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是2014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周莉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鏡堂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
- 作者:周莉華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1日
-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328 頁
- 開本:16 開
- 屬性:傳記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周莉華編著的《何鏡堂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中的一本,何鏡堂,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38年4月2日生於廣東東莞,1965年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研究生畢業,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總建築師。兼任國家教育建築專家委員會主任,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第九、第十屆政協委員。 他長期從事建築設計、教學和研究工作,創立“兩觀三性”建築論,堅持中國特色創作道路,探索出產、學、研三結合發展模式,主持設計了一大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先後獲國家和省部級優秀設計一、二等獎100多項,在《建築學報》發表學術論文52篇,共培養博士、博士後70名。 他尤擅長文化、博覽建築和校園規劃設計,主持設計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天津博物館新館、映秀震中紀念地、錢學森圖書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和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等一批精品工程。1994年獲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9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以來獲首屆“梁思成建築獎”“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國際設計藝術終身成就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和“廣東省科技突出貢獻獎”等。在中國建築學會建國60周年建築創作大獎評選中,以13項作品獲獎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獲獎最多的建築師。
周莉華編著的《何鏡堂傳》全面解析何鏡堂院士的成長曆程、求學生涯、建築理念,力圖向讀者展現一個全面的、立體的、鮮活的建築大師設計思想和哲學觀的形成背景,深入了解一代大師的設計人生。使讀者尤其是有志於從事建築設計的青年讀者從中得到一些激勵、一些感悟和一些靈感,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
圖書目錄
引子
青蔥歲月
大學時代
名師高徒
一代建築宗師夏昌世
求知若渴
“文革”年月
回鄉路迢
初戰告捷
漸露鋒芒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五邑大學教學主樓
廣西桂林博物館
大都會廣場和中國市長大廈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
鴉片戰爭海戰館
情系桑梓
東莞市西城樓文化中心
東莞市民廣場
東莞莞城可園歷史片區城市改造
“校園建築設計掌門人”
以現代教育理念指導校園設計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江南大學
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規劃
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區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新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
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
南京審計學院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中國資本市場學院
令心靈震撼的建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
理念·表達
甲方·乙方
建築的力量
全人類共通的意義密碼
專家如是說
世界反法西斯中國戰區勝利紀念館
南京也是“勝利之都”
紀念廣場·市民公園·勝利之路
扛鼎之作——東方之冠
世界的盛會中國的機遇
百年世博夢
中國的“第一件展品”
問鼎——“中國器”
橫空出世——“東方之冠”
合·和
“這件紅衣服不好穿”
“一看,中國的”
“我們要用現代建築語言來交流”
生長·展望
迴響
何鏡堂的2008
建築記憶
記憶·希望——汶川地震紀念園
大地的記憶——映秀·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地
文摘
求知看渴
