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壟斷產業的規制放鬆與重建

中國壟斷產業的規制放鬆與重建

《中國壟斷產業的規制放鬆與重建》是2016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壟斷產業的規制放鬆與重建
  • 作者:白讓讓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6年
  • 頁數:285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32258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 當代經濟學文庫:中國壟斷產業的規制放鬆與重建》從制度轉型、結構重組、規制重建和法律體系協調等多個角度,利用產業經濟學、規制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結合計量經濟學檢驗,基於對中國電力、電信、民航等壟斷產業規制放鬆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實證檢驗,特別是對規制重建標準“處方”進行了反思,切中中國當前壟斷產業改革的核心問題。

圖書目錄

0 導論
0.1 問題與動因
0.2 象牙塔中的“拿來主義”
0.3 規制重建的標準“處方”
0.4 全書的結構安排
1 國企壟斷產業的改革:進程、績效與困境
1.1 壟斷產業改革的初步探索(1980—1995年)
1.2 壟斷產業改革的加速與減速(19952010年)
1.3 壟斷產業產權改革的困境
1.4 獨立監管模式實踐的起落
1.5 反壟斷法缺位與規制放鬆
1.6 本章小結
2 激勵規制與公共資源的競爭性配置
2.1 公共資源傳統配置模式的缺陷
2.2 激勵性規制的理念和工具
2.3 電信產業牌照拍賣的經驗考察
2.4 激勵性規制在中國的實施障礙
2.5 本章小結
3 規制放鬆與利益集團:產生、勢力與影響
3.1 問題的提出
3.2 利益集團理論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壟斷產業利益集團的形成與發展
3.4 壟斷利益集團影響規制改革的途徑
3.5 電力產業利益集團的產生
3.6 “廠網分開”與電力相關利益集團的博弈
3.7 本章小結
4 規制機構“獨立化”的改革實踐
4.1 問題的提出
4.2 獨立規制的理論與實踐
4.3 理論分析與假說提出
4.4 信息產業部:強勢規制者的過度供給
4.5 電監會:弱勢規制者的有效需求不足
4.6 本章小結
5 壟斷產業的縱向拆分與規制重建
5.1 問題的提出
5.2 拆分模式與規制重建的路徑選擇
5.3 結構重組優先與規制重建滯後
5.4 需求側壟斷與傳輸能力的投資激勵
5.5 規制滯後與歧視性接入
5.6 本章小結
6 運營權配置與壟斷企業的行為規制——基於中國電力產業的實證分析
6.1 問題與背景
6.2 電力產業接入歧視的理論模型分析
6.3 接入歧視的結構條件和權力基礎分析
6.4 中國電力產業接入歧視的初步計量檢驗
6.5 電力市場運營權配置模式的國際比較
6.6 本章小結
7 產業縱向關聯與投入品市場的政府規制
7.1 問題的提出
7.2 規制政策產業偏好的理論基礎
7.3 煤炭和電力產業的關係變化(1980—2012年)
7.4 煤炭和電力關係扭曲的後果分析
7.5 電煤關係新近變化的若干討論
8 關聯產業中的投入品價格規制
8.1 問題的提出
8.2 理論背景
8.3 模型分析與假說提出
8.4 電煤價格扭曲的經驗分析
8.5 電煤價格扭曲成因的初步計量檢驗
8.6 進一步的討論
9 國企主導、行政壟斷與價格合謀
9.1 問題的提出
9.2 價格合謀機制的簡化模型分析
9.3 行政壟斷與民航業的價格合謀
9.4 價格合謀的成因與監管
9.5 本章小結
10 接入價格歧視:產業規制與反壟斷法的協調
10.1 背景與問題
10.2 部分縱向一體化與接入價格歧視的理論模型
10.3 壟斷運營商縱向勢力的經驗考察
10.4 反壟斷實踐中的接入歧視
10.5 本章小結
11 反壟斷法與規制融合:政府干預的新架構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反壟斷法與規制融合的趨勢分析
11.3 “強壟斷者、弱規制者”的格局與隱患
11.4 反壟斷法與規制融合的路徑選擇
12 結論與展望
12.1 主要發現
12.2 規制改革停滯的經濟學再解釋
12.3 壟斷產業規制改革的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白讓讓,1967年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1990年和1999年在西北大學先後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1996年先後在國有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工作,後任教於上海理工大學.現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和政府規制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在《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經濟研究》和《中國工業經濟》等期刊發表專業論文若干,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代表著作是《邊緣性進入與二元管制放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