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油價

中國式油價

近期我國又上調油價了。之前有數據表明,我國油價全球排名第42,但油價負擔(汽油花銷占居民收入比重)卻排名全球第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式油價
  • 油價:我國油價全球排名第42
  • 近期:近期我國又上調油價了
  • 國際:國際油價大跌3.03%
基本內容,質疑依據,最新訊息,

基本內容

這回調油價不與國際接軌?
近來,國際油價出現了明顯下跌行情,在最近一周,國際油價大跌3.03%。據此,多條國際航線下調燃油附加費。24日起,台灣中油公司宣布下調成品油價格。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國內地航空燃油附加費不僅沒有反應,預計3月還將上調10元。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上調了汽柴油價格。
一些消費者頗為不解。“國內油價一直宣稱與國際接軌,為何國際油價明顯下跌,國內油價卻要上漲?”上海私家車主郭瑞銘在聽到油價上調訊息時感到困惑。
國家發改委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我國石油資源缺乏,對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客觀上不支持低價或低稅負的政策,需要從節約資源角度入手,利用價格和稅收槓桿,促進石油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
一位油企人士告訴記者:“企業早就做好漲價準備,擴大了產量,但近期國際油價下跌,企業擔心如果再不漲,這一輪就漲不成了,現在總算鬆了口氣。”
實際上,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因這樣的“時間差”造成互相背離的現象並不是第一次出現。2011年也曾出現過“國外大跌、國內不降”的現象。
油價上漲圖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告訴記者,2011年4月7日,國內油價經過兩次上調達到歷史最高點。隨後國際市場油價下跌20%,但國內油價長達6個月維持歷史最高位,當年10月9日才進行下調。
中國式油價
定價機制神秘莫測為哪般?
有關專家指出,價格波動反映成本變化,如果價格反應滯後,就難以反映成本變化。2009年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國內油價漲幅超過40%。
據分析,國內成品油調價需要滿足間隔22個工作日、三地原油變化率超過4%這兩個硬性指標。因為參照的周期較長、設定的變化率數值較高,所以國內油價反應滯後於國際市場。
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台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指出,中國內地油價的定價周期長,調價機會容易錯過,要么時間間隔不夠,要么三地原油變化率未能達標。
“這一定價機制實行多年,但究竟是怎樣的計算公式,漲幅跌幅是如何測算的,油企利潤水平是多少,對公眾是個謎,顯得有些神秘。”一位業內人士說。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這一定價機制在執行時會有人為的干預,導致調價時間點拖延等問題,可能會給下一次調價造成困難。
選擇人為定價還是市場定價?
成品油價格變化牽動國計民生,其價格如何形成?是靠“有形之手”還是“無形之手”來調節?
姜鑫民表示,在現階段,我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還需要統籌全局,“當前的關鍵問題不是僅僅盯著油價上漲多少錢,而是如何調整機制,將成品油定價機制引向市場化方向”。
國家成品油定價主管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市場化,即成品油的價格要由市場競爭來決定。
“首先是打破壟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油品專家指出,國外石油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促使本土油價、氣價不斷下降;而國內一些石油公司則在這方面動力不足,過於看重眼前利益。
姚達明表示,我國成品油定價應該減少人為干預,給予消費者等有關方面發表意見的機會。從價格改革方向看,應該通過反壟斷、反限制競爭等,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多由市場決定價格。
“除了進一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外,油企運作更符合市場規律是必然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加快調價節奏,提高調價透明度,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符合我國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據新華社
-評論別再慣著壟斷行業的嬌兒了
國際油價“跌跌不休”,國內油價卻重回“8”時代,再次“被享受”國際化的高端油價,讓人實在忍不住要嚷嚷一聲:別再嬌慣這些壟斷大佬了!
如果說在市場漩渦中摸爬滾打的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是無可奈何的“矮窮挫”,那么,像“兩桶油”這樣的國有壟斷企業就是名副其實的“高富帥”,整天活在“糖罐子”里:飯桌上喝著天價的茅台,出門坐著豪華的寶馬,“吃著火鍋唱著歌”,輕輕鬆鬆“站著就把錢掙了”。可不,“有關部門”連油價“逆勢上漲”這樣的絕招都有呢,坑了廣大消費者可以,但絕對不會虧待了“兩桶油”這兩個“寵兒”。
但是,“從來紈絝少偉男”。壟斷培養不出國際化的企業驕子,反而會養肥一批坑消費者的嬌兒。這些壟斷企業什麼時候才能擺脫“糖罐子”,不再騎在消費者頭上當小皇帝,真正在市場化的大海里游一回泳?
多名大學生申請發改委公開漲價依據
26日,華東政法大學的研二學生趙東海,向國家發改委發出一封特快專遞,內容是申請國家發改委公開提高成品油價格的法律依據。
“油價上調,影響每個公民的利益,國家政府部門應該依法行政,但是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公眾卻不知油價上調的依據。”於是,趙東海想申請信息公開。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覆的,應噹噹場予以答覆。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覆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如需延長答覆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覆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因此,理論上,國家發改委最遲應在收到趙東海申請的3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
據了解,當日,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的學生黃雅璟和中山大學的學生鐘恆也向國家發改委寄出了申請公開成品油價格上調依據的郵件。

