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環境
學校用地及校園內部環境
1.12個班以上規模學校,在選址時應考慮到能布置出長軸為南北向運動場位置及所需尺寸。
2.用地周邊宜規整,便於充分利用。
3.應有較好的地質條件(較高耐壓強度,適於植物生長土壤等)。避開各種不安全區域。
4.不應有架空的高壓輸電線經過。
校園外部環境
1.安全環境。
2.適宜的教育環境。
3.良好衛生環境(污染源上風向)。
4.合理的學校服務半徑:中學服務半徑不宜大於1000m;國小服務半徑不宜大於500m。走讀小學生不應跨過城鎮幹道、公路及鐵路。有學生宿舍的學校,不受此限制。
5.安靜周邊環境減少噪聲污染:學校主要教學用房的外牆面與鐵路的距離不應小於300m;與機動車流量超過每小時270輛的道路同側路邊的距離不應小於80m,當小於80m時,必須採取有效的隔聲措施。
總平面設計要點
基本要求
1.教學、圖書、實驗樓應布置在校園中安靜的部位,並有良好的朝向。
2.辦公部分應安排在對外聯繫便捷、對內管理方便的位置。
3.生活服務用房,為保障其對外聯繫方便及不干擾校內的正常活動,應設有獨立出入口,能自成一區,與教學用房有距離。
4.體育活動用房應接近室外體育活動場地,形成體育活動區。
5.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務用房、運動場地、自然科學園地及生活區應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繫方便、互不干擾。
7.音樂教室、
琴房、舞蹈教室應設在不干擾其它教學用房的位置。
8.在建築用地範圍內,建築組合儘量緊湊集中,以節省建築占地面積,為保證體育活動場地創造條件。
9.
道路系統簡明直接即滿足正常情況人流順暢,也保證緊急情況人員疏散安全。結合建築布局做好景觀規劃
既要滿足功能要求,又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應充分利用和保留學校用的原有的自然條件,預留發展用地。
教學用房的建築朝向與間距校園內各棟建築之間,校內建築與校外相鄰建築之間,其距離應滿足消防及衛生間距等有關規定。從全國日照條件來看良好的朝向為南北向。
教學用房的教學用房的間距主要有以下六種:
日照間距,即按照中國小建築標準設計日照間距;
防火間距,耐火等級分為一、二、三、四級,一級最高,四級最低;防噪間距,兩排教室場邊相對時,其間距不應小於25m,教室場邊與運動場地的間距不應小於25m。教學樓、
圖書館、
實驗樓、
辦公樓等建築長邊平行布置時,其建築仿噪間距不小於25m。辦公樓、圖書樓、實驗樓、專用教室(不包括音樂教室)等建築之間長邊布置時,
噪音間距不小於15m。如教室頂棚以吸聲材料裝置時,教學樓與教學樓、圖書樓、實驗樓、辦公樓之間防噪聲間距不小於18m;通風間距;考慮地震災害的建築間距;架空電線纜與學校教學用房的距離,學校範圍內不得穿越架空高壓輸電線,如無法避免,應規劃為綠化帶,不得規劃為教學和學區。
以上六類因素中,高值則為日照間距及防噪間距。故在確定建築間距時選此兩者中的高值,南方以防噪間距為主,北方以日照間距為主。
學校出入口設計
1.學校出入口應面向其所服務的住宅區或大量來校的部位。
2.學校入口應設於靠近交通方便,上下學安全,車流量較小的街道內。如必須將主入口設於幹道,應避免與大量車流出入的單位為鄰。
3.利於安排教學用房,體育活動場地。利於學校功能分區及道路組織。
4.入校後直達教學樓,不應有橫垮體育場及綠化區的可能性;學生進校後也能不經過教學區到達體育活動場地。
5.出入口是大留學生集散場所,且時間集中。應有足夠寬的校門。
6.校門外應設定視野開闊的,較為寬敞的緩衝空間。
教室設計
各類用房組合原則
1.滿足教學活動的基本功能要求。
2.有利於內部交通流線的組織。
