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入差距分析的新視角:機會不均等與收入不平等

中國收入差距分析的新視角:機會不均等與收入不平等

《中國收入差距分析的新視角:機會不均等與收入不平等》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宋揚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收入差距分析的新視角:機會不均等與收入不平等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宋揚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研究將從機會不均等的視角剖析中國收入差距問題。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定義,把機會不均等定義為由個人無法主觀控制的因素而引起的不平等。本研究將運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簡稱CGSS)2006年和2010年的數據,定量測量中國在不同年份機會不均等程度,即由機會不均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占總收入差距的比例。在此基礎上,將深入討論機會不均等導致收入差距的幾種影響路徑,包括勞動力市場歧視、教育代際固化和社會資本的假設,通過政策模擬來提出減輕機會不均等程度和收入差距的應對措施,為我國構建更加公平、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首先,本課題充分認識了我國收入差距的現狀以及由機會不均等導致的收入差距。研究發現,儘管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在過去十年顯著提高,但收入差距仍然保持高位。機會不均等程度在過去十年也有明顯提高。由機會不均等導致的收入差距占總的收入差距27%以上,說明中國持續高位的收入差距中有相當比例是不合理的。 其次,在定量測量中國機會不均等程度的基礎上,課題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驗證了機會不均等對收入不平等影響路徑的三個假設:勞動力市場歧視、教育代際固化以及家庭背景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這三種渠道都是中國機會不均等的來源。第一,勞動力市場上的性別歧視是目前男女勞動者收入差距的主因。絕大部分的性別收入差距都是由勞動力市場性別歧視導致的。第二,教育代際固化現象明顯,說明不同家庭背景的人面臨的教育機會存在差異,這種教育機會的不均等進一步擴大了收入差距。第三,良好的家庭背景不僅可以使得子女接受優質教育,還可以通過社會關係幫助子女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收入。 最後,本課題分析了減少機會不均等的政策選擇。機會均等化改革不僅關乎公平,也關乎效率,因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對於處在經濟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中國來說就更為重要。本課題建議中國採用如下的針對性更強的均等化政策來降低機會不均等程度、縮小收入差距。第一,通過立法規範勞動力市場行為,儘可能消除勞動力市場歧視,特別是性別歧視,使得相同生產率的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力市場上享有平等的待遇。第二,促進公共教育資源的均等化,降低教育代際固化現象。教育能夠為低收入階層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而不公平的教育會降低代際收入流動性。第三,通過反腐敗等手段進一步規範高收入部門,特別是國有部門的用人機制,降低“關係”在勞動力市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真正做到任人唯賢,把家庭背景這一個人無法控制因素對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第四,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的方式消除環境差異帶來的那部分收入差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