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火

中國煤火

中國工業增長70%所需能源依賴於煤炭,但是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內蒙古的地下煤火至今困擾著中國。覆蓋4800公里長的區域,這場煤火每年估計需要消耗2000萬噸煤炭,超過德國全年產出。無獨有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Centralia的地火,與中國的規模差不多,至今依然燃燒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煤火
  • 類別:名詞
  • 國家:中國
  • 特點:煤火資源
名詞解釋,地火,煤火,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煤田煤火,狀況,滅火方法,危害,資源危害,健康危害,國際力量,治理歷史,沿革,各地治理,展望,滅火進展,全球五大生態災難,奈及利亞漏油事件(1966年),中國煤火(1962年),海地森林採伐(1492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之間鹹海縮小,東太平洋垃圾區(1997年),

名詞解釋

地火

地火。即煤炭地層在地表下滿足燃燒條件後,產生自燃,或經其它渠道燃燒所形成的大規模地下燃燒發火。
地火形成後,地表和周圍土地大範圍內因溫度極高而生物無法生存,產生很大的生物滅絕。
同時,地火也消耗地下水,對地下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

煤火

地下煤火主要是指煤礦層由於人為因素或自燃形成的煤田火和礦井火。
主要分布在美洲東北部,亞洲南部、東部,非洲北部。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普遍發生。

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煤田煤火

狀況

內蒙古烏海市 烏達煤田,距今43年前自燃起火,20世紀80年代開始呈現迅速蔓延之勢。現有26片火區,約307.6萬平方米。透過大小不等的火口和地面裂縫,可見地下火海一片,猶如煉鋼高爐內近於白熱化的火紅。長期地下燃燒形成的空洞隨時存在塌陷的危險,3-5米深的大坑隨處可見,方圓數十公里草木難生。3000萬噸優質煤已經燃盡,空氣中散發著濃烈的硫磺味。煤田火區已嚴格限制人員進入。
煤火蔓延的禍首就是私開濫采的小煤窯,廢棄小煤窯的地下巷道有風有氧,成為火勢蔓延的最佳通道。1985年前每年燃燒30萬噸,如今每年白白消耗著100萬噸的儲量,且伴生著嚴重的深度污染。

滅火方法

滅火主要有鑽孔灌漿、開挖隔離帶、沙土覆蓋等三種方法。據當地人員介紹,1990年代原計畫投入50到60萬元,通過開挖隔離帶治理火患,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未積極有效地全力以赴。已有4座煤礦在觀望中被焚毀,十分珍貴的優質焦煤儲量達3億多噸的駱駝山礦區危在旦夕。如今要保住距離火區最近的煤礦至少也要1000萬元,全面滅火則只有依靠國家力量採取措施,至少需要2億元的滅火資金。

危害

資源危害

以上是從資源消耗的層面上來看煤火。從科學機理上看,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自燃煤火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災難(global catastrophe)。根據多年的研究成果,美國東喬治亞大學的煤田地質學家Glenn Stracher教授說,稱其為“全球性的災難”毫不誇張:中國每年地下煤火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美國全年機動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總和,占世界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強,是引起全球氣候變暖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健康危害

煤火嚴重危及人類健康,造成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癌、心臟病和一系列相關病症。煤火燃燒向空氣中釋放的有害化學物質長期積聚,如 重金屬硫化物,深度污染當地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水源。
有煤的地方就有煤火。然而從世界範圍來看,煤火主要發生在印尼、中國和印度。印尼地礦部官員表示,僅印尼就有超過1000處的地下煤火在燃燒。煤火燃燒數十年造成周邊地區長期乾燥,引發森林大火不可避免,這可謂險上加險,對於滅火則是難上加難。地面煤火最終可能被雨水澆滅,但是任地下煤火自生自滅無異於天方夜譚,或等到耗盡煤層,或碰到大面積的地下水帶。煤火困擾印尼已經20多年,自從1982年艾爾尼諾現象引發乾旱導致煤火燃起以來,現已撲滅已確認263處中的106處。煤火日益普遍的趨勢,源自諸如焊接、爆破等井下作業,有時礦工在井下隨意扔菸頭的舉動都有可能引發煤火。專家說:“煤火,時常出自某人之手!”
Stracher教授研究表明,中國自燃煤火每年燒掉2億噸煤,相當於美國全部能源消費的20%。

