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顧誦芬自傳》記錄了航空工業院士們的成長足跡,不懈追求科學真理、自強不息、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淡泊名利、愛黨報國的民族精神,以及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時任中航工業總經理林左鳴為叢書作序,2010年以後陸續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顧誦芬自傳
-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16
- 品牌:航空工業出版社
- 作者:顧誦芬 師元光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503317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離別合眾圖書館
進入航空工業局
參加政治運動
在第一技術科工作
在機關的業務學習
第二章開始自行研製設計
一定要自行設計
籌備工作
組建飛機設計室
自行設計殲教1飛機
風洞試驗
學習是最重要的
我不適合管人
殲教1樣機審查
請蘇聯專家審查方案
殲教1試飛
參加“響尾蛇”飛彈的分析
殲教1後的設計任務
初教1(初教6)
第三章“大躍進”的“東風”
“東風”104
“東風”106
“東風”107
鄺厚全
在批判中向前走
最後落實還是靠吹風
關於抬機翼的問題
一個短暫的低潮
兩個設計室合併
蘇聯設計專家首次來華
AT—1風洞
第四章六院一所時期
一所成立
摸透米格—21
國防科委第十六專業組
一所成立以後
與江澤菲結婚
被授少校軍銜
第五章研製殲8飛機
改進米格—21
要搞一個什麼樣的殲8
陳大筏
機頭進氣還是兩側進氣
選用雷達
進了學習班
殲8飛機的方向穩定性問題
縱向穩定性問題
水平尾翼效率
關於振動的問題
出現振動
殲8越飛越快
一個好的試飛員是新機成功的關鍵
在閻良試飛
三次乘殲教6上天
關於殲8飛機的重量問題
關於殲8飛機試飛中的空中停車問題
問題不是一下子解決的
殲8定型
殲8交到空軍十一航校
關於殲8飛機減速板振動
一次事故
未能參加天安門閱兵
關於殲8全天候飛機
地面燒掉一架殲8全天候飛機
殲8飛機交部隊使用
第六章殲9飛機研製
從1964年講起
確定方案不容易
飛機設計的“革命化”
回瀋陽以後
第七章殲13飛機研製
要一個殲6後繼機
選用發動機
斯貝發動機
考察斯貝
斯貝放在了430廠
確定殲6後繼機方案
改用910發動機
接收米格—23
新殲方案
第八章殲8Ⅱ研製
殲8以後
一次住院經歷
回訪NASA
遇到國小同學蔡為侖
開始殲8Ⅱ設計
關於殲8Ⅱ設計中的技術問題
“82工程”
關於殲8Ⅱ的一次事故
一次事故徵候
第九章離開601所
當了一段時間所長
交接工作
第十章參加“863”的工作
來京後第一項任務
“不能蹬腳踏車上月球”
參加國際會議
看來走飛船的路是對的
第十一章關於主動控制技術
負責主動控制技術(ACT)研究
第一階段的試飛
全數字的也飛起來了
開展國際合作
……
第十二章關於氣動力數值計算
第十三章對俄合作
第十四章地效飛機
第十五章關於蘇—27飛機
第十六章關於大飛機
第十七章我現在能做的
第十八章我所認識的外國同行
序言
憶百年前之清末,從慈禧太后到滿朝文武開始感到科學技術的重要,辦“洋務”,派留學,改教育。但時機瞬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運動,民情激昂,籲求“德、賽”升堂,民主治國,科教興邦。接踵而來的,是18年內戰、8年抗日和3年解放戰爭。恃科學救國的青年學子,負笈留學或寒窗苦讀,多數未遇機會,辜負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國立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設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觀象台4個研究機構,標誌著國家建制科研機構的誕生。20年後,1948年3月26日遴選出81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幾乎都是20世紀初留學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學家。
中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郭沫若任院長。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學海外的科學家、工程師回到祖國,成為大規模發展中國科技事業的第一批領導骨幹。國家按計畫向蘇聯、東歐各國派遣1.8萬名各類科技人員留學,全都按期回國,成為建立科研和現代工業的骨幹力量。高等學校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萬人。到21世紀初,大學有2263所,年招生600多萬人,科技人力總資源量超過5000萬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才達1600萬人,已接近最已開發國家水平。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從一窮二白成長為科技大國。年產鋼鐵從1949年的15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粗鋼6.8億噸、鋼材8.8億噸,幾乎是8個最已開發國家(G8)總年產量的2倍,20世紀50年代鋼鐵超英趕美的夢想終於成真。水泥年產20億噸,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總產量。中國已是糧、棉、肉、蛋、水產、化肥等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保障了13億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製造業、土木、水利、電力、交通、運輸、電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兩彈一星”、高峽平湖、南水北調、高公高鐵、航空航天等偉大工程的成功實施,無可爭議地表明了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全國工作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實現工業化是當務之急。大規模社會性基礎設施建設、大科學工程、國防工程等是工業化社會的命脈,是數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中國科學院張光斗、王大珩、師昌緒、張維、侯祥麟、羅沛霖等學部委員(院士)認為,為了順利完成中華民族這項歷史性任務,必須提高工程科學的地位,加速培養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國科學院原設的技術科學部已不能滿足工程科學發展的時代需要。他們於1992年致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建立“中國工程科學技術院”,選舉那些在工程科學中做出重大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院士,授予終身榮譽,賦予科研和建設任務,指導學科發展,培養人才,對國家重大工程科學問題提出諮詢建議。中央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於1993年決定建立中國工程院,聘請3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遴選66名院士共96名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3日,召開了中國工程院成立大會,選舉朱光亞院士為首任院長。中國工程院成立後,全體院士緊密團結全國工程科技界共同奮鬥,在各條戰線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貢獻。
中國的現代科技事業比歐美落後了200年,雖然在20世紀有了巨大進步,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祖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還需要數代人的持續奮鬥才能完成。況且,世界在進步,科學無止境,社會無終態。欲把中國建設成科技強國,屹立於世界,必須持續培養造就數代以千萬計的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服膺接力,擔當使命,開拓創新,更立新功。
中國工程院決定組織出版《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以記錄他們對祖國和社會的豐功偉績,傳承他們治學為人的高尚品德、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他們是科技戰線的功臣、民族振興的脊樑。我們相信,這套傳記的出版,能為史書增添新章,成為史乘中寶貴的科學財富,俾後人傳承前賢篳路藍縷的創業勇氣、魄力和為國家、人民捨身奮鬥的奉獻精神。這就是中國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