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
- 成立時間:1933年8月12曰
- 合編:湘贛地區紅8軍、紅16軍、紅18軍
- 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
簡介
二六軍團會師
組織變化
長征先遣隊
軍團大事記
1927年
11月 紅軍攻占茶陵城,發給茶陵的中共黨員、積極分子五支槍,成立了茶陵赤衛隊,譚家述為隊長。
1928年
2 月 永新鄉村開始組織工農暴動隊。至秋,湘贛邊界各縣鄉村的工農暴動隊普通組織起來。
△ 蓮花赤衛隊繳獲叛徒陳剛如的兩支槍。敵靖衛隊實施報復,赤衛隊將敵打退,繳槍兩支。
3 月 永新赤衛隊於黃田包圍國民黨保全隊十餘人,繳槍五支、白洋千餘元。
4 月 永新赤衛隊奔襲潞江國民黨保全隊,擊斃保全隊長,繳槍十二支。
5 月 蓮花赤衛隊由攸縣邊界趕赴南村,將搶糧的國民黨保全隊大部消滅,繳槍十餘支。
7 月 永新赤衛隊在暴動隊的配合下,圍殲豐田村國民黨軍一個排,繳槍三十餘支。
8 月 永新赤衛隊夜襲駐花溪國民黨軍一個連,擊斃敵連長, 殲敵一個排,繳槍三十餘支。
10 月14 日 吉安西區暴動隊進攻官田國民黨保全隊,繳槍五支。不久,成立了吉安西區工農游擊隊。
11 月 蓮花赤衛隊奔襲萍鄉朵瑤下村國民黨靖衛隊,繳槍四十餘支。
△ 茶陵赤衛隊襲擊嚴塘國民黨軍保全隊。
12 月 蔣介石命令何鍵指揮五個旅準備向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會剿”。
1929年
25 日 湖南、江西兩省“會剿”之國民黨軍開始向井岡山根據地進攻。
28 日 紅五軍被迫撤離井岡山陣地,轉向贛南。湘贛邊地方武裝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
2 月 國民黨軍集中兩個旅的兵力進攻永新、蓮花、寧岡、茶陵四縣交界的九隴山根據地。
3 月 蔣桂軍閥戰爭爆發,進攻根據地之國民黨軍大部撤走。
4 月 中共邊界特委從永新、寧岡、蓮花、茶陵各縣抽調人員、武器,連同第三十二團王佐、袁文才部和紅五軍留下的人員組成湘贛邊界紅軍獨立第一團。
△ 湘贛邊地方武裝先後收復寧岡、蓮花縣城。
△ 永新、茶陵、酃縣、寧岡四縣反動地主武裝組織聯防,向紅軍進攻。邊界獨立第一團殲滅寧岡靖衛隊大部,四縣聯防被擊破。
5 月2 日 紅五軍奉前委指示返回湘贛邊界活動,抵達茅坪。
上旬 中共邊界特委將獨立第一團編人紅五軍。
中旬 國民黨軍集結兩個旅,分由茶陵、永新合擊紅軍,寧岡、蓮花兩縣城先後被占。
下旬 紅五軍轉進至湘粵贛邊境活動。
6 月 原在粵漢鐵路岳長段任工人糾察隊隊長的王震,從武漢返回家鄉瀏陽北鄉,先後成立中共湘鄂贛邊第十八、第十九區委,領導民眾開展革命鬥爭。
7 月 邊界地方武裝在紅五軍返回後,先後收復遂川寧岡、蓮花縣城。
8 月6 日 江西國民黨軍集結四個營的兵力進攻紅五軍。
11 日 紅五軍離開湘贛根據地向湘鄂贛根據地轉移。國民黨軍先後占領寧岡、蓮花兩縣城。
10 月上中旬 永新赤衛大隊、永新西北特區赤衛隊、暴動隊共千餘人,進攻黃門坊,殲守敵百餘人。
30 日 紅軍地方武裝解放永新縣城。從此,永新成為湘贛邊根據地的中心。
本月 紅軍地方武裝先後收復寧岡、蓮花縣城。
△ 瀏陽東鄉的赤衛隊有很大發展,以大光洞、螢火洞為中心的瀏陽第一區蘇維埃政府成立。
11 月初 國民黨軍許克祥部獨立第三旅由茶陵、酃縣分兩路向湘贛邊界進攻,一部占蓮花縣城,蓮花赤衛大隊撤至九都。
4 日 蓮花地方武裝在峙隴肢口伏擊進犯九都之國民黨軍,繳槍七十餘支、子彈數千發。中旬國民黨軍獨立第三旅由蓮花撤離,紅軍再次收復蓮花縣城。
12 月下旬 中共湘鄂贛邊第十八、第十九區委成立瀏北區聯隊。
1930年
7 日 中共紅四軍前委在吉安肢頭召集紅四、紅五、紅六軍軍委和贛西、贛南特委聯席會議,決定將湘贛邊、贛西和贛南三特委合併組成中共贛西南特委。
