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被》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征鎰、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植被
- 作者:吳征鎰、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
- 出版時間:1980年4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7030024222
- 類別:生物學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目錄
- 前言
- 第一篇 總論
- 第二篇 中國的主要植被類型
- 第三篇 中國植被區劃
- 第四篇 植被的利用、保護和改造
- 植物中名、拉丁名對照表
- 植物拉丁名、中名對照表
- 參考文獻
- 圖版及說明
- 中國植被圖
- 中國植被區劃圖
《中國植被》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征鎰、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
草甸在中國主要散布於東北、內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類型多樣,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積的高寒草甸是中國植被的特點。生物區系 組成草甸的植物區系成分相當豐富。例如,蘇聯歐洲部分的草甸有600多種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廣泛分布的有200餘種(大約包括40種禾草、25種莎草、15種豆科草、120種雜類草)。中國的草甸...
《中國植被》是198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 書,作者是吳征鎰、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內容簡介 《中國植被》一書是我國建國以來植被研究的總結,全書共分四篇三十五章,並附一千萬分之一的中國植被圖和中國植被區劃圖。第一篇總論,主要論述我國植被研究的簡史,第三紀以來植被的形成、發展和植被分布的地理條件。第二篇...
分布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乾旱地區。在北半球,從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印度半島西北部,蘇聯中亞,直至中國西北和蒙古,形成世界上最廣闊的荒漠區,即亞非荒漠區。此外,還有北美荒漠,南美西海岸荒漠,澳洲荒漠和南非卡拉哈迪荒漠。在這些荒漠地區生長著荒漠植被。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和植被的變遷,氣候變遷 根據近十幾年來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現過世界性氣候回暖時期,在中國大致相當仰韶文化時期,故亦稱為“仰韶溫暖期”,距今8000~3000年。從3000年前開始出現了氣溫下降的趨勢,一直持續到現代,而其間又穿插有若干次以世紀為期的氣溫回升和復降。沿革 ①...
《中國水生植被分類、演替和地帶性分布規律的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於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運用野外調查、定位研究、數學分析和3S技術等研究手段系統研究中國水生植被,嘗試建立中國水生植被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確定中國水生植被的分類原則,劃分水生植被分類等級,建立中國水生植被分類系統;增補水生...
用途 它既可反映出各種群落所占的面積及其中蘊藏的資源,又能反映植被地理分布的規律性,所以植被圖是農、林、牧業進行規劃、開發、利用天然植物資源,以及改造自然的依據之一。中國植被類型 中國幾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極地凍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類型,並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國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亞型和600多個主要群系。
高山植被包括高山苔原、亞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亞高山灌叢和高山灌叢、高山座墊植被、高山草原、高山荒漠、高山稀疏植叢及高山沼澤等基本類型。中國高原高山廣布,高山植被類型極為豐富。高山灌叢 在祁連山西水林區排露溝小流域,與2014年生長季(5~9月)測定5種主要灌叢的冠層、枯枝落葉層、土壤層的多種水文作用,並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被圖》是2008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新時。本圖為國際分幅的中比例尺現狀植被圖,依據的資料主要是新中國成立以後 50年來在全國各地所進行的植被調查研究成果,並套用了航空遙感和衛星影像以及地質學、土壤學和氣候學的有關資料。內容簡介 1∶1 000 000中華人民共和國植被圖,由中國...
漢末以後,中國又重新處於分裂動亂狀態,三國鼎立時,漢中郡為蜀,西晉時屬梁洲。人口由於戰爭影響而逐步減少,到庸時僅有25萬人,對自然植被的破壞較劇烈,但較自然恢復力,其影響相當有限。陝南地區農業發展及山林大規模破壞始於三國時代。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五千,以漢中盆地為基礎,囤積軍糧,墾殖耕耘,修渠造垠...
《中國植被圖》是2007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內容簡介 《中國植被圖》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編制。本圖將中國的植被資料詳細反映到圖上,圖中各要素準確、清晰、易讀易懂。它詳細反映了我國11個植被類型組、54個植被型的796個群系和亞群系植被單位的分布狀況...
