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是2009年1月1日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
  • 頁數:523頁
  •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1日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195011, 7802195012
條形碼: 9787802195011
尺寸: 22.6 x 17.2 x 2 cm
重量: 762 g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的體系的框架,即:三大部門群(公法、私法、社會法),五大基本部分(憲法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和訴訟法),和適應當代的發展而分化或組合而成的五個新部門(財政金融法、環境保護法、經濟法、婚姻家庭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我們認為,按照這種思路來認識和劃分我國社會主義法的部門,符合法律發展的規律,符合法律調整方法越來越豐富、細化,各種不同調整方法的聯繫也越來越緊、整體化越來越強的趨勢,有利於我國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也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法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有學者指出,自1978年年底以來,經過29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實現了從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與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相適應,中國的法治建設也不斷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止到2008年10月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現行有效的法律230餘件,國務院制定的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6001餘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在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經做到了有法可依。③從總體上看,這些法律法規肯定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提供了有利的法治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既立足本國國情,又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借鑑國外法律制度,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做到擇善而從,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對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概念、理論、結構》各章中,多位作者均有積極而有益的探索,相關內容,不一而足。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概念和性質
第一節 法律體系的術語和概念
一、法律體系的術語
二、“法律體系(法的體系)”的概念
三、立法體系(規範性法律檔案體系)與法的體系的區別
四、一種混合法的體系與立法體系的觀點
五、幾點建議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概念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概念
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近似的概念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階級、社會本質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法系歸屬
一、法系的概念和歸類
二、我國與其他大陸法系國家有悠久的制度關聯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屬於大陸法系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特點
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
二、反映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三、追求體系內在的和諧統一
四、從當代中國的物質生活條件出發
五、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不斷完善的體系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形成過程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過程概述
一、新中國法律體系雛形形成時期
二、法制建設緩慢、曲折直到停滯的時期
三、社會主義法制遭受嚴重破壞,法制建設完全停止時期
四、法制建設的恢復和大發展時期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的標誌
一、社會主義法律正在逐漸獲得應有的權威,依法治國方略業已確立
二、我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局部問題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的重大意義
一、使立法有了較好的基礎
二、使法的實施有了依據,依法治國方略更加落實
三、使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能在已有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進行
四、有助於國家間的司法協助與合作,促進國家間的法律文化交流
五、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我國政治文明程度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一、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密不可分,互相促進
三、正確處理法律體系與其他社會調整系統之間的關係
四、肅清封建專制主義殘餘影響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展前瞻
一、更加注重法律創製的科學性、民主性
二、更加注重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
三、將長期體現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根本指導思想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哲學基礎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基礎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法學基礎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以人為本原則
第二節 上下有序原則
第三節 內外協調原則
第四節 動態均衡原則
第五節 公平與效率辯證統一原則
第六節 可持續發展原則
第五章 公私法的劃分和法的內在結構
第一節 公私法劃分的歷史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劃分的根據
一、利益說
二、主體說
三、權力服從說
四、綜合說
第三節 明確公法與私法劃分根據的重大理論、現實意義
一、公私法劃分反映著法律發展的一般規律,具有普遍的意義
二、社會主叉國家包括前蘇聯,也有公法與私法的劃分
三、公法的私法化與私法的公法化問題
四、公私法劃分與政治國家——市民社會的秩序均衡
五、認識公私法劃分的根據和意義。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
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部門劃分
第一節 法的部門的概念和劃分法的部門的意義
第二節 關於劃分法的部門的標準的爭論
第三節 劃分法的部門的依據和標準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部門劃分
一、三大部門群的劃分
二、五大基本部門和分化組合的部門
第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憲法部門
第一節 憲法部門與憲法典的區別與聯繫
第二節 憲法部門的調整對象和違憲責任
第三節 憲法部門的形式淵源
一、憲法典(憲法修正案)
二、與憲法相關的法律
第四節 憲法部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一、關於憲法與民法的關係問題
二、關於憲法與國際條約的關係問題
第五節 法經濟學視角的憲法與憲政
第六節 憲法部門的完善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發展
第八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行政法部門
第一節 我國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調整方法和調整功能
一、行政法的概念
二、行政法律關係與行政法制監督關係
第二節 我國行政法的立法體系(形式淵源體系)
一、行政法的基本內容
二、行政法的法源(形式淵源)
第三節 我國行政法立法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現行行政法理論有違法源基本理論
二、現行行政法理論有違憲法、組織法的規定
三、當今行政法理論割裂了法律體系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法立法體系的重構
一、承認"其他規範性檔案"的法源地位
二、承認不成文法的法源地位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民法部門
第一節 民法的調整對象
一、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
二、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刑法部門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訴訟法部門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婚姻家庭法
第十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經濟法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金融法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第十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環境法
第十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的形式淵源體系
第十八章 法典編纂與法律彙編
附錄:中外法律體系比較國際學術研計會綜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