中旬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一次攻打吉安。
3 月15 日 中共贛西南特委成立。特委下設東、南、西、北路行委。原湘贛根據地各縣和吉安縣屬贛江以西地區,劃歸西路行委領導。
下旬 中共西路行委根據贛西南特委指示,整頓各級政權組織,並開展分田運動。
△ 瀏北赤衛隊擴編為瀏陽游擊第一支隊,隊長張正坤,政治委員蘇勞。瀏東赤衛隊擴編為瀏陽游擊第三支隊,隊長張維。
4 月上旬 贛西南地區地方武裝和民眾第二次攻打吉安。
下旬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三次攻打吉安。
本月 瀏陽縣蘇維埃政府成立。
5 月初 安源煤礦工人在紅六軍幫助下組織了工人武裝糾察隊,隊長李強,政治委員湯××。後到醴陵鄉村活動。
△ 茶陵赤衛大隊奔襲嚴塘,殲國民黨挨戶團一個中隊,繳槍三十餘支。
9 日 茶陵赤衛大隊攻占高隴,消滅國民黨挨戶團一部,繳槍十餘支。
11 日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四次攻打吉安。
6 月上旬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五次攻打吉安。
20 日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六次攻打吉安。
7 月1 日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第七次攻打吉安。
上旬 永新、蓮花、寧岡赤衛大隊和吉安西區赤衛隊奉命編為紅二十軍第三縱隊。後改為紅二十軍第一七四團。
中旬 茶陵赤衛大隊改編為茶陵游擊大隊,隊長譚家述,政治委員譚思聰。
27 日 瀏陽游擊第一、第三支隊和測陽赤衛軍跟隨主力紅軍攻人長沙。八月上旬撤出。
8 月1 日 中共湖南省委上報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湘東特委, 以張啟龍為書記;將瀏陽、醴陵、攸縣、茶陵、株洲、蓮花、萍鄉、萬載、宜春等縣劃歸湘東特委領導,建立湘東根據地。
上旬 茶陵游擊大隊會同蓮花、永新赤衛大隊攻占茶陵縣城,殲國民黨五縣挨戶團聯防部隊大部,繳槍二百支。戰後,茶陵游擊大隊擴編為游擊第二縱隊。
下旬 贛西南地方武裝和民眾配合紅二十軍第八次攻打吉安。
9 月中旬 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由長沙城郊轉向江西活動,路過醴陵時,寫信給袁德生、譚思聰、張啟龍、王震,指示集中湘東各縣主要地方武裝,組成獨立師,保衛和發展湘東根據地。
10 月6 日 湘東獨立師在萍鄉大安里正式組成,師長劉沛雲,政治委員譚思聰,參謀長馬赤,政治部主任王震。下轄兩個團,第一團團長張維,政治委員田可平;第三團團長譚家述,政治委員王震兼任。全師共八百餘人,
近五百支槍。
7 日 湘東獨立師於萍鄉新店全殲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一個營,繳槍二百餘支。上旬參加攻打吉安的贛西地區地方武裝和部分民眾編成二十軍第一七五團。
11 月上旬 蔣介石集結十萬兵力,開始對中央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發起第一次“圍剿”。
△ 中共湘東特委根據立三路線組織湘東南起義,將各級黨、青年團、政府和民眾組織的領導機關合併為領導起義的各級行動委員會。
中旬 湘東獨立師和起義民眾,根據湘東行動委員會的指示向萍鄉攻擊,未果。
△ 湘東獨立師和起義民眾於攸縣老漕泊殲國民黨一個挨戶團,接著南下,連克茶陵、安仁縣城,又殲國民黨兩個保全團。