國際力量

荷蘭國家地理信息科學與地球觀察國際研究所(ITC)正在與中國政府合作,通過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控中國的地下煤火。已發明的灌漿阻燃技術(Smothering grout),用沙子、粉煤灰、混凝土、水和泡沫持續發泡構成黏稠而堅實的阻燃牆,可以有效地窒息大面積的煤火,而開挖隔離帶和沙土填埋法對大面積滅火已很難奏效。科學家提示,如果產煤國能夠有效應對煤田火海,對於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目標,將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治理歷史

沿革

中國因煤炭開採引發的地下煤火問題,早在清同治年以前就已經出現,新疆和寧夏兩個自治區都存在著200年以前形成的地下煤火,有些至今還在燃燒。從國外報導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一些煤炭生產國也發生或存在地下煤火燃燒現象,從全球變暖這個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角度看今天的地下煤火,它的存在不僅是一種嚴重的地質災害,更是持續向人類生存空間大量排放有害氣體的罪惡之源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煤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和礦產資源得到了廣泛開發和利用,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礦產品之一。歷史遺留的地下煤火和伴隨新中國煤炭開採引發的煤層自燃都逐漸演變成一種災害出現在經濟建設中。據神華(北遙)公司1993年完成的中國北方火區遙感綜合調查成果統計,在中國北緯35°-45°之間,存在著一條地下煤火長龍,燃燒最嚴重的龍頭位於新疆自治區,龍尾在東三省。這條北方火龍涉及中國北方13個省(區、市)84個地區,燃燒火區超過100處,燃燒面積超過20 km2。據煤炭年鑑(1998)統計,因煤自燃造成中國煤炭燒失量約3000萬噸/年,折合人民幣約3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
中國的地下煤火造成的國土安全與環境問題非常突出,煤火不僅可以瘋狂地蠶食寶貴的地下煤炭資源,嚴重影響煤炭開採與煤礦安全生產,破壞礦區臨近居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更給人類生理心裡健康帶來嚴重影響。今天全球變暖問題更引起煤火工作者極大的關注,地下煤火日益向空中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使得煤火災害日益受到各國政府領導層的密切關注。

各地治理

50年代年以來,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中國政府就開始了對新疆煤田火區的專項治理,時至今天,隨著新疆鐵廠溝、奇台北山、大黃山、白楊河、硫磺溝等著名煤田火區治理工作的結束,敗城鐵列克火區和託克遜克爾鹼火區治理工作也順利展開。2001年,國家批准了新疆2000-2020年煤田滅火規劃。
寧夏汝箕溝煤田的滅火工程也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在國家專項資金投入中自80年代後期開始了滅火直至今天,現在歸到神華集團旗下的寧煤集團計畫再向國家申請5億元用於治理寧夏自治區境內的所有地下煤火。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古拉本煤火落實國家滅火資金7000萬元,全面滅火施工接近尾聲。2006年1月,國家批准了內蒙古自治區烏達煤田滅火專項資金1.97億元,用於烏達煤田火區的綜合治理。2006年下半年,內蒙古自治區向國家申請4億元用於自治區境內煤田火區的勘查與治理方案通過了國家有關機構的審查。

展望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構建穩定和諧社會的呼聲與日俱增,煤火的存在與發展對中國資源、環境、人類生存條件等多方面造成的危害與影響日益嚴重,特別是煤火比較集中分布的中國西部區域生態環境和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更加嚴峻,煤火排放的大量有害氣體成為影響區域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相信,只要重視,地下煤火災害一定會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關心和努力下徹底消滅。

