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是2001年4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東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
- 作者:吳東之
-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年4月
- 定價:32 元
- ISBN:9787215005556
《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是2001年4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東之。
《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是2001年4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東之。內容簡介《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共分五章,內容包括北京政府的媚外外交(1911-1919)、...
《中華民國時期外交文獻彙編1911-1949》是 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朗。內容簡介 《文獻彙編》課題由近代史所所長王建朗主持。蒐集1912—1949年中華民國時期的各類外交文獻彙編而成。全稿共十卷,1000萬字,即“民國出其外交與政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北京政府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北京政府外交”、“...
《中華民國時期外交文獻彙編1911—1949》是中華書局出版出版的圖書。出版 2016年4月,《中華民國時期外交文獻彙編1911—1949》由中華書局出版,全書共十卷24冊,1000萬字,是首部系統、全面對民國時期外交文獻進行科學整理的大型文獻集,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極大方便了近代史、外交史的研究。圖書介紹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外交史新著(三卷本)》是2013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源華。內容簡介 作者從構思和結構上方面突破了以往書稿多從政治史或革命史的角度,注重民國時期中國所處國際背景及其變化、列強在華勢力的此消彼長、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以及中國外交主要交涉對手和內容的變換等四大要素,將中華...
”(程道德:《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選編》(一),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5頁。)這段話體現了北洋外交的開放姿態。開放對於閉關、排外來說,無疑是一種歷史性進步。但是,大凡歷史性進步往往需要付出代價。北洋開放性外交一方面引進了外國資本、商品和科學技術,以及間接引進了西方文化,這些均有利於北洋政府擺脫...
中華民國(英文:Republic of China,1912年—1949年),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中國的國家名稱和年號。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中華民...
中華民國政府(1912—1949),是中華民國的政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肇建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後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1912年-1928年為北洋政府時期;1928-1948年為國民政府時期,1948年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宣布“立憲”。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
《民國研究(2019年春季號/總第35輯)》是2019年10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慶葆。內容簡介 《民國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專刊,主要刊載關於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現為CSSCI來源集刊。本輯為總第35輯,共收錄了16...
一、近代中國外交的起源與困境(1840-1911年)二、民國初年外交失敗引起的反響(1911-1927年)三、國際體系的大變動與中華民族的獨立(1927-1949年)四、革命的中國與美蘇冷戰的碰撞(1949-1978年)五、改革開放、面向未來的中國外交(1978-2000年)。圖書目錄 中國尺度 全球視野(《中國學者看世界》)世界的中國:...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分為五輯:第一輯《辛亥革命》(1911年)第二輯《南京臨時政府》(1912年)(第一、二輯 合1冊)第三輯《北洋政府》(1912—1927年)共17冊:政治(2冊) 軍事(4冊) 外交(1冊) 財政(2冊) 金融(2冊) 工礦業(1冊) 農商(2冊) 教育(1冊) 民眾運動(1冊) 文化(1冊)第四輯《從...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是201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新。內容介紹 本書採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9月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結束共44年間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
《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上卷)》是1994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費正清。內容簡介 《劍橋中國史》共16卷,各卷由知名學者上編,卷內各章由研究有素的專家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第12和13卷論述中華民國的歷史。在歷史研究的角度、領域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這是一個未加控制的比例,它是由實際需要和接受能力來決定的。翻譯就是引進圖書知識,一般來說,名著較多,或信息量較大,因而這個比例有相當的份量。歷史已經證明,民國時期是中國人民接受並消化外來文化的成熟階段,政治上如此,學術上也如此。3,1911年一1949年,中國還出現過複雜的政治局面。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
《中美關係史(修訂本 套裝1-3卷)》分三卷系統敘述了1911年至2000年間的中美關係: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成立後至1972年尼克森訪華,及此後至美國對華正常貿易關係立法。通過對兩國間重大歷史事件的敘述,展示了中美兩國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影響決策的種種國內和國際因素,以及中美關係...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09號,明朝時,這裡是朱元璋定都稱帝時南京故宮的一部分,而近代的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則是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委員會的所在地。現被稱為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集中保管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歷屆中央政權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集中...
