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自1940年
英國海軍以艦載機空襲
義大利塔蘭托港得手後,來自空中的攻擊成了各國水面艦艇的最大威脅,驗證了法國飛行先驅阿代爾的預言:“誰掌握天空,誰就擁有世界。”
1948年,在
美國海軍“威奇塔”號重型巡洋艦上,“小獵犬”飛彈開始試裝,其彈體垂直貯存於甲板下方,採用雙聯裝迴旋發射,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艦空飛彈系統。以此為開端,從20世紀50~60年代美國三T系統(“黃銅騎士”、“小獵犬”、“韃靼人”),蘇聯“海浪”、“風暴”、“奧薩”,到英國“海蛇”和法國“瑪舒卡”,艦空飛彈陸續研製裝備,逐漸取代傳統高炮成為海軍艦艇對抗空中威脅的有效防禦利器。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尚處於近岸防禦的海上游擊戰時代,建設剛剛起步,目標確定近海,艦艇以輕型為主,突出打造“空、潛、快”,至於投入高、周期長的水面艦艇,自然排在發展末位。對國外那種只有大中型艦艇才能承載的第一代艦空飛彈,中國從技術到平台,從裝備到人才,各個方面都不具備研製條件。
艦空飛彈是從軍艦上發射,攻擊空中飛行目標的武器系統。它主要由飛彈、測量與制導設備、飛彈發射裝置和艦面支援設備組成。艦空飛彈與高炮等傳統的防空武器相比,具有作戰空域大、殺傷威力強、單發殺傷機率高等優點,因而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各種反艦飛彈的陸續裝備,低空突防、電子干擾等新的戰術手段層出不窮,國外第二代艦空飛彈開始發展相應的低空反導能力。這時的中國海軍雖已初步具備近海活動能力,但水面艦艇的對空武器還是高射炮,艦空飛彈還是一片空白。而中國海軍所承擔的作戰任務卻開始擴展,保衛海洋國土的戰爭開始出現,艦艇防空要求大大增加。儘管中國海軍在1974年
西沙海戰中以劣勝優,但從防空角度看來,這次勝利多少帶有一定的僥倖色彩:僅憑當時的中國空中力量,基本無力為海軍提供西沙海域的制空權保障;如果當時南越出動空軍發起攻擊的話,中國艦艇將面臨嚴重的攻頂威脅!因此,中國海軍的天空安全開始成為無法迴避的嚴重問題,艦空飛彈的研發提上議事日程。
研製啟動
1965年8月,中央軍委提出了研製中低空地空飛彈的要求,中國第七機械工業部(即航天工業部)二院以25所為主開展了中低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方案論證工作。同年9月,在王衛、鐘山的主持下,制定了中低空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初步方案,並定名為“紅旗-41"。
1966年1月,為體現60年代的先進水平,中央軍委決定將中低空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研製列入國家計畫,並將“紅旗-41”改名為“紅旗-61"飛彈。同年3月,地空飛彈研究院25所提出了武器系統的方案論證報告,隨即展開了預研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由於海軍防空力量較為薄弱,艦艇迫切需要裝備性能全面的對空飛彈。基於這一情況,1967年中央軍委決定將“紅旗-61”地空飛彈改為艦空飛彈,並轉由上海機電二局負責研製。1970年5月,海軍、第六機械工業部7院、上海機電二局等單位共同確定了裝艦方案,協調了飛彈裝艦與艦上設備的接口關係,隨即開展了“紅旗-61”艦空飛彈的研製工作。因為飛彈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系統,需要各門類的技術人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為此,中央軍委指示12個研究所、11個工廠、兩個試驗基地和有關配套協同單位共同承擔這一系統的研製工作。