24 日 中共紅一方面軍前委給贛西特委和湘東特委(行委)發出指示信,通報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調動情況,並明確指出了贛西和湘東根據地紅軍游擊隊的鬥爭方針和任務。
25 日 湘東獨立師在攸縣以北皇圖嶺全殲國民黨醴陵、攸縣、衡山三縣保全團和皇圖嶺守望隊七百餘人。
12 月上旬 湘東根據地和西路地區軍民對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展開英勇阻擊。蓮花地方武裝在蓮花城北梅州地區襲擊第十九路軍第六十一師輜重部隊。湘東獨立師於蓮花城東南礱山口截擊第十九路軍行軍縱隊,殲敵一部。
13 日 湘東獨立師在民眾武裝配合下,於永新城西襲擊國民黨軍第六十師先頭部隊,給予很大殺傷,隨後尾擊,於永新以東蓮花坪又殲其後衛一部。
1931年
29 日 湘東獨立師挺進湘南,於茶陵嚴塘殲國民黨軍第十九師第五十七旅第一一四團一個營大部。
30 日 湘東獨立師襲占酃縣城,全殲國民黨一個保全團。
2 月3 日 湘東獨立師在資興彭公廟擊潰該縣保全團,乘勢襲占資興城。
6 日 湘東獨立師占領永興縣城。
7 日 湘東獨立師放棄永興縣城,開始北返。部隊撤離時,遭敵突然襲擊,師政治部主任田可平犧牲。
中旬 湘東行動委員會取消,改為中共湘東南特委。
△ 湘東獨立師返回蓮花整訓,增編第二團,團長彭年,政治委員謝國瑜。同時,將湘東獨立師改名為湘東南獨立師,下轄三個團,共一千五百餘人。
3 月上旬 湘東南獨立師第一、第二團在株(洲)萍(鄉)鐵路和袁水流城阻滯由湖南東進之國民黨軍第五路軍;第三團挺進湘南,迎接紅七軍。
14 日 湘東南獨立師第三團與紅七軍第五十八團會合於酃縣以北的十都圩。
24 日 湘東南獨立師第三團與紅七軍第五十八團於茶陵縣堯水、嚴塘之間的將軍山,殲滅國民黨軍第十九師第五十五旅的一個團及茶陵、攸縣、安仁三個保全團的一部,俘敵團長陳漢雄以下一百餘人。
下旬 湘東南獨立師與紅七軍第五十八團在蓮花召開慶祝勝利會師大會。
月底 中共河西臨時總前委和紅軍河西臨時總指揮部組成,膝代遠為前委書記,張雲逸為總指揮,曾炳春為政治委員,統一指揮河西紅軍行動。
4 月初 蔣介石集中二十萬兵力,對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二次“圍剿”。
4 日 湘東南獨立師、紅七軍第五十八團及紅二十軍第一七五團攻克吉安永陽鎮,殲滅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第二三○旅一部。
上旬 湘東南獨立師、紅七軍第五十八團與紅七軍主力在永新天河會合。
13 日 紅七軍、湘東南獨立師與紅二十軍第一七五團包圍安福縣城。
15 日 紅軍在安福東南的廖塘橋、古田地區伏擊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第一五四旅,殲其一個團,俘敵八百餘人,繳槍數百支。
下旬 紅七軍和湘東南獨立師轉戰宜春、分宜地區,協助北路地區開展工作。
5 月3 日 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
6 月初 紅軍河西臨時總指揮部決定,紅七軍和湘東南獨立師向湘東南地區出擊。
10 日 紅軍在茶陵地區擊潰國民黨九縣聯防挨戶團,並殲滅其中兩個團,乘勝占領茶陵城。
13 日 紅軍占領安仁縣城。
14 日 紅軍占領攸縣城。
15 日 紅軍再占茶陵城。
16 日 紅軍占領酃縣城。
7 月1 日 蔣介石調集三十萬兵力,開始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
上旬 紅七軍和紅二十軍(不含第一七五團)調往中央根據地。
8 月1 日 中共湘贛臨時省委和湘贛省蘇維埃臨時政府於永新城成立。王首道為臨時省委書記,袁德生為省蘇維埃臨時政府主席。同時,將湘東南獨立師改為湘贛獨立第一師,李天柱任師長,譚思聰任政治委員。
