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流動人口主要流入地——浙江省溫州市為主要調查地,考察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和健康狀況,把握流動人口居住條件和健康的基本現狀,掌握其背後的相關影響因素;結合戶籍制度比較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在居住條件和健康狀況方面的異同,從住房條件、社區環境和居住隔離三個方面識別和評估可能對健康構成潛在影響的各類因素,探討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狀況的作用規律及影響機制,並從理論上分析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可能作用路徑。最後,基於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結果,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理論基礎 | 第二章 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和健康狀況 | 第三章 住房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 |
---|
| 第一節 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 第二節 流動人口的健康狀況 第三節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變數賦值與模型設定 第三節 住房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總結與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四章 社區環境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 | 第五章 居住隔離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 |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變數賦值與模型設定 第三節 社區環境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總結與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變數賦值與模型設定 第三節 居住隔離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四節 總結與討論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第六章 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制度背景及作用機制 |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
---|
第一節 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制度背景 第二節 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影響的作用機制 第三節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主要結論 第二節 理論思考 第三節 政策啟示 第四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
作品思想
該書就改善流動人口居住條件,提升其健康水平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一、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營造包容性的制度環境。中國長期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是阻礙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的體制根源,城鄉分割和基於戶籍制度的公共管理體制也是流動人口問題的一個核心影響要素。因此,首先要改革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及相關福利體系,逐步剝離戶籍背後的各種福利待遇,打通戶籍制度供給與流動人口落戶需求之間的渠道。其次積極推行以身份證號為唯一標識、全國統一的居住證制度,提高居住證的“含金量”,不斷擴大向居住證持有者提供公共服務的範圍,發揮居住證制度在城鄉就業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的實質作用。最後還要大力弘揚平等、包容的公民精神,消除對流動人口的社會偏見和歧視,創建更多樣化的包容性社區。在實質上賦予流動人口市民權,促進流動人口實現在制度層面和心理層面的融入。這樣才能為提升流動人口健康水平和社區融入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二、切實改善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提高其居住質量。各級政府應該將改善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納入最基本的民生保障範疇。首先,城市有關部門要不斷完善住房管理法規來改善流動人口居住條件,對出租房屋的建築質量、採光通風、隔音、防火、衛生、容納人數等設定具體標準,對不合格的住房要及時予以整改或取締。要積極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改善流動人口周邊居住環境,降低污染暴露水平和健康風險水平。其次,在針對流動人口的住房公共服務改革中應該重點改善流動人口的居住質量,改變其住房簡陋、擁擠、潮濕和隔音差等狀況,著重提高其居住舒適度和安全感。最後,根據流動人口的居住意願與實際支付能力,大力探索、發展適應流動人口的經濟租用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等多元化和差異化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住房來源供給,促進職住平衡。鼓勵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進行多元混居,促進彼此間的居住融合,為改善流動人口健康狀況提供住房條件上的基礎保障。
三、加大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流動人口公共服務可及性。社區服務設施的便利性與流動人口健康水平密切相關。因此,流動人口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需要更多考慮空間正義與公平性的問題,以體現民生福祉和人文關懷。一方面,政府應該將流動人口社區公共服務需求納入城市基礎設施總體規劃,在流動人口聚集較多的社區合理布局教育、就業、醫療衛生、交通出行、餐飲娛樂等與流動人口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減少流動人口在社區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為滿足流動人口日益增長的休閒娛樂需求,社區應增加景觀綠地、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和籃球場、健身器材等體育設施,通過體育健身、休閒娛樂、健康促進等活動達到提高流動人口健康水平和社會融入的雙贏效果。幫助流動人口在社區建立自己的公共生活,從而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城市和社區,間接促進流動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努力提高流動人口收入水平,縮小貧富差距。居住條件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地位差異的表現,從長遠來看,通過提高收入來改善流動人口居住條件更有利於其健康水平的提升。首先,要改革收入分配製度,破除體制壁壘,實現同工同酬,降低流動人口和本地居民之間的收入不平等。其次,提升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水平,通過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努力增加流動人口的收入水平,逐步縮小貧富差距,暢通流動人口不斷向上流動的社會機制,構建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最後,應堅持以人為本,尤其要重點關注社區內低收入流動人口群體的居住條件和健康狀況,為其提供必要的社會幫助,改善其經濟狀況和居住條件,以減少城市貧困現象。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1年12月,該書獲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俞林偉,男,溫州醫科大學教師,博士。入選溫州市“551人才工程”、溫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和溫州市首批甌江青年社科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