鬱,高挺的鼻樑使她的面部有著迷人的陰影。
介紹我來吉蓮娜家做房客的,是我供職的報社新聞部的首席記者黃薇娜。她在做猶太后裔在哈爾濱生存現狀的報導時,認識了吉蓮娜。
吉蓮娜一生未婚,獨居,父母早已過世,沒有親人。她年事已高,但生活應付自如,沒請過保姆。黃薇娜見她孤苦伶仃的,就說你房子這么寬綽,為什麼不租出去一間,家裡有個說話的人,不是很好嗎?吉蓮娜說她與神相伴,不寂寞。就在此時,黃薇娜接到了我的電話,我告訴她我從第二個房東家搬出來了,行李堆在單位的傳達室,無處可去,求她儘快幫我找個落腳之地。
黃薇娜知道我與第一個房東鬧翻,是因為那個男房東,一個退休了的瘦猴似的老東西,竟然打我的歪主意。有天晚上他老婆出去打麻將,他光著下身,握著一卷油膩膩的鈔票,推開我屋門,一把摟住我,說只要我從了他,房租以後減半,還常給我零用錢。
我反抗的時候,打落了他手中的錢,撓破了他的臉。那些錢淨是兩元五元面額的,看得出是他一點點攢起來的。
他哀求我可憐可憐他,說是別看他瘦,這把年紀了,床上的威風不減當年,可他老婆絕經後,不許他碰了,他怕出去找小姐不安全,只好煎熬著,活得好沒興味!他的淚水與傷痕滲出的鮮血混合在一起,整張臉就像個小型屠宰現場,令人作嘔。
我奮力掙脫他,跑下樓來。我蹲在垃圾箱旁吐了一場,才哆哆嗦嗦地給黃薇娜打電話,連夜搬出。黃薇娜讓我報警,我沒同意。不是我同情那老男人,而是想到我這樣一個姿色平平的女子,本來就乏人問津,如果警方來調查,萬一事情張揚出去,猥褻被渲染成強姦,我就成了一團糟爛的抹布,更沒人搭理了。
黃薇娜跑新聞,人脈廣,與很多房屋中介老闆熟悉,很快幫我物色到第二個房東,一個二十八歲的聾啞女,她有個能發音的名字——柳琴。柳琴的父母和弟弟也是聾啞人,他們精通中醫,在松花江畔開了家針灸理療所,生意不錯。他們賺了錢後,在新陽路買了套寬敞的房子,一家人在無聲的世界中,過得有滋有味的。柳琴自幼怕針,最看不得患者身上扎著銀針的模樣,所以她二十歲時,自己找了份活兒,在南崗教化廣場旁的國小食堂做洗碗工。
從新陽路到教化廣場,跨越哈爾濱的兩個區,柳琴嫌上下班太折騰,就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
柳琴的父母一想女兒早晚要成家,租房不如買房划算,因為賺來的錢放在銀行連年貶值,而隨便的一處房子,都是香餑餑,一路看漲,於是就在南崗安發橋下,給她買了套兩居室的房子,離柳琴上班的國小,步行一刻鐘便到了。柳琴搬出來後,她母親放心不下,常來陪伴,後來柳琴的弟弟結了婚,有了孩子,母親被束縛住了,便想為女兒找個好房客。
黃薇娜採訪這家私人理療所時,認識了柳琴一家,知道他們的意願,所以我從第一個房東家出來,次日就有了安身之所。包括水電煤氣在內,一個月只需付柳琴六百塊。而在老房東家,每個月要交七百元房租不說,煤氣不準我用,水電費要與他們家分攤。
黃薇娜接到我電話的時候,剛做完吉蓮娜的訪問,正和她在樓下咖啡店小坐。
當我說我從柳琴家搬出來時,她還有心思開玩笑:“不會是她跟第一個房東似的,非禮你了吧?如今同性戀可挺時髦的!”調侃完,她才問我:“你不是跟柳琴處得挺好嗎?怎么突然鬧彆扭了?要知道再找她這么好的房東,在哈爾濱是不可能的了!”我哽咽著告訴她:“柳琴要結婚了!我不能住那裡了——”黃薇娜萬分同情地說:“喔,那你只能出來了。”
她安慰我說,好房東一定在下一個人生路口等著我,叫我別急,她馬上過來,帶我去她家先住幾天。
黃薇娜與我通完話,對吉蓮娜說:“真巧,剛勸完您找個房客,我的好友就沒住的地方了!”吉蓮娜皺皺眉,沉默片刻,開始仔細打聽我的情況,老家在哪裡,多大年齡了,有沒有男友,愛吃豬肉嗎,襯衫常換洗嗎,睡覺是否打鼾,花粉過敏嗎,喜歡聽鋼琴嗎,性格內向還是外向,丟沒丟過鑰匙,黃薇娜一一做了回答。吉蓮娜想了想,說:“請她過來一下,讓我看看好嗎?”黃薇娜趕緊給我打了電話,說是房子可能有著落了,讓我快點過去。她還趁著去洗手間,給我發了條簡訊:“一會兒見著她,一定表現得溫順些!你要是住在她家,等於住在了百年前的哈爾濱,老風雅啦!估計她只會象徵性地收點房租,你命真好,烏拉!”