第二章 王氏父子與《清季外交史料》一、王彥威的生平、治學與思想 二、編纂刊印三部曲 三、繼承創新的編纂體例及影響 第三章 蔣廷黻:近代外交史研究的開創者 一、學術淵源及其研究 二、史料評論和編撰貢獻 三、“學術化、歷史化中國外交史”四、構建中國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體系 第四章 民國時期外交史料出版的新...
1911年12月 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於1912年1月2日即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次日加以修正,共 4章21條。它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認了資產階級共和體制的誕生,宣告了封建帝制的滅亡。它確定南京臨時政府為總統制共和政府,政府機關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臨時大總統是...
中華民國在1945年光復台灣(以及福建周圍的部分島嶼)。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從此,被日本占領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島回歸祖國。中國國情 社會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不久清朝末帝發布《退位詔書》...
政治(套裝共2冊)》主要內容簡介為了適應中國近現代史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需要,我們就館藏中具有一定史料價值的檔案,在原副館長王可風同志生前主持編輯的《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1919-1949年)初稿的基礎上,加以修訂,並補充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的檔案資料,編輯成一套《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1911-1949...
1921年起,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咨議、《外交評論》主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等職。1923年赴東京調查日本警察殺害中國留學生和華僑事件。後任北京中國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平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外交史、國際法等課程。1934年任民國大學教授,兼教務長、政治系主任;1938年代理校長。1941年病逝於任上。著作 著...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1912年1月至1913年10月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首任臨時大總統是孫中山,由1911年12月29日召開的17省代表臨時大總統選舉會上選出。首次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總統府(清朝兩江總督署)舉行,臨時大總統的就職也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臨時大總統之權責由中華民國臨時...
1911年回國。中華民國成立後,即為內閣成員。先後擔任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副議長、代理議長、代理工商部長,北京政府工商部次長、外交總長、代理內閣總理,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駐美國大使等職。王正廷還有多方面的社會兼職,例如北平中國大學校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全國道路協會會長等職,還是...
《中國近代歷史與文化》課程是在原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課程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著名的中國近代外交史專家吳東之教授是該課程的奠基人。吳東之教授是解放初我國較早研究中外關係史的開拓者之一,由他主編的《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在國內學術界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006年“中國近現代史...
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先後被北京外交學院、南京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出版圖書 出版著作 譯著《宋家王朝》,主編《中國外交史》,《毛澤東選集》外文版翻譯 人物評價 吳東之同志在參政議政中,認真貫徹執行民主當派的工作方針;得到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輯局的充分肯定...
南北和談結束、清帝退位後,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民國元年(1912年)3月30日任命陸徵祥為唐紹儀內閣的外交總長。陸徵祥當時仍在俄國,感到國內面臨著極為複雜的外交局勢,當外長擔子很重,有些猶豫,回家與培德商量,得到了鼓勵,於是回國就職。培德也被任命為禮官處的女禮官長。陸徵祥在民國初年第一次...
專題 “藍皮書”《蔣介石言論集》解讀【陳紅民 周維煦】俄羅斯20世紀蔣氏父子傳記資料的蒐集整理與研究【傅德華】書 評 以史料敘說歷史 ——寫在《中華民國時期外交文獻彙編1911~1949》出版之際【張俊義】學術綜述 近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及影響 ——第6屆近代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郭 陽 李 珊】
美國利用兩戰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第二章 美國力圖擴大在華利益(1900~1911)第一節 中美關係的開端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與“門戶開放”政策第三節 美國與日俄爭奪在中國東北的權益第四節 反對美國排華和抵制美貨運動第五節 庚款留學 第六節 湖廣鐵路借款第三章 中國爭取實現主權平等(1911~1930)第一節 中華民國...
10.《美國與近現代中國》,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37萬字 11.《架起理解的新橋樑——中美關係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合編,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27萬字 12.《中美文化交流論集》,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22萬字 13.《中華民國史》,第三編第六卷 ,合著,中華書局,2000年,49萬字 ...
外蒙古獨立(俄文:Внешняя Монголия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英文:Outer Mongolia independence),亦稱庫倫獨立,指從宣統三年(1911年)12月1日哲布尊丹巴宣布獨立到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5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從中華民國獨立期間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外蒙古與內蒙古在清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