中旬 獨立第一師進抵寧岡、遂川地區,積極配合紅一方面軍反對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本月湘贛根據地和紅軍部隊開始“肅反”。
9 月15 日 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的第三次“圍剿”。
中旬 獨立第一師在地方武裝和民眾配合下,圍困永新城之國民黨軍第四十三師一個旅。
29 日 獨立第一師在獨立第七團、紅三軍團特務營和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全殲進犯吉安永陽鎮之國民黨軍第二十八師一個團,俘其團長畢衛漢以下近千人,繳槍八百餘支。
下旬 永新之國民黨軍第四十三師一個旅棄城逃,紅軍追擊至安福金田,在安福獨立營配合下,殲其一部。
10 月8 日 中共湘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蓮花花塘村召開,正式成立省委,選舉王首道為省委書記。
17 日 湘贛省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蓮花花塘村召開,正式成立省蘇維埃政府,袁德生為主席,張啟龍、彭德懷為副主席。
中旬 根據湘贛省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決議,全省普遍展開重新分配土地的鬥爭。
22 日 獨立第一師在茶陵桃水擊潰國民黨軍第六十三師第一八八旅,俘二百多人。
11 月初 獨立第一師護送湘贛省出席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東渡贛江。
上旬 獨立第一師轉到贛南,先後攻克上猶城和南康塘江,就地開展民眾工作。
△ 國民黨軍集中十個師,連同地主武裝共約八萬人,對湘贛根據地開始大規模的進攻。
△ 中共湘贛省委決定組織臨時前敵委員會,統一指揮紅軍和地方武裝反“圍剿”。臨時前委由林瑞簽、李朴、馮建元、劉鋒、袁任遠等組成,林瑞簽為書記。
△ 中共湘贛省委決定,以紅色警衛團、獨立第七團為基礎組成獨立第三師,師長馮建元,政治委員甘泗淇。下屬兩個團共八百餘人。
中旬 國民黨軍占領永新、蓮花和吉安永陽。
12 月初 獨立第三師、河西教導隊在永新地方武裝配合下,於永新城西富家壟地區全殲國民黨軍第十四師一個營和永新保全隊。
上旬 獨立第一師奉命由贛南返回永新以西的文竹,與獨立第三師會合,圍困駐守蓮花之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
11 日 獨立第一、第三師與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第二三一旅一個團在蓮花九都激戰。獨立第一師第二團團長彭年犧牲。
18 日 紅軍在蓮花浯塘擊潰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一個營。
1932年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分校(簡稱紅軍學校)以河西教導隊為基礎正式組成。
中旬 紅八軍成立。下轄獨立第一、獨立第三兩師,共約四千人,軍部由獨立第一師師部兼,沒有專門設立軍的領導機關。獨立第一師師長李天柱,政治委員王震兼代紅八軍軍長、政治委員。
3 月2 日 蓮花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在紅軍及地方武裝和民眾的圍困打擊下,棄城向萍鄉逃竄。至此,國民黨軍對湘贛根據地的“圍剿”被粉碎。
3 日 中共湘贛省委召開第一次執委擴大會議,通過全省三個月(4 至6 月)的革命競賽條約,展開大規模的根據地建設運動。