艦空飛彈長期裝置在艦艇上,作戰使用環境較為複雜和惡劣。考慮到溫度、濕度變化以及鹽霧對元器件的腐蝕,必須採取防腐蝕措施,艦體搖晃、振動、噪聲對飛彈發射的影響很大,所以要增強穩定性,還要考慮飛彈發射對艦上設備、人員的影響。此外,還要與艦上其它系統兼容,互不干擾;因此,艦空飛彈系統的研製和試驗比地空飛彈更複雜,要求也更高。
試驗改進
“紅旗-61”地空飛彈武器系統本來就很複雜,改作艦空飛彈後,技術難度更大,加上當時適逢“文化大革命”,使研製和試驗工作陷入僵局。1970年9月,修改後的遙測彈進行飛行試驗。1973年,上海機電二局根據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對飛彈彈體結構、固體火箭發動機等進行改進設計,同時在自動駕駛儀中採用了電晶體電路等新技術。
1975年3~4月間,4枚艦空飛彈在飛彈試驗基地進行遙測彈的飛行試驗,全部獲得成功。1976年,又成功進行了武器系統對接和導引頭與雷達對接試驗以及導引頭捕捉靶機試驗,證明了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1976年12月,“紅旗-61”飛彈真正裝上了軍艦,在飛彈護衛艦上進行飛彈發射、武器系統跟蹤傘靶和遙測彈射擊傘靶等3項試驗,進一步檢驗艦上制導設備以及制導系統的導引精度,測定飛彈在發射架上的運動參數和飛彈的初始散布,考驗發射架的工作可靠性,測定飛彈發射時艦面的噪聲和振動情況。這次試驗歷時45天,護衛艦出海14次,
轟-5型飛機出動13架次,發射了兩枚模型彈和兩枚遙測彈,結果是兩枚模型彈試驗獲得成功,兩枚遙測彈均未擊中傘靶。這次試驗是艦空飛彈首次在艦上進行,雖未完全成功,但卻為後來的海上打靶試驗奠定了基礎。
1978年,艦空飛彈在遼西飛彈試驗場進行了半實物模擬打靶試驗,這次試驗採用
數學模型和真實設備相結合的方法組成飛彈系統,用目標模擬器代替真實靶標,對9條彈道、80多種情況進行了400多次有效的精度測定,取得了大量的試驗數據,證實制導系統性能優良。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在飛彈試驗基地進行了遙測彈射擊381型傘靶試驗,檢驗武器系統的協調性、可靠性、導引頭的制導精度。試驗結果是第一枚未成功,第二枚準確命中目標,制導雷達和其他設備工作正常,達到了預期目的。
為加強飛彈研製工作的責任制,1978年8月開始設立總設計師制,昊中英、梁晉才先後擔任總設計師,毛宗維、謝根清、謝憲章先後擔任副總設計師。
1980年底,飛彈護衛艦攜帶“紅旗-61”戰鬥彈到海上進行實彈試驗。然而,由於飛彈引信未動作,試驗失敗。1981年春,“紅旗-61"飛彈在飛彈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又兩次出現引信早炸的嚴重問題。這樣引信成了“紅旗-61"號飛彈能否定型的關鍵問題。1981年2月,上海機電二局經多方試驗,終於研製成功了新型引信,解決了引信提早動作的致命缺點。
為進一步提高和保證“紅旗-61”艦空飛彈武器系統的質量,由上海機電二局更名的上海航天局從1983年3月開始,組織進行了排除故障、整頓質量的工作,發現410項問題和故障,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後,問題都較好地解決了。
成功定型
