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戰時兒童保育會
- 簡稱:中國保育會,保育會
- 成立時間:1938年3月10日
- 成立地點:湖北漢口
- 理事長:宋美齡
簡介
背景
面對殘暴的敵人 ,苦難的兒童 ,中國婦女界首先行動起來。當時成為抗戰臨時指揮中樞的武漢匯集了一批國共兩黨以及無黨派的婦女界知名人士 ,她們為抗戰救亡 ,拯救難童積極活動並付諸行動。經婦女界的努力 ,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贊同。1938 年1 月 13 日 ,《新華日報》首先報導:“抗戰以來 ,很多為國犧牲的同胞遺下兒女無人照顧令人憐憫。為了救濟這些兒童 ,社會上正準備組織‘戰時兒童保育會’。”1月 20 日 ,《婦女生活》發表了救國會領袖沈鈞儒所寫的“戰時兒童保育會緣起”,呼籲“愛國愛民族的同志 ,‘有錢的出錢 ,有力的出力’,共同完成這個保育中國幼年主人的任務,為我們陣亡將士 ,死難的父老兄弟姊妹和兒女報這血海似的冤仇 ! 使他們雖未得享受自由解放於生前 ,但能安慰於壯烈犧牲之死後 !”在這一期《婦女生活》上 ,還列出了戰時兒童保育會首批發起人名單。在各方共識合作的基礎上 ,1 月 24 日在漢口基督教女青年會成立了戰時兒童保育會籌備會 ,最終有各黨派、各界人士 184 人名列發起人名單。
成立
3月 10 日 ,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大會在漢口聖羅以女中舉行 ,婦女界、中外來賓等 700 餘人到會 ,安娥做籌備工作報告。宋美齡致詞 ,表達了抗戰到底的決心和拯救難童義不容辭的責任。會議選出了包括國共兩黨和無黨派在內 56 名婦女界人士為理事。會後宋美齡與鄧穎超會面 ,表示願為拯救難童而真誠合作。3 月13 日 ,戰時兒童保育會在武昌召開第一次理事會 ,選出了 17 名常務理事:宋美齡、李德全、黃卓群、鄧穎超、史良、曹孟君、沈茲九、安娥、孟慶樹、張藹真、陳紀彝、郭秀儀、唐國楨、舒顏昭、任培道、徐瑞、陳逸雲;5 名候補常務理事:徐鏡平、劉清揚、莊靜、呂曉道、朱綸。後來在 9 月中旬召開的常務理事會上 ,宋美齡、李德全被一致推選為正、副理事長。為爭取多方支持贊助 ,擴大影響 ,保育會還聘請了 286 位名譽理事 ,其中包括國共雙方領導人、各界知名人士、國際友人 ,如蔣介石、林森、馮玉祥、孔祥熙、宋子文、李宗仁;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沈鈞儒、鄒韜奮、馬相伯、郭沫若、陶行知、茅盾、老舍、蔡元培、晏陽初、胡適、陳嘉庚、胡文虎;斯諾、史沫特萊、司徒雷登、鹿地亘等。
發展
1945 年底 ,由曹孟君主編的《現代婦女》雜誌社邀請二十多位保育工作者座談兒童保育工作 ,總結文章中說:“在兒童保育總會收容的 29751個兒童中 ,升學的有 5160 人 ,習藝的 1862 人 ,至三十三年底止 ,除家長領回外 ,在院教育者尚有 9023 人;所有這些兒童 ,不僅保全了生命 ,大體上說 ,並且培植成為有用的人 ,這總是一件大功績。受過教育以後 ,保育院的兒童大都可以說是堅強、能幹 ,能夠代表新生的一代的兒童的。” 做出這“一件大功績”的 ,正是保育會的不平凡的女性 ,從總會到分會和各院 ,尤其是各保育院的院長和老師也包括少數男院長和老師 。正是她們不畏艱難 ,為國分憂。雖然只取微薄的薪酬 ,卻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和慈愛之心拯救撫育了數萬難童。保育生們對撫育他們成長的院長老師永遠感恩在心 ,視同她們為自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