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邏輯家

中國歷史上的邏輯家

《中國歷史上的邏輯家》是現代周雲之、劉培育、沈劍英、周文英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歷史上的邏輯家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周雲之、劉培育、沈劍英、周文英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按歷史順序介紹了鄧析、孔子、惠施、公孫龍、墨家、荀子、韓非、《呂氏春秋》、王充、魯勝、歐陽建、陸機、玄奘、李之藻、嚴復,章太炎,章士釗等人或學派的邏輯思想。作者認為,鄧析的。兩可之說”肯定了名的確定性,絕不是“是非無度”的詭辯;公孫龍子第一個從邏輯角度明確提出“名正”的原則和標準,他的“白馬非馬”說深刻地揭示了名的外延和內涵;後期墨家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墨家邏輯的理論體系,苟子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邏輯家之一,他從正名出發,提出並討論了“名、辭、說、辯”各種思維形態及其相互關係,形成了一個正名邏輯體系;韓非的矛盾之說、巧妙地表達了矛盾律的精神實質,尖銳地提出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它不是排中律;《呂氏春秋》中提出的“類同相召”和“類固不必可推知”兩個命題則是對古代類推邏輯的發展。魯勝在闡述名學淵源時,撇開名家學說的政治倫理內容和對具體命題的論爭情況而專就其邏輯形式進行探討是可貴的;玄奘把因明論和知識論區分開來,在翻譯因明時對其中一些提法作了重要彌補,使因明從方法到理論更豐富了。陸機的三段連珠成功地將演繹和連類譬喻加以組合,可以同西方的三段論、印度的三支式鼎足前立,並列於邏輯論式之林;嚴復把“邏輯”譯為“名學”,把三段論評作連珠等,這種專業名稱的對譯以及對照分析,實際是中西比較邏輯學的一種端倪;章太炎的邏輯研究企圖折衷古今,綜合中外,特別是綜合中國和印度的古典邏輯,而且最後以印度邏輯為依歸。

出版信息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2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