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電影

中國台灣電影,1901年11月台灣開始放映電影,這些影片多為日本出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台灣電影
  • 出品地區:日本
  • 放映時間:1901年11月
  • 代表作品:《喜宴》,《飲食男女》,《臥虎藏龍》
歷史沿革
1921年,日本攝影師在台灣拍攝科教片《預防霍亂》。
1923年,《台灣日日新報》成立電影部攝製電影,拍攝了故事片《老天無情》。
1925年5月,台灣人劉喜陽等組成了台灣映畫研究會,攝製了第一部由台灣人創作的故事片《誰之過》。
1922~1945年,台灣共攝製了10部故事片,其中有3部是有聲電影。由於1895~1945年台灣一直被日本侵占,其有聲影片是說日語的,且被用來宣傳日本軍國主義。
1945年11月在台北成立了台灣省電影製片廠,開始生產新聞紀錄片。
1946~1949年,台灣只由私營萬象影片公司拍攝生產過一部故事片《阿里山風雲》。
1950~1954年,台灣一共生產了14部“國語片”。1955年以前,台灣有農業教育影片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4家官方製片機構。其產品值得一提的有戲曲片《洛神》,故事片《惡夢初醒》(1950)、《梅崗春回》(1951)等。
1955年台灣電影事業開始步入正軌。成立於1954年的“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拍攝了《碧海同舟》(1955)、《歸來》(1957)、《懸崖》(1959)等影片。
1955年華興電影製片公司攝製的閩南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歌仔戲)獲得成功,遂掀起拍攝閩南語影片的高潮。
到1960年,共拍攝了179部閩南語片,絕大部分以倫理、愛情為題材,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林投姐》、《瘋女十八年》、《青山碧血》、《血戰噍吧哖》、《小情人逃亡》等。閩南語片的興起,不僅造就了閩南語電影導演林博秋、何基明等風雲人物,促進了台灣民營電影事業的迅速發展,而且培養了不少電影人才,如著名導演李行、演員柯俊雄等。這個階段也是地方戲曲片——歌仔戲的黃金時代,歌仔戲占閩南語影片總數的26%。20世紀60年代,是台灣電影的黃金時代。在此期間,共生產了1 126部故事片。
台灣在1962年設立電影金馬獎。
1963年,“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弘提出“健康寫實創作路線”。李行導演了實踐該路線的《蚵女》、《養鴨人家》、《路》等優秀影片;白景瑞導演了《寂寞的十七歲》、《家在台北》。同一時期,台灣民營製片機構迅速發展。香港電影工作者李翰祥於1963年在台灣創辦了“國聯影片公司”,攝製了《七仙女》、《西施》等影片;胡金銓於1966年加入“聯邦影片公司”,拍攝了獲得第35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高獎之一的影片《俠女》和創1967年最高上座率的《龍門客棧》。除武俠片外,改編自瓊瑤小說的浪漫言情片《婉君表妹》、《煙雨濛濛》等也受到觀眾喜愛。
20世紀70年代初期和中期,台灣電影事業從影片數量上看,繼續上升。
1971~1980年共攝製2 150部電影,最高年產量(1979)是252部。李行堅持民族化電影風格,攝製了《汪洋中的一條船》(在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多項獎)、《小城故事》等影片;白景瑞延續活潑花哨的路線,製作了《再見阿郎》、《門裡門外》等作品;胡金銓憑《龍門客棧》、《山中傳奇》等武俠片鞏固了自己在台灣的大導演地位,並藉此走向世界;新人宋存壽的《母親三十歲》、《窗外》等作品,細膩而親切。此一時期的台灣影壇群星閃爍,較有特色的演員有柯俊雄、林青霞、甄珍、歸亞蕾、秦漢等,他們參與製作了《八百壯士》(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家在台北》、《緹縈》、《筧橋英烈傳》、《母親三十歲》、《英烈千秋》等得到台灣影片界特別推許的電影。這一時期最有名的私營製片公司是大眾電影公司,《秋決》是其代表作。
1975年,台灣成立了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由它撥款在1978年成立了台灣電影圖書館。