能讀夏教授的研究生令何鏡堂異常興奮,得知訊息後,他正好看見樓道里戴著黑框眼鏡、拄著司第克的夏教授施施然行來,何鏡堂忙跑到導師跟前,自我介紹:“我叫何鏡堂,剛被推薦上您的研究生。”夏教授抬頭看看他,臉上一派雲淡風輕,“是嗎?我還不知道呢。”
何鏡堂很有些沮喪,他懷疑這樣一位“真名士自風流”的大教授是不是很難相處。關於夏教授的傳聞很多,比方說,連同事通知他開會都難人其門,他的飄然逸氣給人一種難以親近之感。
很快何鏡堂就打消了心中的疑慮。近距離接觸之後,何鏡堂了解到夏昌世教授的真實個性,在耿介孤高的外表下面,其實有一顆坦蕩的心,覺得你好,三教九流都以誠相待。
幾十年後,何鏡堂這樣描述他的導師:“工作時可與各行各業合作,交朋友不分貴賤。他與醫生是好朋友,與木工師傅喝茶。工作時極為認真,治學嚴謹,輔導學生時,對學生的論文修改,從錯別字到標點符號都反覆推敲,直到滿意為止。夏有很高的古文學修養,博學多才,待人處事極具靈活性。工作中十分投入。不少施工圖親自繪製,如設計廣州華僑醫院時,已逾80高齡,其光著膀子畫圖的情形使許多校友記憶深刻。”
夏教授的傳道授業有他不同流俗的地方,他“強調建築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從書本上學,大量閱讀;向生活學習,了解各行各業;向社會學習,重視實踐。經常在茶樓中教學生體驗生活,學習生活。要求學生下廚房、去理髮館,看菜市場怎么布置,怎么用。上海出現了兩層高的菜市場,馬上要研究生去參觀,看有何優點。教育學生要有適應能力:一是對環境、氣候條件的適應,二是對業主、經濟條件的適應。建築師不能光自己想方案,甲方沒錢怎么辦。只要甲方要求合理,應該什麼都可以做。建築設計要符合環境要求,符合社會要求,符合甲方要求。”他說,建築師就像理髮師、廚師,客人要什麼髮式、什麼菜,應該都能適應,都能做出來。
夏昌世重視建築教育中的設計實踐能力培養,強調設計動手能力。他自己繪製的施工圖,圖面布局勻稱,線條流暢,字型端正,交待詳盡,堪稱絕好的教學樣圖。
夏昌世的建築理念和教育方式對學生影響很大,形成了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系20世紀60年代的教學特點:強調文化基本功,強調技術理性與實踐結合。由此培養的學生適應性強,動手能力強,工作作風樸實。
夏教授熱愛生活、講究生活情趣,他說:“建築師要熱愛生活,因為建築是給人住的,只有熱愛生活的建築師才能建造出讓人樂於居住的房子。”
夏教授愛喝早茶,他上課的方式經常是叫弟子一起“飲茶”。散淡的一句半句,說者仿佛無心,聽者卻是有意。夏教授就在這最能體現嶺南人精緻市井生活的茶樓里,和何鏡堂進行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藝術交流。何鏡堂執教之後,也很樂於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全面的師生關係,不光是教與學,還有品格和氣質的潛移默化。
一年之後,上級通知,研究生要重新考試。何鏡堂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建築學系第一位研究生。
有一年左右時間,何鏡堂每天去導師位於市區中山二路的家——一幢兩層小別墅,在那裡畫圖。他很勤快,做事認真。夏教授是個隨意的人,叼著菸斗,穿著睡衣,乾自己的事情,偶爾過來看一眼,指導一下,雖不多言,可是何鏡堂能感覺到導師對自己的工作是滿意的。
為了充分利用在路上消耗的時間,何鏡堂把信紙裁成了一厘米左右寬度的小紙條,上面寫滿英文單詞,外語一直是他比較薄弱的功課,排隊等車的時候他會拿出來記記。站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只要還有一點間隙,他也會頻頻看他的單詞。
為了節省時問,後來他索性在中山四路華工駐廣州辦事處借下一間小房,這樣學習時間就更充裕了。
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最艱苦的時刻,周圍一片悲觀氣氛,何鏡堂卻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他說:“當時學習到了忘我的狀態。旁人看起來,怕是有點傻傻的。”
四年問,何鏡堂隨導師調研了粵中四大名園、潮汕庭園、皇家園林和江南園林等。他天生具有很強的尺度感,沿一個園子走一圈,就可以將總體大致勾畫出來,再加上磨鍊出來的素描功底,他的草圖畫得快而且好。
何鏡堂的勤奮、質樸和聰穎得到了夏教授的首肯,師生問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了更為密切的近乎師徒傳承似的關係。到東莞可園調研時,夏教授聽聞何鏡堂父親打理一家小旅館,執意前往。這家旅館為新中國成立之初何鏡堂父母與他人合夥經營,後來公私合營後,何父母成為職工。旅館小而簡陋,可夏教授卻很安然住下了。
到外地出差,何鏡堂有時在導師房裡加個小床,既節省了費用,又可以多些機會聆聽教誨。
一個導師,帶一個研究生,以如今的招生規模看稱得上是“奢侈”了。
四年研究生生活,何鏡堂如魚得水。在夏昌世教授指導下,何鏡堂參加了南海大會堂的設計,完成了廣西醫學院附屬醫院門診部的設計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實踐鍛鍊效果。P16-18
序言
20世紀是中華民族千載難逢的偉大時代。千百萬先烈前賢用鮮血和生命爭得了百年巨變、民族復興,推翻了帝制,擊敗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國,獨立於世界,贏得了尊嚴,不再受辱。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科教興國,生產力大發展,告別了饑寒,實現了小康。工業化雷鳴電掣,現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憶百年前之清末,從慈禧太后到滿朝文武開始感到科學技術的重要,辦“洋務”,派留學,改教育。但時機瞬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運動,民情激昂,籲求“德、賽”升堂,民主治國,科教興邦。接踵而來的,是18年內戰、8年抗日和3年解放戰爭。恃科學救國的青年學子,負笈留學或寒窗苦讀,多數未遇機會,辜負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國立綜合性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設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觀象台4個研究機構,標誌著國家建制科研機構的誕生。20年後,1948年3月26日遴選出81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幾乎都是20世紀初留學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學家。
