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時期人口的分布和遷徙

中國歷史時期人口的分布和遷徙,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遷。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結果。在古代,自然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口的數量、分布和遷徙,反之,人口條件又積極地影響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因此,歷史時期中國人口數量的變化、地域分布和遷徙,是歷史地理學的重要分支歷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課題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人口調查的國家之一。《國語·周語》記載,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料民於太原”。可知西周末年就舉辦過人口調查工作。秦末劉邦進入關中,蕭何首先收集秦朝的戶籍地圖辯敬婆歡,“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說明秦帝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戶口統計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資料沒有保存下來。現存最早的人口統計數字,是《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版籍,以後歷代正史地理志、全國總志、地方志大多繼承了這個傳統,保留了人口數字(戶數或口數)的記錄。這就為研究歷史人口地理提供了最基本的資料。不過應該指出:歷代封建王朝編制戶籍的目的是為了徵收賦稅和兵勞役,所以由於歷代賦役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央和地方統治階級內部利益的矛盾、社會各階層的對抗,戶口的隱匿、漏報、逃亡、流徙的情況屢見不鮮,政府所掌握的戶籍與實際數字相差甚遠。儘管如此,中國歷史文獻上保留下來的歷代人口數字,仍然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完備的人口調查資料。   兩漢時期 漢代的人口調查皆為戶數姜去槳和口數並列。口賦(算錢)是國家的主要收入,戶賦則指定為列侯、封君的收入。《漢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漢末元始二年103郡國戶口數總共為戶1235.6490萬,口5767.1401萬。如以秦嶺淮水為南北界線,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強。如以漢武帝時所置14個監察區來劃分,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過5百萬的有司隸和豫、冀、兗、青、徐五州,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致相當今陝西關中平原和黃河下游的冀、豫、魯和皖、蘇的淮河以北地區。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關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長安附近,密度約達到每平方公里千人,為全國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東平原地區,除了魯中山地、膠東半島和濱海地區外,人口密度估計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條人口比較密集的帶狀地區。東西向的是自京兆(長安)—河南(雒陽)—陳留—濟陽(定陶)—山陽—東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內、河東—河南—潁川—汝南。這種分布顯然與交通路線有關。長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和太湖平原,這府她備無疑是由優越的自然環境所促成的。   西漢末年的戰亂,中原人士開始向長江流域遷徙,更遠的還到了嶺南地區。同時南方經濟進一步得到開發,人口顯著增加。據《後故禁漢書·郡國志》所載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國有戶933.6665萬,口4789.2413萬。秦嶺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占2/5。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5百萬的有豫、荊、揚、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餘3州均在長江流域,其戶數占全國的42.2%,口數占全國的37.26%。可見經過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顯著變化。