《中國植被圖集1》是2001年科學分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中國植被圖編輯委員會。內容介紹 《中國植被圖集1:1000000》內容簡介:由著名植被生態學家侯學煜院士主編,由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有關部委和各省區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等53個單位250多位專家共同編制的《1:1 000 000 中國植被圖集》,已由...
《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目前,全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地面積2.65億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根據公報,中國科學綠化持續深入推進。2022年全國完成造林383萬公頃,種草改良321.4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萬公頃,發布“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各類盡責活動262...
《中國植被地理及優勢植物化學成分》是198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學煜。內容簡介 本書是總結三十年來我國植被地理及優勢植物元素化學成分研究的成果。首先,結合中國具體情況,著者提出自己對中國植被分類、分區的觀點;並按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植被圖》圖例系統,分述各植被類型的地理分布情況和優勢植物...
《中國森林植被》是2020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永富、臧潤國、岳天祥等。內容簡介 《中國森林植被》一書是在中國森林植被全面調查成果基礎上,結合已有相關調查研究成果歸納、總結、編纂而成的。該書系統闡述了我國森林植被調查的目的意義、歷史現狀、技術規範、工作過程及調查成果;不同層次的森林植被類型的...
對中國東部植被帶劃分的具體指標是採用反映熱量狀況的溫暖指數(WI)和冬季低溫的寒冷指數(CI)以及體現乾濕氣候狀況的水分指數(Im)。這種劃分的新方案除了基於上述劃分依據外,也考慮了我國現有植被帶名稱的使用習慣和便於與國際學術界接軌。 此外,還強調了基於最新植被氣候資料進行動態植被帶劃分的必要性。
《中國濕地植被與植物圖鑑》是2020年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集類工具書,由趙魁義等編著。該書是野外識別濕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全書共收錄中國濕地植被型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濕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全書分3章,第一章簡述了中國濕地資源及其保護現狀和濕地植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章以彩色照片展示...
全面了解全球變化背景下的我國植被物候變化及其與碳循環的作用機制,具有深遠的科學意義和套用前景。本項目擬利用已有的基於地面觀測的物候數據、陸地碳通量數據、遙感數據以及氣象數據,並藉助遙感、GIS和數據同化等新技術的支持,研究過去30年中國陸地植被生長期變化及其機制,在此基礎上,發展適合中國植被的物候模型,並...
全國森林植被總生物量170.02億噸,總碳儲量達84.27億噸;年涵養水源量5807.09億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億噸,年保肥量4.30億噸,年吸收污染物量0.38億噸,年滯塵量58.45億噸。三是天然林穩步增加。天然林面積從原來的11969萬公頃增加到12184萬公頃,增加了215萬公頃;天然林蓄積從原來的114.02億立方米增加到...
《中國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儲量評估》是2010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李海奎,雷淵才。內容簡介 該書的出版,必將為我國森林植物生物量和碳儲量估算提供一個可靠的技術路線,對我國今後更加系統、準確、全面地開展中國森林植物生物量和碳儲量計算及其動態變化的研究很有意義。本書作者從微觀和巨觀不同的角度,...
《中國山地植被建設的理論》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清峰。內容簡介 本書較詳細地敘述了植物的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係。本書共分四篇,主要包括岩石、植物的生理生態特性、中國山地主要植被種類與生境和山地植被的建造。本書可供從事山地植被研究的科研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本書共分18個章節,...
草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類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層薄或降水量少時,草本植物受影響小,而木本植物無法廣泛生長。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概念定義 草原是以...
森林覆蓋率是指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資源和林地占有的實際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使用百分比表示。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成果《中國森林資源報告(2014—2018)》,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2.96%。2022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計算方法 在計算森林...
針葉林是寒溫帶的地帶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針葉林的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在寒溫帶以外的地方,也生長著很多不同類型的針葉林,但是面積比起寒溫帶的針葉林要小很多了。落葉松喜歡陽光充足而較乾旱的環境,森林常較稀疏而陽光直達林下,冬季落葉後林下更是充滿陽光,因此落葉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針葉林”。
紅樹林(Mangrove)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場所。中國紅樹植物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