中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郭沫若任院長。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學海外的科學家、工程師回到祖國,成為大規模發展中國科技事業的第一批領導骨幹。國家按計畫向蘇聯、東歐各國派遣1.8萬名各類科技人員留學,全都按期回國,成為建立科研和現代工業的骨幹力量。高等學校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萬人。到21世紀初,高等學校有2263所,年招生600多萬人,科技人力總資源量超過5000萬人,具有高等學校本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才達1600萬人,已接近最已開發國家水平。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從一窮二白成長為科技大國。年產鋼鐵從1949年的15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粗鋼6.8億噸、鋼材8.8億噸,幾乎是8個最已開發國家(G8)總年產量的2倍,20世紀50年代鋼鐵超英趕美的夢想終於成真。水泥年產20億噸,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總產量。中國已是糧、棉、肉、蛋、水產、化肥等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保障了13億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製造業、土木、水利、電力、交通、運輸、電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兩彈一星”、高峽平湖、南水北調、高公高鐵、航空航天等偉大工程的成功實施,無可爭議地表明了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全國工作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實現工業化是當務之急。大規模社會性基礎設施建設、大科學工程、國防工程等是工業化社會的命脈,是數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中國科學院張光斗、王大珩、師昌緒、張維、侯祥麟、羅沛霖等學部委員(院士)認為,為了順利完成中華民族這項歷史性任務,必須提高工程科學的地位,加速培養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國科學院原設的技術科學部已不能滿足工程科學發展的時代需要。他們於1992年致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建立“中國工程科學技術院”,選舉那些在工程科學中做出重大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院士,授予終身榮譽,賦予科研和建設任務,指導學科發展,培養人才,對國家重大工程科學問題提出諮詢建議。中央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於1993年決定建立中國工程院,聘請3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遴選66名院士共96名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3日,召開了中國工程院成立大會,選舉朱光亞院士為首任院長。中國工程院成立後,全體院士緊密團結全國工程科技界共同奮鬥,在各條戰線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貢獻。
中國的現代科技事業比歐美落後了200年,雖然在20世紀有了巨大進步,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祖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還需要數代人的持續奮鬥才能完成。況且,世界在進步,科學無止境,社會無終態。欲把中國建設成科技強國,屹立於世界,必須持續培養造就數代以千萬計的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服膺接力,擔當使命,開拓創新,更立新功。
中國工程院決定組織出版《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以記錄他們對祖國和社會的豐功偉績,傳承他們治學為人的高尚品德、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他們是科技戰線的功臣、民族振興的脊樑。我們相信,這套傳記的出版,能為史書增添新章,成為史乘中寶貴的科學財富,俾後人傳承前賢篳路藍縷的創業勇氣、魄力和為國家、人民捨身奮鬥的奉獻精神。這就是中國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