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2.0

中國改革2.0指既要深化市場經濟改革,又要全面鋪開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在內的所有改革,此所以有“全面深化改革小組”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定,並且均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掛帥主導。這是自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決心最強、範圍最廣、力度最大的改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改革2.0
  • 類型:經濟術語
認知,時代意義,

認知

對於中國“改革2.0”的全面展開,可以有如下的認識或研判
一、短期內,中國的增長率勢必調降,這是因為不刺激、去槓桿、調結構,而且,還有反腐的效應;
二、雖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調整過程中極可能出現的泡沫破滅或經濟下滑,將是對大陸當局的最大考驗;
三、如能通過考驗,則中國經濟結構的全面失衡(包括內需vs.外需,投資vs.消費,生產vs.環境,國企vs.民企,城市vs.鄉村,富裕vs.貧窮,……)當可獲得根本性的矯正,使中國經濟社會脫胎換骨;
四、進入中長期之後,中國經濟增速又將回升。以中國內需市場之大,腦力創新潛力之厚,再維持一個超過8%以上高增長的30年發展期,理論上完全有此可能,此即為李克強所謂“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之精義。而所有這一切,關鍵即在於改革的方法與決心,兩會自然是一個最佳的觀察點。

時代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2013年11月15日全文播發。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政後首度針對未來十年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提出全面性的改革路線圖,並給出了改革的時間表,其範圍之廣與力度之大前所未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作起草情況說明時指出,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項戰略目標和工作部署,必須抓緊推進全面改革。這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來,已經有35個年頭了。改革開放扭轉了一個民族的命運,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中國從此步入快速發展之路。然而,今天的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新的重要歷史關口。遠在會議召開之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就肩負著黨內外、國內外的期待和關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革往何處去?未來中國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決定》堅定不移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決定》對改革開放作出了高度的歷史評價,指出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目標,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新形勢下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體現。
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將往何處去?《決定》提供了指南針,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面對著國內外環境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六個“進一步”:進一步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何處?《決定》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匯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反映了社會呼聲、社會訴求、社會期盼,凝聚了全黨全社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
《決定》又不僅僅是一份藍圖。它詳細合理地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決定》明確了一系列的戰略任務,更注重在落實方面下工夫,確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圍繞市場與計畫,“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的爭議貫穿改革開放的歷史全程。在《決定》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三字之變,體現出對政府和市場之間關係的認識不斷深化。這也說明,理論創新對實踐創新具有重大先導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理論創新為先導。
農民”何時僅僅是一種職業,而非身份?從《決定》中,我們看到了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這一歷史性難題的希望。《決定》要求通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等措施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如何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決定》要求,把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強調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為內容,在全社會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
新成立的兩大機構將護航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輪改革牽扯利益廣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中央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當前我們的安全工作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個強有力的平台統籌國家安全工作。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已是當務之急。
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牽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決定》提出了四大方針: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全全,要求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完善網際網路管理領導體制。
引人注目的是,《決定》明確了改革的時間表,“即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既是對十八大報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呼應,也彰顯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絲毫不給自己預留退路,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勇氣和自信。
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還是政治體制改革,核心的問題都是執政黨自身的改革。古人云,“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往者,視之往”。透過改革開放35年的艱苦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共產黨在不斷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改革將會觸動既有權力和利益,它就不可避免地面臨很大的阻力和障礙。我們應當進一步提高對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義的認識,堅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力量,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堅定性。改革要取得突破,不但需要中央領導集體具有遠大的目光和很高的政治智慧,還需要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和監督。
《決定》深刻剖析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走向,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