滅火進展

2010年7月13日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煤田火區治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煤火主要分布地鄂爾多斯市正在整體推進滅火工程,並確保2012年底完成全部煤田火區治理任務。
鄂爾多斯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煤炭儲量約1617億噸,2009年產銷煤3.3億噸,連續六年原煤產量居全國產煤地級市之首。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李世鎔介紹,鄂爾多斯市煤炭資源具有埋藏淺、露頭多、揮發分高的成礦特徵,屬易自燃及極易自燃煤層,再加上始於上世紀初的傳統落後掠奪式開採方式導致地面塌陷嚴重,漏風供氧導致煤礦井下滯留煤柱氧化自燃,大面積煤層自燃嚴重影響和威脅著當地農牧民生產生活及煤礦生產安全。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共有230個煤田、煤礦火區,火區燃燒面積6300多萬平方米,是中國煤田火區主要分布地。其中,鄂爾多斯市已發現煤(井)田火區150處,火點509個,火區面積5222萬平方米,煤田火區數量和面積分別占全自治區的65.22%和82。88%。
李世鎔說,鄂爾多斯市煤田火區治理工作自2008年4月開展以來,始終堅持“先控制、後治理”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實施火區治理工程,主要採取三種辦法治理煤田火區:剝挖法,揭開火區覆蓋的土層和岩層,把火源挖出來,澆滅,之後進行回填、復墾和綠化;對火區的地表用黃土覆蓋、碾壓;地面打孔,注水、注漿、註明膠等滅火。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已累計投入煤火治理專項資金36.9億元,已完成治理煤田火區21處,復墾綠化800萬平方米多畝;63處煤田火區正在治理中;23處煤田火區正在進行前期火區勘查、方案設計和審批中;其餘43處火區已全部履行完備審批程式,按規劃準備陸續施工。
在治理過程中,鄂爾多斯市建立煤礦火區治理工程備案制度,火區治理工程全部按照招投標制度,公開招標,挑選由有資質、有實力、有滅火經驗的專業滅火隊伍和施工監理單位實施。堅持環境優先原則,要求火區治理企業全部編制火區治理區域回填復墾綠化方案,並向旗區人民政府質押回填復墾保證金,履行復墾綠化承諾。火區治理工程實行環境治理一票否決制,不達標的一律停產停銷。
按照統一規劃,鄂爾多斯市堅持煤(井)田火區集中連片綜合治理,計畫2010底治理完成94處煤田火區,占火區治理總數的62.7%;2011年底治理完成29處煤田火區,2012年底治理完成剩餘的27處煤田火區。

全球五大生態災難

據美國雜誌7月18日報導,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號油井爆炸事故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但是比起半世紀以來一直深受漏油困擾的奈及利亞尼日三角洲來,墨西哥灣的漏油只能算小巫見大巫。BP日前宣稱已經堵住了漏油,但現在慶祝還為時過早,世界上還有許多環境災難依然在持續。

奈及利亞漏油事件(1966年)

從50多年前,尼日三角洲開始採油至今,共有5.46億加侖原油泄漏,相當於每年都發生一次“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漏油事故。那裡大約有2000多處漏油點,其中很多已經漏油幾十年。石油公司譴責偷油賊和武裝分子的破壞,而當地人士譴責採油公司設備老化、安全意識放鬆。隨著採油活動的增加和當地地形所限,尼日三角洲未來數年內的漏油將會增加,像2008年那樣的管道爆炸事件也會發生更多。

中國煤火(1962年)

中國工業增長70%所需能源依賴於煤炭,但是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內蒙古的地下煤火至今困擾著中國。這場煤火每年估計需要消耗2000萬噸煤炭,超過德國全年產出。無獨有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Centralia的地火,與中國的規模差不多,至今依然燃燒著。

海地森林採伐(1492年)

當哥倫布第一次登上這個被稱為Hispanola的地方時,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樹木覆蓋著。可是今天,海地98%的森林已經消失,已經成為人類史上採伐森林最嚴重的例證之一。海地人最常用的燃料是木炭,每年需要燒掉3000萬棵樹。沒有樹木的防護,颶風、地震以及腐蝕幾乎毀掉了海地的農業,進一步加劇了海地的貧困。

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之間鹹海縮小

(1960年代)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鹹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內陸湖,裡面生活著至少20種魚類。20世紀60年代初期,前蘇聯政府建造了45座堤壩和30000多公里長的河渠,支持在烏茲別克斯坦沙漠平原建造棉花工業區。在隨後三十年間,鹹海縮小了五分之二,周圍的漁村也都變成沙漠荒地。由於水中含鹽量過高,魚類全部滅絕。當地飲用水供應陷入危險水平,棉花田使用的殺蟲劑也滲入地下水中。每年高達7500萬噸的有毒浮沉和鹽末被吹到中亞各地。由於哈薩克斯坦建造堤壩,鹹海北部已經開始恢復,但南部依然處於環境惡化之中。
鹹海1973-2004在衛星圖上及地圖上的變化鹹海1973-2004在衛星圖上及地圖上的變化

東太平洋垃圾區(1997年)

位於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的某處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堆,塑膠和各種碎片垃圾的面積相當於一個半美國大,厚達30多米。這個垃圾區是北太平洋環流系統的產物,它將美國西海岸和亞洲東部的垃圾帶到北太平洋。這些塑膠碎片的數量是浮遊動物的六倍,許多魚類和鳥類誤將它們當成食物,塑膠中的化學物質也重新進入食物鏈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世界大洋每2.6平方公里含有4.6萬片塑膠,每年因此死亡的海鳥超過10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為10萬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