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金華市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金華市委員會簡稱民革金華市委會,成立於1984年,但民革金華市委會的籌建工作始於195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金華市委員會
  • 簡稱:民革金華市委會
  • 成立時間:1984年
  • 籌建時間:1956年
1956年春,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係》中提出了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指導方針,極大地促進了各民主黨派的組織發展工作,同年秋天,民革浙江省委副主委吳山民和楊吾冰、鄭厚同等同志先後來金華籌建民革組織,在中共金華市委和市政協、市統戰部的積極幫助下,在不長的時間內即發展了何茂鐘、何戰白、吳農華、蘇兆勛、來漢濱、方正南、趙薪之、楊萬周、賈欽梅、郭道振等十二位黨員,發展了邵梓、吳至誠、汪達川等四十餘位社會聯繫人士。由於歷史原因,在1957年,金華民革籌委會工作陷入停頓,不久即被撤銷。粉碎“四人幫”後,1981年4月,在民革浙江省委的指示下,建立民革金華小組,恢復民革工作。1983年11月12日成立民革金華支部,由許惠民、宋瑞楠二位同志分別擔任正副召集人,時有黨員20人。1984年11月12日,召開民革金華市第一次黨員大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金華市委員會正式成立,有黨員35人,會議選舉產生了民革金華市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選舉許惠民為主委,邵梓為副主委。
民革金華市委會現有黨員243人(2002年7月份止),有三個總支(浙江師大總支、東陽總支、直屬總支),8個支部(教育支部、企事業支部、文衛支部、職業技術學院支部、石門農場支部、老年支部、永康支部、義烏支部)。有中高級職稱 155人。現擔任省人大代表1人,省政協委員1人,市政協常委4人,市政協委員22人,有2人在政府部門擔任實職,多人分別擔任特約監督員、特約審計員、特約監察員等等。
近二十年來,民革金華市委會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如一地認真貫徹、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積極宣傳、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努力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 發揮參政黨的作用。市委負責人每年多次參加中共金華市委、市府及有關部門舉行的民主協商會、座談會、談心會、情況通報會等各種會議,就金華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參與協商。作為參政黨,一個主要的任務是如何發揮參政議政的職能。1984年民革金華市委成立以來,市委會一直把參政議政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兩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97年來,民革的政協委員在歷次政協會議上,共提交提案365件,占大會提案總數的11%,居市政協30個界別之首,有九人次被評為提案工作積極分子,多個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其中2001年的團體提案《構建信息高地,促進金華發展》被列為政協金華市四屆二次會議的“一號提案”。
我市民革中有台、港、澳、僑關係的黨員一百餘人,民革金華市委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做好祖統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加強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向台灣同胞宣傳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當前,市委會把祖統工作的重心轉到做好台灣青年一代的工作上。從1996年8月起,民革義烏小組與義烏市台辦、台聯會一起籌備“台北義烏同鄉會青年返鄉懇親團”活動的接待工作,經過兩年的努力,98年8月,12名台北義烏籍第二、三代專家、博士組成的懇親團回到家鄉,他們參觀了小商品城、學校、開發區、鄉鎮企業,觀看了市容市貌,回台北後,他們現身說法,有的還在報紙上暢談感受,他們的所見所聞給那些沒有回過家鄉的同胞極大的反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4 月,第二批“台北義烏同鄉會青年訪問團”回到家鄉,今年3月,台灣義烏同鄉會理、監事訪問團一行23人返鄉探親。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台灣人民進一步了解祖國,從而接受祖國、熱愛祖國。
民革金華市委充分發揮自身擁有的人才智力優勢,積極組織黨員為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服務,開展了一系列捐資辦學、科技興農、科技扶貧和“三下鄉”等活動,前後創辦金華市中山學校、金華市中山業餘學校、金華市逸仙學校等,為金華市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擴大的民革的影響。東陽總支積極參加東陽市政府組織的“百家扶百村”活動,幫助三單鄉廟後村發展優質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引進優質早熟茶苗,建立早產茶園,還幫助安裝程控電話、改造自來水管道等,開展醫療諮詢報務、農技畜牧諮詢服務等,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1999年,東陽總支被評為全國民革先進支部。民革金華市委會鼓勵全體黨員立足本職,敬業愛崗,努力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實際行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許多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出色,受到表彰和獎勵。
民革金華市委決心繼續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幟,遵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動員全體黨員,團結所聯繫的人士,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責,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祖國統一,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