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背景
民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民生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連實現溫飽、總體小康和即將達到全面小康,民生內涵同時發生著深刻變化,推動我國進入了民生新時代。
這是我國由生存型民生轉變為發展型民生的新時代,是一個正由全面小康生活邁向共同富裕生活的新時代,其標誌有民生消費、民生需求等方面的“八個轉變”。同時,民生新時代也出現了民生新問題新矛盾,集中表現為新的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新七難”和貧富差距大、城鄉差距大等“七個大”,構成了當代民生的“新短板”,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訴求。這些新問題,與高質有效供給、民生制度改革等方面“七個滯後”直接相關,其中“民生理念發展滯後”,不僅是形成當代民生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是其他滯後的深層原因。這就要求從理性上科學回答民生新發展和民生新問題,釐清當代民生髮展規律,進而辨清民生建設方向。為此,課題組義無反顧地選擇和堅持了這項課題研究。可謂民生新問題提出新課題,民生新時代呼喚新理念。
內容簡介
民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民生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始終不渝的追求。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接連擺脫貧困、解決溫飽、總體達到小康,伴隨著21世紀進入全面轉型升級、建設全面小康的新時代,民生髮展中的新問題大量出現,民生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要在民生實踐不斷創新基礎上系統總結研究民生理論的新發展,對關涉當代民生的重大問題作出符合時代的理性回答,以利於民生事業全面健康發展,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升共產黨的執政效果,助力以民生幸福為核心的“兩個一百年”中國夢的實現。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在國家和省社科規劃辦、邢台學院等方面大力支持下,開展了為期五年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研究”,嘗試在對新中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實踐與思想發展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基本問題作出初步解答,嘗試對特色民生理論的科學體系有個初步建構,並促進中國特色民生學的建設。
作者簡介
竇孟朔,男,河北平鄉人,中共黨員,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教授、正高級政工師,邢台學院原黨委副書記(副廳),河北師範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當代中國民生與社會建設研究基地”副主任、學術帶頭人,省社科基金項目學科評審專家,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義和團研究會會員。曾任國小民辦教師、中學教員;公社宣傳委員、縣委
縣政府辦公室幹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鎮黨委書記;平鄉縣委辦主任、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威縣縣長、縣委書記;
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組委會副主任等。先後涉足縣域經濟、義和文化、思政教育、民生理論研究,主持國家省級課題6項,參與課題多項,發表論文百餘篇,負責完成“義和團紀念館陳列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研究》,編著出版《義和團之源起》《義和文化初論》《民生建設探索》,多次獲省級以上獎勵。
作品評價
——該書是迄今為止看到的“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學術專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教育長、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懷超教授評)
——本書為內容厚重、特色鮮明、富有創新價值的高水平學術理論專著。在全面總結民生實踐經驗基礎上,系統梳理黨的民生理論發展,較為完整地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體系,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入研究民生理論的著作,可以說是奠基之作。(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振峰教授評)
——作者在設計研究本書時,理論框架清晰,體系較為完善,將自己的心得、觀點、論斷和實踐中所獲得的材料進行有機結合,較為透徹地研究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是什麼、如何實踐以及怎樣結合的問題,並提出一系列關於民生理論的概念和範疇,可謂做到“成一家之言”。同時,為民生理論研究的深化與完善打開了新思路 。 (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宇文利教授評)
——該成果“對民生的基本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進行了全面的、多維的、分階段的、分層次的揭示與探析”,其主要特點可歸納為“系統性、理論性、實踐性” ;“如此全面系統研究黨的民生理論和建設,具有開拓性”,在民生理論研究上“具有奠基性地位”,“是目前非常全面系統深入研究民生理論的著作。”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的匿名評審意見和人民出版社專題讀書會邀請的專家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研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民生理論研究力作。這部著作之所以能夠稱得上是目前本主題研究的高水平著作,是因為作者始終秉持著一種為人民寫作、為民生鼓與呼的情感和情操。同時,這部著作致力於系統地回答由當代中國“建設什麼樣的民生、怎樣建設民生”衍生出的一系列事關發展和建設的命題。這種著眼於
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大歷史、中國共產黨執政建設大規律、人民生活實踐大視角的書寫,無疑為構建“中國民生學”作了準備和鋪墊。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宇文利教授評)——統觀全書,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學術和套用價值。該書力求用百姓話、說百姓事、論百姓理,既利於巨觀上把握民生建設方向,又利於微觀上制定合理民生政策,不失為一部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民生理論著作。(
河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首席專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春生教授評)
——由竇孟朔教授等撰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研究》一書,是一部厚重的理論著作,是國內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學術專著。該書系統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生建設的歷史進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基本問題及相關領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了諸多創新性的理論觀點。(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民生研究知名專家向春玲等評)
——該書研究不僅體現了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特徵,而且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性,同時還有語言“大眾化”“生活化”的鮮明特點。這為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搞學術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可借鑑的思路,有利於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院長郭金平研究員評)
——該學術專著作為特色民生理論的奠基之作,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價值,而且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振峰教授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研究》一書,反映了其理論發展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凸顯了思想研究整體性與獨立性的統一,突出了人民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既做到了視野開闊、內容厚重和與時俱進,又兼具知識豐富、問題鮮明和可讀性強的特點,可謂一部關於中國特色民生思想的簡明“百科”。(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劉彥芬評)
圖書目錄
序
前 言
導 論:民生新時代呼喚新理念
一、我國民生髮展的時代呼喚
二、中國民生概念的歷史演化
三、特色民生建設的探索進程
四、特色民生理論的邏輯發展
