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村志》是2002年2月1日方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佐華。
基本介紹
- 作者:陳佐華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2月1日
- 頁數:380 頁
- 定價:200.00
- 裝幀:精裝
- ISBN:9787801227737
編輯推薦,圖書目錄,序言,後記,
編輯推薦
《新建村志(精裝)》:浙江省名村志集成。
圖書目錄
序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集體榮譽錄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建置沿革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動植物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災異
第三章 姓氏人口
第一節 姓氏
第二節 人口
第三節 外來從業人口
第四節 計畫生育
第四章 村區建設
第一節 規劃
第二節 房屋建築
第三節 給水排水
第四節 環境保護
第五節 道路橋樑
第六節 郵電
第五章 經濟史略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農業互助合作
第三節 人民公社時期
第四節 經濟體制改革
第五節 產業結構
第六節 主要經濟指標
第六章 造紙業
第一節 手工草紙
第二節 機械造紙
第三節 寓外鄉村私營造紙廠
第七章 浙江永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節 經營體制
第二節 企業規模
第三節 造紙科技
第四節 產品與銷售
第五節 組織機構
第六節 管理制度
第八章 農業
第一節 耕地
第二節 種植業
第三節 養殖業
第四節 農業科技
第五節 農用機具
第九章 水利電力
第一節 村有水利設施
第二節 村鄉合辦水利工程
第三節 電力建設
第四節 用電結構與管理
第十章 金融保險
第一節 借貸
第二節 供銷與信用合作
第三節 人財保險
第十一章 村政
第一節 村行政組織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組織
第三節 民眾團體
第四節 民兵
第五節 兵事兵役
第六節 擁軍優屬
第十二章 文化教育
第一節 幼兒教育
第二節 私塾與國小
第三節 新建實驗國小
第四節 成人文化技術教育
第五節 教育經費
第六節 村企文化
第七節 詩文選
第十三章 村民生活
第一節 生活水平
第二節 福利
第三節 衛生保健
第十四章 村風民俗
第一節 古今村風
第二節 民間習俗
第三節 農諺俗語
第四節 宗教信仰
第十五章 人物
第一節 傳略
第二節 簡介
第三節 個人榮譽錄
第四節 村民分戶名錄
第五節 寓外人員名錄
叢錄
一、文獻輯存
二、報刊文選
三、村企規章
四、村境地面變化圖
編後記
序言
辛巳初夏,翻讀《新建村志》稿,字裡行間,一股新清之氣撲面而來。去年,我曾去過該村,為其優美的環境,漂亮的村貌,富裕的民生所感動。如今,思其境,讀其文,感到有不少給人啟迪、發人深思的地方。
新建村地近天堂杭州,可是這裡並非得天獨厚。該村為富春江河漫沖積灘地,大源溪沖水口,又是颱風影響邊緣地帶,“水勢湍急而易乾”,歷來自然災害頻繁。村志記錄了歷史上大量水、旱、風等災害,“漂沒田廬”、“塘浦盡涸”、“大風拔樹毀屋”以致“民食草根垂盡”,“飢殍相望”。除了自然災害之外,該村地處要衝,又為兵家爭戰之地,歷史上兵譽乃台犁燹、戰亂帶促殼來的破壞是不言而喻的。天災人禍交織,使當地成為名符其實的“多災之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無疑給該村帶來了新生。可是由於種種原因,該地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陰影。窮而思變,1961年,境屬三個村落統冠以“新建嘗享熱”之名,期望從新起步,建設新農村。1979年以後,解放思想,突破框框,因地制宜,逐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工農業經濟隨之出現蒸蒸日上的新局面,終於使出名的貧困村變成了富裕的小康示範村。如今,村的外貌和人們的內心都發生了喜人、深刻的變化。現在,有大量實物,更有一代信史志書可以為證。