時值深秋,我到了咖啡店,開門的一瞬,狂風驟起,將門口那棵榆樹樹枝上所剩的最後幾片枯葉,給搖了下來,有兩片正落在我頭上。黃薇娜說,幸虧那兩片葉子,給我添了彩兒,像別著兩枚金髮卡。
初見吉蓮娜,我有點手足無措。她膚色白皙,穿灰綠毛呢長裙,圍一條黑色帶銀灰暗紋的重磅真絲圍巾,灰藍的大眼睛明亮而憂鬱,高挺的鼻樑使她的面部有著迷人的陰影。
序言
當今時代,對經典的追懷和崇拜正在演變為一種象徵}生的精神行為,人們幻想著通過對經典的回憶與撫摸來抵抗日益世俗和商業化的物質潮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經典作為人類文學史和文明史的基石與本源,其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認同與闡揚;另一方面,經典的神聖化與神秘化又構成了對於當下文學不自覺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說,如何面對和正確理解“經典”,正是當代中國文學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什麼是經典呢?就人類的文學史而言,“經典”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類歷史上那些傑出、偉大、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的指稱。但是,經典又是無法科學檢驗的主觀性、相對性概念。經典並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認同的作品的代名詞。人類文學史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歡、沒有缺點的所謂“經典”。那些把“經典”神聖化、神秘化、絕對化、烏托邦化的做法,其實只是拒絕當下文學的一種藉口。通常意義上,經典常常是後代,“追認”的,它意味著後人對前代文學作品的一種評價。經典的標準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歷史、藝術、美學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命名“經典”的原因或標準。但是,“經典”的這種產生方式又極容易讓人形成一種錯覺,即“經典”仿佛總是過去時、歷時態的,它好像與當代沒有什麼關係,當代人不能代替後人命名當代“經典”,當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對過去“經典”的緬懷和回憶。這種錯覺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在“經典”問題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沒有人敢於理直氣壯地對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經典”的命名,甚至還有人認為當代人連寫當代史的權利都沒有。
然而,後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嗎?我當然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時間會把許多污垢和灰塵蕩滌乾淨,相信時間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蓋的真相,但我懷疑,時間同時也會使文學的現場感和鮮活性受到磨損與侵蝕,甚至時間本身也難逃意識形態的污染。我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考古”式的闡釋會比我們親歷的“經驗”更可靠,也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文學的理解會比我們親歷者更準確。我覺得,一部被後代命名為“經典”的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也一定會是被認可為“經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當代默默無聞的作品在後代會被“考古”挖掘為“經典”。也許有人會舉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的例子,但我要說的是,他們的文學價值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就早已被認可了,只不過新中國成立後很長時間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的文學史不允許談及他們罷了。
這裡其實就涉及了我們編選這套書的目的。我認為,文學的經典化過程,既是一個歷史化的過程,又更是一個當代化的過程。文學的經典化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它需要當代人的積極參與和實踐。文學的經典不是由某一個“權威”命名的,而是由一個時代所有的閱讀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說,每一個閱讀者都是一個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權力”。而作為一個文學研究者或一個文學出版者,參與當代文學的進程,參與當代文學經典的篩選、淘洗和確立過程,正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事實上,正是出於這種對“經典”的認識,我才決定策劃和出版這套書的,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真實同步地再現21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化”的進程,充分展現21世紀中國文學的業績,並真正把“經典”由“過去時”還原為“現在進行時”,切實地為21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與時下各種版本的“小說選”或“小說排行榜”不同,我們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說”之類的字眼,而是直截了當、理直氣壯地使用了“經典”這個範疇。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作家都首先應該有追求“經典”、成為
“經典”的勇氣。我承認,我們的選擇標準難免個人化、主觀化的局限,也不認為我們所選擇的“經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們的審美判斷和“經典”命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由於閱讀視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遺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們至少可以無愧地說,我們對美和藝術是虔誠的,我們是忠實於我們對藝術和美的感覺與判斷的,我們對
“經典”的擇取是把審美和藝術放在第一位的。說到底,“經典”是主觀的,“經典”的確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經典”的價值是逐步呈現的,對於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它的當代認可、當代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儘管這種認可和評價也許有偏頗,但是沒有這種認可和評價,它就無法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圍而出,它就會永久地被埋沒。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代任何一部能夠被閱讀、談論的文本都是幸運的,這是它變成“經典”的必要洗禮和必然路徑,本套書所提供的同樣是這種路徑,我們所選的作品就是我們所認可的“經典”,它們完全可以毫無愧色地進入“經典”的殿堂,接受當代人或者後來者的批評或朝拜。