△ 為配合中央紅軍的作戰行動,紅八軍進至遂川以南的藻林地區,積極展開活動,牽制敵人。
5 月 以茶陵地方武裝為主組成新的獨立師,師長譚家述,政治委員曾毅之。
6 月 初紅八軍挺進茶陵,攸縣以東地區,圍殲攸縣網嶺守敵,俘二百餘人,繳槍一百餘支。
15 日 獨立第十二師在上猶營前鎮組成。師長葉長庚,政治委員魏桓。
20 日 中共湘贛省委召開第二次執委擴大會議,檢查總結三個月革命競賽情況,並通過政治決議及衝鋒季(7 至9 月)競賽條約。
中旬 蔣介石調集兵力發動第四次“圍剿”。其戰略步驟是:首先集中力量消滅鄂豫皖、湘鄂西根據地紅軍,然後全力進攻中央根據地及其鄰近各根據地。
8 月1 日 湘贛省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永新縣城召開。大會通過了《擴大紅軍與健全地方武裝》等五項決議案,選舉袁德生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張啟龍、譚余保為副主席。
6 日 紅八軍在攸縣地方武裝配合下,奔襲攸縣官田,全殲國民黨攸縣保全團。接著,又同援敵第八十五團激戰,斃敵三百人,俘敵二百餘人,繳槍四百餘支。
19 日 紅八軍在茶陵高隴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第六十三師第三七八團大部。
9 月初 紅八軍為了能同贛江以東的中央紅軍的進攻作戰取得密切協同,進入遂川、萬安、泰和地區展開活動。
上旬 中革軍委指示紅八軍在贛江西岸地區向北進攻,威脅樟樹、南昌,求得大量牽制敵人,配合中央紅軍作戰。
20 日 紅八軍根據中革軍委的指示,北上袁水流域,強攻分
宜城,戰鬥失利,傷亡近四百人,代軍政治委員王震負傷,獨立第三師第二團政治委員趙克強犧牲。
下旬 紅八軍在峽江、新淦和新余之間地區積極活動,打擊敵人。
△ 紅八軍在安福以北地區擊潰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一個旅,勝利返回永新地區。
10 月 中革軍委為加強湘贛紅軍的領導力量,派蔡會文、肖克到湘贛根據地工作。蔡會文、肖克於25 日到達永新。
11 月 初紅八軍在吉安天河村進行整編,正式組成軍的領導機關,蔡會文任湘贛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併兼紅八軍政治委員,肖克任紅八軍軍長,李達任參謀長,袁任遠任政治部主任。同時,將新獨立師編人紅八軍。原獨立第一師改為第二十二師,新獨立師改為第二十三師,獨立第三師改為第二十四師。全軍共五千餘人。
上旬 中共湘贛省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永新召開。會上通過政治、黨的建設、紅軍與地方武裝等七個決議案。這次會議進一步推動了反“圍剿”的準備工作。
中旬 進攻湘贛根據地的國民黨軍共十個師八萬餘人完成“圍剿”部署。東線第五十二師一五四旅開始進攻, 並襲占了吉安敖城。
△ 紅八軍向東行動,反擊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第一五四旅。
下旬 紅八軍在安福利田和吉安官田諸地區與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激戰,給予沉重打擊。
12 月11 日 湘贛軍區抽調茶陵、蓮花、萍鄉等縣獨立營各一部,組成新的獨立第一師,由侯梯雲任師長,陳韶任政治委員。
12 日 紅八軍於安福桂林坊擊潰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第一五六旅一個營,俘連長以下六十餘人,繳槍五十四支。
15 日 紅八軍轉移到遂川、萬安、泰和地區,鉗制、打擊國民黨軍,並幫助地方政府開展工作。
