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氣環境治理成本異質性研究

中國大氣環境治理成本異質性研究

《中國大氣環境治理成本異質性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吳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大氣環境治理成本異質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丹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大氣污染呈現突出的區域特徵。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等因素存在差異,我國大氣治理成本異質性客觀存在。然而目前學界對大氣治理成本異質性形成機理研究相對涉足較少。本研究旨在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環境形勢嚴峻的背景下,以來源於統計年鑑和實地調研的數據為基礎,採用計量經濟學和自下而上成本曲線等方法,通過對全國、京津冀區域和企業的分析,探討大氣環境治理成本的差異程度和差異來源,基於此闡釋交易型市場手段是否以及在哪個層面使用可促進成本節約和公平。研究涵蓋三部分:一,在國家層面,分析我國環境治理成本區域差異及其時間趨勢;二,選擇案例區域和特定時間點,分析地區環境治理成本差異中來自工業結構、企業特徵和技術類型等關鍵因素的相對貢獻;三,選擇典型行業,在企業微觀層面,分析技術的直接成本之外不能被直接觀察的環境治理成本差異。擬為全國環境治理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政策制定和改進趨於有效、效率和公平提供借鑑。

結題摘要

我國在區域大氣污染特徵、行業大氣治理技術和地區工業結構等方面參差異質,大氣環境治理若採用“一刀切”的標準和政策將可能存在效率損失。目前,污染控制策略在技術層面仍缺少有效應對,在政策層面亦缺少適時回響,需要更多實證分析支持策略轉型和政策制定。 本研究旨在評估中國大氣污染成本異質性並解析其來源,主要通過若干案例研究,探討技術、行業和地區層面的差異對整體成本異質性的貢獻。第一,以燃煤電力行業為例,利用基於蒙特卡羅分析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評估和比較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率;解析污染技術的學習效應和成本演化,並估算省級的技術成本。第二,以京津冀和珠三角區域為例,構建基於技術的行業和地區邊際減排成本曲線,探討排污交易政策的成本節約空間差異;基於統計數據總結治理成本的區域性規律和時間變化趨勢,探討考慮區域異質性的環境政策。第三,以中國省級SO2污染為例,利用數據包絡法度量省級污染成本,借鑑生產指數分解法分析技術進步、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對成本變化的貢獻;在此基礎上總結成本變化的區域規律。 重要研究結果有:第一,燃煤電力行業目前主流污染控制技術方案主導的技術格局存在長期效率損失。主流技術方案在各參數為基值水平情況下的淨效益約為0.91億美元。其它潛在六類可替代方案淨效益大於0.91億美元的機率均大於50%。在污染控制技術和健康風險價值之間建立起聯繫,有助於探討污染控制技術格局的鎖定效應對區域環境成本差異的貢獻。第二,當京津冀和珠三角SO2減排任務達到92%時,允許排污權在鋼鐵和電力行業間交易均可使區域內SO2減排總成本降低。並且,京津冀地區比珠三角地區開展SO2排污權交易存在更大的成本節約空間。檢驗由於成本異質性帶來的區域成本節約潛力差異可為區域化政策研究提供實證基礎。第三,以SO2為代表的邊際污染成本具有顯著的省際差異。規模效率對SO2邊際成本變化的影響最顯著。探討省際邊際污染成本(影子價格)動態變化的因素分解,可以豐富影子價格研究的理論框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