《新建村志》設專章重點戶盛閥驗記“造紙業”、“永泰紙業公司”完全是從當地實際出發的。村內手工業造紙源於明代,世代相拘舟頌傳,“老小勤作,晝夜不休”。造紙製作上,從手工草紙到機械造紙;經營體制上,從個體(聯戶),到集體經營造紙和私營紙製品並存,到股份制經營,再發展成為以“永泰紙業公司”為標誌的造紙工業村。村歡獄謎志詳盡地記述了當地紙業發展的全過程。記得幾年前有方誌學家提出:“如果各地誌書都修成一個模式、一個樣,決不是成功的。”注意地方特點和時代特色始終是方誌工作者所十分關注的問題。可是,村志套鎮志,鎮志套縣誌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體例大同小異,內容特色不彰,往往成了志書的通病。新建村顯示特色的過程,也是由窮變富的過程。志書篇幅不大,卻用重筆濃墨記好這個特點,使全志增輝,上了一個令人刮目的新台階。
後記
中共新建村總支部委員會,新建村村民委員會,在總支書記孫柏貴、村委會主任蘇雪慶主持下,於1999年5月初決定,選編人員,編寫村志。翌月1日,成立村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開始工作。經2年零8個月廣集資料,四訂篇目,三易其稿,終使首部《新建村志》於今問世。
編纂工作起初階段,采編人員合力廣集資料。其間,在村挨戶走訪組織座談,收集口述資料和實物,查閱村、企業、學棄剃境校等單位的檔案和民間珍藏的姓氏宗譜等史料;到富陽市檔案館、史志辦公室和富陽鎮等22個有關單位,查閱了古今檔案、文獻資料;到市內5個鄉的22個村、及蕭山、諸暨、臨安、桐廬等4市(縣)的7個村調查有關村民姓氏源流和寓外地區辦廠經商等資料。先後查閱各類檔案、文獻、報刊等300餘卷(冊),摘錄和複印資料320萬餘字。經篩選製成史料卡片520件(張),計130萬字。為撰寫志稿提供了基礎。
在6個月所集資料的基礎上,草擬了村志篇目框架(徵求意見稿)。於1999年11月18日,在村委會主任主持下,舉行了《新建村志》篇目審議座談會。應邀參加的省、杭州市及富陽市地方志編纂部門領導、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詳見本卷末《叢錄》“篇目座談會紀要”)。中國方誌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方誌學會會長、教授魏橋,在座談會上提出,現在撰寫村志,必須三要三貼近,即: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要反映特色;要明古詳今;貼近時代,貼近百姓,貼近生活。會後編寫人員重訂了篇目,進而一邊按調增的篇目收集資料,一邊著手撰寫初稿。才使編纂志稿構思明確,體例完備,順序成章。
入志記事,都徵詢村民意見,請民眾審議,動員全村男女老少參與修志。民眾參與修志熱情高漲,有的提供古法門寺建築遺物石磉板,先輩習武用的石墩、石雙鼓,土地改革後的土地房產所有證;有的獻出了個人多年精心繪製的村境地面變化圖和詳記村務的記事本等文物。在校的小學生,也提供出參賽獲獎的文稿。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提供了歷史上村境戰事創傷和名人軼事等口述資料。經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使志書內容得以翔實,質量得到提高。
《新建村志》歷三審修訂。先以初擬的資料稿,請歷任的村幹部和知情村民審核,繼以匯總初審意見及建議,修改成徵求意見稿。此稿,除在村老年活動室展出徵詢意見外,分送村民和外聘在村從業的教師、醫師、紙業行家、高級工程師等人士審閱修改。後復經調整篇目,充實內容,去蕪存菁,修正文字,形成送審稿。
第三節 新建實驗國小
第四節 成人文化技術教育
第五節 教育經費
第六節 村企文化
第七節 詩文選
第十三章 村民生活
第一節 生活水平
第二節 福利
第三節 衛生保健
第十四章 村風民俗
第一節 古今村風
第二節 民間習俗
第三節 農諺俗語
第四節 宗教信仰
第十五章 人物
第一節 傳略
第二節 簡介
第三節 個人榮譽錄
第四節 村民分戶名錄
第五節 寓外人員名錄
叢錄
一、文獻輯存
二、報刊文選
三、村企規章
四、村境地面變化圖
編後記
序言
辛巳初夏,翻讀《新建村志》稿,字裡行間,一股新清之氣撲面而來。去年,我曾去過該村,為其優美的環境,漂亮的村貌,富裕的民生所感動。如今,思其境,讀其文,感到有不少給人啟迪、發人深思的地方。