與槳棕艱西漢末年人口相比,揚州增加了1/4,荊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顯著的南陽郡(南陽盆地),人口從194萬(尾數不計)增至244萬,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資、瀟水流域)從14萬增至100萬,長沙郡(湘、資水中下游流域)從23萬增至105萬,豫章郡(今江西省)從35萬增至166萬,巴郡(四川東部)從70萬增至108萬。可見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還由於原來中原王朝勢力不及的地區深入開發的結果。而黃河流域除了少數幾個郡國外,人口普遍減少。   魏晉南北朝時期 東漢末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長期分裂和戰亂時期。黃河流域屢經兵燹,關中地區經董卓之亂,“長安城中盡空,並皆四散,二三年間關中無復行人”。“洛陽附近乘轎采,無辜而死者不可勝計”。從洛陽至彭城(今徐州)的黃淮平原上,經曹辨剃頁企操和陶謙之間戰爭,“墟邑無復行人”。除了戰爭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三輔、南陽人民多遷往益州。徐州一帶人民多避亂江東。江淮之間十餘萬戶皆渡江而東,“江西逐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還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遠徙交州。在蜀漢、東吳政權內任職的不少是黃河流域遷來的士大夫。此外,還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遼東,甚至去鮮卑境內。如東漢末劉虞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後漢書·劉虞傳》)。   三國鼎立局面穩定後,遷往遼東的往往復歸故土,而遷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來。以後魏蜀吳三家為了充實各自統治區內的實力,利用政治手段強迫人民遷居其統治中心的周圍。如建安末曹操討張魯,進入巴東、巴西郡(今川東),勸誘當地人民8萬餘口遷至鄴、洛陽;繼而曹既平張魯,遷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三輔。曹丕建都洛陽,徙冀州5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將蜀人3萬家遷往洛陽和關中。東吳孫權在建安年間連續西征盤居在長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遷至江東。劉備入蜀帶去了大批荊州人士,以後幾次北伐南征,也遷民於成都平原。此外,東漢末年,北方烏桓、鮮卑逐漸入居中原,散布於沿邊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萬餘落。東吳征服山越後,也將越人從山區遷至平原,總數約有10餘萬人。   經三國時期屢年戰爭,人口死亡、逃亡、隱匿的數字是相當高的。所以據西晉太康初年(3世紀80年代)的戶籍,全國僅246萬戶,1616萬口。黃河流域仍占56.72%,長江流域占34%。黃河流域集中在司、冀2州,約占全國人口的32.12%。全國郡級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權首都洛陽的所在地,有11萬戶,以下依次為與河南郡接界的河內郡、東吳舊都建業所在地的丹陽郡、今冀南與魯接界的陽平郡、蜀漢舊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戶數都在5萬以上。可見是由三國時代人口遷移的結果。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人民在階級和民族的雙重壓迫下,紛紛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此後中原每一次較大的政治變動,如祖逖北伐、淝水之戰、劉裕北伐、北魏南侵等等,都有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南徙。據研究,截至劉宋為止,南渡人口約共有90萬,占當時劉宋全境人口共五百幾十萬的1/6。西晉時北方諸州,包括淮河以北地區共有140萬戶,約700餘萬口。南渡的90萬口占其1/8強。換言之,即北方8個人中有1人南徙,而南方6個人中有1人為北來僑民。北來的僑民集中在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漢流域的襄陽、江陵、武昌以及長江下游的今江蘇省境內,而以淮陰、揚州、南京、鎮江、常州一線為最多,並在北設了大批僑州郡縣。僑置在今鎮江的南徐州,僑民多於當地土著人口。   唐宋元時期 唐初貞觀年間開始人口直線上升,至天寶年間到達了頂峰。全國有戶9百萬,口5200萬。秦嶺淮河以北占3/5,而河北、河南二道,相當今冀、魯、豫三省之地,又占北方人口的2/3。可見黃河下游平原是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是全國經濟重心所在。秦嶺淮河以南人口最集中的是長江下游和寧紹平原。江南道(今蘇南、皖南和閩、浙、贛三省)有1000萬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上述地區。再依次是關內道(今陝西)460餘萬,劍南道(今四川)400萬,河東道(今山西)370餘萬,山南道(今陝、豫、鄂交界各一部分)250餘萬,淮南道(江淮之間)220餘萬,最少的是嶺南道(今兩廣和越南北部)91萬和隴右道(今甘肅)53萬。   安史亂後,黃河中下游經過長期戰亂,大批人口南遷。“天下衣冠世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李太白全集26》)。