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2007-2008》是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大運河2007-2008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331 頁
- ISBN:9787503424618
- 定價:38.00 元
《中國大運河2007-2008》是一本圖書
《中國大運河2007-2008》是一本圖書內容簡介《中國大運河(2007-2008)》主要內容簡介: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集體採訪實錄、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興衰與輝煌再創、大運河“申遺”,“保護”第一位、“大運河保護”問題獻疑...
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個部分,全長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35座城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始鑿於春秋...
《中國大運河》是2010年6月1日由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作者《CCTV-10中國記憶》攝製組。圖書概況 大運河貫穿中國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沿河兩岸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它博大而精深,海納而交融,奉獻而謙和,流淌著中華民族鮮活的歷史……圖書目錄 總序 代序 一、中國大運河 1.運河...
中國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中國東部平原上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中國大運河,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組成。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與江南水鄉上,自北向南通達海河、黃河...
大運河邯鄲段流經邯鄲東南部的魏縣、大名縣、館陶等地,始於東漢末期、形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延續的邯鄲運河文化,以其跨越時空之長、流經地域之廣、遺存之豐富,在中國大運河文化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9月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啟動。2008年3月,邯鄲市成為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33個聯盟城市之一。大運河邯鄲...
2008年,根據運河申遺需要,及時委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了《大運河遺產(河南安陽段)保護規劃》,並通過專家評審。已委託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中心,完成編制大運河保護規劃(詳細規劃)工作,報國家文物局核批。完成前期環境治理工作。申遺點 為促進大運河申遺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國家、省文物局的要求,結合我縣...
京杭大運河,延用隋唐大運河,改道並裁彎取直,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
浙東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糧徵發地區,因而浙東運河承擔了漕運的重要任務。唐代,運河設施即納入官辦,漕糧自浙東運河到達西興之後,渡過錢塘江,經由京杭大運河運抵京城。南宋時,浙東鹽米和各種物資大量由浙東運河運往臨安,而福建所運漕糧也自海路登岸,經由浙東運河運往臨安。元代實施漕糧海河聯運,寧波設立漕糧海運管理...
2006年京杭大運河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將浙東運河、隋唐大運河與京杭大運河合併公布為“大運河”。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物特徵 其中江南運河常州城區段,西起連江橋、東至東方大橋,長約23公里,被列為世界遺產大運河的27段河道之一。江南乃“水鄉澤國”,...
至此,今天的大運河的路線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運河建成後,元朝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文化遺產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大運河是世界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
《舟楫往來通南北:中國大運河》是2018年10月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逸麟。內容簡介 《舟楫往來通南北:中國大運河》總結了中國運河開鑿的歷史和地理背景及其特點;闡述運河工程反映中華民族在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智慧和毅力;從制度、運輸過程管理、運輸能力等角度闡述了運河的運輸管理;從運河推動多...
《中國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師立 內容簡介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歷史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運河,2014 年6 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大運河流淌了2500 多年,縱貫3200 多千米,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保護傳承中國大...
中國大運河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主要是協調、帶動大運河沿線相關城市建立運河遺產保護管理合作、協商和對話機制。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能為協調、組織、實施大運河全線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發展歷史 2007年9月,國家文物局在揚州成立中國大運河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2014年,大運河成功登錄《世界遺產...
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位於鄭州市惠濟區北部,現今河道被稱為索須河,西起惠濟區北部的豐碩橋,向東在祥雲寺村匯入賈魯河,全長約15公里。其引黃河水的一段河道,北起黃河南岸惠濟區北部牛莊大王廟,流經惠濟橋、鐵爐寨村,在堤灣村注入通濟渠後東折。現收藏於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地理情況 中國大運河通...
大運河沿線城市,大多與運河同生共興。城市內的眾多地名,或與大運河孿生,或由大運河衍生、派生、催生,這些地名無疑是運河文化積澱下的“活化石”。6月23日上午,《中國大運河系列叢書揚州印記》率先首發面世,標誌著“從地名的角度切入,打撈城市的記憶”這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創新形式結出第一枚碩果...
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由揚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全球運河城市初辦於2007年,每年舉辦一次,推動運河城市共享遺產保護、旅遊開發、環境治理、城市建設等發展經驗,助推中國大運河保護,促進運河城市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運河城市間的聯繫和往來,深化運河城市共同的身份認同,已成為全球運河城市合作、分享、共贏的知名平台。歷屆主題 2...
中國大運河(杭州段)世界遺產黨建聯盟於2021年9月6日成立。宗旨 中國大運河(杭州段)世界遺產黨建聯盟的宗旨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以“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為目標,緊密結合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大型、線性、活態、開放”的特殊性,積極構建“共建、共創、共享、共贏”的世界遺產...
《中國大運河史》是陳璧顯所著的一本圖書,由2001-9出版。內容介紹 本書蒐集和運用系統的中國大運河史料,以大運河經濟帶為重心,按時間順序,分門別類地就運河流經地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水利以及社會風俗等加以全面描述,深刻揭示敢中國大運河數千年中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巨大作用。史著提出了自己獨到的...
《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基礎》是2013年7月24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徐明、劉建剛。內容簡介 《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基礎》是《空間信息技術與文化遺產保護叢書》之一。《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基礎》內容是基於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空間信息技術在大遺址保護中的套用研究(以京杭大運河為例)...
《中國大運河遺產》是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師立 內容簡介 2018 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4 周年,各地又掀起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熱潮。作為中國大運河申遺的親歷者,不禁感慨萬千。世界遺產承載著華夏文明五千年的豐厚積澱,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共同財富。大運河申遺成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世界遺產...
《中國大運河百問》是201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師立。內容簡介 《中國大運河百問》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後首部全面系統介紹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書籍,對運河沿線的文化符號從文化傳承、文化認同和文化走出去等層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研究,該書具備較高的出版價值和重大文化積累價值。本書分中國...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簡稱“運博”,全稱“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開發東路(三灣濕地公園西北側約150米),占地200畝,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隸屬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地方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