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聯同志會

中國國聯同志會是聯合國前身國際聯盟的中國分會,於1919年3月,由南京國民政府前外交部長汪大燮等人組織成立。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對外組織之一,國聯同志會對中國爭取國際輿論生存空間和增進各國對中國的了解,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聯同志會
  • 成立時間:1919年3月
  • 發起人汪大燮蔡元培熊希齡
  • 機構性質:半官方對外組織
國聯同志會的緣起,國聯同志會的發展,

國聯同志會的緣起

1919 年1 月18 日,巴黎和會召開。25 日,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國際聯盟案。1920 年1 月10 日,《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國際聯盟同時亦宣布成立。為回響威爾遜的號召,國內紛紛成立各種支持團體,其中以國際聯盟同志會(下簡稱“國聯同志會”)最有影響力。
《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月刊》中的《中國國際聯盟同志復興緣起》一文記載:
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創始於一九一九年之三月,其時歐戰初平,美國前大總統威爾遜在歐新唱聯盟之說,我國出現巴黎和會代表陸征祥顧維鈞王正廷等,密電前外交部長汪大燮,請其鼓吹民間團體,組織同志會,以為聲援。汪氏因於是三月間,在平邀集蔡元培熊希齡林長民、王揖堂諸人,組織國際聯盟同志會,在太平湖熊宅成立。是時參加的會員,除參眾兩院全體議員外,外交界中如曾鎔浦、陳籙、梁和鈞、張慰慈等,相率加入。當場選出汪大燮為理事長,蔡元培、熊希齡、林長民、王揖堂四人為理事。曾鎔浦、葉景莘朱鶴翔等分任各部幹事,並推定梁啓超為駐法代表,出席於比京之第一屆各國國際聯盟同志會聯合總會,是即本會誕生之經過。

國聯同志會的發展

國聯同志會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19-1925年,此時期該會發展的黃金時期。第二個時期為1926-1935 年,會長為熊希齡。第三個時期為復興時期。此一時期,從1936 年朱家驊出任會長直至1963 年逝世為止,可再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國聯同志會(1936-1944);二是聯合國同志會時期(1945-1949);三是國民黨政府撤至台灣後(1950-1963)。國聯同志會自從朱家驊出任會長後,不但會務大有改善,會刊也大加整頓,同志會發展進入另一個黃金時期。
1936年3月27日,熊希齡呈辭會長一職,出任名譽會長,由朱家驊繼任。朱家驊接手後,立即在三個月內召集了十次理事會,主要為重選理事會、修訂會章宗旨和理事會規則等。朱家驊出任會長後的國聯同志會的理事陣容可說十分鼎盛,均為社會一方之俊彥,與創刊時期的理事會不遑多讓,包括顧維鈞王正廷吳頌皋何炳松周鯁生杭立武胡適厲麟似徐悲鴻郭有守傅斯年楊公達褚民誼蔣復璁錢端升謝壽康羅家倫等。
為擴大影響力,國聯同志會在1937年決定延聘外交教育界等碩彥十五人為徵求會員。正當國聯同志會大張旗鼓,計畫增聘外交、教育界等碩彥十五人為委員,出版各種英法文刊物,試圖通過輿論影響世界,為中國外交爭取生存空間時,抗日戰爭爆發了。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7月22日,國聯同志會致電日內瓦國總會、各國分會告知盧溝橋事變之經過,敦促各國政府制裁日本,以維正義而保和平,在輿論上贏得了主動權。《全面抗戰與國民外交》一書指出:“自盧溝橋事變後,我們的民眾團體首先展開對外民眾宣傳活動的,就是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國聯同志會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二。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對外組織之一,國聯同志會對中國爭取國際輿論生存空間和增進各國對中國的了解,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