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中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共收錄中國和法國學者的七篇論文,討論白語、哈尼語、水語、藏語、瑤語和拉珈語等語言中的漢語借詞的層次問題,這些文章對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漢語借詞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 作者:向柏霖(法)/藍慶元
  • ISBN:9787100092401
  • 類別:語言類
  • 頁數:231頁
  • 定價:22.00元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787×1092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本書目錄,精彩書摘,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向柏霖(法)、藍慶元主編
出版: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13年5月
字數:350千字
ISBN:9787100092401
頁數:231頁
關鍵字:民族語言;漢語介詞

內容簡介

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漢語借詞研究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兩千多年來,漢語對周邊語言產生了非常深的影響,漢語借詞進入了辭彙的所有層次。在許多少數民族語言中,不但有現代和中古漢語各種方言的借詞,也有大量上古漢語借詞。上古漢語借詞的存在使歷史比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語言接觸發生得越早,鑑別借詞和同源詞之間的區別也變得越難,以至於某些語言的系屬關係沒有得到學界的公認。只有深入地了解借詞,才能準確分析中國語言之間的歷史關係。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共收錄中國和法國學者的七篇論文,討論白語、哈尼語、水語、藏語、瑤語和拉珈語等語言中的漢語借詞的層次問題,這些文章對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漢語借詞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書目錄

序言
從白語中的漢語辭彙看借詞的無限制性
水語裡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哈尼語中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
瑤一漢關係詞的歷史分層
拉珈語漢借詞層次分析
宋元時期北方漢語的日母字
藏語中的中古和上古漢語借詞

精彩書摘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歷史研究與西方語言的研究本質上有區別。在歐洲,沒有一個民族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也沒有一種權威語言長期地影響到周圍的語言。在中國,漢族一直具有文化上、經濟上、軍事上的優勢,因此,漢語對周圍語言施加了非常深的影響,漢語借詞進入了辭彙的所有層次,包括最原始的基本辭彙。這種接觸情況在漢代之前已經開始了,因此在許多少數民族語言中,特別是侗台語族和苗瑤語族的語言,不但有現代和中古漢語各種方言的借詞,也有大量上古漢語借詞。上古漢語借詞的存在對歷史比較造成了很嚴重的問題,因為語言接觸發生得越早,鑑別借詞和同源詞之間的區別也變得越難,以至於某些語言的系屬關係沒有得到所有語言學家的公認,有人認為侗台語族和苗瑤語族是漢藏語系的分支,而其他人不同意這個觀點,指出它們和漢語之間的關係詞全部都是借詞,沒有同源詞,因此應該當獨立語系看待。從此可以看出借詞研究對整箇中國語言體系的重要性。對借詞層沒有深入的了解,無法精確地分析中國語言之間的歷史關係。
在漢語方言的研究中,學者們早已提到了借詞層次的問題,最有代表性的是羅傑瑞(1979)①,他指出在一些漢語方言中,一個字往往有兩個以上的讀法,這些文讀和白讀的對立呈現方言混合的結果。在廈門方言,他認為可以分辨三大層次,最古老的直接繼承了漢武帝時遷徙到南部的漢族人的語言,因此保留一些比《切韻》系統還原始的語音特徵,另外兩個層次分別代表在南北朝和唐朝晚期的權威方言,是後期層次。
少數民族語言中的借詞研究近年來也得到相當的重視。已經公開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論文。如:藍慶元《壯語中的漢語借詞的歷史層次》(上海師範大學1999年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出版改名為《壯漢同源詞借詞研究》),趙敏蘭《瑤語勉方言裡的漢語借詞研究》(南開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等。
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漢語借詞一般也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本論文集中研究借詞層次時所運用的基本方法是沙加爾和李妍周在他們對白語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來的。他們的“一致性原則”(Principle of coherence)包括兩條規則:
第一,在漢語借詞中,一個音節的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對應規律都處於同一個層次。因此,如果在借入語言中,漢語的一個音節對應兩個以上的不同形式,可以斷定這些形式是在不同的時代或從不同的漢語方言借來的。如果在借人語言中存在著大量屬於同一個層次的借詞,就可以把韻母、聲母和聲調的對應關係系聯起來,斷定每個層次與《切韻》系統之間的完整的對應系統。
第二,當漢語的多音節詞被借進來的時候,詞中的所有音節都屬於同一個層次。用這條原則可以把更多的音節劃人同一個層次,有了更多的音節,可以輕而易舉地建立該層次與漢語的完整對應關係。然而,這條原則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古老層次一般很少有多音節詞,因此這個原則主要用於近代和現代層次。其次,不能排除借人語言把不同時代的漢語借詞湊在一起組成一個複合詞的可能性:如果多音節詞的結構太容易分析的話(特別是帶有數詞的多音節詞),就不能運用第二條原則。

作者簡介

向柏霖,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重點研究嘉絨語和卡玲語,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語言描寫、歷史語言學以及類型學:在Lingua、Diachronica、LinguisticTypology等雜誌發表過十多篇文章並出版過三本學術專著,其中之一《嘉絨語研究》是首部嘉絨茶堡話參考語法。
藍慶元,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語文》副主編,中央民族大學《漢藏語學報》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侗台語。發表論文《壯語中古漢語借詞及漢越語與平話的關係》、《拉珈語漢借詞層次分析》和《也談“乾欄”的語源》等十餘篇,專著《壯漢同源詞借詞研究》和《拉珈語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