1933年
3 月9 日 紅八軍進到新餘地區,兩次強渡袁水未成,後向東發展進攻,直逼贛江。
下旬 中央紅軍粉碎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位於湘贛地區的國民黨軍再次向湘贛根據地發動進攻,紅八軍經中革軍委批准,由袁水地區回師永新,待機殲敵。
4 月3 日 湖南國民黨軍第二十八軍軍長劉建緒到茶陵,統一指揮湖南、江西、廣東國民黨軍分三路合擊湘贛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永新、蓮花。
7 日 紅八軍在遂川雩田圩全殲國民黨軍第二十八師一個加強營。
13 日 國民黨軍第十五師占領永新城。湘贛省級機關在紅軍分校和地方武裝掩護下,轉移至象形、花溪地區。
16 日 國民黨軍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徑直東進,企圖圍殲紅八軍於遂川、萬安和泰和地區。紅八軍繞道返回永新牛田地區,威脅湘軍側背,迫使國民黨軍撤出永新。
△ 中共湘贛省委在“左”傾路線的指導下,由陳洪時主持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改組了省委,撤銷王首道的省委書記職務,並組成了新省委。中共中央任命劉士傑為省委書記,劉未到任之前由陳洪時代理。
本月 湘贛地方武裝重新整編,除原有獨立第十二師、獨立第一師外,又以吉安,永新獨立團編成警衛師,以分宜、新峽獨立團(營)編成獨立第二師,萍鄉、蓮花、攸縣獨立團編成獨立第三師。
5 月6~7 日 紅八軍和獨立第十二師及茶陵獨立團於蓮花九渡沖地區給國民黨軍第六十三師以沉重打擊,斃傷其副旅長鐘鐘山以下五百餘人,俘千餘人,繳槍近千支,其中重機槍二十五挺,並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8 日 國民黨軍第六十三師一個營及蓮花縣保全團第四中隊突然包圍蓮花浯塘村,進行大屠殺,造成駭人聽聞的浯塘慘案。
29 日 紅八軍、獨立第十二師及茶陵獨立團,於蓮花棠市地區截擊護送輜重的國民黨軍第十五、第十九師各一個旅和第六十三師一個營,俘團長以下千餘人,繳槍五百餘支,其中重機槍四挺,還繳獲電台一部、軍衣兩萬餘套,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
本月 中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員任弼時到湘贛根據地任中共湘贛省委書記兼湘贛軍區政治委員。
6 月上旬 獨立第十二師編人紅八軍。
中旬 紅六軍團於永新組成。軍團所轄部隊有由湘贛紅八軍改編的紅十七師和由湘鄂贛紅五十二師改編的紅十八師第五十二團。紅八軍改編為紅十七師,師長肖克,政治委員蔡會文兼。沒有軍團領導機關,部隊暫由紅十七師首長統一指揮。紅十八師保留師的番號,未設師的領導機關,並將部隊縮編成一個團,由徐洪任團長,蘇勞任政治委員。
29 日 中共湘贛省委發布《粉碎帝國主義國民黨新的第五次圍剿前夕黨的緊急任務決議》。
月底 紅十七師在永新市與由湘鄂贛根據地調來的紅十八師第五十二團會合。
8 月上旬 湘贛軍區警衛師及獨立第一、第二、第三師分別改編為警衛團和獨立第一、第二、第三團。寧岡、遂川、酃縣獨立營合編為獨立第四團。
18 日 紅十七師第四十九團和第五十一團一部,強攻茶陵梅花山地區的雪花坳之國民黨軍第九十五團陣地,戰鬥失利,傷亡三百餘人。
9 月1 日 紅六軍團轉移到寧岡下水灣、大夫坪地區,準備打擊國民黨軍第十五師。
4 日 紅六軍團進占寧岡新城。
11 日 紅六軍團圍攻大隴不成。
26 日 紅六軍團在寧岡茅坪、塘南與國民黨軍第十五師激戰, 斃傷敵數百人。
10 月中旬 紅六軍團進逼萍鄉,威脅醴陵,並以獨立第三團襲擊老關車站,破壞株(洲)萍(鄉)鐵路。
