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文化》是2017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春。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服飾文化
- 作者:張志春
-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ISBN: 9787518028702
《中國服飾文化》是2017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春。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
(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繡,有五色彩繡和金銀線繡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 “漢服”一詞的文物記載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墓遣冊》: 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3]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蔡邕的《獨斷》:“通天冠: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禮》無文。” [4],最早的正史記載見於《漢書》:“(龜茲...
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服飾文化,人類的物質生產和思想文化在服飾發展演變過程中的綜合反映。服飾是指人們的服裝、鞋、帽和服飾件。隨著人類的發展進步,服飾不僅成為人類生活的需要,還代表一定時期人類文化的積澱,成為人類文明的標誌。服飾的材料與製作記載科學技術和藝術的進步軌跡。發展 從中國的服飾發展來看,從舊石器時代的部件式衣著到...
傳統服飾是反應過去時代文化和人們對地域環境影響下形成的文化標誌之一。漢族傳統服裝為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漢服是根據《周禮》所創,周從殷禮。它們各具特色,充分揭示出不同朝代,不同環境下,人們對生活,對美的種種追求嚮往。簡介 中國不同的民族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服飾。從漢族...
現代漢服文化是在漢服復興運動中形成的新文化,她不分朝代,既有漢代的曲裾也有明代的霞帔等,可以說現代漢服文化比古代漢服文化更加的靈活與多樣,古代漢服文化有朝代特點,而現代漢服文化具有包容特點,兼容並包 影響日韓 漢服起源於中國,傳播到東亞各地,對東亞各國服飾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日韓服飾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華服飾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發端。小石珠、穿孔獸牙等裝飾品上有長期佩帶的磨蝕痕跡。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另有25件還用赤鐵礦粉塗染著色,聯繫山頂洞下室埋葬的屍骨上也散布有赤鐵礦粉粒,或關係一種飾終儀式,還可能是在衣服上著色所用,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感情。為了捕獵野獸、...
怒族男女服飾多為麻布質地,婦女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後擺的接口處,綴一塊紅色的鑲邊布。年輕少女喜歡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條圍裙,並在衣服邊上繡上各色花邊。男子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及膝的麻布袍,腰間系一根布帶或繩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於裝東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裝飾,婦女用...
公元1910年(清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文化也有人主張恢復。由於民國時期主張向西方學習,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女人的衣服也有原來寬大的長袍加入西方剪裁變為所說的旗袍。現代 在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開始認識到...
如果說西方服飾文化刻意追求表現人體美,而完全忽視了服飾倫理,那么,中國服飾文化由於受到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的影響還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些道德上的體統。譬如《禮記·王制》說:“作淫聲異服。奇球奇器以疑眾,殺。”易·繫辭認為:‘始容誨淫”。《左傳》稱“貪色為淫”。《繫辭》是秦、漢間的儒生所作,...
箭袖,箭袖寬厚袖緣容易上翻,便於勞作,把袖緣放下可以保暖。與馬褂的馬蹄袖區別很大。對襟,因兩襟對開,紐扣在胸前正中,故稱。基於以上元素,又在此基礎上參考中山裝的特徵。服飾評價 唐裝是現代的中國服飾,它吸納了西方的剪裁理念與中國的文化元素,體現了中華文化開放包容的特點和新時代中國人向上的精神風貌。
由於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上的服飾文化也逐漸由儉轉奢,當時紡織品產量的不斷增長,和由絲綢出口交換進來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貴的裝飾品,刺激著衣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師貴戚的穿著打扮,逐漸超過了王制、高貴的服裝面料。如錦、繡、綺、縠、冰紈等,原來屬於后妃們專用,此時,富商大賈也都穿以為常,在他們...
唐裝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發展歷史 唐裝即唐制服飾,其種類多樣。一種是傳統的襦,裙裝,這種風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時期,基本上是沿襲了自東漢以來華夏婦女傳統的上衣下...
