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斯里蘭卡文化交流史》是2021年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克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斯里蘭卡文化交流史
- 作者:薛克翹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77443
《中國斯里蘭卡文化交流史》是2021年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克翹。
《中國斯里蘭卡文化交流史》是2021年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克翹。內容簡介斯里蘭卡古稱獅子國、僧伽羅國、錫蘭等,地處印度洋海上絲路和東西文化交流的中間節點上。在中國與斯里蘭卡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
中斯關係是中國和斯里蘭卡的外交關係。2024年3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與斯里蘭卡總理府常務秘書阿努拉·迪薩納亞克簽署了兩國關於標準化領域的合作備忘錄。2025年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舉行會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斯里蘭卡衛生與媒體部簽署部門間...
斯中佛教友好交流協會是一個促進斯中兩國佛法的交流和佛教傳統的傳承的機構。協會介紹 中國和斯里蘭卡兩國之間,從古至今交流不斷,佛教文化交流歷史就長達1600多年。近年來,兩國佛教團體的交往也愈加密切。上周,斯中佛教友好交流協會(斯中佛協)正式成立,為兩國的佛教交流建立了一個新的平台。新成立的斯中佛協首...
《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史略》是1998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品目錄 序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關係和世界文化發展潮流 第一節 國際關係和對外文化交流 第二節 戰後國際關係的發展變化 第三節 戰後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 第四節 戰後世界文化發展的特點 第二章 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方針政策 第一節 ...
作者江勤政是僧伽羅語專業學生之一,其外交生涯絕大部分時間從事對斯工作,直至本世紀初出任駐斯大使。他熟知斯里蘭卡國家、人民及其文化,對斯里蘭卡懷有深厚的感情。該書堪稱“中斯關係的教科書”,非常值得一讀。圖書目錄 序/沙祖康 追憶篇 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與斯里蘭卡同行 千年佛緣從這裡開始 中斯佛教交流薪火相傳...
斯里蘭卡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在南亞地區設立的首個文化中心,是首個由中國與外國國家元首親自揭牌成立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它的設立和運營標誌著中斯人文交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必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的歷史背景下,為推動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中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發揮積...
斯里蘭卡華人論壇,蒐集了同斯里蘭卡有關的新聞,旅遊、文化、政治、經濟、娛樂等各類媒體信息,綜合一個非商業性質的公益交流平台,大家會把在當地的旅遊,生活,工作經歷等等分享給前來蘭卡的華人朋友們,構建一套完整的斯里蘭卡旅遊攻略!成立原因 自從斯里蘭卡結束了同泰米爾猛虎組織長達30餘年的內戰,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
來自中國(包括台灣和香港)、美國、韓國、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38位法師、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並發表論文,就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及其貢獻,以及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係進行了深入而開放的探討。佛教是人類歷史上早向外傳播的世界宗教。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
《海洋文化與中斯方外交流研究》是202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中國與斯里蘭卡的方外交流,突破以“史”為主要敘述脈絡的局限,而以“方外交流一海洋人文”為研究主線。本書主要內容有二:一是對兩國方外文化交流做比較性研究;二是有意識地梳理海洋人文在方外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以“...
中斯交流 中斯佛教交流開始於4世紀。據《梁書》記載,當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得悉東晉孝武帝崇奉佛教,特派遣沙門曇摩渡海送來玉佛,於義熙二年(406)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義熙六年,中國法顯從印度去斯里蘭卡,參拜了無畏山寺、大寺和佛牙寺等,在斯里蘭卡住了兩年,帶回很多佛經。當時,斯里蘭卡也有一些僧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聯合新聞公報,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於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四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達成廣泛共識,友好發展。一、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於...
截至2021年末,在全球設有45家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在海外設立文化中心。截至2015年2月,已在非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大洋洲建成坦尚尼亞、模里西斯、貝寧、開羅、巴黎、馬爾他、首爾、柏林、東京、烏蘭巴托、曼谷、莫斯科、馬德里、墨西哥、奈及利亞、哥本哈根、斯里蘭卡、寮國、悉尼、新加坡...
第五節 南亞的歷史境遇與中國文化在南亞的接受 第五章 南亞的中國學研究與中國文化的傳播 第一節 印度的中國學研究:階段、特徵與機構 第二節 近代以來印度的中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印度知名漢學家與中國文化在南亞 第四節 印度的中國學研究與中國文化在南亞的傳播 第五節 斯里蘭卡的中國學研究與...