15~16 日 紅六軍團在萍鄉以南麻山地區與國民黨軍陶廣、李覺兩支隊共七個團激戰。
11 月7 日 中共紅六軍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永新召開。
8 日 紅十七師在茶陵獨立團配合下,於永(新)茶(陵)邊界的梅花山、五佛嶺地區擊潰國民黨軍第十六師和第十五師第四十五旅共五個團的進攻,斃敵近千人,俘八百餘人。
21 日 中共湘贛省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永新縣城召開,會議通過政治、蘇維埃、肅反等八項決議,產生了新的省委,任弼時為書記。
12 月15 日 紅六軍團在護送出席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湘贛代表東渡贛江後,於萬安潞田殲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第四六一團大部,俘敵團長李春光以下六百餘人,繳槍五百餘支。
1934年
26 日 紅十七師於分宜以東的肖公廟搶渡袁水,進入湘鄂贛地區。
下旬 湘贛軍區決定將由中央蘇區調來的江西軍區獨立第三團和公略警衛營以及茶陵、永新獨立營合編為紅十八師第五十三團。
2 月3 日 紅十七師在奉新黃沙擊潰國民黨軍第十八師第五十二旅和第六十師第一八四旅,殲其第一八四旅一個營。
4 日 紅十七師與湘鄂贛紅十六師於黃沙勝利會合。
5 日 國民黨軍第十五師襲占永新龍源口。
6 日 國民黨軍第十五師占領七溪嶺。
10 日 紅十六、紅十七兩師由武寧以西之石口渡北渡修水,擊潰國民黨軍第二十六師一個營。
17 日 紅十六師於德安大、小拗地區鉗制尾追之敵,紅十七師襲擊德安馬迥嶺車站。
18 日 國民黨軍第十五師侵占永新城。
22 日 紅十七師擺脫國民黨軍八個旅的圍攻,由永修柘林南渡修水。
3 月3 日 紅十七師在修水漫江遭國民黨軍第五十師四個營襲擊,部隊英勇反擊,殲敵一個營。
5 日 紅十七師到達幽居根據地,找到中共湘鄂贛省委,並再次會合紅十六師。
7 日 紅十八師在永新城南的自在亭伏擊國民黨軍第四十三旅。
8 日 紅十七、紅十六師衝破國民黨軍五個師的“合擊”,經幽居根據地北側的塔台向修水、武寧、崇陽和通山四縣之交的根據地轉移。
10 日 紅十七、紅十六師進至修水、武寧、崇陽、通山之交的根據地。
15 日 紅十七、紅十六師在修水沙灣與國民黨軍第十九師四個團遭遇,戰鬥失利,紅十七師第五十團團長李崇、第四十九團政治委員胡楚父和政治處主任曾傑等犧牲。
18 日 紅十六師於沏陽縣的瀏陽坳將第五十團暫時編入第四十九、第五十一團。紅十六師回幽居根據地活動。紅十七師繼續南下,向湘贛根據地轉移。
△ 紅十八師在永新以北的高車嶺擊退國民黨軍第四十四旅的進攻。
22 日 紅十七師由萍鄉蘆溪、宣風間的珠亭山強渡袁水,勝利返回湘贛根據地。
25 日 紅十七師與紅十八師在安福洋溪會合。
月底 中共湘贛省委召開擴大會議,研究湘贛當前形勢和紅六軍團的行動方針及任務。
4 月5 日 紅六軍團在永新縣城以西的沙市地區全殲國民黨軍第十五師第四十三旅,斃敵六百餘人,俘旅長侯鵬飛以下官兵千餘人,繳獲長短槍二千餘支、重機槍二十四挺。
15 日 紅六軍團於安福以西的田裡與國民黨軍第六十二師第一八六旅激戰,斃傷敵三百餘人,繳槍二百餘支。
5 月中旬 紅十七師恢復第五十團建制,仍轄三個團。
下旬 湘贛省級機關轉移到永新東南的牛田。
6 月3 日 紅六軍團在永新以東金華山地區抗擊國民黨軍第十六師和第一八六旅等四個旅的進攻,斃傷敵副旅長李國強、團長唐肅以下三百餘人。
下旬 紅十八師控制金華山陣地。紅十七師進到松山地區防禦。
7 月1~3 日 紅十七師在松山地區英勇抗擊國民黨軍第五十三師進攻,殲敵四百餘人。3 日下午,紅十七師撤離松山地區,轉移到永新石灰橋地區。
4 日 紅六軍團撤離金華山陣地,轉移到永新東南的牛田和津洞地區。