服飾介紹 白族現有130萬人口,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貴州的畢節、安順和湖南的桑植縣。白族服飾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地理環境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有著密切聯繫。大理白族是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
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我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個時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並融入我國文化之中,從壁畫、石刻、雕刻、書、畫、絹繡、陶俑及服飾之中,充分體現出來那時的強盛。時至隋唐,中國服飾最明顯的特點是雙軌制。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
漢服文化史即中國漢民族服飾文化史,漢服文化史是中國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從起源到形成一直伴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中國是一個重視禮儀的文明古國,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尤其在服飾上要求更加的嚴格,中國的漢服文化是中國禮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漢服文化在千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既表現出整體...
是中國各民族傳統服飾總稱,也泛指中國各朝代服飾總體集合。是中華文明5000年歷史中,以華夏文明為基礎,通過不斷融合發展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中華民族文化和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國家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同時各朝各代“易服令”造就了中國服飾形制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中國是多民族大融合國家,56個民族傳統服飾都...
經過歷代的不斷積累、融合、演變、創新,日趨縝密,豐美華瞻,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獨具民族個性和文化傳統的中國服飾文化,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和精神風貌。中國是衣冠大國,以“衣冠王國”享譽天下,各少數民族更是以其燦爛多彩、風格迥異的服飾,書寫了中華服飾絢麗輝煌的華彩篇章。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人們一般...
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侗族服飾項目保護單位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4年5月18日~7月17日,《絢彩中華——中國侗族服飾文化展》在上海紡織博物館展覽,本次展覽是侗族服飾在中國內地的首次大型展示。
服飾民俗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和豐富內容,在日常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不同的時代、環境和民族使服飾民俗呈現出千差萬別的形式,這些民俗的存在,使最初處於單純意義上的服飾行為融入社會意義、文化意義,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推薦書目 華梅.人類服飾文化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高春明.中國服飾.上海:上海外語...
中國民族服飾 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可謂是:種類繁多,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各展風采;源遠流長,連續不斷;隨時升華,大放光芒。只要認真細緻地觀察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就不難發現,這種民族性、豐富性、多樣性、實用性、區域性特點的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是與自然生態和諧的象徵,...
其名器固有在也”。法國殖民者留下的大量歷史照片顯示其宮廷服裝後期是以清代戲服為藍本改制而來的。琉球 琉球國在14世紀開始向明朝朝貢,琉球和福建地區的關係密切,琉球常派留學生往福建學習中國文化。一些留學生在福州長期生活後,也把福建的民間習俗帶回琉球。所以,不少琉球服飾式樣仿製福建當時的服飾。
雖然出土實物上衣為交領右衽大襟,而《皇清職貢圖》所繪製的為立領短袍外套對襟背心,但兩者皆為中國明代典型的婦女服飾形制。只是衣長要短於漢族貴族女子的長度,這是因為明時對庶民服飾有嚴厲規定:“庶人衣長,離地5寸”。由此也可看出,在長期與漢民族的交往當中,土家族文化與漢民族文化之間的交匯融合。土家族...
農業定居後,人們重視天象氣候變化與人的生存環境綜合性關係,反映在代表社會意識的哲學上,道家思想天與人的“天人合一”哲理觀念,用現代語來說,也就是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中國古人便已重視了“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了;這也是雲肩的“天人合一”文化創意,在中國服飾文化中的價值。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是2020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文,本書每一章的少數民族按漢語拼音字母表進行排序,以此進行歸納整理。抓住每個少數民族特色的內容進行刻畫,展現55 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特色及內涵。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級規劃教材。全書共分為八章...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它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它在上世紀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民國十八年(1929年)中華民國...
產生於西方社交活動中,在晚間正式聚會、儀式、典禮上穿著的禮儀用服裝。裙長長及腳背,面料追求飄逸、垂感好,顏色以黑色最為隆重。晚禮服風格各異,西式長禮服袒胸露背,呈現女性風韻。中式晚禮服高貴典雅,塑造特有的東方風韻,還有中西合璧的時尚新款。與晚禮服搭配的服飾適宜選擇典雅華貴、誇張的造型,凸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