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

《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是徐復觀所著作品,出自於《徐復觀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
  • 作者:徐復觀
  • 作品出處:徐復觀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 編者:乾春松
作者簡介,編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徐復觀(1902—1982)原名佛觀。湖北浠水人。他的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早年求學於浠水、武昌、日本;繼而投身軍旅,曾任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參與機要。1949年之後移居台灣。並在台灣和香港任教。1949年他在香港創辦《民主評論》,是港台地區重要的理論刊物。徐復觀的學術著作包括《兩漢思想史》、《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經學史的基礎》、《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中國文學論集》等,涵蓋政治學、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諸領域。

編者簡介

乾春松: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制度儒學》、《重回王道》等。

作品原文

去年十月,我在台中省立師範學校作了一次“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的講演。講後,黃校長冠宇先生希望我能把所講的寫了出來。同時,謝幼偉先生當我們聯合發表了一個由唐君毅先生執筆的有關中國文化的宣言時,他有一篇文章,一方面推重此一宣言,一方面感到在此宣言中沒有提到孝的問題,是一缺憾。我覺得他的話很有意義。近來我又看到在為我平生所最崇敬,而對於中國文化有最高熱情和甚深研究的一位老先生的著作里,說孟子是孝治派,因而是專制政治的維護者,一筆抹煞他在中國思想史中的地位。我雖然知道這位老先生說這些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並且在他著作里所流露出的精神乃至大部分內容,實在可以懸之天壤而不朽,但依然抑制不住我內心的悲痛。因為上述三種因緣,我便想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作一綜合的敘述。並將此文獻給大陸上在苦難中死去的父親母親在天之靈,以告白我內心的愧恥和懺悔。【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