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木偶戲、皮影戲、雜技表演、中國民樂、中國曲藝、以及少數民族的舞蹈和戲劇等等都是中國傳統表演藝術中的精品。每種藝術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千姿百態,色彩迥異,是一座絢麗奪目的藝術大寶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表演藝術
- 類別:中國戲曲、木偶戲
- 特色:千姿百態,色彩迥異
- 地點:中國
活色生香的傳統表演藝術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幾千年來,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鬥爭中,創造了幾百種豐富多采的表演藝術形式,每種藝術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千姿百態,色彩迥異,是一座絢麗奪目的藝術大寶庫。 中國戲曲、木偶戲、皮影戲、雜技表演、中國民樂、中國曲藝、以及少數民族的舞蹈和戲劇等等都是中國傳統表演藝術中的精品。其中中國戲曲劇種眾多,包括京劇、崑曲、越劇、豫劇、黃梅戲、川劇等,尤以京劇流行最廣。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而木偶戲是有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現代福建、廣東、以及湖南、陝西、北京等地的木偶劇,表演靈活,操作自如,久負盛名。雜技是包括各種體能和技巧的表演藝術,中華雜技歷史極為悠久,自古就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中國民族樂器種類繁多,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這些樂器既能獨奏,又能組合成各種形式和樂隊進行重奏和合奏,並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以"說、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主要形式有相聲、評書、大鼓書、琴書、快板等等,其語言生動活潑,洗鍊精美並易於上口。 所有這些豐富多彩的表演藝術形式,都是我國同外國進行藝術交流取之不竭的源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便與外國有了文化交往。先輩們為了尋求與傳播文化知識和友誼,翻山越嶺、遠涉得洋的佳話,至今為人們所傳頌。新中國誕生後,政府非常重視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制訂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政策,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為中外文化交流史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 幾十年來,中國先後向世界六大洲138個國家和地區派出各種表演藝術團體約429起,計有京劇、雜技、民族舞劇、歌舞、民樂、芭蕾、交響樂、話劇、木偶、皮影、相聲、曲藝、各種地方戲曲以及綜合藝術團。這些藝術形式,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高超的技藝、獨特的風格和濃厚的生活氣息而吸引了各國觀眾。作為中國人民的文化使者,中國藝術團也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和的重視和歡迎。許多國家元首、首腦出席觀看過中國藝術團的演出。表演藝術團的出訪,對融洽國家關係,促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也熱情地接待了來自世界六大洲78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藝術家,共約470起。其中許多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表演藝術團體和藝術大師。各國不同形式、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藝術之花,在我國舞台上競相爭艷,豐富了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對中國文藝工作者開闊視野、借鑑外國技藝大有裨益。 任何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都是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 先生說"人類彼此不隔膜,相關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卻只有用藝術來溝通"。文化藝術的交流,不僅產生智慧,也能把天涯變成毗鄰。通過文化交流,各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對促進各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具有重要的意義。 | ||||||||||||||||||
小舞台濃縮大人生—中國戲曲京劇崑曲川劇秦腔豫劇黃梅戲 小舞台濃縮大人生—中國戲曲 京劇 崑曲 川劇 秦腔 豫劇 黃梅戲 一根管子幾根弦—中國樂器吹奏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 一根管子幾根弦—中國樂器 吹奏樂器 拉弦樂器 彈撥樂器 打擊樂器 | ||||||||||||||||||
小舞台濃縮大人生—中國戲曲 | ||||||||||||||||||
京劇 崑曲 川劇 秦腔 豫劇 黃梅戲 一根管子幾根弦—中國樂器 | ||||||||||||||||||
吹奏樂器 拉弦樂器 彈撥樂器 打擊樂器 | ||||||||||||||||||
手掌上的精靈—木偶皮影木偶的歷史木偶造型藝術皮影的歷史各地皮影 手掌上的精靈—木偶皮影 木偶的歷史 木偶造型藝術 皮影的歷史 各地皮影 驚險刺激—中國雜技雜技古老的表演藝術舞獅源流女子iki/%E9%9B%9C%E6%8A%80%E8%8A%AD%E8%95%BE%E3%80%8A%E5%A4%A9%E9%B5%9D%E6%B9%96%E3%80%8B" class=innerlink>雜技芭蕾《天鵝湖》 驚險刺激—中國雜技 雜技古老的表演藝術 舞獅源流 女子iki/%E9%9B%9C%E6%8A%80%E8%8A%AD%E8%95%BE%E3%80%8A%E5%A4%A9%E9%B5%9D%E6%B9%96%E3%80%8B" class=innerlink>雜技芭蕾《天鵝湖》 | ||||||||||||||||||
手掌上的精靈—木偶皮影 木偶的歷史 木偶造型藝術 皮影的歷史 各地皮影 驚險刺激—中國雜技 雜技古老的表演藝術 舞獅源流 女子iki/%E9%9B%9C%E6%8A%80%E8%8A%AD%E8%95%BE%E3%80%8A%E5%A4%A9%E9%B5%9D%E6%B9%96%E3%80%8B" class=innerlink>雜技芭蕾《天鵝湖》 | ||||||||||||||||||
一張嘴道盡天下事—中國曲藝中國曲藝相聲大鼓鼓書評書評話快板快書單弦蘇州評彈二人轉 一張嘴道盡天下事—中國曲藝 中國曲藝 相聲 大鼓鼓書 評書評話 快板快書 單弦 蘇州評彈 二人轉 百花盛開的少數民族藝術藏族的表演藝術維吾爾族表演藝術蒙古族的表演藝術侗族大歌儺戲 百花盛開的少數民族藝術 藏族的表演藝術 維吾爾族表演藝術 蒙古族的表演藝術 侗族大歌 儺戲 | ||||||||||||||||||
一張嘴道盡天下事—中國曲藝 中國曲藝 相聲 大鼓鼓書 評書評話 快板快書 單弦 蘇州評彈 二人轉 百花盛開的少數民族藝術 藏族的表演藝術 維吾爾族表演藝術 蒙古族的表演藝術 侗族大歌 儺戲 | ||||||||||||||||||
小舞台濃縮大人生—中國戲曲 | |
京劇 | |
崑曲 | |
川劇 | |
秦腔 | |
豫劇 | |
黃梅戲 |
一根管子幾根弦—中國樂器 | |
吹奏樂器 | |
拉弦樂器 | |
彈撥樂器 | |
打擊樂器 |
手掌上的精靈—木偶皮影 | |
木偶的歷史 | |
木偶造型藝術 | |
皮影的歷史 | |
各地皮影 |
驚險刺激—中國雜技 | |
雜技古老的表演藝術 | |
舞獅源流 | |
女子iki/%E9%9B%9C%E6%8A%80%E8%8A%AD%E8%95%BE%E3%80%8A%E5%A4%A9%E9%B5%9D%E6%B9%96%E3%80%8B" class=innerlink>雜技芭蕾《天鵝湖》 |
一張嘴道盡天下事—中國曲藝 | |
中國曲藝 | |
相聲 | |
大鼓鼓書 | |
評書評話 | |
快板快書 | |
單弦 | |
蘇州評彈 | |
二人轉 |
百花盛開的少數民族藝術 | |
藏族的表演藝術 | |
維吾爾族表演藝術 | |
蒙古族的表演藝術 | |
侗族大歌 | |
儺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