五、當代民生幸福的現實指向
第一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思想淵源與實踐基礎
第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文化背景
一、中國古代民生思想
二、中國近代民生主義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思想基礎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生活思想
二、列寧的人民生活思想
三、馬克思主義民生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直接思想來源
一、毛澤東民生思想的歷史條件
二、毛澤東民生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毛澤東民生思想的歷史地位
四、毛澤東民生思想的歷史啟迪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實踐基礎
一、新中國成立前的民生革命與建設
二、新中國初期的社會主義民生建設
三、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
四、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民生建設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國外借鑑
一、西方社會福利思想與制度的演進
二、已開發國家社會福利的實踐
三、開發中國家社會福利的實踐
四、蘇聯東歐民生髮展的經驗教訓
五、國外社會福利思想與實踐的啟示
第二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六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鄧小平民生思想的歷史背景
二、鄧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鄧小平民生思想的歷史意義
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重要發展
一、江澤民民生思想的產生背景
二、江澤民民生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江澤民民生思想的重大意義
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突破性發展
一、胡錦濤民生思想的歷史方位
二、胡錦濤民生思想的發展脈絡
三、胡錦濤民生思想的主要內容
四、胡錦濤民生思想的歷史價值
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創新性發展
一、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民生問題重要論述的歷史新起點
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民生問題重要論述的基本內涵
三、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民生問題重要論述的時代價值
第三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基本內涵與特徵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價值
一、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
二、改善民生是人民政治訴求的基本目標
三、改善民生是文化進步的源泉與載體
四、改善民生是社會和諧國民幸福的基礎
五、改善民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目標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主體
一、人民主體思想的基本內涵
二、特色民生建設中人民主體地位的體現
三、特色民生建設主體的基本構成
四、特色民生建設主體思想的時代價值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動力
一、需要與生產的矛盾是民生髮展的根本動力
二、創新是民生髮展的內在驅動力
三、消費是民生髮展的直接拉動力
四、改革開放是民生髮展的強大推動力
第十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目標
一、特色民生建設目標的逐步確立
二、特色民生建設的目標體系
三、特色民生建設目標的科學依據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的原則
二、公平正義的原則
三、共同富裕的原則
四、改革創新的原則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布局
一、民生經濟建設
二、民生政治建設
三、民生文化建設
四、民生社會建設
五、民生生態建設
六、“五位一體”布局的內在聯繫
第十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重點
一、從總體布局看,現階段重點是民生經濟建設
二、從民生層次看,現階段重點是兜底線保基本
三、從城鄉結構看,現階段重點難點在農村
四、從區域分布看,現階段重點在西部與老少邊窮地區
五、從社會階層看,現階段重點是幫扶困難群體
第十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中的市場經濟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民生髮展歷史經驗的總結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特色民生建設中的作用
三、完善以民生為導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十八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中的政府職能
一、我國政府職能的演化
二、民生政府的概念解讀
三、民生政府的基本角色
第十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制度保障
一、特色民生建設的根本制度保障
二、特色民生建設的基本制度保障
三、特色民生建設的體制保障
四、特色民生建設的機制保障
五、特色民生建設的法律保障
第二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思想方法
一、戰略思維方法
二、系統思維方法
三、辯證思維方法
四、創新思維方法
五、法治思維方法
六、底線思維方法
七、網際網路思維方法
第二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檢驗標準
一、人民滿意是特色民生建設的根本標準
二、人民滿意是特色民生建設的必然選擇
三、人民滿意是特色民生建設的根本要求
第二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國際參與
一、中國特色民生建設是世界民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國特色民生建設離不開世界的發展
三、中國特色民生建設支持世界民生事業
第二十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的主要特徵
一、目的與手段的統一
二、全面與重點的統一
三、共建與共享的統一
四、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五、富民與強國的統一
第四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現實指向與重點要求
第二十四章 以就業增收為中心推進民生經濟建設
一、就業增收是民生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
二、圍繞就業增收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三、圍繞就業增收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第二十五章 以實現民生權益為核心加強民生政治建設
一、民生權益釋義
二、實現民生權益的基本價值
三、實現民生權益的政治路徑
第二十六章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民生文化建設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生文化之魂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民生文化建設
三、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四、大力發展面向大眾的現代文化產業
第二十七章 以公共服務現代化為目標加快民生社會建設
一、公共服務現代化是民生社會建設的基本方向
二、推進公共服務現代化的基本理路
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民生社會建設的急迫任務
第二十八章 以綠色化發展為主線強化民生生態建設
一、民生生態建設的綠色化發展趨勢
二、民生生態綠色化是全新發展之路
三、民生生態綠色化的現實推進路徑
第二十九章 以重大工程為載體推動民生全面升級
一、脫貧攻堅是最艱巨的民生工程
二、社會保障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
三、社區建設是最基層的民生工程
四、健康中國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五、城鄉一體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結 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理論的歷史地位與價值
一、特色民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
二、特色民生理論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知
三、特色民生理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新探索
四、特色民生理論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新把握
五、特色民生理論為世界民生事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