1984年11月,經過全面改進的“紅旗-61"飛彈在飛彈試驗場展示了良好的作戰能力。兩枚飛彈射擊靶機全都直接命中目標。1986年11~12月,“紅旗-61”飛彈再度進行海上實彈試驗,分別對不同空域點的靶彈和靶機進行射擊,結果擊落5枚“海鷹-1”號靶彈和兩架“長空-1”號高空靶機,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1988年11月,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紅旗-61”飛彈系統設計定型,中國第一代艦空飛彈的研製歷經20多年終獲成功。
1992年,裝備“紅旗-61”的新一代中國國產護衛艦053H2G型護衛艦在上海滬東造船廠批量生產。
技術特點
氣動布局
紅旗-61飛彈外形為細長圓柱彈體,頭部呈尖卵形,有 4 個全動式三角形彈翼呈“十”型配置在彈體中部,4 個固定的三角形尾翼呈X型位於彈體尾部。全動彈翼和固定尾翼在彈身上的配置為串聯“十 - X ”型,彈翼和尾翼夾角為45度。
彈體內部構造從前到後依次為:雷達半主動導引頭艙、自動駕駛儀艙、舵機艙、戰鬥部和引信保險執行艙,最後是火箭發動機艙。
動力裝置
紅旗-61飛彈動力裝置,使用的是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發動機的燃料為四氫吠喃加鋁粉。
制導裝置
紅旗-61飛彈制導裝置,其自動駕駛儀系統由23所研製,關鍵設備採用脈衝都卜勒半主動雷達制導系統,控制飛彈的運行,而且還要控制地面發射架同步隨動。為滿足艦上使用要求,跟蹤照射雷達改由厘米波長的單脈衝跟蹤雷達和厘米波長的連續波照射發射機組成,並增加了天線穩定平台和防腐蝕措施。射擊指揮儀主機為1台專用的數字式電子計算機,配有模-數、數-模轉換裝置,並採取了防腐蝕和穩定措施。
戰鬥部
紅旗-61飛彈的戰鬥部,不是採用傳統的破片殺傷,而是連續桿式殺傷戰鬥部。用長約幾十厘米筷子狀鋼條焊接在一起,首尾相連。戰鬥部引信起爆以後,環狀體高速噴射出去,遇到目標後,切斷毀損目標。該戰鬥部的殺傷範圍比破片戰鬥部要小一些,但毀傷效果好,目標只要碰上,就會被擊毀。戰鬥部的起爆藥屬於高能炸藥,是用TNT炸藥和黑索金等按一定比例配製。
發射裝置
紅旗-61防空飛彈的彈庫為直立迴轉式結構。發射架為雙聯裝式,由液壓系統驅動,具有縱橫向穩定性,可在航行條件下隨時發射飛彈。發控台用於飛彈發射前檢查,實施預裝定等。各種技術保障設備按艦空飛彈使用要求配套設計。
性能數據
紅旗-61/紅旗-61B防空飛彈參考數據:
彈長
| 3.99米
|
彈徑
| 0.286米
|
翼展
| 1.166米(彈翼不可摺疊)
|
彈重
| 310千克
|
最大射高
| 8千米
|
最大射程
| 10千米
|
最大飛行速度
| 3M(馬赫)
|
單發殺傷機率
| 64%-80%
|
動力裝置
| 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
制導方式 | 指令制導,半主動連續波雷達尋的
|
戰鬥部重 | 40千克 |
戰鬥部類型
| 連續細桿殺傷式
|
衍生型號
紅旗-61A
由於海軍急需新型防空飛彈,根據調整後的計畫,1967年研製單位將紅旗-61防空飛彈改為艦空飛彈系統進行設計。1976年中國研製單位,又組織力量繼續地空飛彈系統研製。1986年地空飛彈定型,其生產型命名為“紅旗-61A”。
“紅旗-61A”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由飛彈、2聯裝發射架、6×6
越野車底盤、跟蹤照射雷達和指揮控制站組成。該飛彈採用單級固體發動機,彈翼成十字型配置在彈身中部,尾翼和彈翼相差45度,尾翼呈X型配置在彈體尾部。該飛彈採用半主動連續波雷達尋的制導,彈長3.99米,彈徑0.286米,最大速度3馬赫,最大射程10千米,戰鬥部為連續細桿殺傷式。經改進後紅旗-61A防空飛彈的單發殺傷機率達75%,後裝備於中國海軍“江衛-Ⅰ”護衛艦,構成了中國海軍最早的飛彈防空力量。
