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標準
2018年4月26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舉辦“新一線城市峰會暨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業魅力榜單。
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這份新的榜單沿用了以往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的評估標準,並維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一級指數的權重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計入,二級指數以下的數據則採用主成分分析法。
以此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北上廣深4個
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但位次有了變化;15個
新一線城市的名單及位次均有一定的改變。
具體為,4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城市分級
除傳統的2012年GDP規模、居民人均收入、500強企業落戶數量機場吞吐量等硬指標外,該媒體在綜合這些一手數據的基礎上,對400個城市進行了一線品牌進入密度、一線品牌進入數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財富》全球500強進入數量、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機場吞吐量、使領館數量、國際航線數量共10項指標的單項排名。根據一個特定公式,綜合計算了每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基於這個排名,對400個城市進行了全新的分級。
按照國際通行的理解,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是資金、人才、貨品、信息交流之地。英國著名城市經濟學家K.J.巴頓就把城市定義為“一個坐落在有限空間地區內的各種經濟市場――住房、勞動力、土地、運輸等等――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網路系統。”
改革開放30多年之後,中國城市的發展事實上也正在衝破行政級別的枷鎖,更加貼近現代意義上的由商業驅動的都市。這種突破意味著,依據工商業繁榮程度對城市進行分級已經成為可能,而且必要性也越來越迫切。
最新一年的160個品牌商業數據、17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但在分析算法做出了一些調整:邀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為五大指標的權重賦值,以專家打分法的方式計入評分體系;並在二級指標以下的數據中分析採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觀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