感謝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對我的經典觀的認同以及對於這套書的大力支持,感謝讓這個文學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這個平台美麗綻放。我們的編選仍將堅持個人的純文學標準,而為了更好地闡析我們的“經典觀”,我們每本書將由一個青年學者對每一篇入選小說進行精短點評,希望此舉能有助於讀者朋友對本叢書的閱讀。
什麼是經典呢?就人類的文學史而言,“經典”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類歷史上那些傑出、偉大、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的指稱。但是,經典又是無法科學檢驗的主觀性、相對性概念。經典並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認同的作品的代名詞。人類文學史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歡、沒有缺點的所謂“經典”。那些把“經典”神聖化、神秘化、絕對化、烏托邦化的做法,其實只是拒絕當下文學的一種藉口。通常意義上,經典常常是後代,“追認”的,它意味著後人對前代文學作品的一種評價。經典的標準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歷史、藝術、美學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命名“經典”的原因或標準。但是,“經典”的這種產生方式又極容易讓人形成一種錯覺,即“經典”仿佛總是過去時、歷時態的,它好像與當代沒有什麼關係,當代人不能代替後人命名當代“經典”,當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對過去“經典”的緬懷和回憶。這種錯覺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在“經典”問題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沒有人敢於理直氣壯地對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經典”的命名,甚至還有人認為當代人連寫當代史的權利都沒有。
然而,後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嗎?我當然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時間會把許多污垢和灰塵蕩滌乾淨,相信時間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蓋的真相,但我懷疑,時間同時也會使文學的現場感和鮮活性受到磨損與侵蝕,甚至時間本身也難逃意識形態的污染。我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考古”式的闡釋會比我們親歷的“經驗”更可靠,也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文學的理解會比我們親歷者更準確。我覺得,一部被後代命名為“經典”的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也一定會是被認可為“經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當代默默無聞的作品在後代會被“考古”挖掘為“經典”。也許有人會舉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的例子,但我要說的是,他們的文學價值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就早已被認可了,只不過新中國成立後很長時間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的文學史不允許談及他們罷了。
這裡其實就涉及了我們編選這套書的目的。我認為,文學的經典化過程,既是一個歷史化的過程,又更是一個當代化的過程。文學的經典化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它需要當代人的積極參與和實踐。文學的經典不是由某一個“權威”命名的,而是由一個時代所有的閱讀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說,每一個閱讀者都是一個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權力”。而作為一個文學研究者或一個文學出版者,參與當代文學的進程,參與當代文學經典的篩選、淘洗和確立過程,正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事實上,正是出於這種對“經典”的認識,我才決定策劃和出版這套書的,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真實同步地再現21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化”的進程,充分展現21世紀中國文學的業績,並真正把“經典”由“過去時”還原為“現在進行時”,切實地為21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與時下各種版本的“小說選”或“小說排行榜”不同,我們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說”之類的字眼,而是直截了當、理直氣壯地使用了“經典”這個範疇。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作家都首先應該有追求“經典”、成為
“經典”的勇氣。我承認,我們的選擇標準難免個人化、主觀化的局限,也不認為我們所選擇的“經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們的審美判斷和“經典”命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由於閱讀視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遺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們至少可以無愧地說,我們對美和藝術是虔誠的,我們是忠實於我們對藝術和美的感覺與判斷的,我們對
“經典”的擇取是把審美和藝術放在第一位的。說到底,“經典”是主觀的,“經典”的確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經典”的價值是逐步呈現的,對於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它的當代認可、當代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儘管這種認可和評價也許有偏頗,但是沒有這種認可和評價,它就無法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圍而出,它就會永久地被埋沒。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代任何一部能夠被閱讀、談論的文本都是幸運的,這是它變成“經典”的必要洗禮和必然路徑,本套書所提供的同樣是這種路徑,我們所選的作品就是我們所認可的“經典”,它們完全可以毫無愧色地進入“經典”的殿堂,接受當代人或者後來者的批評或朝拜。
感謝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對我的經典觀的認同以及對於這套書的大力支持,感謝讓這個文學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這個平台美麗綻放。我們的編選仍將堅持個人的純文學標準,而為了更好地闡析我們的“經典觀”,我們每本書將由一個青年學者對每一篇入選小說進行精短點評,希望此舉能有助於讀者朋友對本叢書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