紅旗-61B
紅旗-61B(代號:HQ- 61B,又稱:海紅旗-61,北約代號:CSA-N-2)艦空飛彈,海基型紅旗-61B型艦空飛彈於1975年開始上艦試驗,1986年進行海上設計定型飛行試驗,順利定型。
“紅旗-61B”飛彈採用半主動尋的制導、固體火箭發動機、連續波雷達導引頭、半主動引信和制導引信、小型化自動駕駛儀、液壓操縱、燃氣渦輪發電機、鏈式戰鬥部(重40公斤)、單脈衝跟蹤與連續波制導雷達、穩定平台、迴轉式彈庫、雙聯裝隨動發射架、飛彈自動化檢測等技術。飛彈重量尺寸接近西方早期的“海麻雀”艦空飛彈。
早在1965年,中國海軍就計畫在
65型護衛艦基礎上發展053K型護衛艦(北約代號:“江東”級護衛艦),基本任務是在中近海執行護漁護航任務,並在戰時掩護和支援飛彈艇及魚雷艇作戰。兩年後,軍委做出決定:將正在研製的“紅旗”-61地空飛彈轉為艦空飛彈,列為053K的預定主戰裝備。最初的構想是:艦艏艉各1座7231型“海紅旗”-61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各含彈庫及12枚備彈)。以及ZL-1照射雷達、ZH-1指揮儀和火控設備等。再加上主副炮、反潛配置,以70年代的技術標準看,排水量1600噸的053K如能按期滿裝服役,憑著全面的武器裝備、清晰的火力層次的艦艇,擔負海上防空任務的053K與負責反艦的051型驅逐艦(“旅大”級)相配合,戰鬥能力將很可觀。
但由於紅旗-61B飛彈研製進度拖延太久,053K型護衛艦的2號艦532艦還沒等安裝上原定的飛彈系統就退役。該艦前後甲板上沒有發射裝置,桅桿上也沒有381型對空搜尋雷達和目標照射雷達。
紅旗-61B的改進型以6聯裝發射架的形式出現於053H2G型護衛艦的前甲板上。其巨大的發射筒外形讓西方國家一度誤以為是反潛飛彈發射裝置,實際上這是由於紅旗-61採用了“+-X”且不可摺疊的彈翼布局,才使得這種射程不過十幾公里的飛彈有如此巨大的發射筒。
服役動態
紅旗-61防空飛彈研製成功後,裝備中國海軍艦艇:053K型護衛艦(江東級)首艦鷹潭號,採用雙聯上蹲式發射架;053H2G型護衛艦(江衛Ⅰ),採用H/EFB02型六聯裝箱式發射裝置。江衛Ⅰ級護衛艦“安慶”號(舷號539)、“淮南”號(舷號540)、“淮北”號(舷號541)、“銅陵”號(舷號542)共建成4艘。
053K型艦首艦
鷹潭號護衛艦,於1975年3月15日服役。紅旗-61防空飛彈樣機在陸上調試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匆匆裝艦,導致某些本來在陸上就可發現和解決的技術問題帶上了艦;由於該型飛彈當時尚處在研製中,方案也時有變動,這就要求已裝艦的發射裝置樣機需做相應的改動。因而從1971年9月至1978年冬,紅旗-61飛彈一直處於調試後又修改,修改後再調試的反覆研製中。從1978年至1980年,結合飛彈研製試驗,該飛彈樣機進行了多次發射試驗。1986年,最終完成紅旗-61防空飛彈武器系統設計定型考核試驗。
1988年3月14日,鷹潭號艦參加南沙赤瓜礁海戰,與其他艦隻協同擊沉越南艦艇一艘,重創兩艘。
總體評價
紅旗-61防空飛彈的研製,採用比較落後的圓錐掃描體制半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對於低空目標探測、攻擊能力較差,難以對抗
飛魚飛彈這樣掠海目標。後來為紅旗-61換裝了更加先進的單脈衝導引頭,戰術技術指標有所改善,配備在053H2G型護衛艦上面,不過性能與海軍要求仍舊有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