質疑依據

油價上漲  國際油價呈下跌趨勢,中國大陸油價卻又一次上漲,上海93號汽油在今年初漲後進入準“8”時代。這讓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趙東海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要求公開提高成品油價格的法律依據。
中國式油價
“同樣是國際油價大跌,為什麼其他國家地區油價在跌,我們的油價卻漲了?”有媒體整理了近期中國油價調整的相關數據與影響,稱之為“中國式油價”。連日來,網上、民間質疑中國式油價上調依據四起。如今,研究生趙東海向國家發改委申請公開提高成品油價格的法律依據。巧合的是,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生黃某、中山大學學生鐘恆,也向國家發改委寄出了信息公開申請。我們認為,大學生質疑中國式油價上調依據,值得肯定。
事實上,這次油價上調,讓人匪夷所思。一是該下調,沒有下調。在前期國際油價回落時,發改委並未同步下調,而是給予了長達三個月的“緩衝期”。二是我國成品油上調,正是國際油價“跳水”之時。同一日,我國油價上漲,台灣地區下調,調價的原因都是根據“國際油價”。發改委在2月24日當晚宣布,自2月2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90元,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最高零售價分別提高0.22元和0.25元,上調幅度約3%。然而,同日,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對油價進行了下調,各式汽、柴油價格每升分別降0.4台幣、0.3台幣,下調幅度約1%。調價的原因是“國際油價下跌”。當時,美國汽油平均價格約合人民幣6.2元/升,與上周的油價相比,也表現出下降的勢頭。三是中國油價比美國貴。我國調價後汽油平均價格在7.76元/升;截至2月19日,美國汽油價格超過4美元/加侖(折合6.63元/升)。

最新訊息

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自2月2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90元,折算到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零售價格分別提高0.22元和0.25元。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是2013年來的首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距上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歷時3個月左右,多個城市的汽油價格重新回到“8元時代”。
“烏龍”過後調價“靴子”終落地
油價  按照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春節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震盪走高,自2月19日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突破+4%後,國內成品油調價視窗開啟,國家發改委有望在20日凌晨上調成品油價格的傳聞四起,然而調價的靴子卻一直沒有落地。這讓2013年成品油首次調整在調價視窗開啟當日鬧了出“烏龍”。有分析認為,發改委適當延遲調價時間,主要是考慮到春運尚未結束,目前還處於用油高峰期,調價產生的影響將較大。
中國式油價
就在人們糾結於調價還是不調,何時調的時候,國際油價卻開始轉身下降,大幅跳水。近日,國際油價累積跌幅已超過4%,紐約油價降至今年1月16日以來最低點。不過,決定國內成品油調價與否的三地原油變化率目前仍超過4%,調價視窗依然開啟。有分析人士則大膽預測,如果國際油價進一步都低,本一輪上調價格可能會存在變數。
就在調與不調的各種預測吊足胃口之後,終於“靴子”落地了。
油價上漲影響幾何?
由於成品油在CPI中所占的比重較小,約為0.2%,因此本次油價上調對CPI漲幅的直接拉升有限。不過,油價的上漲將拉高運輸成本,通過成本傳導,進而加大對CPI的影響。
對於以油品為主要生產資料的物流運輸業而言,此次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將加大物流企業的油耗成本。卓創分析師陳晴分析稱,載重50噸的物流貨車,月跑10000公里左右,腳踏車月度油耗成本將增加930元左右。
受此次油價上調影響,計程車的運營成本也將增加,陳晴預計,部分地區的燃油附加費或會有所調整,而對於私家車主而言,也意味著每月的油耗成本將上漲30-5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