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村志

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是全面翔實記錄新型城鎮化進程,調查基本村情,總結農村改革發展建設經驗,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將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供現實鑑戒;為挖掘保護、開發利用村落文化、旅遊資源和宣傳名村,延續傳統文脈提供歷史依據;為開展相關學術研究,探索農村發展經驗提供科學素材;為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培育愛鄉、愛國情懷提供學習範本;為延伸地方志工作觸角,充分發揮志書的存史、資政、教化功能提供借鑑模式;為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了解家鄉、尋根問祖、再續鄉情提供指引幫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名村志
  • 又名:中國名村志叢書
  • 作者:中國名村志叢書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定價:待定
  • 出版社:中國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未出版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的要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改革創新,充分利用地方志的獨特優勢,全面、客觀、系統記述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反映村落文化的深厚內涵和農民生活的豐富多彩,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探索新型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經驗、發展模式、前進道路提供歷史智慧和現實借鑑,為傳播方誌文化、讓廣大人民民眾共享地方志成果搭建平台。
二、背景意義
(一)背景
村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積澱著人類發展演變的歷史與文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地緊抓機遇,不斷深化改革,湧現出一大批歷史文化名村、經濟強村、新農村建設示範(試點)村、美麗鄉村和特色村,成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但同時,快速的城鎮化也伴隨著村落文化的大量流失,一些村落甚至是歷史名村相繼消失,村落文化不斷消亡。在探索新型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留住鄉音、鄉風、鄉思,繼承傳統文化精華,挖掘歷史智慧,成為極其重要的工作。
為保護搶救、傳承保存、開發利用寶貴的村落文化,近幾年村志編修逐漸形成熱潮。伴隨著村志編修工作的深入推進和《規劃綱要》的全面落實,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引導和規範村志編纂行為、提高村志質量,成為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和促進村志編修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構建地方志編修體系的重要內容,以及促進地方志事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意義
啟動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是全面翔實記錄新型城鎮化進程,調查基本村情,總結農村改革發展建設經驗,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將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供現實鑑戒;為挖掘保護、開發利用村落文化、旅遊資源和宣傳名村,延續傳統文脈提供歷史依據;為開展相關學術研究,探索農村發展經驗提供科學素材;為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培育愛鄉、愛國情懷提供學習範本;為延伸地方志工作觸角,充分發揮志書的存史、資政、教化功能提供借鑑模式;為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了解家鄉、尋根問祖、再續鄉情提供指引幫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主要任務
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包括編纂出版中國名村志叢書、舉辦全國名村論壇、拍攝中國名村志紀錄片(暫定名)、聯合媒體開展名村宣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