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岩溶碳匯動態評價

《中國岩溶碳匯動態評價》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何師意、於奭、孫平安、姜光輝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岩溶碳匯動態評價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何師意、於奭、孫平安、姜光輝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70197
成果名稱
中國岩溶碳匯動態評價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何師意、於奭、孫平安、姜光輝
研究起始日期
2010-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2-12-01
主題詞
岩溶地質碳匯

成果摘要

項目以珠江流域為重點,兼顧全國範圍岩溶分布區,開展岩溶作用與碳循環的關係研究,揭示岩溶作用過程中形成碳匯的機制及控制因素;建立全國岩溶碳匯效應的動態監測網路;客觀評估非岩溶地層的碳匯貢獻;示蹤研究岩溶作用吸收大氣CO2進入水圈後的運動軌跡和最終去向,揭示水圈CO2的再循環規律。為我國在國際碳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多發言權提供科學依據,並以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為平台,促進岩溶碳匯研究的國際合作。 項目建立碳匯監測站30處,獲得各監測站基礎數據;以茂蘭岩溶森林和理論岩溶次生植被環境為例,研究了典型岩溶流域碳匯過程、機理、動態和碳匯量,初步計算了我國3大流域碳無機碳碳通量,並分析其碳匯動態;酸雨造成的碳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綜合分析了珠江流域氣候特徵及其與碳酸鹽岩分布的空間關係。,項目以珠江流域為重點,兼顧全國範圍岩溶分布區,開展岩溶作用與碳循環的關係研究,揭示岩溶作用過程中形成碳匯的機制及控制因素;建立全國岩溶碳匯效應的動態監測網路;客觀評估非岩溶地層的碳匯貢獻;示蹤研究岩溶作用吸收大氣CO2進入水圈後的運動軌跡和最終去向,揭示水圈CO2的再循環規律。為我國在國際碳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多發言權提供科學依據,並以國際岩溶研究中心為平台,促進岩溶碳匯研究的國際合作。 項目建立碳匯監測站30處,獲得各監測站基礎數據;以茂蘭岩溶森林和理論岩溶次生植被環境為例,研究了典型岩溶流域碳匯過程、機理、動態和碳匯量,初步計算了我國3大流域碳無機碳碳通量,並分析其碳匯動態;酸雨造成的碳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綜合分析了珠江流域氣候特徵及其與碳酸鹽岩分布的空間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