1975年,“中央電影事業有限股份公司”開設了一個“中國電影文化城”。台灣大部分重要電影書刊,如《電影評論》等都是在70年代出版的。1970年,台灣共有500多家影院,這是台灣電影史上的最高數字。電視、電影錄像帶的空前發展給台灣電影業以極大衝擊,電影市場和票房收入日益縮減。台灣電影事業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了危機。影片內容的主流逐漸由功夫片和愛情文藝片轉向女性復仇片、幫會犯罪片、美女冒險片、賭片、鬧劇片。與此同時台灣出現了一種思鄉尋根的影片,例如《源》、《原鄉人》、《香火》等。它們追尋和描寫台灣和祖國大陸的血緣關係,大陸人在開拓、建設台灣方面的貢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中國大陸的影片錄像帶,如《城南舊事》等在台灣省受到熱烈的歡迎。
1982~1986年台灣出現新電影浪潮。浪潮以“中影”等公司任用新導演拍片開始,以1987年2月53位電影人發表《給另一種電影一個存在的空間》的公開信結束。新浪潮導演以侯孝賢、楊德昌為旗手,總計30人左右。他們的作品對準台灣本地的人生百態,表現上層社會的爾虞我詐和逢場作戲、中下層人民在歷史進程中生存的艱難以及大陸去台人員久別故鄉的離愁別緒等,以喚醒民族意識,重新書寫和認識台灣的現實。在風格上,主張選擇非職業演員或不出名藝人,擺脫表演的舞台化和程式化,追求生活化;多用客觀鏡頭和長鏡頭拍攝中、遠景,以豐富畫面的內涵;打碎完整的故事,模糊故事的進展方向,探索敘事的開放性與多元性。新浪潮的代表作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海灘的一天》、《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等。它們受到台灣省和國際影片界的注目和好評。1987年以後,台灣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電影界獲得較大的自由創作空間。
1989年起“國片製作輔導金”每年提供3 000萬元新台幣,資助10部電影,從2001年起輔導金提高到每年1.2億元;此外,台灣新聞管理機構還獎勵在世界各影展獲獎的台灣影片及其個人。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以李安、蔡明亮為代表的新生代導演。他們繼承新浪潮的精神與內涵,作品平民化,具有較強的現實性;題材內容廣泛多樣,拓展喜劇與卡通片的表現可能性,嘗試戲劇結構、攝影、表演、音響等的新手法;影像語言體現著濃厚的作者風格。代表作有《愛情萬歲》(蔡明亮導演,獲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一隻鳥仔哮啾啾》(張志勇導演,獲第42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黑暗之光》(1999,張作翼導演)、《愛你愛我》(2001,林正盛導演)等。當代台灣最重要的導演有侯孝賢、楊德昌和李安。他們樹立了台灣電影的品牌形象,代表著台灣電影的最高水平,並讓台灣電影走向世界。侯孝賢是台灣電影的集大成者。他的電影是鄉土的、傳統的、道德的,深得寫實之美,著重對台灣歷史、現實交叉的反思,重客觀,帶有濃郁的懷舊情緒,蘊涵著豐厚的人文風情,同時關注社會與人性衝突中隱藏的普遍意義,作品是簡約的,又是詩化的。《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悲情城市》(1989)、《好男好女》(1995)、《海上花》(1998)等構成他的精品系列。楊德昌的電影深得虛靈之美,風格凌厲,結構縝密,構圖精確,故事複雜,人物眾多,影像設計和節奏處理很有現代感,場景以都市為主,對歷史和社會的批判不留情面。代表作有《光陰的故事》(1982)、《恐怖分子》(1986)、《牯嶺街殺人事件》(1991,獲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麻將》(1996)、《一一》(2000年,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李安在美國學習、生活14年,但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這一背景使他的創作得益匪淺。他的電影溫柔敦厚,充滿家庭式的溫馨、寬容和體諒,透射著道家的處世哲理;同時也融會西方文化的人情世故,符合西方觀眾的欣賞口味。因此,他的作品能做到藝術性、觀賞性和娛樂性的統一,雅俗共賞,能取得極好的收益,並揚名於世,如《推手》(1991)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喜宴》(1993)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飲食男女》(1994)獲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臥虎藏龍》(2000)獲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其他獲獎作品還有《理智與情感》(1995)、《冰風暴》(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