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憲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
- 作者:鄭憲春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定價:32.39 元
- ISBN:9787543848405
《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憲春。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
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 《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憲春。
戲曲藝術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審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劇藝術等等,作為文化的觀念層面,構成某一種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戲曲對於中國文化,意義尤其重大: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
皮影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地方特色戲劇藝術的奇葩。由於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多種音樂文化元素不斷充斥著整個市場,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不斷發生改變等種種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皮影戲的對外傳播。傳承狀況 皮影戲是中國重要...
中國戲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京劇、皮影戲、粵劇、川劇、黃梅戲、京戲臉譜、地方戲等 中國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布達拉宮、平遙古城、...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府戲、廣東大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是廣東及廣西粵方言區最大的劇種。發源於佛山,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之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粵劇形成於廣東,後傳入廣西、香港、澳門...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Beijing Opera)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四大徽班陸續...
《中國戲劇》是2016年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人文中國書系”共30個分冊,書系旨在通過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領域或專題,展現中國文化的總體面貌。書系的作者均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廣博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深入淺出...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的引入,提醒我們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戲劇舞台呈現背後普通民眾獨特的藝術認知、文化理念和生活智慧。內容簡介 《中國戲劇》是關於研究“中國戲劇”的專著,書中包括了:京劇的保護與傳承、崑曲的保護與傳承、梆子腔劇種...
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台灣豫劇團和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
中國戲劇文化是孫崇濤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戲劇文化史上的豐碑——談高則誠對南戲發展的貢獻 作者:孫崇濤 編者按:本文為南戲專家孫崇濤先生在浙江瑞安舉辦的“南戲鼻祖”高則誠誕辰七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池浚記錄整理。尊敬的溫州...
潮劇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2006年5月20日,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申報的潮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
《中國戲曲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傳統文化節目,由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自主研發,以競技答題方式,將戲曲背後的故事性、知識性、規律性、趣味性進行了巧妙聯動。由古及今、由藝及人、由戲及生活。力求打造成“有筋骨、有道德、有...
(2008年被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崑劇參與其中。發展...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服飾 基本形式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
此後半個多世紀,雖然在編劇理論、導表演藝術、戲劇美學以及戲劇史等領域不無有分量的論著出版,但這些著作一是大都只論及戲劇藝術中的某一要素,二是要么只論戲曲或者只談話劇,以古今中外全人類的戲劇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全面論述戲劇...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師範大學為中國話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發展歷史 中國的戲曲藝術有著800年以上的歷史,由南宋戲文、金元雜劇、明清傳奇、近代地方小戲直到現代新戲曲,不斷地發展蔓延。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
吳國欽在《瓦舍文化與中國戲劇的形成》中明確說道:“我認為戲曲形成於漢代,在漢代百戲中已經出現了戲劇實體,像《東海黃公》《總會仙唱》這類節目,就是初期的戲劇,它們都是一種戲劇演出,有演員表演、有故事貫穿、有觀眾參與。張衡《...
本書提- -本研究中國古代戲曲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的學術書。本書嘗試以中國古代戲曲中之“鬼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為切入點,對古代鬼戲之生成及其所反映的民間鬼神信仰、儒釋道思想進行闡釋與分析。本書認為,古代鬼戲創作受到民間...
中央戲劇學院應該發揮自身的學術研究優勢,為文藝院團的建設與發展出謀劃策,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與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因此,中央戲劇學院決定牽頭成立“中國戲劇文化管理創新協同中心”,凝聚各界精英力量,共同探討和研究戲劇文化管理的理論和...
2012年12月,泉州提線木偶戲在內的“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畫”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劇種簡史 木偶劇是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由來 中國木偶藝術,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是199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成立、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黨建領導的國家級全國性社會組織。協會宗旨 弘揚戲曲文化,助力戲曲傳承是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戲曲文化專業委員會的建立...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幾千年來,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鬥爭中,創造了幾百種豐富多采的表演藝術形式,每種藝術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千姿百態,色彩迥異,是一座絢麗奪目的藝術大寶庫。中國戲曲、...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上海戲劇學院為皮影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表演形式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