18 日 紅六軍團圍攻遂川五斗江未果。
23 日 紅六軍團一部圍攻遂川衙前未果。
△ 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退出湘贛根據地,向湖南中部挺進,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並與紅三軍(紅二軍團)聯絡。同時,指定由任弼時、肖克、王震組成軍政委員會,任弼時為主席,領導紅六軍團的行動。
下旬 紅十八師第五十四團在永新牛田組成。
8 月5 日 紅軍第四十九團攻占遂川衙前國民黨軍據點。
7 日 紅六軍團全部九千七百五十八人,在獨立第四團的引導下,於下午3 時由遂川橫石出發,開始突圍西征,八日襲占遂川以西的藻林。
11 日 紅六軍團連續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進至湖南桂東寨前圩。
12 日 紅六軍團在寨前圩召開連以上幹部大會,慶祝突圍勝利,並作進一步的戰鬥動員。會上,正式宣布成立紅六軍團領導機關和主要領導幹部任命。肖克為軍團長兼紅十七師師長,王震為軍團政治委員兼紅十七師政治委員,李達為軍團參謀長兼紅十七師參謀長,張子意為軍團政治部主任兼紅十七師政治部主任,龍云為紅十八師師長,甘泗淇為政治委員,譚家述為參謀長,方禮明為政治部主任。
20 日 紅六軍團占領新田縣城。
23 日 紅六軍團繼續西進,到達零陵以北的蔡家埠地區,企圖搶渡湘江未果。
25 日 進入陽明山區。
26 日 紅六軍團在國民黨重兵合圍之下,東出白果市,然後急轉南下,跳出敵人合圍圈。31 日乘虛在道具以南的薛家廠渡過瀟水。
9 月2 日 紅六軍團於蔣家嶺擊潰國民黨桂軍第十九師一部之堵截,進入廣西灌陽境內。3 日於灌陽文村擊潰國民黨湘軍第十六師一部和桂軍第十九師兩個團。4 日於興安界首以北的鳳凰嘴地區渡過湘江,向西延地區前進。5 日先頭團進占西延縣城。
8 日 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依託西延山地展開游擊活動,求得在城步、武岡、綏寧地區暫時立足,吸引敵人,然後再沿湘黔邊境轉移到鳳凰、乾城、永綏地區建立根據地。
14 日 紅六軍團於綏寧西南的小水遭國民黨湘軍第五十五旅突襲。
17 日 紅六軍團襲占通道縣城。
18 日 紅六軍團在新廠地區給國民黨湘軍補充第二總隊以殲滅性打擊,斃傷俘敵六百餘人,繳槍四百餘支。
22 日 紅六軍團由平察進入貴州黎平地區。24 日在苗、侗族人民協助下,由里格北渡清水江。25 日進至清江縣的凱寨、孟優,遇國民黨湘軍堵截,折返大廣。
26 日 紅六軍團在清江大廣地區與國民黨湘軍補充第一總隊和桂軍第二十四師遭遇,發生激戰,第五十四團團長趙雄犧牲。戰後,將第五十四團拆散,分別編人第四十九、第五十一、第五十二團和第五十三團。
10 月1 日 紅六軍團於施秉、黃平間擊破國民黨黔軍的防堵,強渡大沙河。2 日襲占舊州。
4 日 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沿施秉以北地區向江口方向前進。
7 日 紅六軍團在石阡甘溪與國民黨桂軍第十九師遭遇,作戰不利,傷亡近五百人。
15 日 紅六軍團一部在沿河水田壩(鉛廠壩)與紅三軍會合。
16 日 紅六軍團主力由石阡朱家壩折轉南下,後衛第五十二團陷入國民黨湘軍重圍,奮戰數晝夜,最後遭受失敗。
17 日 紅六軍團主力再到甘溪。黃昏,擊退國民黨湘軍的截堵,通過石阡、鎮遠大道,突出敵人重圍。
20 日 紅六軍團主力在石阡公鵝坳擊退國民黨湘軍第一一○團、黔軍第四團的截堵,勝利通過石阡、江口大道。
23 日 紅十七師第五十團與紅三軍會合於梵淨山下的木根坡。
24 日 紅六軍團主力與紅三軍在印江木黃勝利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