3.避免不利因素的相互干擾,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4.合理利用地形、地勢。
5.有利於創造適合中國小特點的建築形象。
用房構成
教學用房——包括普通教室、專用教室(實驗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公用教室(合班教室、視聽教室、微機室等)、圖書閱覽室、科技活動室及體育活動室(風雨操場)等。
辦公用房——分教學辦公和行政辦公兩部分。
教學辦公——教師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課間休息等。
行政辦公——包括黨務、行政、教務、總務等辦公室、會議室。
輔助用房:——包括交通系統、廁所、取水點、貯藏室等。
生活服務用房:——包括傳達、收發、教職工宿舍、食堂、浴室、燒水間等。
普通教室設計
1.應有足夠的面積,合理的尺寸,能滿足學生近期與 遠期學習要求。
2.良好的朝向,充足而均勻的光線,要避免直射陽光的照射,還應設定滿足照度要求、用眼衛生的照明工具。
3.教室座位布置便於學生書寫和聽講,教室講課輔導、通行及安全疏散。
4.良好的聲學環境。
5.良好的採暖、換氣、隔熱和通風條件。
6.所需設施,考慮青少年特點。
7.利於教學改革引進電教設施的需要。
專用教室設計
1.實驗室使用面積國小87㎡,中學96 ㎡。實驗室建議進深尺寸為7800~8400m。
2.實驗桌採用雙人實驗桌者為多,其寬度為600mm,長度為1200mm。實驗桌前沿多設90~100mm高擋版。中間或一側設定水盆。
3.設有教室實驗台、講台及黑板、桌面通風系統、排氣扇、防火器材。且實驗室黑板到第一排實驗桌前緣的距離不小於2500mm,實驗桌排距不小於1200mm。
語言教室設計
1.雙人桌一般規格為550 ×1500mm。
2.控制檯布置形式。
3.採光與照明。
4.隔聲吸聲處理。
5.輔助用房錄音室、準備室、換鞋處。
辦公輔助用房設計
中國小辦公用房分為教學辦公與行政辦公兩個部分。教學辦公是指教師備課、批改作業、小組會議、課間休息等,要求與教師聯繫方便,環境安靜。行政辦公要求對內對外聯繫方便。辦公用房相對獨立,辦公用房與教學樓之間用走廊相連。這種方式可以將層高適當降低,必要時也可以在連廊上設少量踏步。辦公用房如設在教學樓內可集中布置在一段,也可混合布置。這種做法一般吧行政辦公設在樓下,教學辦公設在上層。為保證單面採光的辦公室有足夠照度,進深不宜超過5.1m,雙面採光可適當加大。另外,教師課間休息室最好設在教學樓的中間或兩端。
交通空間設計
走廊
走廊寬度:內廊淨寬不小於2100mm,外廊淨寬不小於1800mm。行政辦公不小於1500mm,較長中廊可為3000mm,暖廊可為2400mm。
走廊長度:不宜過長,不宜設踏步。坡道坡度不陡於1:10。
門廳
人流路線簡潔、通暢;活動路線儘量減少交叉;良好天然採光有較大雨篷;交通交叉點設與人流量相適應的過廳。
樓梯
基本的尺寸和標準的疏散距離;不宜採用有樓梯井的三跑樓梯;超過五層設封閉樓梯間;中部以承重牆的樓梯間不宜採用。樓梯間應有直接天然採光,樓梯不得採用螺形或扇步踏步;每段樓梯的踏步,不得多於18級,並不應少於3級。梯段與梯間,不應設定遮擋視線的隔牆。樓梯坡度,不應大於30°;樓梯梯段的淨寬度大於3000mm時宜設中間扶手。樓梯井的寬度,不應大於200mm。當超過200mm時,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室內樓梯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小於900mm。室外樓梯及水平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小於1100mm;樓梯不應採用易於攀登的花格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