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是一場大革命》是2009年10月1日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民青。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崛起是一場大革命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6頁
- 開本:16
-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韓民青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905056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崛起是一場大革命》認為,大量事實已經表明,全球工業危機已經來臨,新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工業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持續發展下去,全球不可能普遍實現工業化,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不可能建設發達的工業化,也就說中國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在工業化的框架下實現現代化。因此,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探索新的發展道路,這就是新工業化的發展道路。新工業化是一種不同於並高於工業化的新的物質生產方式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所以,中國的崛起是一場歷史性的艱難的全面的大革命,它包括:從工業主義到新工業主義的新產業革命;從民族主義到全球主義的政治革命;從個體主義到整體主義的社會革命;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的價值革命。
這是本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書籍。除了導論和結語,《中國崛起是一場大革命》共分四篇,內容包括中國崛起:一場歷史的艱難的大革命;中國崛起的產業革命:從工業主義到新工業主義;中國崛起的政治革命:從民族主義到全球主義;中國崛起的社會革命:從個體主義到整體主義;中國崛起的價值革命: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歷史賦予中華民族的使命等
作者簡介
韓民青,1952年4月生於青島,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長期從事宇宙觀、人類觀、現代社會發展理論與戰略研究,先後出版了《物質形態進化初探》、《唯物論的現代探索》、《人類的結局》、《意識論》、《人類論》、《文化論》、《文化的歷程》(三卷本)、《當代哲學人類學》(四卷本)、《當代哲學系統觀》、《存在的進化》、《現實:人的世界》、《從宇宙觀、人類觀到發展觀》、《2060:中國展望》、《2100:全球抉擇》等專著17部,發表論文300多篇。先後獨立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箸獎5項。1682年被評為首批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禰號。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被評為首砒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圖書目錄
導論 中國崛起:一場歷史的艱難的大革命
一、更深入地思考中國崛起的戰略問題
二、為什麼說中國崛起是一場歷史的大革命
三、為什麼說中國崛起是一場艱難的大革命
第一篇 中國崛起的產業革命:從工業主義到新工業主義
一、產業演進與大國崛起
二、全球面臨嚴峻的工業危機
三、新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興起
四、中國不可能建立發達的工業化
五、中國只能建設適度工業化
六、中國必須走向新工業化
七、中國崛起:率先開拓新工業化
第二篇 中國崛起的政治革命:從民族主義到全球主義
一、新工業時代是突破民族主義的全球化文明
二、西方政治本質上是強勢狹隘的民族主義
三、追求大一統是中國政治的歷史特色
四、愛國主義與全球主義
五、中國崛起:率先推進全球一體化
第三篇 中國崛起的社會革命:從個體主義到整體主義
一、東西方傳統社會觀的對立
二、個人與社會:基礎與主導
三、社會的群體性和整體性
四、社會利益結構的演變
五、中國崛起:率先建設整體化和諧社會
第四篇 中國崛起的價值革命: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
一、深入把握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二、工業化的反自然性
三、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
四、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五、中國崛起:率先推進人類價值大轉型
結語 歷史賦予中華民族的使命
一、世界文明的轉移
二、中國崛起:對人類文明的新貢獻
一、更深入地思考中國崛起的戰略問題
二、為什麼說中國崛起是一場歷史的大革命
三、為什麼說中國崛起是一場艱難的大革命
第一篇 中國崛起的產業革命:從工業主義到新工業主義
一、產業演進與大國崛起
二、全球面臨嚴峻的工業危機
三、新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興起
四、中國不可能建立發達的工業化
五、中國只能建設適度工業化
六、中國必須走向新工業化
七、中國崛起:率先開拓新工業化
第二篇 中國崛起的政治革命:從民族主義到全球主義
一、新工業時代是突破民族主義的全球化文明
二、西方政治本質上是強勢狹隘的民族主義
三、追求大一統是中國政治的歷史特色
四、愛國主義與全球主義
五、中國崛起:率先推進全球一體化
第三篇 中國崛起的社會革命:從個體主義到整體主義
一、東西方傳統社會觀的對立
二、個人與社會:基礎與主導
三、社會的群體性和整體性
四、社會利益結構的演變
五、中國崛起:率先建設整體化和諧社會
第四篇 中國崛起的價值革命: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
一、深入把握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二、工業化的反自然性
三、從人類主義到大自然主義
四、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五、中國崛起:率先推進人類價值大轉型
結語 歷史賦予中華民族的使命
一、世界文明的轉移
二、中國崛起:對人類文明的新貢獻
文摘
汽車工業、石油工業等新產業,電力和化工業又凸現出來。在這個階段,製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資金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取代了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英國在19世紀60年代就領先完成了這個發展階段的前期,但是,英國未有再領先完成這個階段的後期發展,而是和美國一起在19世紀末完成了這個工業化演進的新階段。
第三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重化工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如機械電子產業蓬勃發展起來而成為主導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化工業的發展雖然仍起到了支持經濟發展的作用,但出現了諸如“高加工度化”、“技術集約化”、“電子化”等許多新特點新趨勢,機械、化工等傳統生產資料生產部門開始提供以耐用消費品為核心的消費資料。所以,這個時期也被人們稱為“高額消費時期”。同時,以原子能技術、電子套用技術和高分子新材料技術為代表的一批新技術的創新發明為契機,一大批新興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包括耐用消費品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合成材料工業、計算機工業等組成的新的產業群。在這一時期,主導產業是汽車、石化、鋼鐵、電子、耐用消費品工業。此外,第三產業的比重明顯上升,並且逐步超過第一、二產業,出現了所謂“國民經濟第三產業化”的新趨勢。
第四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信息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發生了國民經濟信息化。近二十多年來,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信息產業在一些已開發國家逐步取代汽車業、建築業等傳統產業而成為支柱產業。信息技術還促使傳統工業發生了信息化大轉變,極大地提升了工業勞動生產率,使許多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還使製造業出現了大量剩餘勞動力,紛紛轉向第三產業,進一步加大了國民經濟的“第三產業化”,並且具有明顯的服務性和諮詢性,甚至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的“休閒性”。但是,信息化在空前提高了物質生產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能源、資源的緊缺和匱乏,工業化的局限性開始暴露出來。
第三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重化工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如機械電子產業蓬勃發展起來而成為主導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化工業的發展雖然仍起到了支持經濟發展的作用,但出現了諸如“高加工度化”、“技術集約化”、“電子化”等許多新特點新趨勢,機械、化工等傳統生產資料生產部門開始提供以耐用消費品為核心的消費資料。所以,這個時期也被人們稱為“高額消費時期”。同時,以原子能技術、電子套用技術和高分子新材料技術為代表的一批新技術的創新發明為契機,一大批新興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包括耐用消費品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合成材料工業、計算機工業等組成的新的產業群。在這一時期,主導產業是汽車、石化、鋼鐵、電子、耐用消費品工業。此外,第三產業的比重明顯上升,並且逐步超過第一、二產業,出現了所謂“國民經濟第三產業化”的新趨勢。
第四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信息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發生了國民經濟信息化。近二十多年來,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信息產業在一些已開發國家逐步取代汽車業、建築業等傳統產業而成為支柱產業。信息技術還促使傳統工業發生了信息化大轉變,極大地提升了工業勞動生產率,使許多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還使製造業出現了大量剩餘勞動力,紛紛轉向第三產業,進一步加大了國民經濟的“第三產業化”,並且具有明顯的服務性和諮詢性,甚至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的“休閒性”。但是,信息化在空前提高了物質生產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能源、資源的緊缺和匱乏,工業化的局限性開始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