新建村地近天堂杭州,可是這裡並非得天獨厚。該村為富春江河漫沖積灘地,大源溪沖水口,又是颱風影響邊緣地帶,“水勢湍急而易乾”,歷來自然災害頻繁。村志記錄了歷史上大量水、旱、風等災害,“漂沒田廬”、“塘浦盡涸”、“大風拔樹毀屋”以致“民食草根垂盡”,“飢殍相望”。除了自然災害之外,該村地處要衝,又為兵家爭戰之地,歷史上兵燹、戰亂帶來的破壞是不言而喻的。天災人禍交織,使當地成為名符其實的“多災之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無疑給該村帶來了新生。可是由於種種原因,該地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陰影。窮而思變,1961年,境屬三個村落統冠以“新建”之名,期望從新起步,建設新農村。1979年以後,解放思想,突破框框,因地制宜,逐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工農業經濟隨之出現蒸蒸日上的新局面,終於使出名的貧困村變成了富裕的小康示範村。如今,村的外貌和人們的內心都發生了喜人、深刻的變化。現在,有大量實物,更有一代信史志書可以為證。
《新建村志》設專章重點記“造紙業”、“永泰紙業公司”完全是從當地實際出發的。村內手工業造紙源於明代,世代相傳,“老小勤作,晝夜不休”。造紙製作上,從手工草紙到機械造紙;經營體制上,從個體(聯戶),到集體經營造紙和私營紙製品並存,到股份制經營,再發展成為以“永泰紙業公司”為標誌的造紙工業村。村志詳盡地記述了當地紙業發展的全過程。記得幾年前有方誌學家提出:“如果各地誌書都修成一個模式、一個樣,決不是成功的。”注意地方特點和時代特色始終是方誌工作者所十分關注的問題。可是,村志套鎮志,鎮志套縣誌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體例大同小異,內容特色不彰,往往成了志書的通病。新建村顯示特色的過程,也是由窮變富的過程。志書篇幅不大,卻用重筆濃墨記好這個特點,使全志增輝,上了一個令人刮目的新台階。
後記
中共新建村總支部委員會,新建村村民委員會,在總支書記孫柏貴、村委會主任蘇雪慶主持下,於1999年5月初決定,選編人員,編寫村志。翌月1日,成立村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開始工作。經2年零8個月廣集資料,四訂篇目,三易其稿,終使首部《新建村志》於今問世。
編纂工作起初階段,采編人員合力廣集資料。其間,在村挨戶走訪組織座談,收集口述資料和實物,查閱村、企業、學校等單位的檔案和民間珍藏的姓氏宗譜等史料;到富陽市檔案館、史志辦公室和富陽鎮等22個有關單位,查閱了古今檔案、文獻資料;到市內5個鄉的22個村、及蕭山、諸暨、臨安、桐廬等4市(縣)的7個村調查有關村民姓氏源流和寓外地區辦廠經商等資料。先後查閱各類檔案、文獻、報刊等300餘卷(冊),摘錄和複印資料320萬餘字。經篩選製成史料卡片520件(張),計130萬字。為撰寫志稿提供了基礎。
在6個月所集資料的基礎上,草擬了村志篇目框架(徵求意見稿)。於1999年11月18日,在村委會主任主持下,舉行了《新建村志》篇目審議座談會。應邀參加的省、杭州市及富陽市地方志編纂部門領導、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詳見本卷末《叢錄》“篇目座談會紀要”)。中國方誌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方誌學會會長、教授魏橋,在座談會上提出,現在撰寫村志,必須三要三貼近,即: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要反映特色;要明古詳今;貼近時代,貼近百姓,貼近生活。會後編寫人員重訂了篇目,進而一邊按調增的篇目收集資料,一邊著手撰寫初稿。才使編纂志稿構思明確,體例完備,順序成章。
入志記事,都徵詢村民意見,請民眾審議,動員全村男女老少參與修志。民眾參與修志熱情高漲,有的提供古法門寺建築遺物石磉板,先輩習武用的石墩、石雙鼓,土地改革後的土地房產所有證;有的獻出了個人多年精心繪製的村境地面變化圖和詳記村務的記事本等文物。在校的小學生,也提供出參賽獲獎的文稿。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提供了歷史上村境戰事創傷和名人軼事等口述資料。經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使志書內容得以翔實,質量得到提高。
《新建村志》歷三審修訂。先以初擬的資料稿,請歷任的村幹部和知情村民審核,繼以匯總初審意見及建議,修改成徵求意見稿。此稿,除在村老年活動室展出徵詢意見外,分送村民和外聘在村從業的教師、醫師、紙業行家、高級工程師等人士審閱修改。後復經調整篇目,充實內容,去蕪存菁,修正文字,形成送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