人口普遍下降。加之藩鎮割據,中央法令不行,戶口隱匿不報。所以唐代後期人口資料殘缺不全,難作全面估計。現以元和年間(806~820)南方幾個州與天寶年間戶數相比,襄州(治今襄樊市,領縣7)增加120%,鄂州(治今武昌,領縣5)100%,蘇州(治今吳縣,領縣7)30%,洪州(治今南昌,領縣7)65%,泉州(治今泉州,領縣4)50%,廣州(治今廣州,領縣13)75%。足以說明唐代後期南方人口普遍有所增加。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全境有戶1600餘萬,崇寧元年(1102)有戶2000萬。每戶以5口計,11~12世紀初北宋境內約有1億人口。現以後來宋金界線(基本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區。北方有戶580餘萬,南方有戶1100餘萬。這反映了從唐代後期至北宋中後期,由於北方人口南遷和南方經濟發展而帶來的人口滋長,使南方人口的絕對數字開始超過了北方,這是中國人口南北分布的轉折時期。   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兩浙、江南東、西和福建四路,相當今蘇南、皖南和閩、浙、贛三省。元豐時有戶520萬,崇寧時有戶570萬。其中兩浙路(即今蘇南太湖流域和浙江省)人口最多,元豐時178萬,崇寧時198萬。其餘依次是江南西路(除江、信、饒3州外的今江西省)、江南東路(今皖南、大茅山以西蘇南和江西省東北部)、福建路(今福建省)。兩浙路自唐以來即為南方最富庶地區,江南西路在北宋時湖濱平原和吉獺滂地得到了充分開發,山區又有發達的工礦業,故人口大增,其戶數雖低於兩浙路,而口數卻超過兩浙路而居全國首位。   北宋末年,女真南侵,黃河流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南渡人口最集中的是兩浙路,因為是南宋政治中心所在。“四方之民雲集兩浙,百倍常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58》),現以北宋崇寧元年和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的戶數比較,兩浙路增加26萬戶,福建路增加32萬戶,成都府路增加21萬戶,潼川府路增加24萬戶。總之,南宋時代南方人口普遍增加,到了元代,南北人口的分布出現了巨大的逆轉。江浙、江西、湖廣3行省(相當今蘇南、皖南、滬、浙、閩、贛、湘、粵、桂、鄂小部分、黔之大部分),竟占了全國人口的83.73%。當然,《元史地理志》所載各行省的戶口數來源不一,不甚精確。但作為概貌來看,大致還是可信的。   明清時期 明初政府採取移民措施,如將江南人北徙淮域,西徙雲貴;遷山西人於河北、豫北,遷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遷北平、山後(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軍都山迤北地區)民散民北邊諸衛,以為軍籍等等。以後社會相對穩定,政府又鼓勵人民從狹鄉遷往寬鄉,經過自然的調整,到了萬曆初年,南北人口的分布漸趨均勻。今以萬曆六年(1578)的記載為例:①北五省:北直隸(今冀、京、津)、晉、魯、豫、陝(今陝甘2省)的人口為2500萬。②中五省:南直隸(今蘇、皖、滬)、浙江、江西、湖廣(今兩湖)、四川的人口為2900萬。③南五省: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人口為670萬。各地人口分布比較均勻,這是因為南方可耕種的平原畢竟較少,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進行自我調整。   明清時期平原地區基本開發完畢。失去土地的農民為謀生計往往奔向人口相對稀少、尚待開發的地區。這就決定明清兩代人口遷徙大致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臨海的粵、閩等地因山多田少、人稠地(平原)狹,多出海謀生。以去台灣和東南亞各島嶼為最多。鴉片戰爭以後,廣東人口大量外流。據調查,從1850年到19世紀末,僅台山一縣移居海外的就有20萬人。二是向山區進發。明代自宣德至成化年間,從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各省逃流亡的農民遷徙至豫、鄂交界的荊、襄地區的大約有一二百萬人,以後又向秦嶺、大巴山區遷徙。清代嘉慶年間川、陝、鄂、豫、甘5省白蓮教起義,就是各地遷往這五省交界山區的流民大起義。東南地區的無田農民多向閩浙皖南山區進發,湖南流民的目標是湘西山區,而閩、粵流民甚至遷往荒嶺僻壤的贛南山區。由於明代後期玉米、甘薯的傳入,使大批流民進入山區成為可能。三是向邊區遷徙。清代幅員遼闊,邊疆地區人口稀少,為內地流民遷徙提供了條件。東北長白山區為滿族“龍興之地”,定為封禁區,任何人不得入內定居、墾田、採伐、掘捕(人參、貂)。但仍不斷有人或從長城隘口、或渡海趨遼東半島以至松花江流域,以資謀生,俗稱“闖關東”。晉、魯、豫、冀4省人均有,尤以冀、魯為多。河北、山西人由古北口、張家口、獨石口、喜峰口等處進入草原,稱為“跑口外”;晉陝墾荒者則去歸化(今呼和浩特)一帶或河套地區進行耕種。隴東貧民多進入銀川平原。陝甘人移居新疆的也不少。光緒年間為平定阿古柏政權而進入新疆的湘軍,就在哈密、巴里坤等地進行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願留新疆者,均借給牛具籽種,指撥土地令其承墾,故有一部湖南人由此進入新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