為中斯文化絲路增添了書香墨彩。作為中國出版界文化絲路的“第一棒”,本次中國主賓國活動共展覽展示了6000多種中國優秀圖書,集中反映了中國的文明史、文化史、科技史,以及中斯多層次文化交流的軌跡。活動期間,阿來、徐則臣等中國作家還將與斯里蘭卡作家進行面對面交流,並將參加“中國當代文學生活”等創作交流會。
中國“俄語年”閉幕式演出 “2009中國文化聚焦”系列活動 首屆亞歐文化藝術節 “羌年”等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法蘭克福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華宴會文藝演出 雙邊文化交流 亞洲地區 阿富汗 巴基斯坦 朝鮮 菲律賓 韓國 高棉 寮國 馬來西亞 蒙古 緬甸 尼泊爾 日本 斯里蘭卡 泰國 汶萊 新加坡...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安恩法宣讀發布了第十二屆論壇昆明倡議。論壇期間舉辦了“童心繪友誼——斯里蘭卡友好小大使”畫展和中國-南亞文藝交流匯演。參會嘉賓還在昆明、大理開展了文化地方行活動,了解雲南多民族融合、非物質文化傳承與發展,與大理州人民政府就發揮大理州少數民族文化優勢參與民間外交工作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2018年11月24日,世界文化名片組織中國少年代表作為世界文化名片小信使,來到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館,進行文化參訪和交流。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法里茲·馬赫達維先生對世界文化小信使的到來表達了熱烈的歡迎。2019年2月13日下午,在斯里蘭卡駐華使館的大力支持下,在世界文化名片組委會和中國報導網特別關注欄目組的聯合組織下,...
臻行”活動是由斯里蘭卡大使館與沙烏地阿拉伯、捷克、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汶萊、薩摩亞、南非、孟加拉國、牙買加、泰國、蘇利南、巴布亞紐幾內亞、阿富汗、維德角、剛果、斐濟、馬來西亞、莫三比克、印度尼西亞、卡達、模里西斯、蒙古國等2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共同發起和參與,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參觀考察交流等活動,搭建中國在文化...
僧伽羅語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僧伽羅語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掌握對象國和地區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相關知識,能從事外交、外經貿、文化交流、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發展歷程 1958年,時任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英文翻譯的鄭於中開始一邊...
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漢之譯使自此還矣。”船能夠到達印度東南海岸的黃支國(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和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需要儘量靠近海岸航行,必然經停沿海的越南、泰國、緬甸等地。有學者認為,邑盧沒國、諶離國、夫甘都盧國故地都在今緬甸境內。東漢時期,出現了中緬兩國官方交往的記載:《後漢書...
中方將繼續鼓勵中國公民赴斯旅遊,將為斯方開拓中國旅遊市場提供協助。雙方對航天領域合作取得的積極進展表示滿意,同意進一步密切交流與合作,將航天技術更廣泛地套用於通信廣播、災害管理、海嘯監測、環境保護等領域,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擴大人文交流。加強教育、文化、旅遊、宗教、新聞、廣電等領域的交...
第三章 鄭和下西洋與中外文化交流 一、七下西洋壯舉與促進東方社會文明 二、16國外交使節訪華 三、渤泥國王體魄托葬中華 四、蘇祿國王長眠中華大地 五、古麻刺朗國王病逝福建 六、印尼三寶壠和三寶洞 七、泰國的三寶公雞和三寶廟 八、斯里蘭卡鄭和碑 九、存留馬六甲的鄭和遺蹟 第四章 傳教士與西學傳播 一、耶穌...
在此之後,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5國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國,土耳其、斯里蘭卡和白俄羅斯3國成為對話夥伴國。方光華在發言中指出,多年來,西北大學圍繞“絲綢之路”,開展了多領域、多學科、多渠道的科學研究,形成了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遺產保護、多種文明交往與融合、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獨具特色和...
(10)《中國斯里蘭卡文化交流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02)(11)《印度民間文學》(增訂版,20210501,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2)《印地語文學史》(第一作者,20210501,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3)《印度教育與科技發展》,張雙鼓、薛克翹、張敏秋合著,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14)《印度文化史》,2022...
“一帶一路”倡議是絲路精神的當代詮釋與延伸,也是民族文化的現實繼承和發揚;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全新戰略,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新建構。歷史背景 古代背景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當時東西海洋間一系列港口網點組成的國際貿易網。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
妙江法師說,佛教傳入中國和斯里蘭卡均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兩國都有著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傳承。中斯佛教能夠得以千餘年來的友好往來,締結於東晉高僧法顯大師,他為兩國佛教的交流、發展和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妙江法師表示,今天法顯大師蘭卡故人的後人,和他故鄉的後人共聚一堂,學習探討他的精神和...
絲路歷史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要道,但為何在河西走廊上沒有“絲門”而有“玉門”。早在文獻記述絲綢之路之前2000年,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線路已經開通,但它不是為出口絲綢,而是為進口和田玉。1868年,德國地理學家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銀行的資助下到中國考察。到達上海後,他受上海西商會委託,首次對...
2015年5月19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訪與交流活動”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進行。活動期間,新加坡鄭和研究會邀請翟墨和船員參觀了鄭和文化博物館及鄭和廟,並與當地民間人士進行充分交流。活動第三站:斯里蘭卡 2015年6月8日,“中斯茶文化經貿交流活動”在科倫坡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中國和斯里蘭卡的茶藝師先後進行...
兩宋時期,到中國求法和留學的高麗僧人非常多,他們受到中國有關方面的禮遇和照顧,在兩國文化交流上,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中國的影響下,朝鮮很快學會了雕板印刷技術。兩宋時期出現的活字印刷術,大約在13世紀初傳入朝鮮,朝鮮人改鑄成銅活字。後來,這種新興的印刷術被朝鮮政府所採用,為稱譽於世的李氏朝鮮銅...
在中國歷史上,西漢帝國與唐王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尤其在外交領域,由於這兩個時期中國的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因此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異同點 相同點:①朝鮮,日本都是對外交往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